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跃
同一本书,不同时期的阅读体验是不一样的。 在今天这样的情势下阅读辛亥革命这本大书,尤其令人五味杂陈。
01
107年前的今天,也即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随着清王朝的坍塌,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也宣告结束。那真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刻——黑格尔曾经说中国并无历史,只有王朝的更替,这一论断由此被打破。
在这个观点多元的社会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也逐渐出现了多种声音。我个人倾向于李泽厚的观点,他认为,辛亥革命使中国失去了一次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转型的机会。在我们的语境里,"革命"是一个天然的褒义词,但是,暴力革命摧毁了一个稳定运行的社会结构,这背后往往是无数民众的血泪与苦难。
尤其令人 感慨的是,对清王朝来说,辛亥革命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是它的颟顸、无知与贪婪一步步将自己推上了断头台。在这里,我不太喜欢历史必然性这种空洞、大而无当的说法,在复杂的历史岔路口观望辛亥革命这一事件,揣测、假设它可能的各种走向,我们才能更好地让历史照进现实。
02
说起慈禧太后,今天的人们总习惯于将她与丧权辱国、骄奢淫逸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她是洋务运动也即清朝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者,30多年的经济发展,使大清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顺便说一下,在我们眼里积弱难返的清朝,曾占据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直到1830年,即清道光十年,中国已从康熙盛世的顶峰衰落,但经济体量仍接近世界的三分之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清朝的经济记录仍然是我们不可逾越的巅峰。
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的高姿态也曾给国人以巨大希望。但就在这关键时刻,慈禧太后驾崩,并且顺便把光绪也"带"走了。按照著有《辛亥:摇晃的中国》一书的历史学教授张鸣先生的说法,如果慈禧太后晚死几年,大体上立宪就能办成了。(唉,看样子,慈禧死得早了点)
载沣
慈禧死后,接手政权的是25岁的摄政王载沣等满族亲贵,他们年轻、莽撞,任性胡为,不知天高地厚(今天的习猪头跟他好像啊)。1909年,也就是辛亥革命前两年,清朝最后一位柱臣张之洞去世前,曾和载沣有过关于某官员任免的一次谈话。张之洞说:"老百姓不愿意,恐怕会激起民变啊。"载沣说:"不怕,咱手里有枪。"张之洞听了,在心里默默地长叹一声:"这是亡国之音啊!" "有兵在,不怕",由此成为载沣留给历史的一句‘名言’。
张之洞
所谓立宪,本质上就是一个权力重新分配的问题,汉人士绅要通过立宪跟满人分享权力。但载沣觉得江山毕竟是满人的江山,要把权力抓到满人权贵的手里才放心。1911年5月,朝廷在各方压力之下颁布了《新订内阁官制》,下令裁撤旧设内阁及军机处,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
然而,这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届"责任内阁"的名单一公布,立刻导致举国舆论哗然,因为,在这份名单中,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即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只有4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八旗子弟在恋栈 "抓权"。此外,清政府收回地方路矿权的做法,也得罪了主张立宪的地方士绅。立宪派自此对朝廷彻底绝望,迅速与革命党合流。
作为一个时评写作者,在这里,我还想顺便插播一篇当年的时评——1911年7月17日,同盟会会员黄侃从北京回到湖北,应邀为当地的《大江报》写了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文章,全文只有230个字:"中国情势,事事皆现死机,处处皆成死境,膏肓之疾,已不可为,然犹上下醉梦,不知死期之将至。长日如年,昏沉虚度,软痈一朵,人人病夫。此时非有极大之震动,极烈之改革,唤醒四万万人之沉梦,亡国奴之官衔,形见人人欢戴而不自知耳。和平改革既为事理所必无,次之则无规则之大乱,予人民以深创巨痛,使至于绝地,而顿易其亡国之观念,是亦无可奈何之希望。故大乱者,实今日救中国之妙药也。呜呼,爱国之志士乎,救国之健儿乎,和平已无望矣!国危如是,男儿死耳,好自为之,毋令黄祖呼佞而已。"这篇短文沉痛悲愤,据说见报后震撼江城,令清廷惶惧不己。
03
历史充满了难以言说与深察的玄机,越来越多的已披露的历史细节表明,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其实就是一连串看似无厘头的意外与偶然促成的。比如,1911年10月9日那天,革命党人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的据点试制炸弹,一个叫刘同的围观者是个烟鬼,那日他是叼着烟去的。可能是看得太入神,将炸药桶当做烟灰缸,把烟头随手丢了进去。随着"嘭"地一声,炸弹爆炸,据点暴露。革命党人们当即决定转移,但慌乱中忘了销毁楼上的起义文告、旗帜和花名册,被俄租界的巡捕发现。革命党人人人自危,于是决定铤而走险,在千钧一发之际发动了起义。
回望历史,掩卷寻思,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满清的官僚贵族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最后关头,不肯向民众让出自己的一丁点利益。直到武昌起义成功,各省响应之际,再急急忙忙废掉皇族内阁,宣布立宪,甚至摄政王也宣告退位,但是,一切都已太晚了。历史,已经不给清政府机会了。呜呼,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明治维新使日本成功实现了东方后进国家的近代转型。而我们,却经历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再到后来一系列的兵荒马乱。百年来的时局动荡、血流漂杵,为中国人的悲剧性命运增添了又一个沉重的注脚。
在历史的重要转折关头,我们似乎总是错误地选择了那条遍布荆棘、注定充满苦难的路。
