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Friday, 4 January 2019

蔡英文、马英九等对习近平重申“一国两制”的回应

蔡英文、马英九等对习近平重申“一国两制”的回应

习近平倡议一国两制,蔡英文回应"绝不接受"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三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表示,一国两制是为了照顾台湾的现时情况及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不过,台湾总统蔡英文则回应指出,台湾绝不会接受也坚决反对一国两制。

台湾总统蔡英文星期三(1月2号)在总统府临时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台湾始终没有接受92共识,根本原因就是北京当局的定义其实就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今天对岸领导人的谈话,证实了台湾的疑虑。

她说:"我要重申,台湾绝不会接受一国两制,绝大多数台湾民意,也坚决反对一国两制,而这也是台湾共识。"

蔡英文还强调,台湾愿意坐下来谈,但是作为民主国家,凡是涉及两岸之间的政治协商、谈判,都必须经过台湾人民的授权与监督,并且经由两岸以政府对政府的模式来进行。在这个原则之下,没有任何人、任何团体,有权利代表台湾人民去进行政治协商。

一国两制

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分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及民族未来展开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

习近平还强调,两岸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一国两制的提出,本来就是为了照顾台湾的现时情况,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

习近平还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愿意以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是也不承诺放弃使用

基调不变

台湾在野党国民党立委江启臣在立法院接受媒体询问表示,中国大陆对台政策和平统一的基调不会改变,不过在做法上则是软的更软,硬的更硬。

他说:"他毕竟(习近平)也讲了,要掌控两岸关系的主导权跟话语权,所以我们也不能排除他今天的讲话,是要对这样的基调定调。"

江启臣委员还指出,台湾民众目前非常期待两岸僵局能有效化解,也希望两岸能以对话、沟通、协商去取代现在的对立和喊话,过多的意识形态于事无补。

江启臣委员还认为,民进党去年底九合一地方选举惨败,是选民要告诉蔡英文政府,人民大于政党,要顺着民意来,要优先拼经济。

心灵契合

蔡英文总统在记者会上还指出,所谓心灵契合应该建立在彼此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建立在两岸政府务实处理有关人民福祉的问题上,例如眼前十万火急的猪瘟疫情。至于施压国际企业涂改台湾的名称、买走台湾的邦交国、军机军舰绕台都不会带来心灵契合。

蔡英文还谈到,九合一地方选举的结果,绝不代表台湾基层民意要放弃主权,也不代表在台湾主体性上做出退让,民主价值是台湾人民所珍惜的价值及生活方式。

蔡英文还呼吁中国,勇敢踏出民主的脚步,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台湾人的想法与坚持。

台湾主管大陆事务的陆委会发布新闻稿指出,习近平所倡议的民主协商或是政治谈判,没有中华民国的生存空间,中共这样的专制政权不可能有民主协商,台湾也不会接受消灭主权的协商。

“一国两制”引两岸交锋:没有软化的习近平遇上逐渐强硬的蔡英文
BBC  2019年 1月 3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1月2日)于“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谈话,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为中国一部分”,呼吁以“两制”台湾方案解决统一问题。
台湾总统蔡英文当日即发表强烈回应称,台湾绝对不接受一国两制,这就是当下“台湾共识”;蔡又说明,台湾与中国的对谈必须经台湾人民授权,以“政府对政府”方式进行。

BBC中文分析两岸此次言论交锋,并访问各界专家观点。

没有软化的习近平、逐渐强硬的蔡英文

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复杂关系没有出现改变的迹象。
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亚洲事务资深顾问葛来仪(Bonnie Glaser)接受BBC中文采访时表示,习近平这次谈话,仍然持续其对台一贯政策,主要包括,不排除武力统一台湾、反台独、强调一国两制与九二共识、以经济利益为诱因招唤台湾接受统一。

葛来仪认为,以习近平在结尾提到三次“和平”字眼,并不代表习近平的两岸政策出现软化。

葛来仪指出,蔡英文的态度自2016年10月就逐渐趋向强硬。因为“蔡英文一开始的善意并没有得到回应,蔡英文此次回应的多数观点,也是她之前强调的论点,譬如呼吁中国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存在的事实。”

外界指出,这是蔡英文掌权后,首次公开表示不接受“九二共识”。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助理教授黄兆年也向BBC中文表示,此次两岸交锋,并没有太多新意。重点在于,2016年10月,中国称九二共识是蔡英文“未完成的考卷”,蔡英文这次进行了回答。黄教授认为,蔡英文“强调九二共识就是一国两制,并强烈拒绝”是一个向内也向国际社会,首次完整直接的回应。

