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 20221128
举起一张白纸,就是一场革命!这不是虚夸或幻想,而是几天来正在中国发生的社会抗议浪潮的一个醒目标志。自2022年11月25日起,从乌鲁木齐到上海,从武汉到北京,大面积的民众抗议在中国全国多地出现。在短短的两三天里,抗议已经席卷全国至少三分之一的省份。许多青年人手举一张白纸,站到公共场所,这就展示了不屈的抗议姿态!因此,有舆论称这场抗议为“白纸革命”。
抗议刚刚开始,事态仍在发展中,时刻都会出现新情况。但是,“白纸革命”的历史意义已经无可怀疑。因为这是1989年天安门镇压之后三十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出现这样广泛的民众抗议,也因为在抗议中已经有民众喊出了“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这样震撼人心的口号,还因为抗议直接针对三年来中国当局不惜一切代价而残暴推行到十四亿中国居民每一个人的头上的所谓防疫措施。海内海外,华文外文,全世界的舆论都在关心这场抗议,也在揪心地担忧中共当局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对民众实行血腥镇压。这里,我想对这次“白纸革命”提出三点初步观察,以此参加到对于中国事态的关心之中。
第一,我看到,这次“白纸革命”是中国民众争取最低限度人身权利的抗争。
我们知道,这次抗议活动的直接起因,是11月24日乌鲁木齐吉祥苑小区不幸发生火灾,但居民楼却被当局的新冠疫情清零封控举措锁死了逃生通道,致使至少 10位居民在火灾中丧生。三年来,中共当局在“防疫”的名目下,肆意践踏中国民众的基本权利,几乎剥夺了所有公民的最低限度的人身自由——这些权利和自由,甚至连“基本人权”都算不上,而是人之作为生物体的那些最低限度的生存自由,比如为一天三餐买菜买粮的自由,比如生了病去医院就诊的自由,比如随时打开自己的大门到街上走一走的自由。在正常的人类社会中,哪怕是在一般的政治专制主义的统治下,这些担心甚至很难用“自由”或“权利”来概括,因为鲜有公共权力会禁止所有居民的这类活动——除非对于监狱里的罪犯。三年来,中国正是成了这样一个大监狱,所有居民都成了罪犯。乌鲁木齐一把火,终于点燃了民众对这种人人普遍过监狱生活的怒火!
三年来全世界都有过防疫的经历,为什么单单中国要实行“大监狱”防疫举措?这背后,自然是中共专制体制的特定逻辑在运作,是中共最高专制者习近平的“亲自决策、亲自指挥”在作用。民众的怒火指向习与共,也就毫不奇怪了。事实上,抗议“大监狱”防疫体系与举措,与抗议中共及习近平专制,二者绝不是相互对立的。不需要为了抗议专制而贬低对“大监狱”的抗议——正是后者在激发民众的大面积抗议;只要是争取权利,那就是反专制。同样,也不必为了担心授予当局以镇压的口实而只抗议防疫而不抗议专制——中共的历史记录表明,即使你跪着给它磕头,只要它觉着你不顺眼,照样砍你的头。
第二,我感觉,“白纸革命”之所以迅速在全国蔓延,最大的原因在于民众相互之间的共情。
成千上万的抗议者,对事情的认识角度、深度肯定有不同,他们的生活感受、个人性格等也肯定有不同,因此在抗议活动中,口号有别,这是完全正常的。谁也不需要指责谁,谁也不需要贬低谁。相反,我感到,他们之中有一种强烈的共情,或曰同情心和同理心:不仅是相互之间有这种同情心和同理心,而且对全国的民众都抱持了这种同情心和同理心(empathy)。“我不仅在贵州的大巴上,我还在馒头掉地上捡起来继续吃的西藏方舱,在封了九个月只剩几万人的广西东兴,在蔬菜腐烂入户消杀干部免职又复用的上海,在孕妇坐在椅子上流产的西安医院门口,在几天没吃饭外出买菜结果被刑拘的警车上……” 抗议活动中,这样的语句随处可见。
人们清清楚楚地意识到,大家相互之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昨天落在乌鲁木齐吉祥苑小区居民头上的悲剧,今天或明天就可能在成都、在上海、在广州、在中国的所有地方重复、再重复!不需要组织,也不需要动员;当人们有了这种同情心和同理心的时候,中国人就自觉地站到了街头相互呼应、相互支持,从乌鲁木齐到上海的万里之遥不是距离!
第三,我认为,“白纸革命”到目前为止的最大意义在于中国民众打破了恐惧心理,勇敢地站了出来。
参加抗议的人们,不是不知道自己所要面临的危险,但是他/她们还是站了出来。是的,勇敢不是没有恐惧,勇敢在于能够克服恐惧。那些正当青春年华的女大学生和她们的男同学们,她们/他们的人生未来还很长,但是这没有成为她们/他们的“软肋”,反而也许鼓舞了她们/他们参加抗议:你不去抗议,你不去改变现实,你的长长的未来只能是长长的黑暗!看哪,年老的人在流泪,年轻的人在唱歌;泪水是温暖但软弱的,歌声是勇敢而自由的!
现实地说,不能期望“白纸革命”风暴般摧古拉朽地完成革命的使命。但是,“白纸革命”的这种勇敢却一定会改写中国的未来。有人不是在说“更无一个是男儿”吗?因此他似乎就可以予取予夺、为所欲为,就可以践踏众生、残民以逞。现在,初起的“白纸革命”已经宣告:中华大地有千千万万个勇敢的女儿和男儿,做事、掌权要问他们答应不答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