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其实是缺乏宗教情怀的一种世俗生活,所拥有的也只是世俗的智慧与世俗的快乐,理解中国的一切问题,关注这一切入口很重要。这也几乎就是理解中国一切人与事的逻辑起点。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生存于这样的环境中,就是没有上帝,没有神,不需要祷告,也没有世界的彼岸。虽然过年过节也会去庙里烧香,但是,基本上是把世俗的那一套行贿受贿的世俗智慧用在宗教的领域里而已。而且世世代代如此生活。话题是从不久前的一个国际新闻开始的。有新闻报道说瑞士政府准备来一次公投,就是给每个瑞士公民发基本的生活费,每月2500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约17000元,主要的目的是不要让瑞士人为了生活而把自己降为为生存而挣扎的动物,这样使每个瑞士人从生存中解放出来,让每个人放心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真的实现了,中国人将会郁闷无聊而死,因为这样的话,中国人的那些世俗的乐趣与世俗的智慧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中国人不可能在如此富有的情况下坚持这种平等主义。中国人的平等主义只能够在饥饿、战争与极端贫穷的情况下实现,如果像瑞士那样富有而且能够做到如此均衡,那在中国的文化中是不现实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基因不允许我们作出这样的选择。尽管中国古人也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中国人是很不习惯在富有的情况下,让最贫穷的人居然也没有衣食之忧。纵观中国人只有在极端贫穷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到比较均衡,这种均衡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配给制”,或者叫“计划经济”,古时叫“官家食俸禄”。大家贫穷的时候似乎反而能够相安无事,当然,这种贫穷不能够出现饥饿,大家穷不要紧,只要让大家吃饱饭就没事,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贫而乐。但是,一旦富有了,就一定是两极分化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富而有礼。所谓“礼”,其实就是制造上下尊卑等级。所以,如果一旦中国人像瑞士那样富了,一定是走两极分化,而不可能均衡化发展。唐代诗人杜甫有诗这样说:“朱门酒肉臭,路到冻死骨”,正是中国人在富有之后出现的现象的最好写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首先中国人的财富按照权力大小来分配。皇帝的财富最多,一句话叫“富有天下,贵为天子”。其财产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的山山水水,天下的男男女女,都是帝王的私产。他们所谓的创业就是“打天下”或者“打江山”,天下都是帝王的家园,天下的人,都是帝王的奴仆。其他所谓的大臣,从帝王那里分多少权力,就获得多少财产,而且这些财产只是暂时寄存的,那些大贪官如清代的和珅,有如帝王家养的一头肥猪,平时让你贪吃,充分满足你的贪婪性,一到时候就把你宰了。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皇帝占据财富的办法就是“官山水”,山水一官有,生存于山水之间的小民们,就是被任意宰割的小羔羊。所以,中国人自古所谓富贵,都是与权力的接近。帝王让谁一家富贵,谁就一夜富贵,让谁一夜成鬼,也就一夜成鬼。生命与财产其实都没有保障。“官”字两个“口”,上口吃饱了,才能够喂下“口”。把游戏规则制定、裁判与运动员三种角色集为一身的中国官员,自己为自己不断地增加收入那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计划自己制定,标准自己来定,钞票自己来印,自己给自己发钱,一切都很省事。而美国总统要为自己加薪,必须要国会批准,而且要依赖上届总统提出方案,而且自己无法享受到半点好处。这种傻事,中国人是不会干的。
没有帝王的中国人,内心里仍然有一种帝王情结。每个人都是自己屋子里的君主。加上中国人有一种十分浓厚的“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情结。我们不难想像,中国人怎么可能满足于让每个人都过得有尊严?要知道,所谓“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其实就是要向社会掠夺巨大的财富,才能够向大家炫耀的。如果大家都衣食无忧,如果大家都活得有尊严,那么,怎么“光宗”,又怎样“耀祖”?所谓“衣锦还乡”,首先要存在一个衣衫褴褛、贫穷不堪的“乡”,否则,虽然你衣锦,但是一还乡,却发现这里人人“衣锦”,又有什么意思呢?这里蕴藏了一种可怕的文化基因:一个人要活得尊贵,活得有面子,是以他人尊严的丧失与苛且偷生为前提的,而现实的制度安排又为这种现状提供了充分的现实依据。
因此,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千古现实:
富人与穷人:为富不仁,为仁不富。有钱了,就是要欺负穷人,否则,富了还有什么意思呢?
