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uesday 1 March 2022

那些遭遇社会‌‌“毒打‌‌”的年轻人

离开校园开始找工作的这4个月内,2021届毕业生张恒尽管已经将薪资期望,从月薪7k一路腰斩到3.5k,依然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要他。

大学学制冷专业的张恒,毕业后没跟同学一样去工厂或车间,而是选择了互联网行业。

随着面试被拒次数的增加,张恒逐渐认清自己:既没有互联网相关实习经验,也找不到其他可以赚钱的特长。

回想起刚毕业时‌‌“以为找工作很容易‌‌”的想法,张恒自嘲:‌‌“现在估计会被人笑死吧‌‌”。

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的就业调查报告显示,00后对自己进入职场后的薪资比较乐观,超过20%的大学生预期自己毕业后月薪过万,67.65%大学生评估自己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

但真正进入职场后,如张恒这样找不到如意工作的应届生不在少数。没经验、学历又不占优势的年轻人,进入互联网的美好职场梦,在踏出校门后,就大多破碎了。

互联网大厂年年推高的校招薪酬,让不少大学生对未来产生了盲目乐观。

尽管大厂们年年扩招,今年更是从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到百度等都打出‌‌“史上最大规模校招‌‌”的口号,但应届生的数量也在逐年攀升。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再创新高。两相对比之下,互联网大厂的offer注定只能被极少数人获得。

更多毕业后开始找工作的年轻人,迎接他们的并非幻想中的鲜花和高薪,而是社会的第一顿毒打。他们中有的人会进入不良公司,有的人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奇葩老板,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挫折,但这些被‌‌“毒打‌‌”的经历,对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针清醒剂,有可能让他们逐渐认清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开始找寻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当然,社会的‌‌“杀威棒‌‌”也不会放过那些大厂新鲜人,996欢迎你哦。

字母榜与5位进入职场后遭遇社会‌‌“毒打‌‌”的年轻人聊了聊,下面是他们的口述实录。

(文中阿秀、张恒、小羊、李云、韩伟皆化名)

A

阿秀,女,23

‌‌“以为是211高材生,结果老板百般刁难,连试用期都过不了‌‌”

我毕业于福建省一所211大学,因为考研耽误了秋招,只能随波逐流,走社招途径找工作。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好歹是211毕业,应该不会那么难找工作。不过,现实很快给了我一击。

深圳虽然工作机会多,但面试了几十家,心仪的去不了,给offer的,都是不喜欢的公司。

时间长了,大学几千块的存款,交完房租后很快见底。迫于情势,我急匆匆进了一家公司,从短视频导演助理开始做起,单休,底薪5000元+提成,试用期3个月,期间无社保。

单休、薪资低、不交社保这些,我还可以忍受。最令我讨厌的,是老板的言而无信。

一开始向我承诺,只要每天完成规定的剧本量,每周几次外出拍摄,就可以转正,难度不是特别大。我每天勤奋工作,要求都完成了。

结果一个月后,老板找到我,称每天完成工作量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账号涨粉,看我的突破能力是不是够强,才能转正。涨粉量、视频点赞量也被计算成了考核工资提成的一部分。

那段时间公司广告效益不太好,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加大了不少,经常加班。我们没少在公司大肆吐槽老板,不知公司是否存在内鬼,没过多久,老板就在办公室里装上了监控,搞得人心惶惶。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

后来,我们几个员工内部建小群,专门吐槽老板。老板甚至还会拿我的学历来PUA我,‌‌“你是211毕业的,怎么连一个普通大学的人都比不过?‌‌”

公司里我的学历最高,其他要么是二本,要么是专科,但他们工作经验都比我丰富:有的同事运营过几百万的网红账号;有的同事人脉资源强,认识不少网红大V,连麦一次,粉丝量就能涨几千。

