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势判断
今后十年最大的问题和危机来自于利益分配问题。
分配问题包括两方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配不均衡,责权利不对等;利益集团和老百姓的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已经是变相的土地兼并形态。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配不均衡,结果导致土地财政,卖地过日子,不但透支了未来中国发展潜力,大幅提高营商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消灭产业升级潜力,更形成事实上的“财政联邦制”,尾大不掉的诸侯经济不但危害执政党的威信,做不到令行禁止,而且危害国家政治安全。
利益集团和老百姓分配严重失衡,结果导致内需严重被压缩,在外需萎缩已经成为定局后,产能严重过剩,不得不面对去过剩产能的痛苦过程,而这个过程不 但让30年积累的很多财富灰飞烟灭,而且会形成严重的金融风险。看看九十年中期国企破产潮导致的社会稳定危机和后遗症,我们可以预见这一波去过剩产能会更 加惨烈,因为规模更大,民营资本参与更多,社会保障的组织体系和能力更弱。
上面其实只是说了分配问题可能的症状和后果,要想找到解决出路,必须讨论病因。那么分配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分配出问题从逻辑上是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开始的,以后为了救急,不断祭出王八拳奇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系统解决问题,一错再错。
八平方后,中国经济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危险境地。外部遭到西方经济制裁,出口严重萎缩,外资来源断流,内部改革停顿,内部需求也严重萎缩。宏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全部完蛋。
而当时面临严重的就业危机,因为60年代到70年代生育高峰带来的就业潮正滚滚而来,社会面临严重动乱。当时全世界的西方主流媒体讨论的是中国是1990年瓦解还是1991年瓦解,美国甚至着手准备中国瓦解后的接管班底和傀儡政府。
而当时的国家计委研究机构通过多年统计数据分析,依据奥肯定律,得到在目前中国产业结构和投入产出效率情况下,GDP增长率和新增就业岗位的关系: 大概GDP每增加1%,可以增加100万到120万个就业岗位。所以GDP崇拜的来源是这里:GDP增长与否,危及TG政权的存在与否,社会安定与否。
既然是涉及到TG生存问题,就不存在任何政治争论了,1992年初,286南巡,东风开来满眼春,吹响GDP大干快上的号角,然后是1992年10 月TG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决策:第一次提出了“保八”的概念(GDP增长由6%提高到8%);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第一次确立 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三项决策第一项是目标,第二项是保八的经济保障,第三项是保八的政治保障。
然后就是全国GDP增长狂热,然后就是恶性通货膨胀。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王八拳的行政手段,把通胀打下去,但是仍然面临完成GDP增长的任务。而为了迅速支持GDP增长,投资,消费和出口必须并驾齐驱。
当时的智囊们认为,根据国际垂直分工理论,中国要最快速解决就业问题,解除社会不安定引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外向型道路是最佳选择。这就是神州大地无处没有血汗工厂的由来。
而外向型产业,前提是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场,这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拼死加入WTO决策的由来。
而为了减少出口厂家的风险,减少国内金融风险,筹集外汇进口原材料和设备,强制结汇制度就必须建立。这就是现在的与美元联系汇率制度的由来。而与美元绑架,实际上改变了人民币发行基础货币的独立性,这就是现在我们在货币政策上受制于美国人,随时面临通胀压力的原因。
而为了筹集投资,一个是打股市的主意,这就是中国股市上市额度审批制和省市部委分赃制的由来。另一个是不惜代价吸引外资。
为了吸引外资,一个政策是低估人民币(九十年代一次性贬值50%),人民币硬性地与美元挂钩,形成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补贴,形成了对外汇的虹吸现象,导致外资大规模涌入。
第二个政策是外资投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都在通过贱买资源招商引资(在相当长的时间中,中国的土地、矿产等资源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还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以达到招商引资目的。
第三个政策是政府刻意压低劳动力价格,让资本家有残酷剥削的法律依据。
这些政策使得中国商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中国产品得以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但是中国的有限的自然资源被野蛮地开发,国民财富大规模流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未来的政府埋下了巨大隐患。