黄兆年解释,两岸方面对政治制度分歧太大,所以双方搭台谈判的难度颇高。黄教授统计,此次习近平谈话用了9次“中华民族”,蔡英文则讲了9次“民主”字眼,反应出民族主义与民主制度在人类政治史上一直存在的竞逐关系。因此,黄兆年认为,虽然两方都说可以搭台对话,但在中国要求以统一为前提,台湾要以台湾人民民主授权为大前提对话,现在不大有可能搭建起双方政府谈判的舞台。

两岸三地网民激烈回应

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北京时街上出现的标语。台湾各界尤其是不同党派对于“统一”具有非常不同的观点。
习近平与蔡英文的喊话,引起全球华人的激烈反应。

在BBC中文的脸书页面,许多香港网民强调“香港前车之鉴,一国两制是谎言”,也有大陆网友说明,“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但是台独及其分裂势力,与背后外国势力,都不是中国人,所以可以打。”有些台湾网友则认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但会打台湾人”。

根据台湾中央社2017年报导,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台湾智库所做的民意调查显示52.5%台湾民众认为香港“一国两制”是失败。另外,就两岸政策,39.7%认为台湾应走自己的路,33.4%认为要维持现状。

台湾政治人物回应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与国际关係系教授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 )向BBC中文表示,此次习近平将一国两制作为核心议题,会让一直支持“九二共识”原则的国民党感到尴尬。

周四(1月3日)高雄市长韩国瑜向台湾媒体说明,九二共识的“一中各表”是两岸稳定的基石。

“可以怀疑明天太阳会不会从东边出来,但是不要怀疑共产党必须收复台湾的决心;可以怀疑太阳会不会从东边出来,但是不要怀疑台湾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决心。”韩国瑜说。

台湾新兴政党时代力量则发表声明,呼吁靠九二共识的“通关密语”与中国政府交流的县市首长不要逾越民主原则的红线。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在周四(1月3日)接受台湾媒体专访表示,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识,“这蛮奇怪”。马认为九二共识对台湾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并表示蔡的强硬态度让两岸冲突升高。

“一国两制”不受欢迎?

有评论指,此次习近平将一国两制作为核心议题,已经超出了"九二共识"范畴。
习近平在谈话中将一国两制推到核心。他提到,台湾若接受一国两制,可以在经济上继续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台湾民众的财产以及宗教等自由会受到保障,并能在世界上获得尊重。

据此,高敬文表示,因为香港近年来一国两制的实施存在太多争议,让一国两制对台湾丧失吸引力。

高表示,虽然中国政府给台湾一国两制之前的空间都比较宽松,譬如台湾在一国两制下仍可保有宗教,私人财产自由。

高敬文又指出,“有趣的是,习近平没有论及台湾政府现有军队在一国两制下是否要解散。”葛来仪指出,江泽民掌权时,曾经提到一国两制下,台湾可以有自己的军队,但习近平提到的一国两制之红利中,似乎没有这个选项。葛来仪还认为,保障宗教自由一说在中国当下难以被信服。

北京大学国际关係学院教授梁云祥接受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访问时则表示,武统最大阻碍是美国,但是和平统一最大阻力,是现在台湾很难接受中国大陆现时的“管理制度”和“价值观”。

利益
习近平谈话提到台湾的民生经济出路是依恃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提醒自蔡英文上任来,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贸往来所面临的难题。蔡英文则强烈回应,反对中国以“利中”为核心,利诱及吸引台资人才走进中国大陆安排的“经济统战”。

两岸经贸合作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是否也会遭受影响?葛来仪向BBC中文表示,在中美贸易战下,台湾经济短期会面临波动。中期下来,许多厂商可能会搬回台湾或迁移去东南亚或南亚,这“或也能减少台湾经济依赖中国下的脆弱性”。

马英九回应习讲话强调:"一中"就是中华民国 
美国之音 华盛顿报道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今天(1月2日)通过卸任总统办公室表示,"九二共识"的精神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无论中方如何表述,我方所指的"一中"就是中华民国。马英九强调,我们应该站稳中华民国的立场,坚守中华民国宪法。

马英九又强调,中华民国宪法的精神是"不排除国家统一",但是目前两岸还不具备统一的条件。他指出,即使未来相关条件成熟,也一定要采取"和平方式"及"民主程序"由全体台湾人民共同决定。

当天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台海统一,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同一天下午,台湾总统蔡英文明确表示,不接受"九二共识",也绝不接受"一国两制"。她说,这是台湾共识。外界注意到,这是蔡英文担任台湾总统之后首次公开表示不接受"九二共识" .

from https://www.voachinese.com/a/Taiwan-reaction-on-Xi-remarks-of-one-country-two-systems-20190102/4725457.html
--------

哈哈,蔡英文如此强硬回应,估计习猪头气得吐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