而我负责的账号,粉丝只有十几万,总是涨不起来,视频发出去也是不温不火,点赞只有几十几百,甚至个位数。

在KPI的压力下,我开始失眠,整天成魔一样想着怎么做内容。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内误打误撞也终于做出了爆款,点赞过万,账号多了几百个人关注。

三个月后,转正期到了,老板却不给我转正,依然不交社保,但又不直接辞退我,还要延长考察期,美其名曰看我的进步空间,我实在忍受不了,愤然提出离职。

老板却还不忘PUA我:‌‌“你现在能力还不够,离开我们这里,找别的工作也不容易。‌‌”

B

张恒,男,22

‌‌“毕业时觉得找工作很容易,现在找个3.5k的工作就不错了‌‌”

我是2021届毕业生,从小出生在广州,学校是二本。因为实习公司的要求降低,我觉得无趣,在5月底提出离职,比同龄人早了一个月出来找工作。

厌倦了校园生活,我就急于想工作赚钱,事实证明还是我太年轻。

大三暑假曾在自己家附近开过'剧本杀'店,跟朋友合伙投了几万块钱买剧本、租场地。因为我家是在广州郊区,地铁开通以后,年轻人都去了市中心,小店没什么客流,两个月就黄了,这次创业算得上‌‌“血本无归‌‌”。

还好投入的钱不算太多,创业失败就算是我交学费了,这是我第一次遭受社会毒打。

我没了创业心思,准备老老实实打工挣钱。在我想来,打工跟创业比,难度简直不是一个等级,所以我当时天真得觉得找工作应该会很容易。

尽管大学学的制冷专业,但我还是想进互联网公司。

一开始在招聘软件上,我投递的都是月薪7000元的工作,结果好多都是‌‌“已读不回‌‌”,连发个简历的机会都没有。

无奈之下我只能放低薪水要求,3000-5000元就可以。我有自知之明,不会去找自己驾驭不了的工作,可现实是,没见过世面的我,再次遭受了职场的毒打。

因为在大学有过公众号运营经验,所以我选择了互联网运营方向。好不容易有了次面试机会,没想到到了现场,登记个签到表,在我面前都排着十几个人,面试结束,依然是没了下文。

想不到互联网如今这么卷,任何岗位都是优中选优。

找工作到现在差不多4个月,我前前后后简历投了几十家公司,不是在现场直接告诉我不合适,就是后面让我回去等通知,最后杳无音讯。

如果还找不到运营工作,我就打算再退一步做文员。我现在的想法是,能找到3.5k的工作就行了。

C

小羊,女,23

‌‌“因为CEO终面迟到,本应到手的大公司offer没了‌‌”

毕业以后,我的面试还算是顺风顺水。

面试的第一家公司B,一周后给我发了offer,因为不是我最心仪的那家公司,所以我决定再观望,向HR说了几句客套话后,暂时将offer搁置。

我去心仪公司A,总共面试了三次。第一次是电话面试,因为信号不好几次发生了延误,第二次,因为面试官们临时有个会要开,我在会议室等了半个小时。

虽然开头有点波折,不过好在具体的面试很顺利。因为我在大学时有一些工作经验,现场表现得也很自信,前两轮下来,面试官对我都很满意。

按照招聘流程,只差最后一面,CEO终面。怕我紧张,HR还好心地告诉我,最后一个CEO面试只是走个过场,只要通过了前几轮的部门面试,没人会卡在终面。

听了HR这番话,我以为offer已经稳稳到手。算下来,毕业一个月来,总共面试了5家,有两家不错的公司都向我抛出了橄榄枝,跟很多同龄人比,我算是比较幸运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万万没想到,因为中午错过了一班地铁,我在终面迟到了五六分钟。

