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unday 5 May 2024

Docker容器使用小结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使用轻量级的容器虚拟化技术,开发者可以方便的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来发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 发行版上。

  • 命名空间: Docker 引擎采用 namespaces 来提供一个隔离的工作区,通过 kernel 的 pid、net、ipc、mnt、uts 等 namespaces 实现对进程、网络、消息、文件系统以及 HostName/DomainName 的隔离。
  • 资源配置:通过 cgroups 来控制容器的硬件资源。
  • 文件系统:利用 UnionFS,通过创建图层来实现对容器的轻量与快速更新。Docker 引擎可以使用多个 UnionFS 的变种,包括 AUFS、btrfs、vfs 与 DeviceMapper。
  • 容器格式:Docker 引擎结合 namespaces、cgroups、UnionFS 一起组成 libcontainer 容器格式,将来或许会支持更多的譬如 BSD Jails、Solaris Zones 容器格式。

Docker 已经成熟并被大量的应用到生产环境,所以概念部分就不阐述了,针对与 Virtual Machines 的区别说一下。

Docker 的出现,并非是为了取代 Virtual Machine,前者是为了 devops,后者则是为了统一开发环境。Docker 是一个容器,底层的实现是利用下层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功能,是进程级别的。而 VM 则是完全的虚拟化,底层则基本是虚拟机.

使用方法

很多人对概念部分不感冒,还是让我们直接进入使用环节,详细的参数,可以通过 docker COMMAND --help 来获取详细信息。

安装
  • Linux: 使用各发行版的包管理工具即可安装
  • Mac: Docker for Mac
  • Windows: Docker for Windows
试运行

我们在 Docker 容器中运行一个 echo 试试,首先拉取一个远程的 apline 镜像,其次容器中输出 “Hello World!”。

docker pull alpine
docker run -it apline echo "Hello World!"

是的,一个基于 Alpine 的镜像按照你的命令输出了 “Hello World”。我们查看下本地现有的镜像:

$ docker images -a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alpine              latest              4e38e38c8ce0        12 weeks ago        4.799 MB

查看下本地现有的 Docker 进程:

$ docker ps -a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aaa36d3bc66e        alpine              "echo 'Hello World'"   4 seconds ago       Exited (0) 2 seconds ago                       distracted_meitner

我们销毁该进程后,再查看下:

$ docker rm aaa36d3bc66e
aaa36d3bc66e
$ docker ps -a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我们如何进入容器中呢,譬如查看下镜像的内核与版本,然后退出并销毁该进程:

$ docker run -it alpine sh
/ # uname -a
Linux f35ec3b5e253 4.4.15-moby #1 SMP Thu Jul 28 22:03:07 UTC 2016 x86_64 Linux
/ # cat /etc/alpine-release
3.4.0
/ # exit
$ docker ps -a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c50ffeb5a709        alpine              "sh"                12 seconds ago      Exited (0) 1 seconds ago                       berserk_blackwell
$ docker rm c50ffeb5a709
c50ffeb5a709

我们把镜像也删除了吧:

$ docker rmi 4e38e38c8ce0
Untagged: alpine:latest
Untagged: alpine@sha256:3dcdb92d7432d56604d4545cbd324b14e647b313626d99b889d0626de158f73a
Deleted: sha256:4e38e38c8ce0b8d9041a9c4fefe786631d1416225e13b0bfe8cfa2321aec4bba
Deleted: sha256:4fe15f8d0ae69e169824f25f1d4da3015a48feeeeebb265cd2e328e15c6a869f

到这里,可以仔细观察下, container id 与 image id 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我们以 backgroud 运行一个容器,有时需要 attach 进容器进行一些操作,我们以 gists/nginx:stable 为例:

$ docker run --name my-nginx -d gists/nginx:stable
Unable to find image 'gists/nginx:stable' locally
stable: Pulling from gists/nginx
e110a4a17941: Pull complete
617dca60f103: Pull complete
b397f6ce6faa: Pull complete
09010597eddf: Pull complete
8ee5e0c70a8d: Pull complete
Digest: sha256:f8ed78c176be524fdb3e4193d6b6d36126745ab950b8f5e9d62186e598bd2660
Status: Downloaded newer image for gists/nginx:stable
72073c6d85cf3904201ccaff5fc9eb70525b5f57d010f43961047f4f03fb922b
$ docker exec -it my-nginx sh
/ #
/ # top
Mem: 341868K used, 1706792K free, 183572K shrd, 8692K buff, 190432K cached
CPU:   0% usr   0% sys   0% nic 100% idle   0% io   0% irq   0% sirq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2/150 13
  PID  PPID USER     STAT   VSZ %VSZ CPU %CPU COMMAND
    6     1 nobody   S    34260   2%   1   0% nginx: worker process
    5     1 nobody   S    34260   2%   1   0% nginx: worker process
    1     0 root     S    13444   1%   0   0% nginx: master process nginx -g daemon off;
    7     0 root     S     1524   0%   1   0% sh
   13     7 root     R     1516   0%   1   0% top
/ # exit
$