而其中最严重的后果是压低劳动力价格,不但导致内需严重不足,而且还导致社会严重分化,形成了社会不稳定的火山。
实际上到了2002年,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过剩和生产过剩的先兆。为了消化掉迅速增长的产能,除了加大出口外,就是放出了住房商品化这个魔鬼,结果是地方政府卖地象吸鸦片一样上瘾,房价再也不受中央政府控制。
上述政策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卖地财政迅速做大,买办资本和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制造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平衡的结果;国家迅速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发行了天量的基础货币,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开始极度扭曲;由于三座大山的功劳,内需被压缩到了畸形的程度,国民经济结构极度扭曲。
而这些政策都是为了燃眉之急,实际上只是匆忙的摸石头,并无长远考虑,与让国企大批破产政策如出一辙:剪断箭杆,不管箭头。
所以暂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些更严重的问题,甚至一点儿也不比解决的少。
所以救急性的经济政策从来都是双刃剑,有一利必有一患。
二、下阶段任务猜想
系统科学有一个常识,复杂系统的控制策略(相当于政策)都有延迟,放大,误差,惯性的特点。而且任何经济政策都存在效能递减甚至效用逆反的现象。
中国的宏观政策也不例外,地方政府日益强大的博弈地位和博弈能力,已经可以选择性的听或不听中央政策,对自己有利的就强烈拥护,对自己没什么影响的就给面子站脚助威,对自己影响强烈的就阳奉阴违,大事化小。
而当既得利益集团拥有政策决定权的时候,政策的改变就会变得极端困难,任何对自己有利的政策都会被被固化、强化、扩大化,而不管洪水滔天。
例如持续十年的房地产政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时为了吸纳资本过剩和生产过剩,房地产几乎是“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唯一选择,本来只是一个临时性启动 经济和保持稳定的权宜之计,现在因为各方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攸关,成为了连续十年的对老百姓的财富和权利的剥夺,而且还用城市化进程这种遮羞布来掩盖。
但是这种政策还是无法持续的,因为就算是一网打尽的竭泽而渔,现代土地兼并,也有耗竭的时候,例如最近几年浙江不断出现的资本从实业逃跑到投机行业,导致正常的生产流通濒于瘫痪,就是竭泽而渔难以为继的信号。
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0.8万亿人民币负债难以按期偿还,也说明这种分灶吃饭,诸侯经济的模式难以为继。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分配出现问题,当然还得从分配入手,优先解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配;中央政府和利益集团(尤其是垄断金融集团)分配;利益集团和老百姓分配三个环节。
这其中最大问题其实是卖地财政和金融垄断。
卖地财政导致地租迅速增高,导致实业运营成本上升,失去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卖地是饮鸩止渴。
目前中国民企实际融资成本大概是名义或法定融资成本3倍,金融垄断集团依靠金融特权(各种形式的高利贷)牟取暴利,其实目前除了金融机构外,连大型 央企的收入来源都有相当比例的变相放贷的收益。结果是挤压了民企的利润空间,结果是实业迅速凋零,实业资本不得不出逃进入投机行业。这就是拉美化的典型特 征。
根据上述判断,猜想下一阶段改革本质上将是政治改革,改革中央集权方式(例如一些放权政策作废),对官员控制方式(例如考评体系改革),TG组织体系模式(例如纪检委直属中央)。
在这个政治体制保障基础上,才能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权利划分(例如有传闻国家税务局将改为征收局,地方税务局改为稽查局--要想打断卖地财 政循环链,税收分成体制必须改革);改革中央政府与垄断集团的责权利划分(例如利率市场化,汇率独立,能源定价市场化--要想打断垄断利益,消灭垄断行政 权力是必须的);改革垄断集团与老百姓之间分配格局(例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化,征收高额资本利得税,征收遗产税等等--要想解决贫富悬殊,杀富济贫是必然 的)。
据说改革方案讨论n次,仍然难产。
可是时间不等人,中国如果继续目前的竭泽而渔政策,当所有增长潜力和人力资源被耗竭后,或者成为第二个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但是我们会社会动荡,因 为我们人多;或者成为第二个拉美,萧条、腐败、贫困、混乱,甚至分裂。这绝非耸人听闻,目前的“财政联邦制”下的诸侯经济就是一个苗头,某些省就把对口援 助西部贫困地区看成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杀富济贫,在高级别的会议上闹腾了多次了。
很多年前,一个因为高岗事件受牵连的陕北红军老干部对我说过:动利益格局,那是要死人的。台湾高阳也说过:真正的不共戴天不是杀父之仇,而是断人财路。
-----------------------------------------------------------
本 博客的抬头有写“人活在世上,其实就是为了“利益”二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再正常不过。 所以如果共匪始终只顾自己的利益而罔顾民众的利益,那毫无疑问-它死定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今后十年最大的问题和危机来自于利益分配问题。