面试时CEO就面露不悦,问了我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草草结束。

我有了一些不好的预感。几天后HR打电话通知我,offer取消,解释说CEO觉得我没有时间观念,这是最忌讳的职业修养问题,所以直接给我pass

HR的语气很惋惜,说部门主管都已经同意给我发offer了,希望我可以加入团队。但拒发offer是创始人的意思,谁也不能忤逆。

更雪上加霜的是,我B公司offer也黄了。被心仪公司A拒掉后,我原本打算去B公司,但由于没在给定的答复期限回应,HR冷冰冰地告诉我,offer已被取消。

一天内,我从拥有两个offer的‌‌“人生赢家‌‌”,一朝回到解放前,重回‌‌“一无所有‌‌”的北漂起点。

当然,失去这些offer,都是我自己的问题,这是职场残酷的第一课,学习了。

D

李云,男,23

‌‌“遭遇社会第一次毒打,是在最后离职的时候‌‌”

我刚毕业就遇到了疫情。面对不佳的就业形势,我觉得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也没多面试几家,有个offer我就入职了。

抱着‌‌“觉得自己还年轻,公司不好可以随时换‌‌”的心态,入职工作后发现,小公司的坑实在太多。公司的年终奖、水电费,包括业绩好的同事奖金,都是在我们的提成里面平摊,百般思虑下,我选择辞职。

没想到遭遇社会第一次毒打,是在离职的时候。

我在5月第一周的周五,向直系领导表示想在月末离职,领导同意了,面谈时告诉我,当天就需要把我的账号权限给到新来的同事。

为了离职之后容易接手,老员工离职前把账号交接给新同事,这是公司的基本操作。我没有多想,直接同意了。

但到了月末我才发现,直系领导把我的账号业绩也给了新同事,而且就从我提出离职的那一天开始。我赶紧去找HR,询问对接的这一个月里,账号业绩算谁的,HR当时回复:只要我工作了,就属于我。

结果一天后,她又否认了所有说法,甚至让我直接在周五离开公司。我再去找领导,领导也是百般推辞。

就这样,离职那个月除了3000底薪外,提成基本等同于无,都不够扣社保公积金。

E

韩伟,男,28

‌‌“刚毕业被当成免费劳动力,老板欠薪两个月‌‌”

我是二本毕业,因学历限制,进不去大厂,只能进小公司,没少遭遇社会的毒打。

入职后,996是常态。尤其是当项目上线之前,我们项目组需要连续熬夜几周,12点到家就是吃外卖,更没时间运动,那段时间我整整胖了20斤,还亚健康。

我入职没几个月,就发现当时公司已经处在业务倒闭边缘,工资开始拖延。我们是10号发工资,有两个月,到了11号晚上才发工资,而且几位高管接连辞职。

尤其是某天,一向神秘的总裁突然出现在公司。我察觉到了危险的信号,但也没有多想。

结果那个月没收到工资,我找HR询问,HR让我再等等。到了第二个月还没发工资,我果断辞职,并威胁领导和HR要起诉公司。

我的同事比我还惨。他们很多也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工资并不高,甚至有的外国同事已经半年没有收到工资,老板欺负他们不懂中国法律,这些同事也不知道给自己维权。

因为无知,我把社会想得太过于乐观,年纪轻轻就被迫踏上了讨薪这条不归路。最后那两个月还是白干了,公司宣布倒闭,我们几个月的努力都打了水漂。

我的教训是遇到公司欠薪,一定要及时离职,别听HR画大饼。好在经过这段磨练,毕业5年后,我现在进入了一家大厂工作,收入稳定,再也没有遇到欠薪问题。

--------------

老员工无奈:高薪校招真相


薪资倒挂——公司新员工薪水高于同职级老员工的现象——已成为互联网人看不透却摸得着的隐痛。

凡尔赛的应届生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杀伤力,他们稚嫩地发帖询问:‌‌“32K(月薪3.2 万)的白菜价offer 能不能接‌‌”‌‌“给我35 万是不是低了,要不要和HR 再argue 一下‌‌”……

