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uesday 6 March 2012

历史无法抹去的大家风范


——记2005年逝世的大师们——


  这里记载的,是05年故去的几位大师。他们的名字,也许远不如某些艺人的熟谙,但是我要在此,以笔为剑,于中国历史的天空上,雕刻上他们的丰姿。

  第一位,富民富国的费孝通
  费先生一生坎坷,直到晚年依然固守着一个知识分子清贫的傲骨。费先生十分谦和,友人们都尊称他为弥勒佛,一个“容”字,囊括了多少风风雨雨,多少天下难容之事。
   费先生笔耕不辍,足迹更是遍布天涯,于社会学,经济学上,他的《中国农民的生活》《行行重行行》成为近代史上的不朽巨作。他反复阐述“经济全球化”和我 们如何“接轨”,怎样适应变幻莫测的“新战国时代”,避免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传统”与“现代化”如何减少摩擦,以及谋求崛起的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和谐相 处,进而一道共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解读老人的巨椽大笔,我们领悟到,学术泰斗胸襟之大,已经将天下纳入胸怀,史坛巨匠心思之细,直如朱丝尽系中国民生。 老人一生爱憎分明,他推崇民主,崇尚自由,热衷于传统文化,即使上苍赋予了费先生雄鹰一样敏锐洞察的眼睛,先生依然常怀一颗怜爱之心对家,对国,对天下: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话尤在耳,先生已去。

  第二位,五四洗礼下的巴金
   巴老的一生著作颇丰,我却对他晚年的随想录更为情有独衷。老先生将一生故事,心事蘸着浓浓的追忆情怀,用谦和公正的笔触娓娓道来。先生高风亮节,淡定从 容,始终微笑着面对生活。当历史被扭曲的时候,当文化被践踏摧残的时候,先生依然相信真理,相信永不磨灭的铁骨锤炼困境的同时,必有响彻云霄的回声。

  巨星的陨落,象征着一个上个世纪文坛的终结。多少文人先他一步,融入了历史的浪潮。他们的离去,带走了一个时代的风流,让当代人,空望着祭坛,无可相依。

  第三位,行为世范的启功
  每一位拜访过老先生的人都记得,老先生但凡有客,一定亲自开门,一一作揖,而客人离去,也必将远远送出。老先生自始至终谦和有礼,晚辈们却不敢忘记,大师既拥有着皇亲国戚的尊贵身份,同时更是我国书法界,文学界一致盛赞的传世大家。
   先生书法,俊朗飞逸,古朴自然。先生绘画,秀雅灵动,颇有明清真传。先生一室一墨,皆名坚净,取一拳之石之坚,一勺之水之净。先生以为,天性造化,既是 真性情的流露,更是自然的法则。先生尊师重教,热心公益事业。为了祭奠自己的恩师,手不停挥。先生与夫人情比金坚,恩爱非常。由于夫人的先去,先生永夜长 开眼,为报生平未展眉。先生秉性纯良,乐善好施。即使有人仿造他的作品,依然大度洒脱,不与计较。
  启功先生虽然生平成绩斐然,却从来都把自己放在人民之下,从不居功自傲。先生之古风,浩然长存。

   第四位,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界的泰斗黄昆,

       第五位,亲身参与中国两个经济体制建设的中国经济学家薛暮桥。他们功勋卓著,可以说没有他们,中国 的科学界,经济学界无法形成现今的规模。没有他们,中国很可能没有今天的强盛,可是没有他们,媒体和人民,如此安静,安静到淡漠。我不为二位泰斗一大哭, 我为天下苍生的愚昧和麻木而大恸!可有人他日声喷霜竹,来唱和沉睡的亡魂。

   第六位,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人物任仲夷,

       第七位,二战中因为报道“红色中国”而闻名的最后一位传奇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这两位前辈皆为思想开放,作 风开明的名士。虽然一中一西,却都具有战略眼光,一位成功开辟并耕耘了广州这块经济试验田,一位通过镜头和笔墨,让世界的眼光投向中国。作为传奇人物,他 们各自书写了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作为先驱,他们同时播种了国人与外国友人对中国发展的期望。作为离去的行者,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 

  7位风流人物俱往矣,千古英雄豪杰今何在? 

  历史在这一刻,肃立,默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