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解】:
1、陇西行:古代歌曲名。
2、貂锦:这里指战士。
3、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4、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韵译】:
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评析】: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
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的情人。全诗反映了汉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
灾难,表达了非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虚
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
陇西行四首
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
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
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4%A1%E5%AE%9A%E6%B2%B3
-----------------------
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
胡儿起作本蕃歌,齐唱呜呜尽垂手。
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
回身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
蕃音虏曲一难分,似说边情向塞云。
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
在中国的河流中,无定河算不上一条大河。它发源于陕北白于山,只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水量也没多少。然而在古诗里,无定河却名声响亮。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恰处在农耕区与草原的临界地带。正如李益在诗中所描绘的,无定河自古“塞云”遍布,是历代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
无定河作为边塞,可以从秦汉算起。那时,从黄河河套地区起家的匈奴强盛起来,位于河套东南面的无定河,就成了中原王朝北方防线上的要冲。自秦至西汉,蒙恬、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历经多次征战,才逐走匈奴,将无定河流域划入帝国版图。而到了汉末三国时代,中原混战,边境线南退,这里又重新落入匈奴之手。
-------------------------
你好,无定河
无定河是一条极具传奇色彩的河流,中游流经陕西靖边县、内蒙古乌审旗交界处,由陕西清涧县境内入黄河。无定河流域,地形地貌宛若上苍神斧刀工之杰作,特色显著;历史有神话般的演进故事,跌宕起伏;农业种植面积大、品种多,环保绿色;工业异军突起,后发优势大,前景广阔;旅游全域性强,唯一性突出,神奇迷幻;民俗独特,民歌高亢,笃爱用信天游的韵律表达传递心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一、无定河之名诱人探究。
洪水浩浩云茫茫,北风卷地白草折。
先人们说无定河是一条不听话的河、放荡不羁的河。河水在河床中随意流淌,任意改道,宽阔的河床无法种植庄稼。
其实,无定河,古称生水、朔水、奢延水,水草丰茂,河流清澈。只是唐及五代以来,因流域内植被破坏,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清浊无常,故有恍惚(忽)都河、黄糊涂河和无定河之名。
无定河,黄河一级支流,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榆林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定边县(延安吴起县)白于山北麓,上游名为红柳河,流经靖边新桥后称无定河(也有把河流进入内蒙古巴图湾后称为无定河之说)。沿途纳主要支流,北岸有源自内蒙古的纳林河、海流兔河,陕西榆阳榆溪河;南岸的芦河、大理河、淮宁河等。流经定边、靖边、米脂、绥德县,至清涧县川口以南20公里处,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全长491公里。红柳河源于定边东南长春梁东麓,东南流向。
无定河从白于山北麓向北流,至内蒙古乌审旗巴图湾转向东流,过镇川堡后折向东南。其流路形似马蹄,向北凸出,这种不自然的转弯与构造运动有关。
无定河流域水系分布不均匀,基本为一风倒树状水系。风沙区河流稀少、短小,黄土区河网发育、支流众多。全水系具有南岸支流长而多、北岸支流短而少的特点。南岸支流大理河较大,发源于靖边县白于山的东侧,流经子洲县城,于绥德县城附近湮入无定河。
无定河在历史上疏于治理。宋代著名军事家、科学家沈括曾在无定河一带率兵抗击西夏,他所著《梦溪笔谈》中,对无定河作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描写:“余尝过无定河,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外皆动,倾倾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则人马拖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孑遗者。”写出了无定河泥沙滚滚、飘忽无定、车陷人没的情景。新中国成立前,仅于1938年修建织女渠一条,从镇川堡对岸引无定河水到米脂县窦家圪公式,渠长18.5公里,灌溉近1万亩,使用一年就被山洪冲毁。1949年4月至1950年5月,进行修复。1944年,中共靖边县委书记恵中权就率领群众在杨桥畔兴修水利,引水拉沙,整修土地。1950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无定河流域先后又修建了定惠渠、第二定惠渠、绥惠渠等灌溉工程,各支流修建水库近百座。
在一定要把黄河的事办好、一定要把淮河的事办好的年代,无定河治理突飞猛进,兴建水库,引水灌溉,疏理河道,在河床种植水稻,发展水产养殖,建小型水电站等水资源利用项目。
追溯历史,这条河,亿万年来悠然不停地述说过去,歌唱当代,奏鸣未来。
二、无定河流域故事跌宕。
考古发现,华夏祖先黄帝部落,远在上古时代已在无定河流域生息繁衍。前秦阳周古城就布局在无定河支流之芦河岸边。秦统一七国后,秦始皇派其长子扶苏亲守上郡(今绥德)。秦朝大将蒙恬、汉代名将李广曾率部驻守上郡,著名的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汉武巡边都从这里经过。
唐朝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之二中吟道:“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此时,无定河两岸战事频发,唐德宗贞元中(785年—805年)分振武、朔方二节度置夏州节度使,治夏州(今陕西靖边白城子),领夏、绥、银、宥、静五州节治。此举旨在维护统一,以免分裂心患。
唐朝设置定难军于夏州,节治五州,是有力的定边靖边安边之策。
因为,早在之前二百余年的407年,匈奴氏赫连勃勃就乘机率大军举旗南下,掠地夺城,登基就职,旋而北归建立大夏国,差十万匈、汉之众,历时五年,在无定河北岸,建成面积比后来唐城还要大三分之一,可居住二十余万人口的“统万城”,使五胡十六国又多了一个小兄弟。这段历史,不能不使刚刚建立唐王朝的君臣们高度重视,采取对策。
令后人惋愕的是,这座“乃远惟周文,启经始之基;近祥山川,究形胜之地,遂营起都城,开建京邑。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其为独守之形,险绝之状,固以远迈于咸阳,超美于周洛。于是延王尔之奇工,命班输之妙匠,搜文梓于邓林,采秀石于恒岳,九域贡以金银,八方献其瑰宝,亲运神其,参制规矩,营离宫于露寝之南,起别殿于永安之北”之浩大的城池,在北宋初年,为防止西夏占城失守,随着皇帝的圣旨,人为毁掉了!
