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Monday 6 July 2020

为什么世界上会一再出现共产党国家与美国的严重对立?(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到世界冷战史中去寻找。

1、世界上为什么必然爆发冷战?
过去,所谓的冷战史就是美苏两国的现代国际关系史,所以,总结冷战经验的主要是西方的苏联问题专家;而拥抱熊猫派当中的历史问题学者不懂美苏冷战,对美苏冷战也不感兴趣。现在中美冷战发生了,这就给拥抱熊猫派当中的历史问题学者出了个大难题,他们不懂美苏冷战,也不懂苏联,更不懂俄文,只会阅读中文,因此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看待中美冷战,其中一些人甚至希望中美之间不要进入冷战状态,这样他们就可以回避这个难题了。但是,该来的总会来的。
一场美苏冷战为人类提供的只是一个孤例,人们很容易把它的发生归咎于种种偶然性。第二场冷战发生后,冷战研究从此进入了新的空间,因为,凡是复数的事物就可以比较,而比较美苏冷战和中美冷战的发生原因以及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别,对我们判断中美两国的未来走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这个世界上一共发生过两次冷战,第二场中美冷战才刚刚开始。但是,在2020年这个中美冷战的开场年,我们已经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这两场冷战展现出八个特点。第一,都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垒。第二,冷战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动的。第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的原因都是民主恐惧症,因为害怕民主制度对其国民的吸引力所以对最强大的民主国家美国始终充满敌意。第四,社会主义国家的红色价值观有全球征服目标。在这四个方面,苏联的二战后历史以及美苏冷战的轨迹都给出了答案;而在中国方面,其实从毛泽东统治时期中共的国际关系战略当中也不难找到答案。
然后,从第一场冷战的全过程可以发现,那场冷战是以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而终结;以此推论,或许我们还可以预测世界冷战史的第五个特点,即发起冷战的共产党国家必将败于其制度特质。然后,我们再往深层挖掘一下,就会发现第六个特点,那就是,两场冷战发生前,美苏之间、美中之间,都曾经存在过所谓的蜜月阶段,而为蜜月不断提供润滑剂和礼物的总是美国,但美国最后都发现自己培养壮大了冷战的敌手。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发现两场冷战的第七个特点,尽管美国在冷战开始前往往准备不足,但一旦进入冷战状态后,美国会发挥其制度的优势,对冷战对手产生巨大压力。最后,两场冷战的第八个特点是,中苏两国是最大的两个共产党国家,都有相同的民主恐惧症,却对冷战有不同的选择,苏联相对比较冷静,最后选择放弃冷战,而中共则韬光养晦三十年,稍有技术和经济基础,就忍不住要发威。

2、两场冷战的发动者:红色政权
冷战的第一个特点是,这必然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垒,这个显而易见的特征就不需要再说明了。这里分析一下冷战的第二个特点,即冷战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动的。
美苏冷战的开启始于二战后苏联在红军占领的东欧各国扶植共产党政权。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他提到:“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这一预测很快就被苏联的东欧征服计划所证实,而这一计划推进到西柏林时撞了墙,其中细节,我在大纪元网站6月8日刊登的文章《中美新冷战意味着什么?》已经介绍过。以后双方的冷战从苏联在古巴安放核导弹而酿成危机,再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双方扩军备战,直到戈尔巴乔夫时代才逐渐结束。
开启中美冷战的是中共今年的一系列“亮剑”行动。第一,海军舰队和电子间谍船前出至美国军事基地中途岛海域,展开与中共空军、火箭军及战略支援部队的多军种深度联合演习训练,剑指中途岛和珍珠港的美军。第二,强占南海的公海海域、造岛建军事基地之后公开宣称,已把靠近越南、菲律宾的公海水域改造成其战略核潜艇用核弹头洲际导弹打击美国的“堡垒海区”。第三,宣布对美太空战部署完成。
前两个“亮剑”行动表示的是,中共瞄准美国的核导弹随时可以发射;关于第三个“亮剑”行动,这里引用中共外宣官媒“多维新闻网”6月26日的文章《北斗冲击全球导航格局,中国军力大幅提升》的话,“6月23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北斗3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至此全面完成……北斗系统的完全建成也意味着中国军事能力的大幅提升,兼备‘全球作战’与‘精准作战’的实力,既能对全球目标实施更精确的外科手术式的打击,也能够对具体战争现场实施细致入微的部署……”。这段话的意思是,中共可以对美国实行精确打击,任何地点都可以一弹摧毁。中共如此高调地宣布太空战准备就绪,意味着它在太空领域对美“叫板”的正式开始。现在,中美之间已经进入了扩军备战、拔剑相向的冷战状态;而且,中共的扩军备战从地面和海空战的传统领域延伸到了太空战。

