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7月10日),川普政府公布了【新一轮】2000亿美元对华进口商品的关税清单。面对川普大额加赌注,天朝外交部表示【震惊】。
俺发现很多网上的评论文章还只是围绕【经济】方面在讨论中美的贸易战。殊不知,2018年的中美关系已经从“量变到质变”。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如今的贸易战只是开胃菜,主菜还没上呢。
再过半年,就是中美建交40周年,俺借此机会聊聊中美关系40年的变迁。
既然本文是聊“中美关系”,自然要先介绍一下美国的全球战略。
关于这个话题,俺在去年的《聊聊朝鲜半岛核问题——美国博弈策略分析》一文中介绍过。考虑到某些读者可能没看过那篇,再把当初写的内容照搬如下:
(如果你已经看过之前那篇,可以直接跳过本章节)
只要你小时候上过《世界地理》这门课,应该都知道“欧亚大陆”。欧亚大陆占据了全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二】,以及【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
考虑到欧亚大陆的体量如此之大,有时候也被称之为“世界岛”(本文后续部分如果提及“世界岛”,说得就是它)。
早在一战前(甚至更早),一些地缘战略的学者就开始提出关于世界岛的理论。这些理论主要阐述了某种路线图——首先,控制世界岛的某些关键地域;其次,通过这些关键地域控制整个世界岛;最后,通过控制整个世界岛来控制全球。
据说希特勒也信奉类似的理论。
美国已故的(2017刚去世)智囊兼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著有《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一书(此书堪称其代表作,在俺的网盘分享了电子版)。
在美国决策层眼中,“世界岛”具有怎样的地位捏?为了偷懒,俺直接引述《大棋局》中的一段话:
《大棋局》一书中重点分析了世界岛上有资格参与争霸的几个大国,分别是:俄罗斯、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在冷战结束后的这几十年,美国虽然经过多次政党轮替,但上述的【5国名单】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可能有些同学会问:为啥这个名单中没有看到日本和英国?因为这两国基本上可算是美国的【附庸国】。在美国佬看来,“英日”两国已经没资格参与世界岛的争霸了。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足以单独写一本书。而且这个话题与今天这篇博文的关系不算太密切。所以俺只简单聊一下。
当年英国做世界老大的时候,世界上的几大强国都是欧洲国家。英国最擅长玩的一个把戏叫做“欧洲均势”(也叫“大陆均势”)。一旦英国发现某个欧洲国家独大,就会联合其它几个强国对独大的国家进行遏制(包括“军事/非军事”手段)。典型的例子是“反法同盟”——为了对付崛起的拿破仑。
如今的美国全球战略,与当年的英国有某些类似之处(只不过把“欧洲”变成了“世界岛”)。典型的例子是对付苏联:当苏联在世界岛上一家独大,美国联合了世界岛上能排得上号的国家来遏制苏联,甚至连“共产党中国”也成为美国的拉拢对象(参见“尼克松访华”)。
顺便说一下:
现在的美国与当年的英国,在手法上还是有一些差异。当年的英国对欧洲事务奉行“少干涉少介入”;而如今的美国对世界岛的事务有大量的干涉和介入。造成这个差异的本质还是因为【体量】的不同。当年的英国,体量并不大,很难维持足够数量的常备军,也就无法到处插手欧洲事务;而如今的美国,体量足够大(人口全球第3,面积全球第3),而且拥有绝佳的地缘周边(两个主要的邻国都是它的小弟,拉美是它的后院)。所以美国可以放手去世界岛上折腾。
中美两国是在1979年元旦正式建交。从1979到1989,基本上可以说是中美两国的蜜月期。
为啥会这样捏?因为当时美国佬的头号大敌是苏联。而中国在60年代初与苏联闹翻脸,中苏双方从“舆论口水战”一直升级到“真刀真枪的实战”(参见“珍宝岛冲突”)。苏联在1969年甚至都已经制定了针对中国的【核打击计划】。多亏了美国佬出手阻拦,中国才逃过一劫。关于这事儿,连咱们朝廷的官方喉舌人民网都有报道,(链接在“这里”),下面是此文的摘录(粗体是俺标注滴):
为了让大伙儿体会当年中美的亲密关系,再来说说当年的两次奥运会。
1980年的奥运会在苏联的莫斯科举办。由于苏联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在美国的号召下,一大堆国家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其中也包括中国)。
紧接着的1984年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为了报复,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但是中国参加了。
单从这两次奥运会的抵制情况,你就可以清楚看出:中国是站在哪一边。
中美的“蜜月关系”是在1989年结束滴。很多人以为是被“六四事件”给闹的。“六四大屠杀”当然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但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打赢了冷战(而且是完胜)。
