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Wednesday, 14 November 2018

中国的民营经济不可能有未来(专制国家下的悲剧,唉)

国际国内众多因素的影响,民营经济的发展开始放缓,生产经营困难,而国有企业则伺机大举收购,兼并民营企业,国进民退如火如荼,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政府反复强调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是"自己人",近期又出台规定银行给民营经济的贷款比例等等,都不可能解决体制问题造成的民营企业生存困境。政府通过国有资本收购民营企业解决民营企业目前的困难只能是抱薪救火,结果是进一步做大了国有企业,进而挤压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国家没有用强制力量迫使民营企业退场,民营经济也会因为生存空间的丧失而逐步退出市场。
政府称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给民营企业家吃"定心丸",可是民营企业家的心终究还是定不下来。中国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在政治制度层面就存在天然的缺陷,国家立法机构形同虚设。税收制度和政策的制定都是政府说了算,政府可以随意制定税收政策"合法"的侵夺民营企业的财产。法律也很难保护私有财产,司法的不独立,司法机构只是政府的附庸,不但不能保护民营企业的财产安全,往往还是政府侵夺私有财产的帮凶
最近司法部门表态要保护民营企业家的财产安全,办理一批侵害民营经济发展的案件。早在两年前的2016年,广东司法部门也出台过类似的意见,要求严格慎用扣留、逮捕措施,慎重查封扣押冻结涉案非公有制企业财产。司法机构反反复复出现类似的表态本身就说明中国民营企业的财产安全缺乏保障。由于在制度层面没有对政府和司法机构权力的制约,今天可以表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明天一转身也可以为了保卫体制的安全而牺牲私有经济,随时剥夺民营企业的私有财产。
中国在 2007年就通过了"物权法",在法律上明确了公民有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但是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上。一个地方政府官员就可以决定当地一家民营企业的生死存亡,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些年不时有企业家站出来表态,声称自己的企业是国家的,可以随时把自己的产业交给国家。企业家的这种表态背后无非是对政府公权力的畏惧,对自身权利没有保障的担忧。李嘉诚在撤资大陆,回应国内舆论说他不爱国时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坦露的就是和中国民营企业家一样的内心忧虑。
中国的私有经济是在1978年摒弃了政治上的个人权威主义,经济上的公有制才得以发展。放弃极权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尊重个人的权利和价值,让个体在理性主义的驱动下去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是私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可是在当下,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不断左化,个人权威主义卷土重来,整个社会从相对多元化正倒退回过去的一元化。经济上的国进民退方兴未艾,不断挤压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外部环境日益恶化,中美贸易战硝烟弥漫。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的民营经济很难会有未来。
2018.11.1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