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Wednesday, 16 August 2017

胡适的眼泪,血写的历史


1948年9月23日,在南京参加“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第二十周年纪念暨第一次院士会议”的部分院士合影。(这些堪称“中国的精英”的教授/学者们几乎被共匪摧毁殆尽
1948年,内战在中国开展的如火如荼,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蒋介石决定开展抢救顶尖学人行动,将各个领域的学术精英带到台湾。胡适参与了这项工作,亲自到南京的机场恭候。然而他打开各个机舱后,都空空如也,愿意离开大陆的学者寥寥无几。一生经历过无数风浪的胡适,在机场嚎啕大哭,他或许已经预感到了多数人日后的命运
几年后,沉浸于乌托邦梦幻中的知识分子,很快就受到了“反右”的倾轧,无数人被流放到夹边沟等苦寒之地。胡适的儿子胡思杜当初拒绝和父母一起离开大陆,此刻他已在劫难逃。新政权建立后,为了得到生存空间,胡思杜写下了《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判》,以鲜明的阶级立场划清了和父亲的界限。他最终没有能逃离被整顿的命运,在“引蛇出洞”的“阳谋”之下,他被打成了右派分子,接着是无休止的批斗和侮辱。1957年9月21日晚,胡思杜上吊自杀,年仅37岁,他比父亲整整早了5年离开人世。
那些留下来的知识分子,多数人都在接连不断的运动中迅速凋零、萎谢。高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一向远离政治,只在史学的园地梳理着各种典籍。“文革”开始后,滔天的巨浪将陈寅恪卷入了可怕的漩涡,造反派三番五次到他家查抄,积攒多年的书籍被毁于一旦。在即将告别人世之际,陈寅恪写下了《挽晓莹》:“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肠断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1969年10月7日,“三百年乃得一见”的史学大师陈寅恪与世长辞。同年11月21日,妻子唐筼也撒手人寰。
“文革”的暴虐之风席卷了每个角落,自然科学界的工作者也难以幸免。曾国藩家族的后人曾昭抡先生,曾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博士学位,回到中国任教。1966年,红卫兵跑到曾昭抡妻子俞大絪的住处,疯狂的抄家。毕业于牛津大学的俞大絪教授,受尽了羞辱。红卫兵剥除了她的上衣,用皮带狠狠的抽打,这位任教于北大的学者服毒自尽。被流放到外地改造的曾昭抡想请假回家,为妻子办理后事,但没被批准。他面朝北方,以头磕地,用交加的血泪表达最沉痛的哀悼。一年后,曾昭抡在无休止的批斗中离开人世。
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些血淋淋的场景,在岁月中已逐渐模糊。年轻的一代,对“文革”的历史知道的并不多。人面兽心的文痞编造着各种谎言,为丑恶之极的魔鬼招魂,大放厥词的说那是民主的时代,人民群众的呼喊可以瞬间转化为行动。
姑且不说十年浩劫对无数家庭的冲击,单纯从文化的层面考察“文革”给中国带来了可怕之极的灾难。在“破四旧”等口号的蛊惑之下,无数文物、书籍和寺庙被毁于一旦。战争年代幸存下来的古迹,在“革命”的名义之下,遭受了挫骨扬灰的灭顶之灾
胡适和傅斯年在离开大陆之前,并无法完全预知未来,但对历史的趋势和总体的轮廓有自己的判断。他们曾一起饮酒,凄然相向,品读着陶渊明的《拟古》:“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催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念完此诗,两人都潸然泪下。这泪水,有对自身命运的悲叹,更有对国殇彻骨的哀痛。
在交通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一道海峡把乱世中的人们隔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当初留下来的知识分子,大部分都成了“臭老九”。如果胡适在彼岸知道这一切,他会有多少悲哀的泪水?
当梦幻在血写的事实面前支离破碎之后,那个时代学者的整体命运成了一个殷红的符号,他们最后的遭遇是对历史最真实的见证。
附注:1948年3月25日至28日召开了院士评议会第五次年会,经过分组审查、一次普选和四次补选,最终确定了第一届81名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单。政权变更之际,有9人去了台湾,占院士总数的11.9%;有12人去了美国,占院士总数的15%;有60人留在了大陆,占院士总数的74%。
离开大陆的院士:李济、董作宾、袁贻瑾、王世杰、傅斯年、朱家骅、胡适、李先闻、王宠惠、凌鸿勋、吴敬恒、陈省身、李书华、吴宪、林可胜、汪敬熙、陈克恢、李方桂、赵元任、吴大猷、萧公权。
81名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单
数理组
姜立夫、许宝騄、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吴大猷、吴有训、李书华、叶企孙、赵忠尧、严济慈、饶毓泰、吴宪、吴学周、庄长恭、曾昭抡、朱家骅、李四光、翁文灏、黄汲清、杨钟健、谢家荣、竺可桢、周仁、侯德榜、茅以升、凌鸿勋、萨本栋。
生物组
王家楫、伍献文、贝时璋、秉志、陈桢、童第周、胡先骕、段宏章、张景钺、钱崇澍、戴芳澜、罗宗洛、李宗恩、袁贻瑾、张孝骞、陈克恢、吴定良、汪敬熙、林可胜、汤佩松、冯德培、蔡翘、李先闻、俞大绂、邓叔群。
人文组
吴敬恒、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余嘉锡、胡适、张元济、杨树达、柳诒徵、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李方桂、赵元任、李济、梁思永、郭沫若、董作宾、梁思成、王世杰、王宠惠、周鲠生、钱端升、萧公权、马寅初、陈达、陶孟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