问者无意,但老员工们听了很不是滋味。

‌‌“就因为他是今年刚毕业,所以一毕业就拿40 万,而我别说前两年刚毕业时,就是现在也没一个应届生的起薪高。‌‌”就职于BAT 中某一家的苏桐忿忿不平。

他似乎忘了,过去,他也曾因为‌‌“倒挂‌‌”了前辈而沾沾自喜,并且天真地认为,这个薪资水平只是他职业生涯中通向节节高升的起点。

‌‌“没想到后来我就在走下坡路。‌‌”他苦笑。

矛盾核心就在于此——并非应届生起薪年年拔高让人不平,而是对比老员工平均每年5%-10%的涨薪,新人的工资涨幅大大超过了前辈,这也被苏桐总结为,‌‌“拿着比小朋友低的钱,还要教小朋友做事。‌‌”

不患寡,患不均。

为什么会这样?

一、表象

公司严禁讨论收入,但是在各种捕风捉影里,倒挂不仅存在,而且离谱。

程序员高薪早不稀奇。多位受访员工表示,大厂相同岗位薪资一般分三级:一般水平,特殊报价、以及更高一级的特殊报价。对应不同级别,同一岗位薪水也不同。高者几乎没有上限,如华为为‌‌“天才少年‌‌”可以开出200 万高薪,但是普遍来说,目前各家大厂技术岗的一般水平都在30 万以上,且还在逐年上涨,正因为每年薪资越来越高,大厂公布校招薪资,也称为‌‌“开奖‌‌”。

‌‌“中奖‌‌”的应届生们为‌‌“开奖‌‌”欢欣鼓舞,中过奖的人可就没有那么开心了。

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薪资倒挂‌‌”拥有超过450 万的讨论热度,腾讯还因今年校招薪资过高上了知乎热搜。根据大学生互联网求职平台offershow 的调研显示,腾讯2022 届校招待遇普通水平技术岗最低月薪约1.9 万,对比去年涨了2000 左右,一线城市住房补贴直接从去年每月1500 涨到每月4000,再加上6-10 万股票和3 万左右签字费等各种收入,最终指向了‌‌“腾讯校招技术岗员工最低年薪接近40 万‌‌”。

不过,一位腾讯员工告诉我,虽然工作三年内的新人都享有住房补贴,但他们目前还没有收到公司要上调补贴标准的通知,而即便自己跟着今年应届生一起上涨,她能获得4000 每月的住房补贴的时间也只剩下一年了,这让她有点失落。

‌‌“工作三年真不如读研三年出来工资高,涨薪最好的办法就是延毕。‌‌”这已经成了程序员圈子里心照不宣的玩笑。

有人麻木,有人焦虑,有人并不相信。同样也是新人、却没有拿到高薪的应届生怀疑自己落入了‌‌“幸存者偏差圈套‌‌”。

‌‌“为什么我周围也只有极少数人拿到那么高的工资,反倒是还有好多同学没落实工作?‌‌”

露娜今年刚从上海的一所211 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她怀疑是少部分拿到高薪的大厂程序员带动了焦虑:‌‌“大家都只关注头部,但是头部的收入往往和外界有‌‌”次元差异‌‌“。放到全局看,能进大厂的本身就是极少数人。‌‌”

据她了解,她的同学普遍工资在20 多万——不过,这一数字也比露娜高很多了,她选择的是一份媒体工作,赚得只有程序员的一半。

同辈压力逼人失衡,尤其是对一些工作了2、3 年的员工。此时他们正处于跳槽高发期。经过几年职场的调教,他们有了比应届生更多的资本,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也背负更大的压力,需要更好的待遇。

‌‌“应届生一无所有,只需要考虑哪份工作前途最好。但是我们不一样了。‌‌”在一家头部短视频公司工作了三年的Charles 说自己‌‌“被倒挂成自然‌‌”。

他对倒挂的认识很清楚。他认为,工资不是取决于能力,而是老板对员工的预期。从这一点来说,真正能力强的人是永远不可能会被倒挂的。

很不幸,Charles 不属于这一类,他一直‌‌“佛系‌‌”上班。‌‌“过去还好,但是结了婚后,养家的压力突然变得特别大。‌‌”Charles 面露难色,‌‌“想到比自己年轻的人拿的比自己还多,就觉得对不起我老婆。‌‌”

不过,今年他终于不必面对这种失落。因为行业遇冷,公司整体缩招,Charles 的团队并没有来应届生。

二、逻辑

一边给还没干活的新人更高的工资,一边不给一直干活的老员工涨薪,甚至是裁掉他们,公司的脑回路该怎么理解?

