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hursday 31 March 2022

战争与“俄罗斯帝国”的诞生

彼得大帝雕像:位于莫斯科河畔,为了纪念俄罗斯帝彼得一世而修建,高达98米,使用了600吨不锈钢和青铜.

在伊凡四世、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三位沙皇的统治下,俄国领土的扩张:
自彼得起200年俄土扩张400KM²/天.

北方战争


       彼得(注:17世纪末,彼得大帝亲政。近代俄罗斯作为欧洲国家的一员,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增强自己的发言权。虽然在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前,俄罗斯已经显露出这样的倾向,但真正使俄罗斯成为欧洲一员并具有强力发言权的决定性人物还是彼得大帝。)的对外政策继承自摄政索菲亚,政府将战略目标锁定于来自南方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亚速远征也体现了这种外交政策,虽然战争的目标较之前有所控制,但俄罗斯也首次创建了第一支海军舰队“亚速舰队”。然而,单靠俄罗斯自身的力量,也只能取得这些成果而已。要想进一步压制奥斯曼帝国,需要向欧洲寻求战略上的盟友,派遣大使团的外交目的便是试探在欧洲结成反奥斯曼同盟的可能性。不过,事与愿违,此时的欧洲正处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前夜,没有国家对反奥斯曼同盟感兴趣。


彼得时代的北欧 北方战争前夜,瑞典是环绕波罗的海的大国


在从维也纳回国的途中,彼得接到消息,莫斯科起义业已平定。回国的路上,彼得与波兰国王奥古斯都进行了秘密会晤,此外还向哥本哈根派出密使。俄罗斯、波兰和丹麦都曾在与瑞典的战争中沦丧国土,三国在这一点上有着相同的过去。于是,三国间便结成了对瑞典的军事同盟,即所谓“北方同盟”。欧洲三十年战争的英雄古斯塔夫·阿道夫领导瑞典后,瑞典成为军事大国,是握有波罗的海制海权的“波罗的海帝国”。除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外,瑞典在波罗的海南岸也领有大片土地。1679年,年仅十五岁的幼主卡尔十二世即瑞典王位。俄、波、丹三国看准这次机会,掀起了收复失地的战争。就这样,俄罗斯皇帝彼得的注意力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把矛头由南方的土耳其转向了北方的瑞典。


1700年8月,在等待与奥斯曼帝国正式停战之时,俄罗斯便断然对瑞典宣战。俄罗斯宣战之时,进攻丹麦的瑞典大军在卡尔十二世的统率下,已经使丹麦退出战争。虽然很年轻,但卡尔十二世却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据说他是古代亚历山大大帝狂热的崇拜者。面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卡尔十二世率领大军经由波罗的海,在贝尔瑙登陆,突袭了正对瑞典要塞纳尔瓦进行围笼作战的俄罗斯军队。虽然俄军的规模远超瑞军,但由于俄军是仓促间拼凑编列的,士兵的训练也很不充分,因此在瑞典军队强势攻击下,大批俄军士兵毙命,炮兵部队也丧失殆尽。大战刚刚开始,彼得便吃了败仗。也有观点认为,彼得并未亲临战场指挥作战,是造成失败的重要原因。不管如何,总之因亚速远征而名满天下的彼得,因这场战役的失败而声望扫地。如果卡尔十二世乘胜追击,那么近代的大国俄罗斯可能将不复存在。


历史往往让人意外,卡尔并没有乘胜追击俄罗斯,而是剑指波兰。为什么瑞军没有继续攻击俄罗斯,原因也许有两个,一是卡尔认为纳尔瓦之战后,俄罗斯已是穷途末路,随时可以收拾;另一种可能是卡尔忌惮俄罗斯严寒的冬天。但真正的原因究竟如何,我们现在仍然无据可考。总之,从结果来看,这一次卡尔失算了。瑞典虽然最终成功地更换了波兰国王,并在波兰树立了一个傀儡政权,但与波兰的战争却耗费了七年之久。这七年时间给了彼得充裕的时间来重整军备与战时体制。


