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aturday, 10 January 2015

“李克强经济学”向现实低头


最近中国大陆政、经两界发生的事,颇有看头,表面上没有关系,其实内在的根子却联在一起,难分难解。先说经济领域的事:二○一四年十一月下旬北京央 行突然宣布减息,不但引发市场动荡,而且标志所谓的“李克强经济学”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减息消息是在股市收盘后公布的,但下午收盘前却涌进大量买盘,日成 交量比前一天暴增三成,推动股市大涨。很明显,有人在减息决定公布前得到了内幕消息,提早入场布局。中国的股市是政策市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有人公然利用 提早得到的减息消息做市,显然没有把监管机构放在眼里,仍与过去一样,我行我素,表明政府高层所谓的强力反腐反贪,在股市领域难以奏效。股票市场是自由经 济制度的产物,但在专制政府主宰一切的体制里,权大于法,股票市场自然难逃权贵者乐园和普罗大众赌场的命运。
北京央行的突然减息行动,证明“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已经撞上南墙。“李克强经济学”是巴克莱资本集团分析师创造的新词,其核心 是以改革而不是以刺激经济的手法使中国经济转型,因此不惜让经济发展速度下滑,换句话说,就是以短痛换取长期的经济增长。《华尔街日报》概括了李克强经济 学的三个重要“支柱”:即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
过去一段时间,随着中国经济不景气特征越来越明显,已有一些经济学家作出中国政府将不得不重新回到以货币手段刺激经济发展老路的预测,也有人估计北 京很快会降息。李克强在二○一三年三月就任总理后,面对中国经济以出口带动增长、靠货币刺激经济发展的模式已走到尽头的困境,决定停止货币刺激,利用市场 机制推动结构性改革,希望走扩大内需的路,以此解决产能过剩、生产率底下的痼疾。李克强下的这一猛药,虽然有利经济长远发展,他也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顶 住了各方不断要求政府出台新经济刺激措施的呼吁,但中国经济在三十年所谓的改革道路上,已经走得太远,无法回头,不靠政府货币刺激,连表面的繁荣也无法维 持。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跌,各种问题大量涌现:银行坏账、不良就业、房价下跌等都是牵动社会神经的坏消息。
出口减少,产能过剩,经济雪上加霜
据银监会的数据,中国大陆二○一四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六千九百四十四亿元,上半年新增的不良贷款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新增规模,显示银行 资产质量受损速率在加速。今年大学毕业生高达七百二十七万,比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二○一三年还要多二十八万,创下历史新高。大学毕业等于失业已经成 为常态,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今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居然不到三成;这些年累积下来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早已超过一千万。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教 育部部长袁贵仁只有一个药方,即希望大学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言下之意是让大学生去与农民工、中学生抢饭碗。学生就业难反映出中国大陆经济形势的严峻, 即产能过剩导致企业不仅无法扩大生产规模,甚至必须减产,因此不敢招收新的员工,吸纳就业能力随之下降
过去二十多年在政府补贴出口的推动下,中国建起了号称世界工厂的庞大生产企业,但随着出口的减少,大量企业产能严重过剩,目前中国大陆积存的彩电、 冰箱,十年不生产都卖不掉。铺设铁路,尤其是高铁乃是这些年中国政府拉抬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铁路经营亏损严重,不得不靠银行巨额贷款支撑,导致银行 不良贷款大增。目前铁路设备制造商南车、北车集团产能过剩,根本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急需打开国外市场。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政府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场合推销 中国高铁,包括习近平、李克强在内的党政高层,出访在外时也要插上一手,可见情况之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