构建镜像

还是让我们直接以 Dockerfile 来入门讲解:

FROM <image>:<tag>
MAINTAINER <name>

ENV <key> <value>

RUN command

COPY <src> <dest>

EXPOSE <port>

VOLUME ["/path/to/dir"]

USER <username>

WORKDIR /path/to/dir

CMD yourcommand
  • FROM:Dockerfile 文件的第一条指令,当前镜像构建于哪个镜像,现在一般以 apline 即基础镜像。
  • MAINTAINER:指定维护者信息。
  • ENV:环境变量,被后续 RUN 等指令使用,并在容器运行时保持。
  • RUN:构建镜像的详细指令,每多一条 RUN 指令即多一层 layer。
  • COPY:复制 Dockerfile 文件所在目录中的文件或目录到容器中。
  • ADD:复制 Dockerfile 所在目录中的文件到容器中,也可以是一个 URL,还可以自动解压 tar。
  • EXPOSE:指定暴露给 Host 的端口号,可以如下几种形式,第三种是指定端口范围:
    • EXPOSE port1 port2
    • EXPOSE port1/tcp port2/udp
    • EXPOSE port1:port2
  • VOLUME:创建一个可以从本地主机或其他容器挂载的挂载点,一般用来存放数据库和需要保持的数据等。
  • USER:指定运行容器时的用户名或 UID,后续的 RUN 也会使用指定用户。当服务不需要管理员权限时,可以通过该命令指定运行用户。
  • WORKDIR:为后续的指令指定工作目录。
  • ENTRYPOINT:指定容器启动后的命令,不可被 docker run 提供的参数覆盖,有两种格式:
    • ENTRYPOINT [“executable”, “param1”, “param2”]
    • ENTRYPOINT command param1 param2
  • CMD:指定容器服务运行时的命令,有三种格式:
    • CMD [“executable”,”param1”,”param2”]
    • CMD command param1 param2
    • CMD [“param1”,”param2”] 提供给 ENTRYPOINT 的默认参数

最后通过在 Dockerfile 目录执行 docker build . 来构建镜像。

说到这里,提一下我构建镜像的方法,我现在基本是以 Alpine Linux 为基础镜像,docker run -it --name test alpine:3.4 sh 进入交互模式,将需要安装的服务在 shell 下一步一步去安装去配置,一切顺利后,再将步骤写入 Dockerfile 的 RUN 指令中。再 docker build .docker run .. 跑一遍,确认无误后,才会 push,最后通过 docker hub 的自动构建镜像。

目前,个人制作的公开镜像地址:https://hub.docker.com/r/gists/

运行时资源限制

选项 描述
-m,--memory="" 物理内存限制,单位 b、k、m 或 g,最小值 4m
--memory-swap="" 内存限制(memory + swap),同上,当值等于 --memory 时,表示禁用 swap,值为 -1 时表示不限制
--memory-reservation="" 内存软限制,单位同上
--kernel-memory="" 内核内存限制,单位同上,最小值 4m
-c, --cpu-shares=0 CPU 利用率权重,0 为忽略,默认为单核 1024
--cpu-period=0 指定时钟周期内(μs 微秒)的 CPU 的使用需要重新分配一次,最小值 1000,默认值 100000
--cpuset-cpus="" 设置容器允许使用的cpu,譬如允许容器使用双核,--cpuset-cpus="0,1"
--cpuset-mems="0-2" 应用于 numa 架构的 CPU,允许执行存储器节点 (0,1,2)
--cpu-quota=0 指定 --cpu-period="" 的时钟周期内有多少时间(μs 微秒)运行,默认值 -1,即不做控制
--blkio-weight=0 容器默认磁盘 IO 的加权值,有效值范围为 10-1000
--blkio-weight-device="" 针对特定设备的 IO 加权控制。其格式为 DEVICE_NAME:WEIGHT
--device-read-bps="" 限制此设备上的读速度,单位 kb、mb 或 gb
--device-write-bps="" 限制此设备上的写速度,单位 kb、mb 或 gb
--device-read-iops="" 通过每秒读 IO 次数来限制指定设备的读速度
--device-write-iops="" 通过每秒写 IO 次数来限制指定设备的写速度
--oom-kill-disable=false 是否允许 OOM Killer
--oom-score-adj=0 配置 OOM (-1000 to 1000)
--memory-swappiness="" 控制进程将物理内存交换到 swap 的意向,越小越倾向于使用物理内存,当为 0 时,表示不加任何限制,而不是禁用swap
--shm-size="" /dev/shm 大小,单位 b、k、m、g,值必须为大于 0