权力比拼定律:官大一级压死人。做官而没有官威,做官而不发财,做官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此,还有谁在官场一味追求升迁呢?要知道,在人后受侮,其目的只为有朝一日能够在人前显贵。
权力与金钱,官家与富人定律: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小官不与大官斗。而官再大,也不敢欺君。其实金钱财富与权力的乐趣就是中国人的乐趣。有权力的人,大家聚在一起按照权力大小排座位,有钱的人聚在一起大家摆阔斗富,这也是一种世俗的乐趣。不要小瞧那些一夜暴富的中国人把牛链般粗的金项链沉甸甸地挂在脖子上,那是他们的生存依据,也是他们的世俗的乐趣。
居住的等级定律。有人占据数百套房子不住,而有人却流浪街头。这也是一种世俗的乐趣。那些大富豪们看到自己闲着的房子与那么多流浪的中国人,就有一种莫名的快感。直到,那些愤怒的穷人把土豪们打倒在地为止。这也是中国人的一种世俗的乐趣。在这方面成功的人有如毛泽东总结出一条人生乐趣定律: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人斗其乐无穷。为什么要斗?因为实在没有其他的事情好做。只有享受这世俗世界里的互相折腾的乐趣。或者叫“整人的乐趣”。
中国人的居住,其实很早就分出了城市与农村。《红楼梦》里描写那个农村老太婆刘姥姥进大观园有如今天的乡下人去北京。上等人与下等人怎么可能住在一起?农村人进城要暂住证、通行证,以前还有证明。农村人进城务工,孩子只能够留守农村的老家里,城市里没有他们的学校。城市里的人看着农村来的人就有一种特别的优越感。北京户籍的家长看到北京的一些学校竟然收农民工子弟入读,他们集体到教育部抗议。因为,他们的优越感被侵犯了。而农村人却仰望着城里人,也有一种精神寄托,期望有朝一日,自己也有机会成为城里人。官与非官,富与非富,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也一样。这也是中国人的一种乐趣。
中国人的婚育定律。多子多福,帝王三千宫女、七十二嫔妃,显然是按照孔子圣人招生规模与成才数量来招纳女人的。这样妻妾成群自不在话下,其他人也是按照权力大小作出相应配置。富则妻妾成群,穷则独善其身。此时,富人看到穷人如此困窘,自然是心怀大开。而穷人呢?尽管贫穷孤独如阿Q,也自有其乐。比如,可以嫌弃吴妈的脚太大了,还有欺负一下小尼姑,捏一捏她的小脸蛋,说和尚动得,我就动不得?这个时候,也是一种乐趣。
中国今天会制定划生育国策,几乎也是铁定的。因为,这里面又有几多欢喜几多愁。有人可以放开肚皮生而不受限制,有人却连生一胎都有困难,这里自然分出了高低。更不要说吃饭住宿分出来的等级了。抱怨今天官员特供制的中国人不要忘记了,特供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供的物品如果是供给皇帝,叫“贡品”,是优中选优的。要是皇帝能够赏一个“贡品”给你,你就是一生为之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真是所谓“感激涕零,不知所云,喜极而泣。”这也是中国人的一种乐趣。
心中没有上帝的中国人,生存的精神家园,自然一切只有世俗的乐趣。中国古人的三大乐趣:“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至今其实中国人仍然活在这些世俗的智慧与世俗的乐趣里。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先生这样评价中国人:“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正直、纯正的品性。” ”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专注于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那点贪婪可怜的欲望上”。这样的评价虽然很难听,却是非常准确的。
-------
“中国人是很不习惯在富有的情况下,让最贫穷的人居然也没有衣食之忧”, 所以说中国这种社会才真正是穷人的地狱,所以穷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宁愿铤而走险偷渡到欧美国家,也不愿待在中国这个对穷人不够friendly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