历史变幻莫测,唐朝灭亡后,唐朝的担心随着时代变迁终究变成事实。追溯根源,除根本原因外,即是当年定难军节度使设置的世袭制埋下的祸种,为其后裔李元昊坐大,独立门户,建立西夏国创造了条件,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
至此,无定河流域又寄生出一代王朝,而且延续190年之久。
封建王朝更迭的根本原因不消除,其周期率也不会改变,王朝就有被推翻、被颠覆、被取代的土壤,只是周期波形的长短而已。
历史已经进入明朝末年,曾经的唐朝定难军节度之静州,又有一位被誉为闯王的农民揭竿而起。此人便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推翻明朝统治,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成为大顺国皇帝的李自成。
时间向后推移,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批有志之士舍小家为大家,走上救国为民之路,甚至整村的青壮年都参加革命;绥德师范被称为西北革命的摇篮。四十年代末,中共中央领导人率“亚洲部”由延安岀发,行军至靖边,在流域内之天赐湾(流域内当代走岀第一个院士之乡)、小河一带驻扎月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后沿着无定河支流大理河东进,并在历史上曾经走出11个进士的杨家沟扶风寨安营扎寨,指挥百万大军,决胜千里之外。让世人惊叹的是当时中共中央中枢,一年多时间里,在无定河流域与农民同吃同住,住过当地三十多户农民的窑洞,并召开中央靖边“小河会议”、米脂杨家沟“十二月会议”。
据历史记载,无定河流域明长城沿线共有三十六营堡之多,足见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其中位于横山县城东北、无定河南岸的波罗(梵语,渡到彼岸的意思)古堡,自古为军事要地,是北进咽喉、西去隘口的塞上重镇,也是当时陕北军事政治重地。波罗古堡依山傍水而建,山是黄云山,河是无定河。1946年10月23日,我党西北局策动领导的横山起义,指挥部就设在古堡。
1948年3月23日,在吴堡县川口黄河渡口,毛泽东等即将踏上渡船,转身向送行的群众挥手告别,迎着胜利的曙光,上船乘风破浪,在船工的号子声中驶向彼岸!无定河见证了中共中央统率机关,在无定河流域一年多时间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有《沁园春·雪》词下阙为证:“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如今,伟人气贯长虹的词章韵律,仍然回荡在无定河流域上空,激励着人民群众进行新的长征,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无定河流域风光迷人。
1936年2月,毛泽东随红一方面军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时,在清涧县“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感情奔放,胸襟豪迈,抒写北国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上阙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鲁迅先生在《雪》中,对北国的雪描述为:“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方,枯草上,就是这样。”
无定河流域的雪,既不同于“暖国”的雪,也区别于北方其他地区的雪。狂风怒吼时,大风卷着雪花,和着从毛乌素沙漠吹起的沙粒,肆虐落下;无风时,雪花硕大,如撒在天空中的白色花瓣,逸然温柔地与大地亲吻,与雪花亲和。初雪时,雪花与地面接触的一刹那,缓缓消融在地面上……
无定河流域地形地貌极具特色,南山(坡),中滩(平),北沙(漠)。呈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景色独特迷人。
流域内川道纵横,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分布河流两侧。明长城以北有200多个内陆湖泊,其中最大的红碱淖海子面积6000多公顷,为陕西最大的内陆湖,点缀在大漠之中,犹如朔方明亮的眼睛,使朔北迤逦婉约,旖旎多姿。
西来一片太行色,东去千秋无定河。无定河流至波罗,因芦河汇入,河面宽阔千米,河水静静地流淌,在夕阳下呈现一幅动情的美景湿地。今年芒种时节,傍晚站在山顶眺望,无定河湿地蜿蜒曲折,线条柔美,草木葳蕤,鲜花粲然,牧牛悠哉;落日余晖,夕阳晚霞,一幅长河落日映古塔的奇景,壮美无比,难怪当地人美其名曰“小扬州”。