运行 GUI 镜像

Docker 当然可以运行 GUI 镜像,譬如 Firefox,让我们直观的认识下 Firefox 的 Dockerfile:

FROM alpine:edge

RUN set -xe && \
    echo "http://dl-cdn.alpinelinux.org/alpine/edge/testing" >> /etc/apk/repositories && \
    apk add --no-cache \
                    firefox \
                    libcanberra-gtk3 \
                    dbus-x11 \
                    libstdc++ \
                    libgcc \
                    musl \
                    ttf-dejavu && \
    addgroup -g 1000 -S firefox && \
    adduser -u 1000 -G firefox -h /home/firefox -D firefox

USER firefox

CMD ["/usr/bin/firefox", "-new-instance"]

这是我写的一个简单的 Firefox 的 Dockerfile,如何运行呢

docker run \
    -d \
    --name firefox \
    -e DISPLAY=$DISPLAY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v /dev/snd:/dev/snd
    gists/firefox

注意:运行 docker run 之前,你需要允许 docker 用户的 X server 权限

xhost +local:docker

CentOS 下,docker 是以 root 运行的,所以需要

xhost +local:root
xhost 一些衍生

xhost 是用来控制 X server 访问权限的。通常当你从 hostA 登陆到 hostB 上运行 hostB 上的应用程序时,做为应用程序来说,hostA 是 client,但是对图形来说,是在 hostA 上显示的,需要使用 hostA 的 Xserver,所以 hostA 是 server。因此在登陆到 hostB 前,需要在 hostA 上运行 xhost +user 来使其它用户能够访问 hostA 的 Xserver。

具体用法:

xhost +/- Name,Name 语法:family:name
xhost +: 是使所有用户都能访问 Xserver
xhost +ip: 使 ip 上的用户能够访问 Xserver
xhost +nis:user@domain: 使 domain 上的 nis 用户 user 能够访问
xhost +inet:user@domain: 使 domain 上的 inet 用户能够访问
xhost +local:wheel: 使本地用户wheel 能够访问

镜像导入导出

docker save imageID -o name.tar
docker load -i name.tar
docker tag imageID name:tag

容器导入导出

docker export containerID > name.tar
docker import name.tar
docker tag imageID name:tag

群集模式

https://docs.docker.com/engine/reference/commandline/swarm/

swarm 在现在的 docker 中是内建的,直接可以开启

创建

docker swarm init
docker swarm join-token worker
docker swarm join-token manager

让其他 docker 加入该集群,可以按照提示操作,可以选择加入 worker 还是 manager

如果有防火墙,注意开启如下防火墙端口

协议 端口 描述
tcp 2377 集群管理通信
tcp & udp 7946 节点间通信
udp 4789 overlay 网络
esp all overlay 加密网络

譬如 iptables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conntrack --ctstate NEW -m tcp --dport 2377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p udp -m conntrack --ctstate NEW -m udp --dport 4789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conntrack --ctstate NEW -m tcp --dport 7946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p udp -m conntrack --ctstate NEW -m udp --dport 7946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p esp -j ACCEPT

譬如 nftables

nft add rule inet filter input tcp dport 2377 accept
nft add rule inet filter input udp dport 4789 accpet
nft add rule inet filter input tcp dport 7946 accpet
nft add rule inet filter input udp dport 7946 accept
nft add rule inet filter input ip protocol esp accept
stack
docker stack deploy -c ./docker-compose.yml name
docker stack rm name

more: https://docs.docker.com/engine/reference/commandline/stack/

node
docker node update --label-add zone=name node_id
docker node update --label-rm zone=name node_id

more: https://docs.docker.com/engine/reference/commandline/node/

service update
docker service update --replicas=3 service_name

more: https://docs.docker.com/engine/reference/commandline/service/

dockerhub

登陆 dockerhub 网站,获取 access tokens 后

echo xxxxxxxxxxxxxxxx | docker login -u username --password-stdin

打开试验性功能,方便 buildx 等试验性功能

~/.docker/config.json
{
    "experimental": "enabled"
}

未完待续……

参考: https://docs.docker.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