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Friday 21 October 2016

“凤姐”证明了“贫贱也能移”

 罗玉凤在自己的公号(公号名:我就是凤姐)发了一篇文章,《你们开心就好,我无所谓》,文章中比较了她在自己的祖国感受到的凄凉和绝望,以及她在美国纽约 感受到的尊重。事实上,自从罗玉凤受邀在某网媒客户端担任主笔后,她所呈现给世人的印象,完全颠覆了曾经与‌‌“芙蓉姐姐‌‌”齐名的网红‌‌“凤姐 ‌‌”的形象。
去年,某网媒新闻客户端邀请移居美国的罗玉凤担任签约主笔,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经过一年笔耕不缀,从网媒客户端到自己公号,她通过文章呈现出了另一个崭新的,令人刮目相看的罗玉凤。特别是近期的连续几篇文章,无论是心态、文笔、三观、学识都非等闲之辈所能撰写出来。
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有一句被广泛引用的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中国的‌‌“凤姐‌‌”,与在美国的罗玉凤之所以有 着如此‌‌“逆转‌‌”的反差,其现象也完全可以套用这句话。翻译成通俗的白话,好的社会令鬼变成人,坏的社会使人变成鬼。中国的‌‌“凤姐‌‌”几乎成 为人人奚落的‌‌“渣‌‌”;而当她历经种种磨难而抵达美国之后,短短数年时间,美国的罗玉凤却足以令中国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媒体人、评论人感到汗颜。
‌‌“凤姐‌‌”还是那个凤姐,其间的差别只不过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在罗玉凤昨天的文章中,她坦言道:
‌‌“我真正的凄凉是在上海,那个时候我一个月才2000多块钱,因为市区房租贵,我只能租住在郊区,住的是一个房间十几张床,住三十个人的样子,每天花两个多小时上班下班;还有,我那个时候瘦,有很大原因是我当时一斤肉要吃三、四天。‌‌”
‌‌“那个时候我做餐厅服务员时,店里卖沙棘汁,我没喝过,我很想喝喝看,但是十几块钱一瓶,我自(是)实在舍不得,所以一致到我离开那家餐厅都不知道它 是什么味道。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实在撑不下去了,在公园的长凳上哭泣的时候,周围的路人没有一个人过来问我为什么哭泣,那个时候的我才是真正的凄凉。那时的 我,才是真正的绝望。‌‌”
……
‌‌“这边(美国纽约)对蓝领、对服务业从业人员都很尊敬,美国人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职业不分贵贱,不像在上海在家乐福做收银,有的母亲当着我的面就低着头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和她一样,在家乐福做收银。‌‌”
‌‌“另外,做美甲收入也比我在上海高不少,而且再也不用和三十个人住在同一个房间里,至少住的可要宽敞多了,除了才开始住过三人间(三个人一间房)外,至少住的能让我感觉自己在生活。‌‌”
从罗玉凤的文字中,不难看出为什么‌‌“橘逾淮为枳‌‌”。作为‌‌“低端‌‌”外来人口的‌‌“凤姐‌‌”在上海属于被权力集团清理、驱赶的对象,尽管 她是在自己的祖国。不仅‌‌“凤姐‌‌”,所有没有高学历,没有高财富的‌‌“外地人‌‌”在上海都是被排挤、驱赶的对象,最近出台的网约车新政细则已经 淋漓尽致地把所谓的‌‌“远东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底裤明晃晃地招摇了出来。而在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纽约,作为没有高学历,一贫如 洗的外国人的罗玉凤,却感受到在自己祖国感受不到的平等、被尊重的感觉,才感受到‌‌“自己在生活‌‌”,才能够在工作之余拿起笔写下自己的评论和看法。
一个社会不用看它表面的光鲜怎样怎样堂皇,其实只要看一看小人物是如何生活的,就能彰显一个社会本质上是好,还是坏。在自己祖国被某心理学教授认为是病态 型自恋人格的‌‌“凤姐‌‌”,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那些‌‌“病态型人格‌‌”的影子几乎当然无存,通过文章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自尊、平和,努力奋斗中的 中国移民。
我的朋友贾葭有句名言,‌‌“早移民‌‌,早发财”,而在中国,一贫如洗而人人都可以奚落的卑微的‌‌“凤姐‌‌”移民到美国之后,能够蜕变成令人刮目相看的罗 玉凤,实在是现身说法践证了‌‌“贫贱也能移‌‌”,而且‌‌“早移民,早脱贫‌‌”,不仅是生活上的‌‌“脱贫‌‌”,更是精神上的‌‌“脱贫‌‌”。
大约四个月前,我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中,曾经如是评价罗玉凤:
‌‌“与芙蓉姐姐稍后的‌‌‘凤姐’罗玉凤,她从一名像芙蓉姐姐那样被网民追捧出来‌‌‘网红’,然后借助知名度和社会资源成功地逃离大陆,并且依靠个人 奋斗在米国站稳脚跟,成为凤凰网的一名主笔。她标识着一个来自底层社会的‌‌‘网红’靠个人奋斗可以企及的一种可能性。当年以嘲笑和奚落‌‌‘凤姐’而获 得良好感觉的网民,相比于罗玉凤的发展大多数恐怕自己反而活成了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