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uesday 23 January 2018

经济靠什么企稳,新还是旧?

上周统计局公布了4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其中GDP增速6.8%与3季度持平,经济的韧性超预期,那么经济企稳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哪些可以持续,哪些存在风险?
服务业表现超预期。统计局对经济的统计是生产法,也就是三次产业,截止17年末,中国第一产业占比约8%,第二产业占比40%,第三产业占比52%。我们观察去年下半年的三次产业运行,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平稳,而第二产业增速持续下行,从2季度的6.4%降至3、4季度的6%和5.7%,但是第三产业增速持续上行,从2季度的7.6%升至3、4季度的8%和8.3%。这意味着去年下半年工业和建筑业拖累GDP增速0.3%,是靠服务业的强劲增长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
信息服务一骑绝尘。统计局初步披露的服务业包括八大类:批发和零售业、交运和仓储、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信息软件和技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行业。而观察17年下半年各服务业的变化,只有信息服务业一项表现尤其突出,其增加值增速从2季度的23%升至3、4季度的29%和34%,其下半年对GDP增速的新增贡献为0.3%,意味着下半年服务业增速的上行完全归功于信息服务业。而信息服务业是在17年才正式纳入GDP的季度大类统计。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而信息服务业所代表的是充满希望的数字经济。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1],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分别是“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而后三项都代表了如火如荼的数字经济。17年全年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2.2%,远高于10.2%的社会零售总增速,淘宝、京东等移动APP活跃用户数分别增长了50%和120%。1-11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高达212.1亿GB,同比增长158.2%。17年支付宝等第三方移动支付保持50%以上增长。摩拜单车、喜马拉雅FM、盒马鲜生、饿了么外卖等等已经逐渐融入了大家的日常生活。
转型升级充满希望。因此,仔细分析中国经济的结构数据,可以发现真正稳定中国经济的并非是工业旧经济,而是数字新经济。而展望未来,我们的观点也非常明确,我们看好以服务和创新为代表的新经济,因为这是未来30年中国居民生活的主要追求,大家愿意为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教育等幸福产业花钱,也愿意为消费品更高的质量付费,而前者代表了消费转型、居民消费从有形消费转向无形消费,后者代表了消费升级,居民消费的转型和升级将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动力。
地产泡沫风险巨大。而我们不看好的是以地产为龙头的工业旧经济。因为人口红利已经结束、17年中国二胎出生率已经显著下降,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16年已经明显下降。17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接近60%,离70%的成熟期已经非常接近。从人口红利和城市化的角度测算,人口红利拐点的13年就应该是中国地产销量的顶峰,但是我们通过连续两年的居民大幅举债,把17年的地产销量推高到了17亿平米,对应1900万套销量,地产繁荣带来了皆大欢喜,但其实风险巨大,高房价带来了资产泡沫,加杠杆带来了债务风险,而地产繁荣刺激了工业需求、其实延后了去产能,君不见粗钢产量已经连续两年正增长。
工业经济仍需谨慎。从近期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正在加大。诸如铁路货运量增速、重卡销售增速在17年末纷纷转负,开年以来汽车、三四线地产等下游需求依旧低迷。而政府强调高质量发展,对地产调控不放松,体现为12月的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都出现了大幅下滑。此外,金融监管当局全面收紧影子银行,加上贷款利率持续上升,其实意味着信贷需求可能会低于预期。
信贷缺需求非供给。12月信贷创下5800亿的全年新低,有人说信贷下滑并非缺乏需求,而是年底钱紧,银行缺乏资金供给,因此等开年了以后,银行的信贷冲动就会充分释放。但其实大家没有注意到12月信贷结构数据的变化,当月票据融资飙升到了1400亿。我们观察过去10年的票据融资变化,发现它和工业经济完全负相关,通常在工业经济好的时候,信贷需求强劲,银行宁愿发放长期贷款,票据融资通常是负增长。但在工业经济不好的时候,比较典型的包括08年下半年、14年以后,票据融资都是大幅正增长,因为没有长期信贷需求,所以银行只好用短期的票据融资来充数。
新时代要破旧立新。新年开始,中国资本市场热闹非凡,银行地产联袂上涨,还有人把房地产比喻成白酒。但是纵观全球各国历史,没有国家是靠金融地产发展成强国的,靠货币超发和地产泡沫无一例外都是走向了危机,真正强大的是科技创新、是提高效率,而这恰恰是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最为缺乏的。
重视港股创新机会。比较遗憾的是,代表中国未来的创新、服务型企业大多不在A股上市,因为创新企业往往初期亏损,需要通过同股不同权的安排来融资发展。但是值得欣慰的是,香港市场正在改变融资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允许亏损创业企业上市,而一大批科技企业正在涌向香港市场,诸如小米、蚂蚁金服和陆金所等等,这意味着港股正在从周期股市场转变为创新成长的市场,因此如果我们相信中国的未来,就一定要重视香港市场未来的投资机会。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希望A股市场有大机会,就一定要下决心改变制度,让这些好企业留下来,如果永远靠钢铁、煤炭、白酒、银行、地产,那就还是旧周期、不是新周期!
[1]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发起的一次留学生民间调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