分配问题包括两方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配不均衡,责权利不对等;利益集团和老百姓的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已经是变相的土地兼并形态。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配不均衡,结果导致土地财政,卖地过日子,不但透支了未来中国发展潜力,大幅提高营商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消灭产业升级潜力,更形成事实上的“财政联邦制”,尾大不掉的诸侯经济不但危害执政党的威信,做不到令行禁止,而且危害国家政治安全。
利益集团和老百姓分配严重失衡,结果导致内需严重被压缩,在外需萎缩已经成为定局后,产能严重过剩,不得不面对去过剩产能的痛苦过程,而这个过程不 但让30年积累的很多财富灰飞烟灭,而且会形成严重的金融风险。看看九十年中期国企破产潮导致的社会稳定危机和后遗症,我们可以预见这一波去过剩产能会更 加惨烈,因为规模更大,民营资本参与更多,社会保障的组织体系和能力更弱。
上面其实只是说了分配问题可能的症状和后果,要想找到解决出路,必须讨论病因。那么分配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分配出问题从逻辑上是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开始的,以后为了救急,不断祭出王八拳奇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系统解决问题,一错再错。
八平方后,中国经济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危险境地。外部遭到西方经济制裁,出口严重萎缩,外资来源断流,内部改革停顿,内部需求也严重萎缩。宏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全部完蛋。
而当时面临严重的就业危机,因为60年代到70年代生育高峰带来的就业潮正滚滚而来,社会面临严重动乱。当时全世界的西方主流媒体讨论的是中国是1990年瓦解还是1991年瓦解,美国甚至着手准备中国瓦解后的接管班底和傀儡政府。
而当时的国家计委研究机构通过多年统计数据分析,依据奥肯定律,得到在目前中国产业结构和投入产出效率情况下,GDP增长率和新增就业岗位的关系: 大概GDP每增加1%,可以增加100万到120万个就业岗位。所以GDP崇拜的来源是这里:GDP增长与否,危及TG政权的存在与否,社会安定与否。
既然是涉及到TG生存问题,就不存在任何政治争论了,1992年初,286南巡,东风开来满眼春,吹响GDP大干快上的号角,然后是1992年10 月TG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决策:第一次提出了“保八”的概念(GDP增长由6%提高到8%);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第一次确立 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三项决策第一项是目标,第二项是保八的经济保障,第三项是保八的政治保障。
然后就是全国GDP增长狂热,然后就是恶性通货膨胀。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王八拳的行政手段,把通胀打下去,但是仍然面临完成GDP增长的任务。而为了迅速支持GDP增长,投资,消费和出口必须并驾齐驱。
当时的智囊们认为,根据国际垂直分工理论,中国要最快速解决就业问题,解除社会不安定引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外向型道路是最佳选择。这就是神州大地无处没有血汗工厂的由来。
而外向型产业,前提是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场,这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拼死加入WTO决策的由来。
而为了减少出口厂家的风险,减少国内金融风险,筹集外汇进口原材料和设备,强制结汇制度就必须建立。这就是现在的与美元联系汇率制度的由来。而与美元绑架,实际上改变了人民币发行基础货币的独立性,这就是现在我们在货币政策上受制于美国人,随时面临通胀压力的原因。
而为了筹集投资,一个是打股市的主意,这就是中国股市上市额度审批制和省市部委分赃制的由来。另一个是不惜代价吸引外资。
为了吸引外资,一个政策是低估人民币(九十年代一次性贬值50%),人民币硬性地与美元挂钩,形成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补贴,形成了对外汇的虹吸现象,导致外资大规模涌入。
第二个政策是外资投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都在通过贱买资源招商引资(在相当长的时间中,中国的土地、矿产等资源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还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以达到招商引资目的。
第三个政策是政府刻意压低劳动力价格,让资本家有残酷剥削的法律依据。
这些政策使得中国商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中国产品得以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但是中国的有限的自然资源被野蛮地开发,国民财富大规模流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未来的政府埋下了巨大隐患。
而其中最严重的后果是压低劳动力价格,不但导致内需严重不足,而且还导致社会严重分化,形成了社会不稳定的火山。
