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习近平拿下孙政才,召开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秘密会议,同时, 建军节之际他再度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行动则是, 他独自一人代表中共,到朱日和基地阅兵。这三个动作, 王军涛认为是"习近平刚刚粉碎一场未遂政变, 或者正在弹压一场预谋中的政变"。
这个说法大概应该有更多的意思。王军涛先前也曾说," 习近平执政以来,有目的、有纲领、有计划、 有步骤地进行了一场政变"。这样说来,反对习近平的"政变" 应属于正常现象,如王军涛所说," 中国政局的现实态势也该出现推翻习近平的政变"。
中国政治中的确有反对习近平的力量,其中,中共党内的若干势力, 在十九大召开前夕、北戴河会议之际,要有所动作,并不奇怪。 不过,这是否真能够算是政变,或者这些势力是否"必须拼死抵抗" ,尚须仔细观察。
孙政才与胡春华,被广泛视为在中共二十大上接任总理、 总书记的人选,体现胡锦涛交班之际中共高层达成的政治交易。 胡春华被人称为"小胡",对应"大胡"胡锦涛,无疑是作为" 团派"新星,而孙政才的面目就比较模糊。现在来看, 以胡锦涛的力量,能安排两个"团派"人物形成未来接班格局, 是过高估计他了。孙政才未必是"团派"人物, 以其与各派势力保持良好关系来看, 似乎与登上大位之前的江泽民类似,是党政官僚之人, 只是他们往往会与共青团有某种关系,容易被人视为"团派"。
表面上,孙政才的大罪是所谓"清除'薄、王'遗毒不力",然而, 这很蹊跷。薄熙来高举起毛泽东的旗帜, 试图在党内竞争中脱颖而出,前者正合中共保守派心意, 后者却犯了忌讳,于是他被打翻在地。而习近平,他貌似要"清除' 薄、王'遗毒",实则更坚定地举起毛泽东的旗帜, 与薄熙来没有什么根本分歧或区别,只是在权力斗争中不免相撞。 而孙政才, 他到重庆可以感受到薄熙来在当地民众中仍有不小的影响, 有所顾忌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是,孙政才有"储相"身份,在政治上受到严密注视。 他或许圆滑,而一旦被察觉其真面目,甚至如王军涛所说在"政变" 中成为"重要角色",就不得了。胡锦涛连任十年政治局常委之后, 才成为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之"韬诲"为期五年, 当然也深知其中滋味,那么,他若能抓到孙政才的政治把柄, 自然不会放过。
中共历史上,"文革"开始与结束,以及"六四"镇压, 都以政变而成事,但"文革"开始时作为借口的所谓"二月政(兵) 变",则子虚乌有。后来的所谓"二月逆流", 老帅们反对中央文革,特别是反对张春桥,貌似政变, 倒是很正常的政治斗争,而林立果等人的确谋划军事政变, 但他们的本事或实力实在太差,没有不失败的道理。 如今反习近平势力的"政变",恐怕还缺乏昔日老帅们的胆魄, 或许只能与林立果们比肩。
若论政变,在中共党内,曾庆红创造过堪称辉煌的战绩。 江泽民从上海到中央,担任总书记,他追随保守派,追随李鹏, 大反"和平演变","左"到了差点儿被邓小平打倒的地步。 幸亏曾庆红施展权谋,利用杨氏兄弟的跋扈而刺激邓小平, 兵不血刃,稳住了江泽民的地位。如今,反习近平势力要想政变, 或许仍以曾庆红为主谋,孙政才的所谓"重要角色",或许能充任" 大将",却未必能作"先锋"。但是,孙政才出师未捷而被拿下, 曾庆红看来宝刀已老,今非昔比了。
习近平在去年10月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上,被正式尊为"核心" ,这样的态势面前,很难想象中共党内有什么样的势力能" 拼死抵抗"、能发动"政变"。但是, 有什么风吹草动而被习近平抓住,则他完全可以视其为"政变", 对其大动干戈。
二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别的中共领导人未露面,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独自一人阅兵。这一出现代"拍案惊奇"大戏, 习近平看上去很是享受──看上去是比照他去香港阅兵, 却让人不以为然。
于是,人们推测,"主席好"代替"首长好",因为"主席" 更合习近平心意。模糊的"首长"可以不止一位,甚至可以说, 胡锦涛阅兵时,将士们致敬的"首长"其实另有其人,即掌实权的" 军委首长"。而"主席"很明确, 就是将士们眼前这位曾经抬左手疑似行军礼致意的习某人。 再进一步,则也许意味着, 中共将重新设立大权在握的中央主席职务, 以免总书记被人误会为秘书长。
看来,"主席梦"是习近平"中国梦"的一部分,而中共"主席" 的来历,的确有强烈的个人意味。
中共建党之初,陈独秀为中央最高领导人,数年之中, 从一届到五届,都是他担任中央书记或委员长,或中央总书记。 六届中央,向忠发为中央主席,后来仍改为中央政治局总书记。 向忠发被捕后被害,六届五中全会选举博古(秦邦宪)为总书记。 遵义会议决定,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 当时的中共中央,职务名称的官气还不大。总之,到六届中央, 中共最高领导人多为总书记,很少称为主席。
而政府职务则不同。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两个月, 中共在江西中央苏区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毛泽东担任主席。他不再是"毛委员",从此成为"毛主席"了。
