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hursday, 12 April 2018

军民融合的历史逻辑-德国为什么强大?


军民融合在中国提出的时间不算长,中国严格意义上推动军民融合是在21世纪才开始,本世纪初开始提倡“军民结合”,“寓军与民”发展军民两用技术;2006年提出深化国防科研体制改革,建设国防科技创新新体系。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中国的发展阶段来看,将军民融合升格为国家战略,与当前中国所处的国内外形势有关——中国要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希望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时,需要确保全球资源与能源利益,要维护“一带一路”战略,还要面临日益增多的国际性地缘政治博弈……这一切都需要中国购买更多的“大炮”(注:“黄油”与“大炮”是形容经济与国防的一对比喻)——航母、军舰、卫星、军用飞机等等。如果这时候不改革中国的科技与军事工业体制,无异于有一条腿还陷在旧体制的泥潭,并未摆脱前苏联式的体制陷阱。
有人认为,中国强调军民融合与军改、与国企改革有着密切联系,甚至也有人认为,这仅仅是在为解决问题提供某种出路。不过,从历史逻辑来看,这样的认识未免低估了军民融合的未来发展前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可以很好地说明军民融合问题的重要性。
当时的德国与俄国分处大战的两个阵营,德国军工体系完整,依赖军民融合,军事装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俄国,在东线取得了坦能堡战役的辉煌胜利。与德国的军民融合所不同的是,俄罗斯是国有的军工体系,这个体系在开战初期仅为俄军提供了40门重炮,德军则拥有960门重炮。即便是战争后期,而俄罗斯的军工体系也缺乏生产重型火炮的能力,1914年,俄罗斯不得不从自己的宿敌日本紧急进口了一大批150毫米口径的38式榴弹炮。
走军民融合之路的德国,不但拥有当时世界最强的军工体系,后来同样的体系也运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俄罗斯却不汲取教训,始终坚持自己的国有独家军工体系,不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吃了大亏,后来这个“国有独家”体系,还因为国防经济的竞争,汲取了过量的社会财富,实际还让苏联最后走向了崩溃。
当年的德国,威廉二世为了支持军民融合是下了重本的。克虏伯公司原本就是一个制造汤匙和叉子的小工厂,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崛起成为欧洲最大的军火公司。当克虏伯公司老板弗里茨去世之后没有合适的继承人管理公司,威廉二世甚至亲自干预,安排当时德国的一位外交官古斯塔夫入赘到克虏伯家族,改姓克虏伯,接手公司管理。据说,当时的订婚仪式犹如内阁全体会议,威廉二世亲自出席,鼎立支持,德军总参谋部全体军官出席,海陆军全体将官举杯祝酒。
克虏伯这家民营企业也不负德军众望,战争全面爆发后,古斯塔夫•“克虏伯”在自己的日记本里面写下,“敌人越强,荣誉越大”。到一战的第三年,克虏伯已经可以做到每月交付德军900万发炮弹和300门各型火炮,包括420毫米口径的巨型工程榴弹炮。战争也让克虏伯公司发了财,在一战末,克虏伯公司的盈利已经达到4.32亿德国马克。
那个时候的沙皇俄罗斯就几乎完全没有走军民融合的道路,俄罗斯的民营企业最多也就提供点军服、鞋帽之类的东西,俄罗斯靠的主要是国有军工体系。虽然早有战争物资储备,但在剧烈的战争消耗面前,这些战争储备迅速消耗殆尽。原来准备打一年的76毫米口径火炮的1000发炮弹,实际只打了16天就用完了。原计划每月生产20万枝步枪,实际每月喊着口号,加班加点也就生产了3万枝,这就导致大量俄军的后备军根本没有装备可用,只能等着前线阵亡士兵的武器来装备。一战打到激烈的时候,沙皇御驾亲征也不顶事。这是体系的竞争,俄罗斯因为自己的“国有独家”完全败给了“军民融合”的体系。
中国的军民融合刚刚开始,这是一场体系性的革命,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变道超车。客观来看,在这场体系性的革命中,我们现在连1%的事情都还没做到。美国原本就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军民融合体系,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军民兼备,实打实地“两条腿”走路。2018年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明确提出联合部队的概念,这个联合部队不但将原有的军工制造商囊括在内,而且将一大批的服务业、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人才和机构也打包进来,组成了前所未有的“联合部队”。由此可见,他们的壮大,就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