很多人认为,新人工资是根据市场来的,有竞争力的工资才能招来优秀的新人。老员工的涨薪是根据公司和个人来的,发展不好的公司、能力没有随着工作年限增加而增加的老员工,公司的涨薪自然就跟不上市场。

比起社招,校招对雇主品牌建设的意义更重大。最近几年,大厂的校招起薪已然成为公司实力的象征。在美团突飞猛进的去年,‌‌“美团薪资白菜价达到35 万‌‌”一度登上知乎热搜。

为了抢人,公司当然要给出不低于公司档次的工资。‌‌“低了不仅对公司形象受损,而且真的抢不到人。‌‌”‌‌‘

刚毕业的应届生选择余地实在太大,优秀人才手握十几个offer 的现象很常见。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要开出有竞争力的薪资。况且,校招工资再高也不会高出天际。

因此,在一些核心的技术岗位上,倒挂现象会更加严重。

有一种观点甚至认为,公司应该把人才先抢到手,‌‌“让优秀的人互相内卷竞争,一部分相对没那么优秀的人会主动离开。‌‌”而在新员工变成老员工之后,离职成本也就上升了,很少有人只是因为新人的工资比自己高就轻易离开。

一位大厂HR 向我证实了倒挂的真实存在。她表示,这不仅是互联网行业独有的现象,但在互联网行业确实更普遍。这主要因为互联网之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不仅不缺钱,还需要高薪争夺人才。

造成倒挂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公司涨薪制度不完善、二是抢人的必要性,三是老员工的离职成本高于新员工。不过,倒挂只是趋势,并不一定是必然,关键还是看个人能力。

因此,你会不会被倒挂,公司最直接的判断就是看‌‌“留下你‌‌”和‌‌“找一个更年轻的员工来代替你‌‌”两个选项里,哪一个成本更高。

如果想要避免被倒挂,最好的方法是改进自己的工作。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钱上。‌‌”这样想,苏桐终于好受点了。‌‌“薪资年年涨,谁不是倒挂别人进来的……‌‌”

‌‌“由于技术发展,对初级的程序员岗位来说,写代码的门槛越来越低。‌‌”苏桐感慨,过去多年的高薪吸引,使得国内根本不缺初级程序员。‌‌“跨行过来的、培训学校出来的、到处都是又便宜又能干的年轻人,如果老员工固步自封,那么在优秀的新人面前,经验根本算不上优势。而且现在,技术迭代快,经验往往会成为桎梏。‌‌

他认为,比起在技术上追求进步,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更重要。这也意味着人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虽然听起来非常残酷,但大厂里确实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留在原地。‌‌”

一个普通程序员,到了一定年限,技术不再会水涨船高,薪资被新人超过只是第一个警告信号。如果一直停在原地不从其他方面拓展自己,一旦有新鲜血液补充,传说中的35 岁被取代的危机只会更提前。

于是,不想这么做的人,往往会选择更简单粗暴的方法——跳槽。

三、真相

‌‌“如果应届生工资高,你们跳槽不是也会涨薪更多?‌‌”

秋日午后,我在知春路一家办公楼的咖啡店里见到了工作间隙的徐瑞。他是另一家头部短视频公司的团队负责人,对团队社招有决定权,也参与校招面试。正是下午茶时间,店里坐满了在附近工作的白领,却几乎无人在休息:一些人抱着电脑飞快打字,一些人在轻声交谈,‌‌“对齐、需求、排期……‌‌”零星的互联网黑话蹦落出来。

