Total Pageviews

Wednesday, 9 May 2018

中国哪所高校最豪门?


最近,中国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8年预算相继“出炉”,根据各高校公布的收支预算总数,有七家高校年度预算过百亿人民币,其中清华大学以269亿元的大幅领先优势再度领跑。据了解,这也是清华大学第二次年度预算超200亿元,清华大学2017年度预算达233亿元,今年同比增长15.47%。其他预算总数破百亿的高校还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综合各个媒体的报道来看,高校是不是豪门与地域关系密切。东部高校占优,预算总数排名前十的高校,东部高校占了8席,华中科技、武大是跻身前十的中西部部属高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高校的预算总数涨幅较为明显,老牌西部高校兰州大学2018年预算总数37.97亿元,同比增长21.9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相比去年增长32.03%,长安大学涨幅31.03%。
虽然排名前10位的多为综合性大学,但从总体上看,理工类大学比文科类大学预算更加充足,排名后10位的均为文科类高校,理科类高校一般排名在中上游。这说明,中国高校依旧是“需求导向”的高校,尚未成为社会发展的领跑者,他们是被领导的。甚至有点领跑者意思的高校,表现也不好。与去年横向对比来看,除10所高校负增长外,其余65所2018年预算数均有大幅增加。但北京大学和天津大学预算缩水较为明显,北京大学2017年度预算总数为193.45亿元,2018年度预算总数为125.54亿元,减少近68亿元,降幅高达35%。天津大学去年预算总数为113.49亿元,破百亿位列第六,今年则为82.88亿元,减少约30亿元。
增长率较高的学校包括同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江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这些学校增长率都超过了30%,大多为专业领域性强的高校。
高校“钱袋子”已经确定,这些钱从哪里来?
从收入来源看,高校收入主要有几大块,分别是各类财政拨款、上年结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从一般传统来看,各类财政拨款一般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像兰州大学,学校预算收入27.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17.2亿元,占预算收入的63.47%;事业收入7.6亿元,占预算收入的28.04%;山东大学财政拨款预算28.8亿元,占收入的44.85%;北京师范大学财政拨款占到预算收入的42.19%。
不过,近年来开始出现一些新情况,事业收入在高校,尤其是预算总数排名靠前的高校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清华大学收入预算196.7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占收入预算的25.84%,其中事业收入103.7亿元,占收入预算的52.71%。上海交通大学本年收入111.9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占本年收入29%;事业收入56.5亿元,占本年收入50%。除了事业收入,还有一些高校有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像北京大学就有1908万元的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北师大有150万元的经营收入。
高校钱袋子用于何处?高校支出一般包括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在这些支出中,教育支出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也最大。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支出48.79亿元,占比达96.72%;吉林大学教育支出60.05亿元,占比为95.22%。除了教育支出,高校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住房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梳理发现,不少高校的住房保障预算支出破亿。其中,山东大学住房保障预算支出4.7亿元,北京大学住房保障支出约3.26亿元,清华大学3.18亿元。
2013年开始,部属高校公开部门预算,不过与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预算公开相比,高校预算公开内容较为简单,“三公”经费以及各项目细化支出等并未公布。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其他收入”部分金额较大,但并未详细公布该项信息,只有少数高校将捐赠收入列为“其他收入”,公布其数目。据高校解释,其他收入指除“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盘盈收入等。
少数高校将捐赠收入单独列入其他收入中,像北京大学其他收入22.29亿元,捐赠收入1.34亿元;厦门大学其他收入10.62亿元,捐赠收入为1亿元;人大其他收入5.73亿元,其中捐赠收入7000万元。清华大学107周年校庆,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与夫人章泽天宣布向清华大学捐赠2亿元,用于支持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及清华大学量子计算、AI研究、供应链和物流等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据悉,这已经不是刘强东夫妇和京东集团第一次在教育领域进行捐赠。去年6月,为庆祝中国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刘强东宣布向母校捐赠3亿元,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京东基金,推动学科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
有意思的是,为庆祝北大建校120周年,百度也向北大捐赠了6.6亿元。创始人李彦宏携夫人马东敏曾经重返母校北京大学,宣布将与百度公司一起,向北大捐赠6.6亿元人民币(含部分等值资产),联合成立“北大百度基金”,用于人工智能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探索。这也刷新了北大历史上最大校友捐赠额。此前在2009年,李彦宏也曾向北京大学捐赠1000万元,同时设立北京大学“李彦宏回报基金”,用于支持北京大学各项教育建设。
如今,互联网企业家回馈母校似乎成了一种风尚,细数一下,为母校捐赠的大佬不少。2015年,马云宣布向杭州师范大学捐赠1亿元,并成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2017年10月,马云向杭州师范大学捐赠5000万元,与母校共建阿里巴巴商学院。2008年,值深圳大学25周年校庆,马化腾以个人名义捐赠1000万元。2013年,值30周年校庆,马化腾又联合4位腾讯创始人共同捐赠3000万元。2012年,小米科技创始人兼CEO雷军向武汉大学捐赠1000万元设立“雷军奖学金”,用于母校人才培养事业。2016年,雷军又向武大捐赠9999.9999万元,用于建设科技楼。
改革开放之前,对中国大学进行捐赠的主要是国外的企业家,现在则变成了国内的企业家。这种趋势,与新经济集合了大量中国金融资源,甚至比中国的银行界“更有钱”存在很大关系。此外,企业界的文化水平恐怕也是捐赠的决定因素之一,国内的房地产界,虽然也很有钱,但似乎对于捐赠高校的兴趣不大,他们更喜欢买个足球队之类的,看看热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