共产党阵营的瓦解是从1989年开始滴,第一个倒台的是波兰共产党政权,之后引发连锁反应。因此波共的倒台也被称为“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顺便说一下:波兰民主派(团结工会)赢得议会大选的那一天,正好也是中共开始在天安门广场血腥镇压学运的那一天。1989年6月4日,在地球两端,一边上演着喜剧,另一边上演着悲剧。
随着共产党阵营的崩溃,到了1991年的圣诞节,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并把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苏联解体前的那个夜晚,“镰刀锤子旗”最后一次飘扬在克里姆林宫的夜空里)
对美国而言,冷战不仅打赢了,而且是【完胜】。套用《孙子兵法》的原话就是:
所以,美国完胜苏联,必将导致中美关系的变化,并且肯定是【变差】。
(北约东扩的【动态】示意图)
苏联是倒在老布什任内(当然,功劳主要归于里根)。苏联倒下之后,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是有很多“擦屁股”的扫尾工作,比如:东西德合并,北约东扩,等等。所以在老布什任内,没来得及确立“新的对华战略”。
到了1992年末,克林顿当选总统。一年多后(1994),美国政府宣布实行一项新的对华政策,叫做“全面接触”。这是啥意思捏?俺引用时任国务卿的克里斯托弗(Warren Christopher)在某个公开场合提到的“对华政策三项指导原则”:
对克林顿政府的“接触”战略,通俗地说就是——想办法促使中国融入西方世界。当时的克林顿政府觉得:只要中国继续在经济方面保持改革和开放,将来就有希望进行政治改革(也就是“民主化”);而一旦实现了民主化转型,就可以融入西方世界。
(注:如果中国能以和平的方式进行民主化转型,对各国民众而言都是好事儿。可惜的是,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克林顿政府的如意算盘失败了)
如果把毛腊肉称为天朝的“毛太祖”,那么邓矬子就相当于天朝的“邓太宗”。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1997年矮凳去见马克思,有将近20年的时间,咱天朝都是这个矬子在掌舵。虽然这期间有过三个总书记(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但都【没有实权】。江蛤蟆是一直熬到邓矬子挂掉之后,才算实际掌权。
1990年的时候,正值东欧剧变。邓矬子对天朝的外交战略有过一个指示,被后人称作【韬光养晦战略】。邓矬子的原话是:
一方面是克林顿政府的“接触战略”,另一方面是邓矬子的“韬光养晦战略”。所以中美关系虽然不像80年代那么密切,但也不算太糟。比如:1997年江蛤蟆访美,双方搞了个《中美联合声明》。提到中美关系时,还美其名曰“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两个色鬼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
2000年,老布什的儿子小布什上台。他屁股还没坐热,2001年就发生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911恐怖袭击。此事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当时的小布什政府不得不暂且放下手头的事情,把“反恐”作为第一要务。
之后的10年(2001~2011),反恐战争一直是美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同样是在2001年,天朝正式加入世贸(WTO)。到如今,已经17个年头。中国入世的这些年,如果用一个短语来形容,那就是【闷声发大财】。最直接而明显的一个指标就是:天朝外汇储备猛增。从2001年的【2121亿】美元猛增到2014年的【38430亿】美元(这一年是天朝外汇储备的顶峰)。如今有所下降,去年(2017)是【31399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的数据可参见维基百科的“这个页面”)
在入世后的这十几年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名词叫做【中国模式】。很多官方喉舌以及很多小粉红都喜欢吹嘘“中国模式”有多么多么牛逼。但其实捏,“中国模式”的【本质】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美好。
国内知名的学者秦晖在分析“中国模式”时,给过一个精辟点评,叫做【低人权优势】。另一位国内学者谢国忠说过类似的话叫做:【中国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压榨劳动力】。
聪明的读者一看这两句话,就能领悟到“中国模式”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还没想明白的同学可以去看俺的上一篇博文《相当奇葩的天朝,【劫贫济富】的国度》(这可是俺特地在7月1日写给党生日的献礼哦)
为啥以2011作为分界线?除了下面要提到的那篇希拉里的文章发表于2011年,还有一个原因是:本·拉登也是在这一年被美军特种部队干掉。打掉本·拉登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标示着长达十年的反恐战争告一段落。换句话说,反恐战争就算还没结束,也已经不再是美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佬开始把目光转向亚太地区,并提出了【新的亚太战略】。
