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uesday 23 January 2018

未来3-5年 无数家庭将在债务寒冬中艰难度日(所以不要再去负债买房!)

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习惯按照当前的形势,来无限推导未来,对未来过于乐观。比如当前的各种房贷、信用贷、消费贷和裸贷等,其实都是贪婪和过度自信。结果一不小心,以储蓄见长的大国居民,不仅掏空了储蓄,而且背负一辈子都还不完的贷款,将自己套牢在无限的还本付息游戏中,成为金融贷款机构的终身奴隶。
近日,官方媒体就中国居民的债务问题发出了警告:《中国家庭债务率已接近美国水平 要高度警惕风险》。这篇文章被广泛转载,在网络上引发了中国家庭债务问题的大讨论。
死亡杠杆 恐怖的家庭债务!
就冷眼看,在投资和出口乏力的情况下,依靠居民债务的增加,给居民转移杠杆来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这几年的主要经济推动力。不管是房贷债务还是信用贷等债务,与老一辈相比,现在的人特别不怕贷款:除了贷款买房买车之外,贷款买手机,贷款旅游,信用卡消费,甚至有时网购几百元的商品,也愿意用支付宝的‘花呗’,或者京东‘白条’。
便利的借款渠道,为中国人的借款超前消费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信贷的爆发式增长,也进一步刺激了民众的物欲和贪婪,将自己一步步套进债务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居民的负债到底有多高,有多危险,让我们来看两个指标:
1、居民杠杆率,是指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1996年中国居民杠杆率只有3%,2008年也仅为18%,但是自2008年以来居民杠杆率开始呈现迅速增长态势,短短六年间翻了一倍,达到36.4%。到了2017年三季度居民杠杆率已经高达48.6%,这意味着,除了政府和企业负债,老百姓的负债已经达到了GDP的一半。目前中国GDP突破80万亿大关,意味着有40万亿老百姓的负债,13亿人人均负债3万元。
2、债务收入比。如果说居民杠杆率还比较宏观的话,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债务收入比。债务收入比更能衡量一个家庭的负担程度和家庭债务风险。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6年时的18.5%暴涨至2017年8月的77.1%。以家庭债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方式计算,当前中国家庭部门的债务率已接近美国家庭部门的债务率水平。而且,中国家庭部门的债务分布明显失衡,房贷占比太大,个别家庭的债务风险已经处于较为危险的水平。
房子是居民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国的收入分配主要倾向居民部门,但中国则倾向政府和企业部门。导致我国居民部门收入低,债务高。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了90%,其中主要是房贷债务,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这意味着我们可支配收入的9成被套牢在房贷上,还有剩下的10%,才是用于全家衣食用行、医疗、保险、教育、养老等各项费用,这是一个非常恐怖、危险的数据。
如果再考虑到中国居民部门从父母、亲戚、朋友处获得的隐性负债,每个人基本上搭上了棺材本去炒房,这不仅意味着已经没有加杠杆的空间,更意味着杠杆断裂后,未来巨大的金融风险,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债务的陷阱
这几年,去杠杆这个词成为财经界的新宠,各种监管机构、媒体都在强调去杠杆,控制金融风险,那么去杠杆的主体到底是谁呢?
就像供给侧改革采用的限产保价是去的央企/国企的杠杆,而通过鼓励居民的房产信贷则是去的地产开发商的杠杆,国企/央企的库存出清了,利润增长了,欠商业银行的债务也能及时还上,最终去掉的是银行的债务。所以说,去杠杆的最大受益者是央企/国企、开发商和商业银行,他们才是去杠杆的最大赢家。
有赢家当然有输家,去杠杆的输家当然就是那些疯狂借贷买房的接盘侠——居民了。就像能量守恒定律一样,债务不会凭空消失,杠杆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转移。国家通过“去库存”“去杠杆”等大棋,最终成功让本来债务缠身的国企、央企、地产商和商业银行出清了债务,降低了风险,而新的杠杆/债务统统转移到目前超过美国次贷危机的居民家庭,让居民家庭来负债
2015年居民贷款3万亿,2016年随着楼市启动,居民贷款6.5万亿,随着年底调控,大家本以为可以松口气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金融体系善于创造奇迹,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在投机上充分显示出来。
2017年前8个月,居民房贷基本上停止了增长,但是居民短期贷款飙升至1.28万亿,同比激增8000多亿,而这应该是地产市场闯过重重限制,依旧繁荣的根本原因,居民还在疯狂加杠杆,看病、教育、养老的棺材本全部投入都在所不惜,用消费贷“零首付”买房面不改色……

