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unday, 7 June 2020

程晓农:中美新冷战意味着什么?

最近新冷战成了中美之间对抗的代名词,不但西方媒体开始谈论中美新冷战,连中共官员和媒体都开始使用这个概念了。几天前我发表了一篇文章,《中美新冷战正式开始了吗》。我在文中指出,美中关系从70-80年代的蜜月、盟友,变成美国仍然试图信赖的经济伙伴,再变成美国再也无法信任的敌手,走到现在这样的状态,是因为中共在大规模盗窃技术机密、转嫁和逃避传疫责任以及军事上主动挑衅这三个方面都开了“第一枪”。在本文中我准备分析一下,中美新冷战开始后中共可能面临什么局面。

一、亚洲成为中美新冷战的主战场

冷战(Cold War)是指二战之后美、英为首的民主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全面对抗。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后期苏联开始政治松动,美苏冷战长达四十年之久。由于那场冷战的主战场在欧洲,亚洲人始终远离这个冷战主战场,因此亚洲人对冷战的了解未必比对抗日战争多。

冷战主战场的定位与地缘政治紧密相关。由于苏联的首都在欧洲,二战时德军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苏联曾经面临战败的直接威胁,现在莫斯科地铁3号线西端的胜利公园站(离莫斯科地铁内环线基辅车站仅一站路),就是德军驻扎和准备进攻的发起地域。那时苏军后备部队在西伯利亚完成初步训练后车运莫斯科,在红场检阅后直接走路去战场,1小时就到了前线。

二战后苏联竭力扩大它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试图把红色阵营的西线尽量往中欧、西欧推,美苏冷战的爆发就是围困西柏林事件引起的。当时西方三国盟军占领的西部柏林四面被东德包围,苏联试图用封锁地面交通的方式逼迫西柏林居民出于生存需要而向东德的红色政权输诚。

但西柏林居民用绝大多数选票表明,他们不愿意放弃民主制度,于是美军用大规模空运的方式为西柏林居民提供从面粉到燃煤的生活资料,帮助他们挺了下来,最后苏联放弃了封锁,而西方阵营的对苏冷战则全面展开,直到苏联解体。

如今,中美新冷战的主战场在太平洋西岸地带,亚洲的许多国家开始面对一种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国际对抗新格局。对许多亚洲国家来说,它们目前的骑墙状态早晚会面临重新站队的压力,而中共在亚洲实际上没有真正可以信赖、倚靠的有力盟友,只能孤家寡人硬扛到底。

俄国虽然表面上似乎支持中共,事实上也是骑墙派,由于它是核大国,即便它在中美新冷战中不选边,也依然可以左右逢源,但中共无法指望俄国为北京两肋插刀。

二、冷战铁律:不打热战而迫敌弱化
由于中国的民众多半不了解冷战,很多人会有两种跑偏的想法。一种是,与其冷战,不如热战,最好美国一战定乾坤;另一种是,冷战既然能保住和平,那就没什么可怕的。前一种看法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不了解冷战铁律,那是美苏两国在四十年的冷战操演中摸索出来的必守规则。

所谓冷战铁律,是指冷战双方的军队不可以直接交手;否则,一旦军队将领为了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而请求动用核武器,而最高决策者作出错误决定,就可能引发核大战,那将导致地球毁灭,双方都很难有幸存者。

这方面有三个例子。早在朝鲜战争时期,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要求动用核武器轰炸中国东北,以毁灭共军的后勤基地。尽管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战争中积累了不少声誉,深受国人喜爱尊重,因此一度试图问鼎总统大选,但美国总统杜鲁门面对麦克阿瑟要求用核武器的请示时,毫不犹豫地把他撤职,麦克阿瑟的职业生涯就此终结。

第二个例子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那是美苏冷战时期最严重的正面对抗事件。苏联在紧邻美国南部的古巴开始部署核导弹,美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海上封锁措施,阻止苏联船队运送核导弹,同时美军严阵以待;苏美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两国相互妥协而结束了这场危机。迄今为止,古巴导弹危机仍然被认为是人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差点就酿成热核战争,美国总统肯尼迪与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对此看法高度一致。

第三个例子是毛泽东1969年发动中苏边界战争后,苏共政治局决定对中共的首都北京以及各军事要地实施战术核武器打击。美国获悉后警告苏联,如果苏联对中共执行这个计划,是挑起地球上的核战争,会毁灭地球,为制止苏联的鲁莽计划,美国表示,如果苏联动用核武器,美国将用核武器全面打击苏联;结果,苏共在美国的核威胁之下让步,放弃了打击中共的意图。

所以,冷战双方不但不能打核大战,连双方军队都最好避免直接交手;但是,冷战国家之间是鲜明的敌对关系,彼此从冷战前的假想敌升级成真正的敌人,是一个随时可能要沉重打击自己的国家。冷战双方除了不直接在军事上交火,所有其它方面会逐步进入总体战。

所谓总体战,就是从经济、科技、金融、军事等相关方面,通过遏制手段,试图把对方削弱到无法威胁自己的状态。这会有一个渐进、升级的过程,双方往往从一些小的领域或个别项目入手,一方施压,另一方反击,然后再换一个方向交手;只要其中一方不彻底放弃,冷战就不会结束,而只会逐步升级。