眼前的一切场景都能立刻搬上雇主品牌宣传片。不需要他们戴着可以发到小红书上的那种工牌,我也感受到了某种可以称之为‌‌“大厂光环‌‌”的磁场。

‌‌“光环都是给外人看的。‌‌”徐瑞笑了,‌‌“外人怎会知道,互联网已经没那么多可以上升的机会了,如果行业整体放缓,跳槽涨薪也不是长久的办法。‌‌”

他认为,由于顾及到社会责任和雇主品牌等因素,今年校招仍旧声势浩大,‌‌“比如腾讯这样家底厚的,开出的薪资几乎领先了其他所有大厂,百度还宣称是史上规模最大校招。‌‌”

只是盛况之下,冷暖自知。

多家头顶神话的大厂已经按下了刹车。以字节跳动为例,上个月其商业化团队就已经确认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人员调整。而在更早之前,字节的教育业务线已经由于政策原因进行了大规模裁员。

被称作‌‌“宇宙大厂‌’的字节跳动尚且开始了节衣缩食,种种迹象显示,这个行业正在采取多种形式,降本增效。

‌‌”不到万不得已,公司不会下达硬性裁员指标。最好还是让一些不太出挑的员工主动离职。‌‌“徐瑞说。

给新人更高的工资看起来是一种不错的刺激方式,多位受访员工表示,公司给新人的高薪不仅让自己相信公司仍在发展,也无形间加剧了自己被替代的危机感,从而在工作上投入更多

站在公司视角,此时如果再配合将绩效考核制度变得更加严苛,确保优秀员工的利益,降低表现一般的老员工的涨薪幅度和机会,接下来只需要等待员工自己离职就好。

徐瑞暗示,这种做法在行业里已是半公开的秘密。正如高薪之外,HR 不会说给新人的真相——互联网行业已经相对饱和,从知识密集型走向劳动密集型,这意味着再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到处都是造富机会。

Charles 透露,今年,公司改革了绩效考核制度。‌‌”团队里一定要有人(考评)是不达标‌‌“,这也意味着同事间的内卷竞争更激烈了。对他这种工作能力不上不下的人来说,当调薪条件整体变得更苛刻时,想要更好的待遇,换工作似乎是唯一出路。

令人讽刺的是,即使能够预想到年终奖拿得更少,但由于行业普遍遇冷,大家宁可在大厂之间内卷,也甚少有人愿意像以往那样去财富自由,机会更大的创业公司或干脆自己创业。

多年来似乎已成常态的高速增长神话一朝暂停,所有人都在巨大的落差前懵了圈。

比起害怕被新人倒挂,老员工们更害怕新人的工资不再高速增长。只是在此之前,没有机会让他们害怕,可是,以后呢?

一则网友高赞评论似意有所指,‌‌”今年如果不是鹅厂涨了一大波,都算得上寒冬了,并且这还是算上鹅厂只有三年的房补,只有两年的股票和只有一年的签字费,三年一过,base(基本工资)也就那样!‌‌“

苏桐也感觉到了变化,他发现,在找他咨询offer 的学弟学妹中,二八现象变得比以往更严重:手握10 个以上offer 的优秀者,人数在变少,但这部分更少的人往往人均offer 拿得更多了;而大多数以往能拿5-6 个offer 的普通人,今年可能只有2-3 个,甚至颗粒无收。

临走之前,我问徐瑞,以后什么打算。他说可能考虑去到另一个风口行业,比如智能汽车

‌‌”但是风口总是会变的,你不可能总是跟着风跑。‌‌“

‌‌”如果把职场比作行船,跟对了风口能让你快很多;所以很多人都忘了,驱动船的真正是什么。‌”

这是下午五点,我离开了知春路。天色渐渐暗下去,我们都很怀念一天中阳光最好的时候,那些充斥着机会、躁动、可以跟着风随意向前的时候——风总会消逝,自驱力却可以让船继续向前,直到下一个白昼在风里高高挂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