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uesday 27 July 2021

中国清末留美幼童有多优秀?看名单就知道了

中國留美幼童指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間,由容閎倡議,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學生赴美國留學。這批學生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12歲。
1872年8月11日30名留美幼童在上海出發前合影
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計劃中途夭折,全部學生被召回國。當時,第一批留美幼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歐陽庚二人順利完成學業。其餘三批學生,大多只讀到中學,就被迫回國。
據統計,留美幼童中,後來回國且活到中年以後的不足100人。除少數病歿意外死亡,其中一部分人則是因參與1884年中法海戰和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為國捐軀。
1872年 出國前夕的梁如浩(左)與唐紹儀(右)的合影
20世紀初,這些當年的留美幼童紛紛成為朝廷重臣,活躍在鐵路、礦冶、外交、教育等領域,湧現了清華校長、北洋大學校長、交大創始人、外務尚書、內閣總理、海軍元帥、交通部長……等一大批顯赫人物。

留美幼童們入讀美國名校

從幼童名單來看,當年入讀大學的留美幼童們,幾乎全部出自名校,哈佛、耶魯、普林斯頓、MIT、哥倫比亞等……
上左起:梁敦彥、容尚謙、史錦庸;中左起:吳仰曾、康賡齡、曹家祥;下左起:潘斯熾、周壽臣、黃耀昌。
據統計,在留美的38名幼童中,22人考入耶魯,7人考入麻省理工,1人考入哈佛大學,3人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另有5人考入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RPI)。

時代變革的中流砥柱

儘管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沒能完成學業就被迫回國,但這些幼童身體力行證明了自己不負國家所託。回國後,他們分散在電報、教育、鐵路、礦業、軍屆、外交、政界 等各個領域,為這個風雨飄搖的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全體返國幼童中,誕生了國務總理1人,鐵路局長3人,外交部長2人,鐵路官員5人,公使2人,鐵路專家6人,外交官12人,礦冶專家九人,海軍元帥2人,海軍軍官14人……
其中有鐵路工程師詹天佑、開灤煤礦礦冶工程師吳仰曾、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清華大學校長唐國安、民初國務總理唐紹儀、清末交通總長梁敦彥,成為中國近代歷史上的知名人物。
他們經歷了晚清政壇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國的榮辱興衰……1919年,十一位曾經的留美幼童相約重聚上海,此時,他們已垂垂老矣,被新時代青年所遺忘,但風骨氣度猶在。
1936年,留美幼童最後一次聚會
時至今日,這些幼童也早已遠去,只留下了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他們的命運,是一個古老國家的命運跌宕,他們是荒原中的第一個探路人,是驚濤里最早的遠航者,他們歡樂、哭泣、成功、失敗、被遺忘,又被發現。

留美幼童名單

前途君在網上搜集資料整理了一下全部4批120名留美幼童名單,他們當年到底有多優秀?在中國近代史上,他們到底書寫了怎樣的篇章?我想,從他們回國後的職業中, 即可體現。
本文部分資料及圖片來源:
1. 胡勁草導演紀錄片《大清留美幼童》/2004年;
2. 百度百科詞條【留美幼童】

from https://archive.is/mTbwF#selection-191.0-507.16

----

晚清「留美幼童」相冊

晚清「留美幼童」相冊,留美幼童是1872年至1875年間由清政府派往美國留學的四批中國幼童的總稱,120名留美幼童的平均年齡是12歲半。這些人大多回來報效祖國,成為國家的棟樑,你認識幾個?
這些幼童既不是來自仕進顯宦之家,也不是來自貧民家庭,而是來自比較富裕開化的農民和與洋務有關的家庭,並具有一定的中文功底。圖為1872年,出國前夕梁如浩(左)與唐紹儀(右)的合影。
他們中有50多人在中學畢業後得以進入哈佛、耶魯、哥倫比亞、麻省理工等著名學府繼續深造。圖為1872年,抵達三藩市的部分留學幼童合影。
1874年,在美國17歲的梁敦彥。
1876年,在美國的蔡紹基,回國後先為上海大北電報公司翻譯,後任清政府駐朝鮮外交代表袁世凱的幕僚、北洋大學校長。
1878年,19歲的黃開甲,回國後先後充任盛宣懷秘書,輪船招商局經理,電報局總辦,1894年美國聖路易博覽會中國特派委員助理。
1877年的吳應科,回國後分往福州船政學堂,後調北洋艦隊,參加黃海大海戰。後任北京電報局總辦,黎元洪總統顧問,海軍副司令等職,退職後居住北京。
1876年,在美國的周傳諫,回國後參與修建京瀋鐵路,後在各地鐵路、礦山、商業部門工作,退居上海。
1873年的吳仲賢,回國後曾任駐朝鮮領事、駐日本橫濱總領事,駐墨西哥代辦、漢口海關監督等職,退職後居住上海。

16歲的容尚謙,回國後先入福州船政學堂,畢業後在揚武后旗艦上受訓,參加了中法戰爭,後為環泰艦艦長,參加中日戰爭,不久出任航運公司經理,退休後居上海。

from https://archive.is/FuQsq#selection-213.0-477.74 

-----

https://archive.is/2QP6z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