当然,冷战延续得越长,实力相对较弱的一方就越来越困难,苏联当年是如此,中共今后也必然如此。

三、中美交手,小招显大局
中美新冷战开打,双方已经在通航问题、上市公司问题、华为问题等方面交手。从一般的眼光去看,就事论事,似乎都是些小问题,没什么大不了;而从冷战的角度去看,就可以看出不同的端倪。

在科技领域,最近一两年来美国对中共企业的制裁措施不断加码,继中兴公司的芯片被美国断供后,最近对华为的制裁措施不但涉及芯片断供,而且涉及工业用软件禁用。很多人只关注华为需要的芯片难以为继,其实,工业用软件禁用后,华为连自己设计芯片都没有工业软件可用了。

此外,美国政府5月22日宣布将33家中国公司与机构列入制裁清单,限制美国企业向这些机构出售产品,因为它们协助中共监视境内民众或与军方有关联,制裁行动自6月5日起生效。

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美国也开始了一系列对中共的遏制措施。比如,日前川普要求审查中国在美上市公司违反美国股市监管标准的问题,以保护美国投资者。长期以来,中国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以所谓的国家机密为借口,享受了美国给予的财务审计报告免查验的特殊优惠,为财务造假打开了方便之门。

而在新冷战状态下,这种优惠属于利敌损己之做法,所以必须结束这种莫名其妙的单方好处。又如,共和党数位众议员计划提出一项法案,要求美国财长向国会报告与中共军方有“重大合约、关联或获得中国军方支持的”外国防务企业,然后,美国企业和个人必须减少同这些企业之间的联系,不许对这些企业提供新投资。显然,美国已经将针对中共的贸易战和科技战拓展至金融领域。

目前,中美关于民航航线开放的争执,表面上是因为,美国禁止自己的航空公司运送中国旅客来美,但为中国的民航公司留下了维持运营的便利,而中共并不尊重双方对等之原则,不让美国航空公司开辟飞中国的航线。于是美国以禁航中国飞机为压力,迫使北京有所让步。

如果不是进入冷战状态,美国或许不会那样斤斤计较,毕竟,疫情发生后几个月内美国一直维持着这种局面;但是,过去几周内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信任和互利动机已经消失,因此,不对等就关门,便成了一个美方的行为规则。

实际上,美国在去年以来的双边经贸谈判的前一阶段,基本上只是对中共“保持警惕”(To be alert)”,而中共的应对则产生了美国“对中警惕正当化”、“对中警惕常规化”的结果,进而又走入了新冷战。

在新冷战状态下,中共想“捞钱不斗气”,已经不再可能,剩下的只有“斗财也斗气”或者“斗气不斗财”两条路;目前它还处于“斗财也斗气”的阶段,渐渐就会自然地进入“斗气不斗财”的阶段。既然美国不再信任中共,中共也就不再装君子了,各种烂招都会用

其结果必然是,双方的摩擦全方位展开,哪儿都可能冒火星。这种局面就是美苏冷战从围堵柏林开始的轨迹重演,双方越斗火越大,遏制对方的动作就越多,最后一步步就走到完全隔离、彼此全方位脱钩。到那个时候,斗财就没戏了,为了不示弱,北京只剩下了斗气;与此同时,为了斗气,就必然不断扩军备战,进入双方全面对抗的阶段。

四、经济恶化的结局可能是什么?
中美新冷战不久就会让中共失去科技来源、出口市场和外国投资,使中国经济不断衰退,每况愈下。那么,经济恶化、高失业潮会导致社会秩序失控吗?如果在民主国家,这种局面会导致政府提前换届,换人做做看。

但中共这个专制政权在经济恶化和高失业潮的情况下不会放弃政权,也不会让民间的不满发泄出来;恰恰相反,它最可能采取的办法就是加紧社会管控,加强对党内和民间批评声音的政治打击,包括对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封锁,个人经济自由的取消(比如出国、国内人口的自由流动、城市外来人口的居停自由、银行存款的提取自由、对紧俏食品的限量供应)等等。


关于这一点,参考一下中共建政历史上最恶劣的经济社会形势,就很容易理解了。这段时期就是1958年中共发动“大跃进”之后的三年,全国饿死了几千万农村人口。到了这种地步,古代早就盗贼蜂起、基层官员不敢出县衙门;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共把社会管控升级到最高程度,农民不得出村,城市里没有户口的人全部驱逐回乡、食品限量按户供应,政治犯遣送偏远地区饿死不管,这就是红色专制比帝王统治更狠毒的地方。

中美进入新冷战之后,双边关系会越来越紧张。国人以往形成的本世纪中国国际地位上升的印象,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家庭规划(包括子女留学、出国定居、周游世界等等),恐怕都会因中共今后的政策而逐步破灭

对五零后这代人经历过的艰难岁月,很多年轻一代一向认为,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中国已经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实力大增,旧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他们完全没意识到,制度不变,得之容易,失亦易,经济实力一时的增强,其实只不过会推迟承受经济困境痛苦的时刻到来而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