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hursday 13 June 2013

纽约时报:Facebook对防火长城 中美关系的挑战

中美之间存在一种更独特挑战,比欧战前夕大国关系中的潜在障碍更复杂,远非深度的相互依存就能化解。而且这个问题可能会注定了中国仍将继续视美国为敌对力量,而美国也不会把中国当作盟友
这个矛盾就是基于理念和国体的矛盾。相互依存、核战争两败俱伤的威胁和社会的开放都要求加强合作而非冲突。但是,一个民主体制和一个中国这样的体制 (且不管它叫什么)到底怎么能有互信?美国怎么才能消除中国对它的敌视?这恐怕不是“为了共同利益放弃分歧”之类的老生常谈能解决的问题了。
一个发明了Facebook的国家,和一个发明了防火长城的国家,怎么交朋友呢?
乐观看待中美关系的人,往往只看到经济、甚至全球战略上合作的利好,而忽视、或者故意回避这两个大国意识形态的不同,仿佛当今世界,意识形态的问题已经不重要,不存在了。其实这才是中美之间难以克服的障碍,中国最不能容忍的,不是美国的经济实力,而恰恰是美国的文化实力。
这种以言论自由、宪政、选举所代表的美国软实力,让中国感到威胁,又由惧生恨。这种惧与恨,常常有十分生动的表现。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封杀 Facebook和YouTube的国家。世界上多数国家致力于用科技把人与人更紧地联结起来,让信息和知识更自由地分享,中国却利用科技(还有人力)制 造了防火长城,要把人与人隔离开,阻断信息与思想的交流。
中国还限制国外电影(主要是美国)的引进,每年最多34部,这其中的意识形态考虑,至少与保护本国电影业的考虑同样重要。
2011年秋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个国家,当它面对一种截然不同的理念时,那种焦虑与反抗,可谓跃然纸上。当年11月15 日《人民日报》一篇学习大会《决定》的评论写道:“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科技优势、营销手段以及政治推动,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 透,严重影响这些国家的文化安全。……在意识形态领域,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
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开始谈宪法,谈“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可是去年年底《南方周末》新年致辞事件很快又被官媒定性为“被境外势力干预的阴谋”。 民族主义报纸《环球时报》1月7日就发表社论,说南周事件背后的支持者是已经赴美读书的人权律师陈光诚。据说《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事后曾发微博辩解,声 明自己没使用“境外势力”这样的字眼,但随后微博即被删去,那篇社论在环球网上也被莫名移除,不过新华网上仍然可以看到全文转载。
这种境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心理在中国是有“群众基础”的。我曾和北京的一些青年人谈及此事,发现普通人中,认定《南方周末》被“外国势力”操纵的还真不少,殊为可惊。
中国人可能自从近代以来,就很难再把“洋鬼子”当朋友,但是,近日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敌视,更有现实的忧虑。也是2011年,新任大使骆家辉衔命来 华,有关他如何轻装简从,平易近人的报道一时为坊间热议,以至于《环球时报》为此写了评论,指骆家辉接受了美国的“新的使命”,“到中国舆论的内部纠结中 积极扮演什么角色,以巧妙的方式干预中国舆论”。
《环球时报》从不否认中国有自身的问题,但是,如果有外国人直接或间接地来评论这些问题,那就是阴谋!说白了,一个政治文明的“他者”的存在,被视为中国的威胁。
当然,猜忌是双向的。中国的电信巨头华为多年来进入美国市场受阻,就与美国国会怀疑中国企业图谋不轨、威胁他们的国家安全有关。中国也不被欢迎参与西方国家的太空计划。近来,最让美国人警惕的,还有中国人是否在攻击他们的计算机系统。至少美国的军方相信这是一定的。
美国对中国的这种担忧有多少是情有可原的,我不得而知。反正双方互相都不信任,这是事实。从中国方面来说,对来自美国的威胁的担心绝对是真的。“用夷变夏”,是中国人心头永远的噩梦。
历史上,大国间化干戈为玉帛的先例不可谓少,但鲜有两个意识形态如此水火不能相容的大国能冰释猜嫌。中美之间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历史在这方面帮不了今天的领导人.
-------------------------
道不同,不相为谋。美国跟中国走在一起只是暂时的,CCP对此其实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