《战场上的彼得大帝》 决定北方战争胜利的波尔塔瓦之战中的彼得大帝


1706年8月,卡尔在波兰国王的出生地萨克森停留,而瑞典大军也终于整装完备开始向莫斯科进发。在接近俄罗斯边境时,卡尔的军队突然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态。彼得早已预先将边境一带付之一炬,大片区域化作焦土。由于俄罗斯采取焦土作战的方针,瑞典军队想在当地征调军粮的算盘落空。另外,南下的瑞军补给部队在莱斯纳亚村附近遭俄军拦截消灭。不过,彼得这边也传来一个坏消息,彼得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耳朵听错了。俄罗斯合并乌克兰后,很多事情进展得都很顺利,乌克兰理应不会出什么乱子。然而就是这个让彼得很放心的乌克兰,其首领马泽帕突然叛变。马泽帕希望利用这次机会,借助瑞典的力量试图让乌克兰再次获得独立。彼得迅速派出其左膀右臂缅希科夫应对乌克兰的变故。反乱最终得以控制在最小规模。跟着马泽帕站到瑞典一方的兵力总计不过数千人而已。


俄瑞两军的决战之地在乌克兰要塞波尔塔瓦。卡尔的军队由于长途跋涉,车马劳顿,疲惫不堪,而俄军则是以逸待劳,从容应对。俄军不仅在规模上超过瑞典,在装备与训练上也远居优势。1709年6月28日,两军展开决战。傍晚时分,胜负已定。瑞典军队全面溃败,几乎遭到全歼。卡尔与马泽帕在慌忙中狼狈地渡过顿涅亚浦耳河,逃往奥斯曼帝国。波尔塔瓦之战是决定俄罗斯在北方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转折之战。


“尼斯塔德和平”与帝国的诞生


瑞典虽然在波尔塔瓦之战中败北,但北方战争并未结束。卡尔在此后五年中,停留在奥斯曼领地内的班德尔,近乎执拗地鼓动奥斯曼苏丹向俄罗斯开战。也因此,彼得大帝的俄军曾一度陷入困境。但瑞典最终还是未能挽回败局。1714年,瑞典海军在汉科湾海战中败给了年轻的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年底,长期在外的国王卡尔回到国内。然而由于经年征战,国内的经济已凋敝不堪。1718年年底,卡尔在靠近挪威的要塞遭流弹击中而殒命。这枚子弹不是从正面打入的,而是击中了卡尔的背部,因此内部犯案的说法很有说服力,不过真伪已难以分辨。俄军大胜的战局下,不仅原先的同盟军再次加入战斗,普鲁士也加入了进来。连战连捷的俄罗斯军队最终登陆瑞典本土,直接对瑞典展开攻击。和平谈判终于开始。


1721年8月末,在芬兰南部港口小镇尼斯塔德,交战双方签订和约。除“瑞典领波美兰尼亚”外,瑞典在波罗的海南岸的领土全数尽失,“波罗的海帝国”也从此解体。俄罗斯获得了波罗的海三国,也就是爱沙尼亚、利沃尼亚及英格里亚,因此确保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通过这场战争,俄罗斯成为了东北欧的强国,也成了一个霸权国家。


祝贺和约签订的庆典在俄罗斯持续了一个月。此时的俄罗斯已经将首都由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而元老院也把“国父”“大帝”乃至“皇帝”的称号送给了彼得。“皇帝”“帝国”的称呼原本是有着历史由来的,在欧洲只有神圣罗马帝国才拥有这些称号。因此,欧洲大国并没有立刻接受俄罗斯的这些新称号。然而,欧洲国家的承认却也只是个时间问题。随着俄罗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言分量逐渐增加,“俄罗斯帝国”这个名号也最终固定下来。因此,自1721年开始,俄罗斯进入“帝政时期”。


