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unday 27 February 2022

为战争欢呼是一种病,被洗脑的中国人最容易得此病

更致命、更可怕的疾病,就是对战争本身的欢呼,对强者的赞美,以及对痛哭(血和泪)的漠视。

或许是世界和平太久,国人对战争的记忆已经变得遥远。尤其是年轻人,生活安定,远离苦难,这是一种幸运。但是,这也造成许多人认知世界的盲区,他们“远离战争”(世界上的零散战争,其实从来没有断绝),以至于华春莹在记者会上说“北约还欠中国人一笔血债”,他们都难以理解——要搜索一番,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正是在这种心态下,战争变成一种“刺激性的体验”,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更喜欢“强者”,因为只有站在强者的角度,从战争中获得的才是“快感”和“胜利”。“慕强”的心理非常普遍,让人们不知不觉产生了错觉,就像身居克里姆林宫的指挥间一样。因此,在互联网上,俄罗斯的节节胜利要比在现实中来得更早、更彻底。战争第一天“2小时拿下基辅”是中文互联网传播最广的一条新闻,估计连俄军都不可能这么乐观。

我的大学同学群体,就沉浸在这种喜悦之中,至少开心了几小时。其实,人们在开心之余,可以打开新华社和央视的直播,他们在基辅市中心架了摄像机。在镜头中,你明明可以看到车辆井然有序,即便是左转车辆,都没有忘打转向灯。

有一条视频,一个年轻的乌克兰爸爸正在和几岁的女儿告别,女儿和妈妈就要登上大巴转移,而爸爸则要奔向前线。爸爸认真为女儿戴好帽子,他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他哭了,小女孩之前一直努力控制自己,这时也开始哭起来。这是战争让人心碎的一刻。然而,即便是在这条视频下面,也有很多人在讴歌战争,嘲笑这对父女。

这种互联网狂欢,让人在语言修辞背后陷入了深深的疑问: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为何有许多人在互联网上对战争表现出狂热和亢奋?热爱和平的民族,反对战争本身应该是最基本的底线。

战争当然有正义和立场问题,但作为一个“旁观者”,认识到战争本身的残酷性,同情受难者和无辜的百姓,是“基本人性”。

我看到有太多普通人,下班后就成为网络“战略家”和“军事家”,对国际局势、地缘战略都很“在行”(虽然在此之前连顿涅茨克在哪里都不知道),仿佛站在一幅作战地图前,谈论与代表着“世界大势”,作出影响全局的战略部署——却对一个小女孩和父亲的生死离别,无动于衷。他们看不到别人的痛苦,也不知道如果战争降临到自己头上,自己会是怎样的角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