同一本书,不同时期的阅读体验是不一样的。 在今天这样的情势下阅读辛亥革命这本大书,尤其令人五味杂陈。
01
107年前的今天,也即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随着清王朝的坍塌,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也宣告结束。那真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刻——黑格尔曾经说中国并无历史,只有王朝的更替,这一论断由此被打破。
在这个观点多元的社会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也逐渐出现了多种声音。我个人倾向于李泽厚的观点,他认为,辛亥革命使中国失去了一次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转型的机会。在我们的语境里,"革命"是一个天然的褒义词,但是,暴力革命摧毁了一个稳定运行的社会结构,这背后往往是无数民众的血泪与苦难。
尤其令人 感慨的是,对清王朝来说,辛亥革命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是它的颟顸、无知与贪婪一步步将自己推上了断头台。在这里,我不太喜欢历史必然性这种空洞、大而无当的说法,在复杂的历史岔路口观望辛亥革命这一事件,揣测、假设它可能的各种走向,我们才能更好地让历史照进现实。
02
说起慈禧太后,今天的人们总习惯于将她与丧权辱国、骄奢淫逸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她是洋务运动也即清朝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者,30多年的经济发展,使大清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顺便说一下,在我们眼里积弱难返的清朝,曾占据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直到1830年,即清道光十年,中国已从康熙盛世的顶峰衰落,但经济体量仍接近世界的三分之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清朝的经济记录仍然是我们不可逾越的巅峰。
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的高姿态也曾给国人以巨大希望。但就在这关键时刻,慈禧太后驾崩,并且顺便把光绪也"带"走了。按照著有《辛亥:摇晃的中国》一书的历史学教授张鸣先生的说法,如果慈禧太后晚死几年,大体上立宪就能办成了。(唉,看样子,慈禧死得早了点)
载沣
慈禧死后,接手政权的是25岁的摄政王载沣等满族亲贵,他们年轻、莽撞,任性胡为,不知天高地厚(今天的习猪头跟他好像啊)。1909年,也就是辛亥革命前两年,清朝最后一位柱臣张之洞去世前,曾和载沣有过关于某官员任免的一次谈话。张之洞说:"老百姓不愿意,恐怕会激起民变啊。"载沣说:"不怕,咱手里有枪。"张之洞听了,在心里默默地长叹一声:"这是亡国之音啊!" "有兵在,不怕",由此成为载沣留给历史的一句‘名言’。
张之洞
所谓立宪,本质上就是一个权力重新分配的问题,汉人士绅要通过立宪跟满人分享权力。但载沣觉得江山毕竟是满人的江山,要把权力抓到满人权贵的手里才放心。1911年5月,朝廷在各方压力之下颁布了《新订内阁官制》,下令裁撤旧设内阁及军机处,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
然而,这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届"责任内阁"的名单一公布,立刻导致举国舆论哗然,因为,在这份名单中,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即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只有4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八旗子弟在恋栈 "抓权"。此外,清政府收回地方路矿权的做法,也得罪了主张立宪的地方士绅。立宪派自此对朝廷彻底绝望,迅速与革命党合流。
作为一个时评写作者,在这里,我还想顺便插播一篇当年的时评——1911年7月17日,同盟会会员黄侃从北京回到湖北,应邀为当地的《大江报》写了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文章,全文只有230个字:"中国情势,事事皆现死机,处处皆成死境,膏肓之疾,已不可为,然犹上下醉梦,不知死期之将至。长日如年,昏沉虚度,软痈一朵,人人病夫。此时非有极大之震动,极烈之改革,唤醒四万万人之沉梦,亡国奴之官衔,形见人人欢戴而不自知耳。和平改革既为事理所必无,次之则无规则之大乱,予人民以深创巨痛,使至于绝地,而顿易其亡国之观念,是亦无可奈何之希望。故大乱者,实今日救中国之妙药也。呜呼,爱国之志士乎,救国之健儿乎,和平已无望矣!国危如是,男儿死耳,好自为之,毋令黄祖呼佞而已。"这篇短文沉痛悲愤,据说见报后震撼江城,令清廷惶惧不己。
03
历史充满了难以言说与深察的玄机,越来越多的已披露的历史细节表明,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其实就是一连串看似无厘头的意外与偶然促成的。比如,1911年10月9日那天,革命党人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的据点试制炸弹,一个叫刘同的围观者是个烟鬼,那日他是叼着烟去的。可能是看得太入神,将炸药桶当做烟灰缸,把烟头随手丢了进去。随着"嘭"地一声,炸弹爆炸,据点暴露。革命党人们当即决定转移,但慌乱中忘了销毁楼上的起义文告、旗帜和花名册,被俄租界的巡捕发现。革命党人人人自危,于是决定铤而走险,在千钧一发之际发动了起义。
回望历史,掩卷寻思,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满清的官僚贵族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最后关头,不肯向民众让出自己的一丁点利益。直到武昌起义成功,各省响应之际,再急急忙忙废掉皇族内阁,宣布立宪,甚至摄政王也宣告退位,但是,一切都已太晚了。历史,已经不给清政府机会了。呜呼,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明治维新使日本成功实现了东方后进国家的近代转型。而我们,却经历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再到后来一系列的兵荒马乱。百年来的时局动荡、血流漂杵,为中国人的悲剧性命运增添了又一个沉重的注脚。
在历史的重要转折关头,我们似乎总是错误地选择了那条遍布荆棘、注定充满苦难的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