引入征兵制


彼得时代最大的北方战争持续二十多年之久,其他战争亦是延绵不断。17世纪的整个欧洲也都处于战争的阴霾之下,和平倒是例外之事。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对彼得时期战争与改革的关系曾论述道:“战争是彼得改革的原动力”,“战争决定着改革的顺序,改革的速度与方式源自战争。改革措施因应着战争的需要被一项一项地推出”。这样的见解固然正确,但彼得统治后期的改革却是明显带有计划性的,因而并不能说彼得的改革全都是应战之举。虽然如此,就军事改革而言,我们仍不能忽略当时的战争因素。


1705年2月,在纳尔瓦遭遇军事上的失败后不久,彼得向全国所有乡村发布征兵令。征兵令规定,“每二十户中征用一名适于服役的单身丁口”加入军队充当士兵。俄国的征兵制由此诞生。同年12月,又以相同的标准再次征兵。翌年10月,取消单身与已婚之别,一律纳入征兵范围。此后,俄国基本上每年都进行征兵。直到在波尔塔瓦会战取得胜利后,征兵的条件才稍有缓和。1713年1月,将征兵人数由“二十户征一”减为“四十户征一”,翌年2月又降低为“七十五户征一”。然而征兵并不顺利,每次征兵都需要“箭头一般地”催促各村完成征兵人数。彼得统治期间,平均每年从全国的村庄征用约两万兵丁,而前期这一数字则高达三万。


最初,服兵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期限。一旦从征入伍,就意味着与村庄、家庭永久的分离。农民因此对征兵十分忌惮,然而每个村又必须有人应征服役。当时的村庄是如何决定人选的呢?抽签是最为公平的方法,估计很难说这一方法没被各个村庄所使用。但不久,大多数村庄逐渐采用让村中的“懒人”和“酒鬼”入伍的惩罚式方法来决定服兵役的人选。这是当时俄国农村特有的现象。俄国农民需向贵族和修道院等领主缴纳田赋,也要向国家缴纳租税,而村庄对田赋与租税的缴纳是负有连带责任的,也就是说,如若有人滞纳税赋,所欠份额要么由整个村庄集体补齐,要么由有能力的农民代缴补齐。在这种体制下,贫困的人或者劳动能力低的人成了整个村庄的负累。所谓“懒人”“酒鬼”,仅仅是一种荒谬的空口之言。因为如果让富裕的农民服兵役,会降低整个村庄的经济实力,而领主对此也并不支持,所以国家的兵役重担基本都推给了赤贫的农民。就这样,贫困的村民仅仅获得了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便被村庄除名。


贵族的军役义务


指挥农民士兵的将校的情况又如何呢?将校无一例外全都由贵族担任,不过在彼得时代,军中的贵族不再像以往那样悠闲。如前所述,17世纪的贵族在战争、远征和过境警备时才“骑着马、带着仆从、全副武装”随军出行,除此之外的时间里,贵族们仍可在一定条件下到自己的封地生活。然而,彼得的战争不再允许贵族们像以往那般悠闲。


从北方战争之始到波尔塔瓦战役期间,俄国采取许多措施,最大限度地动员青年贵族和可以从征的贵族加入军队。1711年,俄国设立元老院,“补任官署”因此撤废,其职权被移交给元老院附属的纹章局。新的机构对贵族的服役情况进行统计,并实施审查。另外,1714年,为强化贵族的土地所有权,俄国引入“一子继承制”,而“下赐封地”体系也同时终结。此后,贵族在享受俸禄的同时也必须承担永久服务国家的义务。最终,俄国颁布《官阶表》(1722年),以服役期限和功绩对贵族施行分级。


由此一来,彼得赋予了贵族们为国家服务的义务,特别是军役义务。贵族们不得不终身服役,直到因患病或负伤而离开战斗序列为止。彼得所立法律几乎没有考虑贵族的退役、休假,他们不能再像父祖那样居住于自己的庄园。休假只能在战争之后通过每个人的申请才可获得批准,期限也仅有四个月、六个月或十二个月。完全退役的条件只有两种,一种是获得“陆军参事会认可的医师的证明或者敕令”,另外一种是死亡。


