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aturday 14 April 2018

梁文道:還是中國好?

我在网上无论是看什麽,都得一字不漏地把留言也全部看遍。自从视频弹幕兴起,那就变得更忙了,一边要留神正片内容,一边还得关顾如彗星般一划而过的弹幕;好在很多时候,闪闪发光的弹幕要比正片精彩,所以也就不用担心会错过什麽,专注弹幕便好。这类即时留言好看的地方之一就是它够及时,是受众的第一反应,不用准备,也没有凋琢,往往情绪大于理性,因此我以为它最能让我看到某种社会情绪的分佈。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过敏感,又或者先入为主,我发现,这几年大陆网络留言所表达出来的情绪还真的跟以前不一样。
例如最近看到陈丹青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拍的节目《局部》第二季,刚刚推出的第一集是对大都会馆藏的总扫描,从古埃及一直走到中国艺术,儘管轻描澹写,却叫人目不暇给。而弹幕上最常出现的一个词竟然是「掠夺」。有一批人不断强调,这全是美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掠夺回来的珍宝;另一批人则从头到尾反驳,夸讚他们掠夺得好,要不留在中国经过文革,恐怕都得嘿嘿。于是一整集节目就变成了文物掠夺到底对不对的争论。在这里面只有一两把声音指出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和大英博物馆不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绝大部分的收藏其实都来自于买卖和私人捐赠,而非一般人心目中那种明刀明枪的抢夺。当然,那种「买卖」也并非毫无疑问。比方说,大都会中国厅里的镇厅之宝《药师经变》图,乃上世纪20年代,几个美国人在山西洪洞广胜下寺用1600银元买回来的宝贝。当年地方人士觉得卖了这样一幅残破元代壁画,便有钱保住极待修葺的寺庙,係美事一桩,还特此勒石记功。用今天的角度看,这叫做无良奸商碰上无知乡民,在很多国人眼中,仍然是广义掠夺的一种。但我分明记得,几年前在其他网络文章看到介绍大都会所藏中国艺术时,关于掠夺的讨论并非主流,大部分人当时都在忙着称讚那些收藏美轮美奂。
比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更能刺激情绪的当然是日本。每次只要有人说到日本,战争的记忆,领土的争议,定必在留言当中永劫回归。正好我自己的节目最近就介绍了几本关于京都的日本文学名着,不论我说的是川端康成和日本近现代审美意识的兴起,还是三岛由纪夫那种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式的极限美学追求,这些中日之间的永恒话题都会不断地回来找你。这里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批意见,指出京都美则美矣,但总不如它所模彷的唐代长安和洛阳「大气」,好像他们都真的见过唐朝的长安跟洛阳似的。但到底什麽叫做「大气」?不知道从什麽时候开始,这个定义不太明确的审美判断用词,就跟大家心目中的中国绑在了一起,可以用来区分中国文化以及世界上所有非我族类。泰国先王普密蓬去年国葬,新闻镜头扫过那金碧辉煌的泰国王宫,有人会留言「漂亮是漂亮,但远不及我们中国大气」。一部讲述大马士革在内战之前的建筑文化纪录片,也有人会说乌迈耶大清真寺铺满大理石板的中庭是很有气势,「但究竟比不上我们中国传统建筑的大气」。
前阵子我还在一个清谈节目里面,说到在缅甸禅修的经验,想不到这也会刺激起几个观众的民族情绪。他们说:「禅修还要跑到缅甸?捨近求远,装逼!」「禅宗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什麽一定要到缅甸禅修?媚外」。其实这个话题,我在很多年前的另一个节目里面也曾谈过,那时候观众的反应最多就是有疑问罢了,「原来缅甸也有禅宗吗?」「缅甸禅修是不是和中国的不同?」
我非常清楚,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禅修和禅宗其实有概念上的差异,更不是所有人都晓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禅那(jhāna)传统。不过几年前我遇到的一些观众,要是看到这类有问题的东西,他们首先会提出疑问。现在这几个观众,却一上来就是批评,并且基于中外之别,民族尊严。
国家既然强大了,民族既然有自信了,为什麽神经反而好像变得更脆弱了呢?在这个文化当中孕育成长,对它怀抱极深的感情,自然没有什麽不对,可是也用不着在任何场合,都直觉地反映出民族文化优越感吧(不管它到底有多悠远,多大气)。最近一位来自英国的全球史学者在上海演讲,介绍他的近著所谈的印度棉製品在世界传佈的过程,内容相当生动有趣,很能开人眼界,是当前全球史研究的好案例。对于这样一场讲座,你猜读者会有什麽反应?没错,是「绫罗绸缎及瓷器比印度的棉织品更早通过丝绸之路成为全球贸易品」。
后来我跟一个朋友谈起这种现象,他倒提醒了我。一来,我们都知道在网上留言的只是少数;二来,「很多人大概都像我这样,面对现在所谓的『主流』,根本已经不想再说话了,宁愿保持沉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