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度度:李悔之的死能否唤醒更多愚民
文/弧度度
十年前他曾说过,如果未来十年仍看不到改变,他将自绝于人世。
如今,他兑现了诺言,服下剧毒农药,送医后于今日上午8:53分绝尘而去……逝者为大,但愿他的亡魂能在天堂里得到安息!
他叫李悔之,原名李立群,著名公共知识分子,网络启蒙思想者之一。出于对现实的失望,对国家的忧虑,他选择了轻生,可以说是忧伤过度,激愤而死。
一个人选择自杀,要么是为生活所逼,要么是壮志难酬。毫无疑问,李先生属于后者。
极权之下,人人都会活出一种无力感、绝望感,尤其是那些忧国忧民的清醒者,他们常常是忧愁得整日整夜睡不着觉。一方面,八旗骄纵不自省,闭关锁国拒开化;另一方面,前朝遗梦风飘絮,愚民狂欢醉蟹舞。既要哀叹奴隶之不幸,又要伤感奴隶之不争,豺狼当道,知音有几?呕心沥血的作品被全网封杀,只能是气得吐血而亡。
如同李先生以死警世的,当数写出了《警世钟》、《猛回头》的湘江英雄陈天华。他在日本留学期间,为抗议日本军国主义颁布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愤而蹈海殉国,留下了"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豪情壮志,以及"国不安,吾不娶"的淳淳誓言。
一个人死得有没有价值,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而要站在逝者的角度去看。对于李悔之先生而言,他的死我认为有三重意义:首先,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这在一个没有契约精神的社会显得难能可贵;其次,他控诉了这个社会,是谁将一个个知识分子、有用之材逼上了绝路?第三,名家之死终究会唤醒一些人,当然不可能是所有人。有人的死,轻如鸿毛;有人的死,重如泰山。
今天,站在这里,我们需要谨慎思索的是,我们究竟身处何种社会?很明显,当前的社会不仅反智,而且反人性。反智体现在逆淘汰机制上,越是有才华的人越是得不到重用,甚至被逼堕入社会底层;反人性体现在依法治民上,只要你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你就是阶级敌人,骗子和傻子会联起手来弄死你。优秀的人才都被弄死了,然后满世界叫嚷着要实现大国崛起,事实证明大屁股撅起倒是真的。
莫言被全网批斗告诉我们:另一种形式的文割早已悄然降临!一群写不出东西的,把能写出优秀作品的人逐出圈子;一群没本事获奖的东西,却能把诺奖获得者踢出圈子。正所谓"去其精华,留其糟粕"。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对于一个记吃不记打的民族而言,一定还会有更大的灾难重复发生。
在各种打击与残酷迫害之下,心怀善念与良知尚存者不得不经常面临着生死抉择:既不想违背良心地活,又不想含冤受屈而死。也就是说,不管你愿不愿意,极权最终都会将每一个人逼向旮旯,让每一个不甘心做奴才和奴隶者,都不得不像屈原之魂一样徘徊在汨罗江畔的生死边缘。随着极左思潮的回潮泛滥,我甚至敢断言,未来被逼自杀的知识分子绝对还多如牛氓。今天的我暂时还不想自杀,不代表未来的我还能在牛棚猪圈、文攻武斗中苟活。
海明威: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是为你而鸣。社会是一艘大船,所有人都在同一艘船上,当船上有一个人遭遇不幸的时候,这个人就可能是全船的威胁。所以,永远不要对别人的不幸和苦难无动于衷,一个人的不幸就是全体人的不幸。
极权之下,所有人的生命都是脆弱的。你的生死并不掌握在你自己手中,而是掌握在权力手中。如果你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是全身心地去助纣为虐地对付屁民,估计未来一定会当背锅侠,被推上历史的审判席、断头台。先利用一批斗死另一批,为泄民愤再反过来解决参与批斗的那一批,如此循环往复,几千年来莫不如是。换句话说,就算你这辈子投靠了朝廷,生活在体制之内,你能保证你的子孙后代也一定能进入体制之内——"改姓赵"吗?如果不能,何不悄悄地将枪口抬高一厘米,为社会的进步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未来,不管是被逼自杀,还是被迫害致死,总之一定会死更多人。生而为人,终归难免一死。如果非要在死与死之间进行抉择的话,我还是更倾向于像谭嗣同、邹容、秋瑾、徐锡麟那样,不逃不避,傲然走进他们为好人准备的监狱,直至酷刑折磨、壮烈殉国。
李悔之的死能否唤醒更多愚民?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究竟为何而死?他的死,是预示着某段历史的开端,还是某段历史的结束?
丧钟为谁而鸣?历史的规律是:好人总会先行一步,然后才是坏人遭到审判,被套上绞刑架上的勒脖缰绳……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冤冤相报何时了?
(几乎每一篇都无法通过公众号的审核!因为坚持发声,他们将我逮捕羁押,后改为取保候审,无非想将我逼入绝境。然而,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仍在重点监控与打压下坚持发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