从户头税到人头税


人头税是彼得改革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其创设也是与战争密切关联的。波尔塔瓦战役的前一年,亦即1708年,彼得发布谕旨,对全国的家族人口进行普查。俄国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征收“户头税”,当时户是征税的基本单位。前文所讲述的征兵也是以户为单位课征的。征兵依据的户籍簿是1678—1679年全国普查时编订的。此后约三十年间,俄国没有实施全国普查。在此期间,全国的户数增加颇多,政府希望统计新的户数,从而获得更多的税收。因为长期化的战争早已让国库见了底。


新普查共花费三年时间,结果却让政府大失所望。总户数由795万变为635.5万,减少了20%。虽然一些地区的户数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地区是减少的,占全国总户数三分之一的中央区莫斯科州更是减少24%。


不过,政府并不接受这样的结果。户籍总数之所以减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家派出的普查官收受贿赂,在统计簿册上填写了较少的数字;二是农民为避免国家的征税,很多家庭拆除了自己居住的小屋并聚集到大家族之中。俄国农民居住的“原木屋”构造极其简单,推倒这些屋子并非难事。国家在前一次普查中就已经知晓统计数据的不实。因此,国家没有采用新的统计结果,依然使用三十年前的旧簿册向农民课税。


五年后,政府再次尝试在全国进行普查,这次普查被称为“郡长调查”。然而,普查尚在进行之中,便发现很多数据并不理想,因此这次普查没有进行到底便半途而废。政府发现这次普查已然存在与过去相同的不正之风。当时的俄国地方行政非常粗陋,不仅人手不足,而且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网络,单靠威吓性的指令并不能显著奏效,因而对农民的课税不得不再次回到使用旧簿册的老路上来。但不久之后,俄国从法国得到启发,创设了一种从根本上革除过去纰漏的新税制。新税制以人作为征税的单位,户不再作为征税的单位。这种新税制便是人头税。


1718年11月,彼得发布谕旨:“所有的人都要登记(限期一年),要如实申告某村某处有多少名男子。”翌年1月,元老院以敕令的形式公布了人口普查的实施办法,要点只有一条,即农村的所有男子都应纳入统计,包括新生儿与老人,因为将户头税转为人头税是本次调查的目的所在。然而调查进行得并不顺利,除了在预计之内的不正之风与隐匿现象,俄国传统的“家奴”、逃离本籍的逃亡农民、流浪汉以及“自由人”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使得本次调查迁延日久。最终,耗费了两年的时间才得到了四百万人口的数字。


常备军的必要性


彼得的税制改革不单是一场为改变课税单位而进行的改革,这一税制改革最初是作为军事税而被考虑设计的。尼斯塔德和平条约签订后,北方战争结束。俄国虽然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但面临的国际形势依然严峻。以往那样在战争结束后便解散军队的做法是无比危险的,因此彼得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常备军的必要性。维持军队每年大约需要耗费四百万卢布,而战争中征收的很多临时税在战后失去了“战争需要”的正当理由,因此彼得迈开了废除所有临时税并以人头税代替户头税的改革步伐。


课税金额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一点上,彼得的做法还算合情合理。最初,他将四百万卢布的总税额平摊到四百万丁口的人头上,每人课税一卢布。一年后,随着丁籍调查的深入,全国丁口总数达到了五百万,并最终达到五百四十万。与此相应,每个丁口所需缴纳的税额也降为八十戈比,进而降至七十四戈比。历史学家博格斯洛夫斯基在其未完的著作中对彼得每天的活动有着详尽的记述,书中他对这场税制改革评论道:“改革者并不是为国家经济考虑的财政家,而是一位仅仅对数字进行操弄的算术家。”1724年,俄国开始对每位男子征收七十四戈比的人头税。过去,一些历史学家强调新税带来的重负,而现在也出现了一些与此相反的见解。无论如何,人头税的设立给俄国财政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这一改革是出于战争需要而进行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带有军事性。


位于圣彼得堡涅瓦河岸、十二月党人广场中的彼得大帝雕像,青铜骑士像,高5米、重20吨。 400吨重的花岗岩基座石上刻有“叶卡捷林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