实际上到了2002年,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过剩和生产过剩的先兆。为了消化掉迅速增长的产能,除了加大出口外,就是放出了住房商品化这个魔鬼,结果是地方政府卖地象吸鸦片一样上瘾,房价再也不受中央政府控制。
上述政策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卖地财政迅速做大,买办资本和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制造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平衡的结果;国家迅速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发行了天量的基础货币,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开始极度扭曲;由于三座大山的功劳,内需被压缩到了畸形的程度,国民经济结构极度扭曲。
而这些政策都是为了燃眉之急,实际上只是匆忙的摸石头,并无长远考虑,与让国企大批破产政策如出一辙:剪断箭杆,不管箭头。
所以暂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些更严重的问题,甚至一点儿也不比解决的少。
所以救急性的经济政策从来都是双刃剑,有一利必有一患。
二、下阶段任务猜想
系统科学有一个常识,复杂系统的控制策略(相当于政策)都有延迟,放大,误差,惯性的特点。而且任何经济政策都存在效能递减甚至效用逆反的现象。
中国的宏观政策也不例外,地方政府日益强大的博弈地位和博弈能力,已经可以选择性的听或不听中央政策,对自己有利的就强烈拥护,对自己没什么影响的就给面子站脚助威,对自己影响强烈的就阳奉阴违,大事化小。
而当既得利益集团拥有政策决定权的时候,政策的改变就会变得极端困难,任何对自己有利的政策都会被被固化、强化、扩大化,而不管洪水滔天。
例如持续十年的房地产政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时为了吸纳资本过剩和生产过剩,房地产几乎是“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唯一选择,本来只是一个临时性启动 经济和保持稳定的权宜之计,现在因为各方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攸关,成为了连续十年的对老百姓的财富和权利的剥夺,而且还用城市化进程这种遮羞布来掩盖。
但是这种政策还是无法持续的,因为就算是一网打尽的竭泽而渔,现代土地兼并,也有耗竭的时候,例如最近几年浙江不断出现的资本从实业逃跑到投机行业,导致正常的生产流通濒于瘫痪,就是竭泽而渔难以为继的信号。
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0.8万亿人民币负债难以按期偿还,也说明这种分灶吃饭,诸侯经济的模式难以为继。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分配出现问题,当然还得从分配入手,优先解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配;中央政府和利益集团(尤其是垄断金融集团)分配;利益集团和老百姓分配三个环节。
这其中最大问题其实是卖地财政和金融垄断。
卖地财政导致地租迅速增高,导致实业运营成本上升,失去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卖地是饮鸩止渴。
目前中国民企实际融资成本大概是名义或法定融资成本3倍,金融垄断集团依靠金融特权(各种形式的高利贷)牟取暴利,其实目前除了金融机构外,连大型 央企的收入来源都有相当比例的变相放贷的收益。结果是挤压了民企的利润空间,结果是实业迅速凋零,实业资本不得不出逃进入投机行业。这就是拉美化的典型特 征。
根据上述判断,猜想下一阶段改革本质上将是政治改革,改革中央集权方式(例如一些放权政策作废),对官员控制方式(例如考评体系改革),TG组织体系模式(例如纪检委直属中央)。
在这个政治体制保障基础上,才能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权利划分(例如有传闻国家税务局将改为征收局,地方税务局改为稽查局--要想打断卖地财 政循环链,税收分成体制必须改革);改革中央政府与垄断集团的责权利划分(例如利率市场化,汇率独立,能源定价市场化--要想打断垄断利益,消灭垄断行政 权力是必须的);改革垄断集团与老百姓之间分配格局(例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化,征收高额资本利得税,征收遗产税等等--要想解决贫富悬殊,杀富济贫是必然 的)。
据说改革方案讨论n次,仍然难产。
可是时间不等人,中国如果继续目前的竭泽而渔政策,当所有增长潜力和人力资源被耗竭后,或者成为第二个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但是我们会社会动荡,因 为我们人多;或者成为第二个拉美,萧条、腐败、贫困、混乱,甚至分裂。这绝非耸人听闻,目前的“财政联邦制”下的诸侯经济就是一个苗头,某些省就把对口援 助西部贫困地区看成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杀富济贫,在高级别的会议上闹腾了多次了。
很多年前,一个因为高岗事件受牵连的陕北红军老干部对我说过:动利益格局,那是要死人的。台湾高阳也说过:真正的不共戴天不是杀父之仇,而是断人财路。
-----------------------------------------------------------
本 博客的抬头有写“人活在世上,其实就是为了“利益”二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再正常不过。 所以如果共匪始终只顾自己的利益而罔顾民众的利益,那毫无疑问-它死定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