这样的状况,与苏俄有类似之处。 列宁是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领导人,取得政权后, 他在作为政府的人民委员会里担任主席, 而斯大林担任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总书记,当时还主要是党务职务, 在斯大林手上逐渐成为大权独揽的位置。 毛泽东当时还无法同列宁相比,他当主席时地位还很脆弱, 中共中央进入苏区,他更是迅速失势,直到遵义会议才翻过身来。
张闻天不大善于运用或把握权力,更多地是作为"国际派" 的理论家。他这样的性情,成全了毛泽东的权力之路。 毛泽东在七大上正式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从"国家主席" 成为党主席。他担任主席之职,从七届到十届,一直到他逝世, 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终身主席。
毛泽东将"主席"从党外带到党内, 使其从政府职务延伸到党的最高职务,体现着中共的"国家化" 倾向,中共治下的国家,则成为党国。在这个意义上, 中共在毛泽东身后的十二届中央恢复总书记,取代主席, 与此同时努力取消领导职务终身制,毕竟有其进步意义。当然, 其中显现胡耀邦的心态,也有邓小平的个人算计,
此后,逐渐形成所谓"一人两任十年",而以年龄划线,则是" 六四"镇压后这个平庸时代里处置竞争的平庸之举。 平庸之举往往不可持续,红二代,特别是"太子党", 最有突破这一束缚的冲动。
习近平奋力破除"改革开放"年代形成的政治规矩,设立尊他为" 核心"的新规矩,而且还有一大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这些东西据说已成体系,而"文革"时的"大树特树绝对权威", 也已经翻新再现,出了不只一个的新版本。
朝鲜的年轻领导人金正恩有巨大的年龄优势, 而习近平得到大位时已近花甲之年, 不加掩饰的世袭制似乎有其年龄优势。不过, 十年对习近平而言似乎还是太短,毕竟延长一任五年或更长一些, 从60岁左右干到七老八十,只要最后仍以退休结束, 就还不算终身制。
不过,习近平要做的事情,以"推进治理现代化"取代邓小平视为" 革命"的"改革开放",在党专政下控制利用市场经济以壮大党国, 前方隐约已见瓶颈之端倪,而以"全球治理"谋求区域霸权, 进而为问鼎全球霸权开辟道路,也面临重重障碍。要做成斯大林、 毛泽东都未能竟其全功的事业,不能靠自封"核心"乃至自封" 主席"、"元帅"之类,权谋之外,要有真本事。
三
从中共喉舌的造势看,"习近平思想",或者"习近平主义", 简直呼之欲出,让人觉得中共如今思想上也"大跃进", 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的思想硕果。
近来的消息,显得有所收敛,据说收获的将是所谓"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
这样一来,与江泽民差不多──江某人以所谓"'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著称,那是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而习近平,既然以" 推进治理现代化"重新定义了他的"改革",则其建树为所谓" 治国理政思想",就算顺理成章。两者又有不同, 习近平以其姓名而冠其"思想",比江泽民高出了一些,而未能以" 习近平思想"或"习近平主义"与毛泽东、马克思和列宁并肩, 还是留下遗憾。
名称之差别,背后是思想及其论述的差别。
习近平效仿毛泽东,但他的思想与论述,无法与毛泽东相比。
毛泽东成长的时代,正是中国走向共和之际,思想的自由, 或者百花齐放,都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毛泽东时代的青年人," 指点江山,激昂文字",还不算夸张。 而毛泽东创建的中共党国则不同, 思想与文字都束缚在党国的笼子里,连毛泽东自己也承认, 即使鲁迅尚在,不会有好日子过。习近平作为党国的新一代领导人, 继承权力是他的幸运,扩张权力是他从党国学到的本事, 而他的思想与论述,当然也带着党国的烙印, 体现其僵化及八股特色,在毛泽东面前,就逊色了。
习近平的年纪,与中共建国初期的毛泽东相仿, 但他缺少走向共和的自由环境滋养。而受家庭影响在民间历练, 只数年就进入中共官僚机器,受其束缚, 他的思想难见鲜活并不奇怪,只有力求文字鲜活, 以及更多的文字修饰手法,予以弥补。
毛泽东在世时,他的选集出了四卷,他逝世后出了第五卷, 同时中共宣布将编辑出版他的全集。然而,毛泽东著作的大问题是, 其出版不是注重文字编辑,而是内容修订,尤其要命的是, 其内容不是传统的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 而是要能够放之各个时期、各种社会环境而皆准。 尽管习近平断言两个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但是, 其间毕竟天翻地覆。毛泽东时代受到严格限制的市场经济, 已被毛泽东视为"与旧社会差不多",而今, 中共被迫接受市场经济,而它坚持一党专政,宪政被束之高阁, 权贵不受约束,依恃仍居支配地位的国有体制, 更借助市场经济发展之力,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相互辉映, 盘踞在党国之中。毛泽东的思想与著作,因为他的局限性, 已完全过时,他的选集或全集,当然受此连累。
习近平的著作也在结集出版,在市场上到处都是,但乏人问津, 因为人们对它们没有真正的兴趣。一度,习近平到处宣扬他的书单, 然而,对照他的思想与论述, 人们怀疑他是否真的阅读过他列举的许多西方作者的著作。 这样的怀疑,对习近平伤害极大,中共喉舌再怎样宣传, 也难以抵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