就在击毙本拉登之后不久(半年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外交政策》上发表了《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洋文叫做《America’s Pacific Century》)。光看标题,很多同学或许已经猜到大概了。在这篇文章中,希拉里强调了美国重返亚太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政治、军事、经济。考虑到篇幅,此文的具体内容就不多聊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原文(链接在“这里”)。
在希拉里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多次提过类似的概念,但没有给出系统性的阐述。所以希拉里这篇《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可说是美国官方第一次【具体而完整】地表述新的亚太战略。此文的意义在于:标志着美国在冷战后最重要的一次战略调整——【对外】战略从“欧洲优先”变为“亚太优先”。
虽然此文出自希拉里之手,但这绝不是她一个人的观点,而是代表【美国领导层】在对外战略上的转变。这里所说的“美国领导层”不但指当时的奥巴马政府(民主党),也包括之前的小布什政府(共和党)和如今的川普政府(共和党)。早在小布什的第二任期,美国领导层就开始考虑战略调整;到了奥巴马上台后,正式提出新的亚太战略;再到如今川普政府,继续强化这个战略(关于川普如何强化,后面会提到)。
话说美国的这两大政党,虽然在很多政治、经济、文化理念上会有分歧,并且经常撕逼;但是在对外【战略层面】还是会保持连贯性/延续性。比如川普上台后,虽然废掉了(拒绝加入)奥巴马大力推进的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但川普的【对外】战略,也还是“亚太高于欧洲”。
希拉里的文章发出之后,过了半年(2012年6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Leon Panetta)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1届“亚洲安全峰会”(俗称“香格里拉对话会议”)。他首次明确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Asia-Pacific Rebalance)。如果说希拉里的文章还比较务虚,那帕内塔的讲话就很实在很具体了,他提到的具体措施包括:美国海军在未来8年(2012~2020)将会把【10%】的水面舰艇和潜艇转移到太平洋。届时(2020)将有【60%】的美国军舰部署在太平洋。
又过了一年(2013),继任美国防长的哈格尔(Chuck Hagel)在第1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议”上再次强调了“亚太再平衡战略”。他在去年帕内塔所说的(向亚太宣布部署【60%】海军)基础上,进一步将美国空军【60%】的海外力量部署在亚太地区。哈格尔的这次讲话,被外界解读为:“亚太再平衡战略” 2.0 版(加强版)。
到了2016年9月,接替哈格尔的美国防长卡特(Ashton Carter)在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上发表讲话,称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进入了第三阶段,将【继续提升】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力优势。大伙儿可以把卡特的那次讲话理解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 3.0 版。
美国政界历来有“设定假想敌”的习惯。美国政治理论界的大牛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曾经说过(大意):
然后再来看“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名称。所谓的“再平衡”,言下之意就是——亚太地区已经失去平衡。最近10到20年间,能够打破亚太地区平衡,显然只有咱们天朝。
美国提出新的亚太战略之后不久(2012),天朝开十八大,习呆呆正式登基掌权。
习呆呆这个人其实和薄熙来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俩年轻的时候正赶上毛腊肉发动文革,在成长期经历了那个疯狂的年代,必定会对他们的心理有深刻的影响。比如说当时的一句口号叫【红旗插遍全球】——这就非常煽情。天天被这类口号洗脑,人往往变得【非理性的自信】。而习呆呆掌权之后,身边从来都不缺溜须拍马的佞臣。这又会继续加重他那【非理性的自信】。在这种情况下,包子已经把邓矬子【韬光养晦】的遗训抛到脑后。所以当习包子掌权之后,外交上高调地向周边国家叫板(其实也就是在对美国叫板),俺一点都不奇怪。有一句老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推而广之,独裁者的性格往往决定国家的命运。
话说 2012~2017 正好是习包子的第一个总书记任期。咱们来看一下这个包子在头5年任期里面干了哪些傻事儿(考虑到篇幅,只列举有代表性的几件):
为啥说上面这些是【傻事儿】捏?
