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Wednesday, 26 April 2017

那个叫蒋经国的农民工

01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谈一名流亡太子的意外身亡事件。
“接班人”这个岗位最不好干,看起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是众矢之的。
在老皇帝眼里,未来是属于你的,你早晚要取而代之,对失去权力的恐惧与防备远远多于对太子的慈爱。
在其他阿哥眼里,太子是羡慕嫉妒恨的焦点,当面喊大哥,背后下毒手,完了还对全世界唱梁咏琪《短发》:“哭到喉咙沙哑,还得拼命装傻……”
但是,我今天想聊的太子不是隔壁曹县的胖哥,而是海峡对岸的旧事。
1956年夏天,台湾中部的高山峡谷间,一群农民工模样的人打破了寂静,他们用手中的十字镐和炸药,与坚硬的大理石峡谷较上了劲。
这些南腔北调的人是败退台湾的国军老兵,在历史的大江大海中,命运随波逐流,当反攻变得日益渺茫,老兵变成了退伍“荣民”。
沙场余生的他们走向一个新的战场,凿穿险峻的中央山脉,修建第一条连接台湾东岸与西岸的横贯公路。
如果从空中看台湾,其状如太平洋边的一片芭蕉叶,南北长,东西窄。绵延的中央山脉如同隆起的“叶脉”,纵贯南北。
对于东西交通来说,中央山脉像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屋脊,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山峰有62座,其中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是台湾也是我国东南部的最高峰。
横贯东西的这条公路,在一百多公里的直线距离内,要从太平洋海岸线爬升到海拔3000多米的合欢山,穿越太鲁阁峡谷,跨过无数断崖与激流。同时,因处在西太平洋板块的地质活跃带,地震塌方灾害等频繁发生,其工程难度不亚于同时期大陆在横断山区修筑的川藏公路。
修筑中横公路有多难?
日本占据台湾的50年间,为加强对台湾山地民族的控制,曾持续不断在中央山脉整修道路,最终形成的“理蕃道路”也就是仅供人马通行的小道而已。50年代,美国人勘探设计估算,修筑中横公路要耗时11年才能修通,光是在大理石山体打隧道就要3年时间。
02
中横公路动工后,在开山放炮的工地上,在悬崖绝壁的栈道上,在简陋的茅屋工棚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壮实的中年男子的身影,跟“荣民”们的打扮差不多,也像个修路的农民工。
他叫蒋经国,俄文名字叫“尼古拉”,当时身份是“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换句话说,太子此时是遭受冷遇的“包工头”,带领着一万多老兵从事一个不被看好的基础设施项目。
如果从国民党元老的角度看,蒋经国无疑是另类的,或者说是一名曾经叛逆的太子。
1925年到莫斯科读书,1927年因不满蒋介石屠杀共产党宣布与父亲决裂,21岁毕业于莫斯科红军军政大学,然后成为工厂技术人员,娶妻生子,在苏联生活长达12年,直到抗战爆发才回国。虽同父亲言归于好,并用“三民主义”清除体内的苏俄“毒素”,但苏联生活的经历,还是给蒋经国留下了与众不同的烙印。比如喜欢搞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抓“政工”控制军、特、警,学习苏俄“契卡”改革情治系统等等。
与国民党大佬走精英路线的“民国范”不同,小蒋尤其擅长做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亲民务实,与中下层民众打成一片,这种做派在国民党内十分罕见。
因此,美国人一度搞不清蒋经国的政治倾向,担心他接班后在台湾搞共产主义,甚至认为他是1957年台湾“刘自然命案”引发的大规模反美示威的幕后黑手。加上与宋美龄、陈诚等大佬的矛盾,蒋经国被迫离开权力中枢。
没想到,俯身基层,埋头苦干,为日后的蒋经国时代奠定了坚实的民心基础。
03
几年前,我自东向西沿着中横公路走了一趟,一路跨越峡谷激流,断崖隧道,高山垭口,九曲回肠,雄奇险峻,沿途不时受塌方、落石困扰。
听说我是大陆来的,开车的司机大哥愈加小心翼翼,高度紧张——据统计,每次太鲁阁峡谷落石砸中的都是大陆游客。我去前几天,就有大陆游客被砸中身亡。
实地走了一圈,才能感到当时仅凭炸药和人工,修筑这样一条路有多艰险。直到现在,一些路段遇到大地震、超强台风等灾害仍会中断
峡谷中的长春祠——一座横跨于断崖瀑布上的优美建筑,供奉着两百多名殉职筑路者的灵位。1960年5月,中横公路建成通车,费时3年零9个月,平均每公里就有1人牺牲。
在恶劣环境中,蒋经国与这批老兵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这批跟着他上山下海的老兵,也成为他毕生最忠贞的支持者。
在长春祠,我见到几张修筑中横公路时的黑白照片。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小蒋和两名工程人员在悬崖栈道上攀爬的照片,说是栈道,其实就是几根插入峭壁的木棒而已,一失足太子可就完蛋了。
这种亲民务实的作风在小蒋执掌政权后更加鲜明,也成为其个人成功标志。
有西方记者说,自己在台湾“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蒋经国似乎天天都在竞选”。工厂、农村、车站、码头、军队、医院……以“民众朋友”自居的小蒋无处不在,连监狱都去,并与狱中囚犯一一握手。他最喜欢搞“突然袭击”,不打招呼,说走就走,连夫人蒋方良都不知道他去哪考察,无论碰上贩夫走卒,家庭妇女,还是上访群众,凡有话讲,必然驻足倾听。
据台湾官方统计,蒋经国即使在当了“总统”之后,四年间仍下乡197次,平均每星期一次。
04
“老蒋不行,小蒋不错。”在台湾期间,我接触的民众大多如此评价。
老蒋只想反攻大陆,不想建设台湾。小蒋主政不久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了南北高速公路、铁路电气化、北回铁路等“十大建设”,为台湾经济起飞奠定了重要基础。后来更勇于突破政治禁区,推动两岸交流和解除戒严,放开“党禁”“报禁”……
虽为父子,老蒋与小蒋的确太多不同。
从史料看,老蒋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喜欢自己做蛋炒饭,尤其喜欢野餐时做蛋炒饭。在大陆时期,无论在庐山,还是在重庆,日记中都留下了郊游时炒蛋炒饭的记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