以上表格来自老蛮评说
有一组数据可以清晰的显示,居民贷款如今占到总贷款已经超过了31%,2015年则只有27%,而企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倒是从70%以上,降到了65%,中国的贷款结构就是一个企业不断降低杠杆,和居民不断加杠杆的过程
之前是老百姓还有钱,现在的问题是,居民的杠杆也已经接近极限,老百姓已经将棺材本拿出来了,杠杆已经到了极限,没有更多的空间。一旦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中,价格必然会下降,抵押贷款这套循环系统必然崩溃。
监管层清楚,企业可以通过破产的方法出清债务,企业对商业银行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就是企业的所有者隔离债务牵连的防火墙;而相反,居民对商业银行的负债承担的是无限责任,无法通过破产来出清债务,只要你人不死,就得还债。就算是人死了,也得继续还债。(人死了,也得继续还债?这是真的,假的?)
今天看到武汉楚天都市报的一则新闻:31岁男子负债40万,在高强度的压力工作去世后,年迈的父母替他还债,每月要还9000多……至于中间是怎么实现债务转移,是否有担保不得而知。以后的还债趋势是,父债子偿,人死债不清(?)。当前负债买房的,基本都成为接盘侠
全民债务扩张 破灭是唯一归宿!
凡是全民债务过度扩张的国家,最后必然以债务破裂的形式爆发经济危机。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的负债已经巨大,辽宁、内蒙和天津通过承认GDP统计造假,来乞讨上级的财政转移支付,最终目的也是缓解自身的财政赤字,这是地方债务过度膨胀的结果。未来被逼自爆家丑的地方政府越来越多,上峰不兜底的地方债成为第一颗地雷。
企业负债和居民负债同样都是天位数字,远超实际的还款能力,都处于资不抵债的水平,未来的企业债券推迟兑付会越来越多,房贷断供案例会越来越多,分别是未来债务的第二颗和第三颗雷。
不信你自己仔细算算,你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以及你自己,手上的房子车子只当作消费品不考虑卖掉变现的话,你有多少可以变现的良性资产(最好变现的是存款和股票),然后你又有多少必须偿还的刚性债务?如果固定资产考虑变现,不大幅折价基本已经无法脱手了吧?
而这三颗雷,最终必然会在美联储加息缩表形成的全球性货币紧缩中被引爆,从而最终实现债务出清。不是夸大美国加息的作用和阴谋,而是债务经济的死结就是利息上升导致债务偿还成本迅速增大,结果大多数债务无力偿还,直到大多数破产,债务破灭结束。
历史经验:
1、1985-1990日本经济危机 美国1988-1989加息11次;
2、1995-1997亚洲经济危机 美国1994-1995加息7次;
3、2006-2008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2004-2006加息17次;
4,2017-2019 某国经济危机 美国2015-2019加息10次以上。
哪些家庭将进入债务寒冬?
没有风险意识,盲目乐观,过度债务透支和超前消费,盲目扩大投资的人群首当其冲。
总的来说,负债较高,银行存款几乎没有余粮,工作不稳定很容易因为经济危机导致收入大减的群体最先入冬。比如自认为岁月静好,但是已经遭遇到行业危机的人,比如外企和民营企业;比如一两年没有收入,就无法从容生活的人群。
15年6月份的股灾,虽然剧烈但其实影响并不广泛,那是对富裕百姓的余钱下手,而接下来的危机就惨烈了,是对所有的贫民的生计下手。
特构造以下几种人物类型,举例来说明哪些人群更经受不起经济危机,不全的话大家可以自行补充。
A型,投资型:盲目负债扩大经营的小地产商、小建筑老板们,高息民间借贷,偿还压力大,破产跑路。
B型,出口型:靠民间借贷苦苦支撑无盈利能力的出口加工厂老板们,破产倒闭。
C型,消费型:耗尽打工10几年的积蓄来转型创业的小老板们,全部积蓄甚至借贷来投资装修门面,做小生意,遭遇房租成本/人工成本大涨/消费不振的三重打击,坚持不下去几个月就关门倒闭。
ABC型属于经济链的前端,可能大部分已经处于危机中。
X型,高学历外企打工型:盲目透支,购房的一二线大城市的非稳定技术性管理性岗位的大学生白领们,遭遇外企撤离,公司绩效不佳,降薪或失业。
Y型,低学历,私企打工型:盲目透支,在县城购房/购车的农村建筑工,遭遇建筑业低迷,失业。
Z型,国企打工型:盲目透支,贷款去购买力所不能及的房子/车子的煤炭钢铁基建水利电力等国企员工,遭遇行业低迷,福利下降,工资拖欠或下岗。
XYZ型属于经济链末端,即将处于危机中。
ABC型苦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是从经济链条的前端传导到末端的时候。
春天已经来了,冬天还会远吗?那些手持极限杠杆,希望借此撬动钢筋水泥的人们,最终结果是被水泥盒子埋葬。
未来衡量财富的不是房子,而是看你有多少安全的硬通货!自今年启动华美银行开户以来,很多人获得了账户,实现了财富着陆!上周,华美银行开户要求有美国签证,很多犹豫不决的人被挡在门外!应大家要求,冷眼又找了一家银行,不用签证,即可获得最安全、不受CRS征税账户,欢迎扫描以上二维码咨询!以前美国银行开户旅游即可,现在需要固定住址,华美开户需要签证。
---------

国家通过“去库存”“去杠杆”等大棋,最终成功让本来债务缠身的国企、央企、地产商和商业银行出清了债务,降低了风险,而新的杠杆/债务统统转移到目前超过美国次贷危机的居民家庭,让居民家庭来负债。” -这个国家/政府可真够阴险的,现在知道共匪政府的真面目了吧?

"美国的收入分配主要倾向居民部门,但中国则倾向政府和企业部门。导致我国居民部门收入低,债务高"-还是美国好得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