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unday 7 September 2014

“全民创业”背后的社会危机

众所周知,民企和小微企业承载着一国的大部分就业岗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以德国为例,按照欧盟的划分标准,德国将雇员人数在250人以 下、年营业额在50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德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德国拥有大约360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解决了国 家近80%的就业。
数量如此庞大的德国中小企业,虽然营业额远不及大企业,但却对就业市场以及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需要厘清一个问 题,德国很多企业属于制造业的传统小企业,别说“互联网思维”,搞不好连网站都没一个。然而,它们却是兢兢业业、安然存在数十年、上百年。同样的情况也发 生在日本,有不少做酒类的、食物等等的小企业,历史长达百年,但至今几乎是沿用传统的经营方法而活得很滋润。
一个让那些不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都活不下去的国度,注定是一个浮躁浅薄的国度。因为,在这里,你不得不时时保持跟风,而至于你倾注精力完成的 产品和服务,你所世代传承的那些精巧技艺,并无多少人在意。不少创业者的心态就是,拿风投,A轮B轮,融资上市圈钱,卖掉离场。状如赌徒,完全没有半点长 期经营的企业家风骨。
此心态涉及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好的创业环境。这不是说在首都的圈子里,一群VC和 机会主义的创业者在整天忙于勾兑;天使投资人、跨国资本的代理人频繁出入各种论坛和活动,这就叫“创业环境好”?这顶多能叫热钱流动频繁。我们谈论创业环 境,涉及到历史、文化、制度等等维度,其实说穿了也非常简单:一是企业赋税高不高,二是融资有多难,三是企业客观的经营成本高不高,四是市场有多大、顾客 的消费能力如何。
中国对企业的税收一直很高,大型企业把失败者的钱赚走了之后,又被国家收税收走了大部分。所以钱就从创业者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苦逼”的私营中小 企业,目前有840多万户,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74%,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户,1.8亿多劳动力在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你知道,它们起的作用已经不 仅是拉动经济、提供就业,它们完全可以说是在帮政府维稳。这一亿多人要是没有工作,你猜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育部的一份官方统计说明了问题。过去十五年,每年大学毕业新生人数从一百万猛增到700多万,2014年为727万人,要彻底消化这些求职者,很 不容易。高盛集团副董事长施瓦茨最近说,中国需要每年新增1200万到1500万 个就业岗位才能保持稳定的经济及增长。那么,这项创造就业保增长的政治任务,谁来承担呢?机构不断精简的国企是不可能的,生存状况堪忧的民企也很难指望, 最后,干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自己雇用自己以及小伙伴。至于企业税,国家是不会减的,人力成本,这些年一直是增高的,屌丝们的消费能力,不用说也知道是 下降的。
但最起码,人人暂时有工作,失业率统计数字直线下滑。这个办法真是省事。国家要发动一场“全民创业”的人民战争,其真谛与深意,尽在于此。高度总结也就一句话:你们自生自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