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Wednesday, 2 June 2021

孙立平:想让生三胎?请先给他们一个理由


这几天,有关2020年全国或部分地区生育率断崖式下降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现在甚至已经有人在讨论中国能不能走出低生育率陷阱的问题。还有人再发出呼吁:请为祖国生个娃。现在看,这确实是个问题,并且是个大问题了。几年前,我就说,养老和生育将会是中国未来两个最大最棘手的问题。


但问题是,呼吁有用吗?提倡生爱国娃有用吗?很现实的问题是,你想让人们生娃,总得先给个理由吧。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驱使的,生育率的断崖式下跌,说明人们的生育意愿发生了陡然的变化?因此,要解决中国的生育问题,首先要把人们为什么会生孩子,在什么样的情况和条件下才会生孩子这样最基本的问题弄清楚。


人们为什么会生孩子?不外乎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本能的因素。就像动物一样,凭着本能就生,即依靠本能使生命延续,无需别的理由。第二是文化的因素,即本能观念升华为观念并在观念的层面上凝固。比如,我们有个邻居就十来个孩子。为什么有如此之大的生育动力?因为当地的文化就是如此,孩子越多越受尊重。第三,功利性的目标,如养儿防老,如财产的传承等。在有的国家,多生孩子还可以得到更多的补助,甚至成为获得收入的重要来源。


逻辑上接着的问题是,无论什么理由,都得和一个叫做成本或代价的东西撞车,也就是得把理由与成本或代价综合起来加以权衡和考虑。而在当今的社会,生育尤其是养育、教育的成本在明显提高。不仅仅是经济、时间、精力上的绝对成本在提高,机会成本也在明显增加。也就是说,如果你要生孩子,你就要放弃很多东西。在综合权衡之下,只有生育的理由和冲动足够大,或是成本不至于过大,生育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生育的意义与意愿。如前所述,本能、文化、功利性考虑,是形成生育意愿的三个重要因素。但在城市化、受教育和理性化程度提高、自我意识增强以及生活方式变化的大背景下,所有这些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我们从最简单的功利性因素说起。在当今的城市生活方式以及有关的制度安排之下,养儿防老的功能已经基本丧失。即使是在农村,这种功能也在弱化。而通过生育实现财产的传承,也许只有在极少数富人家庭才会有这种考虑。请问,你现在如何在一个功利性的意义上给人们一个生育的理由?


再说文化与压力。文化压力大体来自社会与家庭两个方面,而压力的程度则取决于文化的特质与人们关系的紧密程度。首先,社会中生育文化在明显发生变化。更重要的使,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是个人自主性的扩大,是人与人关系的松散,甚至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具有隐名匿姓的特点。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外部压力的作用在减弱。现在,尤其是在城市中,谁还在看别人的眼色决定自己生不生孩子?这当中还要注意到的一点是,由于种种原因,来自家庭的压力也在减弱。


实际上,在过去的时代,人们为什么要生孩子?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为什么。生育就是一种本能,就是一种无需理由的天经地义。由此,实现几乎与动物一样的传宗接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生命延续的意义。而现在,恰恰就多了个为什么。而为什么的其中之一,就是对人生的理解,对生命意义的理解。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人生的无意义感或不满意感越来越强。不止一个人说过,我不想有一个孩子,让他和我一样过这一生。这也可以不分地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宁可养猫养狗而不养孩子?


在人们越来越找不到生孩子理由的同时,成本的压力却在不断加大。这个成本是什么?人们已经讲得很多了。生养的成本,教育的费用,甚至男孩还得给准备房子。关于这个成本,我现在只想说两点。第一,这个成本不能简单从金钱的意义上来理解,就一部分人来说,成本更多是精力上的。别的不说,仅孩子上学后的接送、课外班、平时作业的监督和辅导,要占去多少时间和精力?第二,对于哪怕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人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在成本的负担上可以轻松。因为条件越好,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需要的投入就越大。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要么别生,生就要负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