3、苏联主张东西方和平竞赛
冷战的第三个特点,共产党国家的民主恐惧症导致它们对美国的敌视永远不会减弱,这一点其实无需多做解释,一目了然。需要稍做说明的是冷战的第四个特点。苏联和中共都有极强的红色意识形态依赖症,而这种意识形态决定了它们必须始终对美国保持足够的压力。因为红色政权坚持共产党永远掌握权力,其意识形态理由是,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败给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共产党始终代表了人类的未来。为此,共产党政权必须不断向其民众宣传社会主义的成就和资本主义的衰落,同时还要展示红色政权正在成功地超越美国。
1956年11月18日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莫斯科的波兰大使馆欢迎波兰党魁哥穆尔卡的招待会上,对西方国家外交官当面声称,“我们要埋葬你们”(Мываспохороним!)。这就是一种共产党对西方民主国家表示出来的所谓“制度自信”。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前后,苏联的对美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苏共提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期待民主国家的左派政党通过议会道路夺得权力)”的口号,同时要“争取建立一个没有武器、没有军队、没有战争的世界”。这些口号的红色意识形态假设是,社会主义靠它的制度优势可以和平地战胜资本主义,取而代之。
其实,相对于美国,苏联的制度劣势远远大于它的制度“优势”。不管苏共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这一点,它在冷战中一直倾向于避免战争,尤其是避免美苏之间的核大战。冷战终结者戈尔巴乔夫在他的回忆录里提到了苏共关于冷战的认知,“核时代要求新政治思维……核战争当中没有赢家……不管什么分隔了我们,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而欧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英文版161页)。

4、毛泽东鼓吹“武力埋葬美帝国主义”
中共对红色意识形态的政治依赖与苏共一模一样,但在对美战争问题上却与苏共立场相反。1957年11月在莫斯科举办了世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发言说,既然我们的力量这么强大,我们还和它(美国)谈什么,打就完了;大不了就是核战争,核战争有什么了不起,全世界27亿人,死一半还剩一半,中国6亿人,死一半还剩3亿,我怕谁去。
毛泽东始终坚持他这种武力战胜美国的思维。他在1962年1月30日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从现在起,50年内外到1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这番话的真实含义后来被公开透露出来,1968年国内印刷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一书中有一篇毛《在杭州与陈伯达、艾思奇等同志的谈话(1965年12月21日)》,其中有这样一段:“今后的几十年对祖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是多宝贵而重要的时期!现在20岁的青年,再过20、30年是40、50岁的人,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将亲手把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将亲手参加埋葬帝国主义的战斗,任重而道远。有志气有抱负的中国青年,一定要为完成我们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终身,为完成我们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这一代要下决心一辈子艰苦奋斗!”
这段话在文革时期的中共干部子弟的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奠定了这批青年人的世界观,而这批人目前在中共高层和军队将领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毛泽东的所谓“埋葬帝国主义”,指的就是“埋葬美帝国主义”。如果要寻找中共现在发动中美冷战的意识形态根源,毛的这段话大概就是一个在国内公开了的对美战争“宣言”。当然,毛不只是在打口水战,他曾经通过支援北越发动对南越的进攻,把美军拖进了越南战争,算是他“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战场实验。最后美军撤出了越南,而西方的左派则在反战运动中加深了对毛泽东的迷恋。
今天的中共虽然不敢再奢望“武力埋葬美帝国主义”,但对武力威慑可以增强自己的国际支配力却充满自信,也把这种战略确定为“崛起”的主要手段。因此,长期以来,中共一直致力于在经济和军事上形成能威慑美国的压力,希望籍此奠定中共支配部分世界的基础,这始终是它的终极战略目标,中美冷战就是这样产生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