芦河上游的靖边龙洲丹霞地貌,因其波纹形似波浪,峡谷纵横,被称为波浪谷,展示的是由亿万年的风、雨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岩石的复杂的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构成。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它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相左,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红色之间夹有白色线条,红白相间;而靖边龙洲的波浪谷则以红色为主。
登高望去,红色砂岩石宛如彩云追月,七彩缤纷、绰约多姿,红色、赭红色相间的图纹,鬼斧神工般刻于沟边、峁上、山巅、河岸,一条条、一片片、一圈圈、一点点,花纹似波浪,形态拟万物。不同角度望去,如峡谷瀑布、祥龟望海、情人对诉、凤凰展翅、芙蓉出水、金鸡独立、猛虎下山,还有闫寨石窟,凿于悬崖峭壁……波浪谷,一年四季容颜变换:雪中,红白相间,如雪中红梅绽放;雨后,与水库映岀的彩虹相衬,大面积祼露的砂岩石,如覆盖在地面上浸染后晾晒的红色布匹,一层层、一卷卷,更加鲜红艳丽;由高向低,似黄土地中涌出的一股红色水流漫漫地向峡谷中流淌!炎阳下,与谷底潺潺的溪水、水库碧波粼粼的涟漪、远处山顶上旋转的风电机翼翅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实景画。秋天,红砂岩丹霞相伴满山遍野的丹林,更加绚丽夺目,与无数仙境试比娇!
四、无定河流域产业异军突起。
无定河流域曾经是边塞战事频繁和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元代诗人陈佑是这样描述《无定河》的:“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行。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如今,风电、太阳能发电如雨后春笋,智能无人机试飞暨空天体验基地、民航客机维护训练基地、现代绿色环保农业基地、山羊生猪养殖基地,遍布流域……
无论乘汽车从东、南、西、北高速来,还是坐火车进入,或乘飞机抵达,一进无定河流域陆空,跃入眼帘的是,银色旋转的风电机翼翅,喷出火舌的天然气井架,反光熠熠的太阳能电池板,林立的能源转换工厂,万亩连片的土豆种植基地,波光粼粼的水库,河床内的稻田,绿树成荫的毛乌素沙漠……
开发天然气的井架高耸,刚刚岀气体的井位上空管道自燃火苗喷射。天然气气源中心主储区在流域之靖边、横山两县,生产的天然气优质,燃烧中不产生灰渣和有毒气体,被称为清洁燃料,目前已向北京、西安、银川等大城市输气,并列入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补充基地。流域内同时建设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厂,年产甲醇20万吨。
玉米、谷子、糜子、豆子、荞麦、洋芋、蔬菜,种植面积大,而且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当夏季,都有洋芋花、荞麦花观赏节;秋天,品种众多的农作物,由山地向坡地、平原、滩地漫延,不同颜色搭配,景色绝佳……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榆林产粮总量市级排名已位居陕西首位,粮菜基地主要分布在无定河流域内,以绿色环保著称,远销上海、杭州等地。
无定河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文艺作品。较早的文学作品,如《统万城铭》,就是十六国时期夏文学仅存的硕果,是北朝散文的秀丽篇章,其文学价值至今仍闪耀着不熄的光芒!比较流行的陕北民歌、陕北道情、陕北秧歌、信天游、唢呐、说书、剪纸等,更有特点,历久弥新。上世纪四十年代,仅延安鲁艺师生在绥德、三边(定、安、靖边)等无定河流域,就采集整理出近千首陕北民歌,著名音乐家吕骥对此给予极高评价。歌剧《白毛女》第一次编演就采用了许多陕北民歌的曲调;著名诗人李季在三边工作5年,记录了3000多首信天游,并用信天游风格创作了他的成名作《王贵与李香香》。新时代,新发展,新变化,无定河流域文艺,搬上荧幕,走上央视舞台,迈岀国门。特色文化,传承文明,推动发展,激励人民群众奋斗达致新梦想。
如今,能歌善舞的无定河流域人民群众,把神奇的自然、跌宕的历史、生活的变化,编成信天游、陕北民歌、陕北说书,这高亢动听的旋律,和着无定河潺潺之水,奔腾不息地流向远方……
from http://www.yl.gov.cn/mlyl/llyl/fjmq/65143.htm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