其一,这些事儿正好给美国【对华鹰派】提供了绝好的素材。
举例1——《中国制造2025》
最近几年,真理部(中宣部)大肆鼓吹《中国制造2025》。但是到了今年(2018)6月份,有小道消息称,真理部已经下令,禁止国内各方媒体再使用“中国制造2025”这个说法。虽然真理部的这个禁令尚未被证实,但根据路透社的统计:
为啥真理部突然转向?因为傻逼的朝廷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高调宣传《中国制造2025》等于是在给“美国对华鹰派”提供舆论弹药。
其二,朝廷的这些举动会让某些美国的“对华鸽派”变为“对华鹰派”。几年下来,美国的“对华鹰派”越来越多,而“对华鸽派”越来越少。
举例2——中兴事件
前不久轰动世界的“制裁中兴事件”,本来川普已经同意放中兴一马。但到了国会那边,参议院以【85 vs 10】的投票结果维持对中兴的制裁。请注意此次投票【一边倒的比例】——这说明了:【两党】的参议员大部分都对华强硬,而且对华的强硬程度超过了川普。川普对华已经够强硬了,但国会议员更甚。
举例3——《台湾旅行法》
2018年2月,《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在联邦参议院得到【一致同意】(Unanimous Consent)。其实该法案早在2016年就已经提出,但是在当时的国会中【未能通过】。从“未能通过”到“一致同意”,只隔了短短两年。这也再次体现出:美国会议员对华态度有巨大的转变。
川普上台后搭建的班底,号称是冷战后最具鹰派色彩的(最强硬的)。
下面简单聊聊这个鹰派班底里面都有哪些家伙。
(博尔顿)
先来说说博尔顿(John Bolton)。此人在以前的共和党政府中担任过“助理国务卿,国务次卿、驻联合国大使”等职务。今年(2018)被川普任命为“国家安全顾问”。
他长期被评价为“超级鹰派”(鹰派中的鹰派),不信请看他在公开场合说过的一些话(引用自“美国之音的报道”):
(蓬佩奥)
蓬佩奥(Michael Pompeo)在华盛顿圈内也是出了名的鹰派。对于了解美国政坛的同学,只要一听这家伙是“茶党”成员就大概明白其政治立场了。
川普原本让他当中情局(CIA)的局长。但是在一个季度前(3、4月份),川普对前任国务卿蒂勒森不满意(嫌他不够强硬),就把蒂勒森炒了鱿鱼,换了蓬佩奥来当。
蓬佩奥在今年年初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提到:
(“疯狗”马蒂斯)
马蒂斯(Jim Mattis)是从基层一直升到美军高层的,长期待在海军陆战队的作战第一线,指挥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担任过“中央战区司令”和“北约盟军最高统帅”等职务。
他因为打仗身先士卒而获“Mad Dog”的绰号;另外,由于终身未婚,马蒂斯还获得了“Warrior Monk”(战僧)的绰号。千万【不要以为】这家伙是有勇无谋莽夫,此人不但熟读《孙子兵法》,家中没有电视机却存有7000册藏书(而且很多书上都有他做的笔记)。
刚才提到了“太平洋战区”改名。防长马蒂斯在宣布改名的同时,也任命了新的印太战区司令戴维森(Philip Davidson),以接替先前的太平洋战区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此人被任命为驻韩大使。
前任司令哈里斯是美日混血,经常发表“中国威胁论”,强烈要求对北朝鲜进行有限军事打击(他称之为“打出鼻血”计划)。此人显然是军方的强硬派。
(哈里斯)
而接替他的戴维森则【更加强硬】。此人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
(戴维森)
川普上台之后,高层人事变动频繁。请大伙儿注意那些【关键性岗位】的人事调整——
国务卿——从 蒂勒森 变为 蓬佩奥——后者比前者强硬得多;
国家安全顾问——从 麦克马斯特 变为 博尔顿——后者比前者强硬得多;
太平洋战区司令——从 哈里斯 变为 戴维森——后者比前者强硬得多;
......
基本上可以看出——川普的班底变得越来越强硬。这也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坛高层的变化。
前面喷了一通口水,都是在聊过去的事情。现在来说说今年的中美关系。
为啥俺说2018是“历史的分水岭”?因为就在今年,中美关系已经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下面俺列举一些代表性的事件:
去年底今年初,美国方面公布了两份报告,分别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美国国防战略报告》。这两份报告都会定期发布,前者是由总统的国家安全团队撰写,后者是由国防部撰写。两份报告都很长,俺给大伙儿划一下重点。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称为“rival”,《美国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称为“adversary”。这两份报告都认为:中国在“战略利益、价值观、发展模式”等方面均对美国构成威胁。更关键的是——把中国的威胁排在俄罗斯【之前】。
自从尼克松访华之后,还没有哪个美国总统把中国的威胁上升到如此的高度。这说明美国政界对华态度已经出现【根本性转变】。
《台湾旅行法》也被称为《与台湾交往法》(洋文是“Taiwan Travel Act”),前面俺已经提到——今年美国联邦参议院以【一致同意】的方式通过该法案。
从1979年中美建交到现在,美国国会总共只通过了【两部】台湾相关的【法律】。第一部法律是《与台湾关系法》(在中美建交的同一天生效,用于在中美建交之后,规范美国对台关系)。第二部就是今年这个《台湾旅行法》。
顺便说一下:期间的2000年,国会曾经讨论过另一部法案《台湾安全加强法》,但由于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强烈反对,此法案只在众议院获得通过,没能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属于“中途流产”。
在中美建交即将满40周年的时候,国会【高调地】通过了第二部与台湾相关的法案,并且该法显然是为了提升台湾地位。这说明了啥?大伙儿可以自己思考一下。
今年6月2日,马蒂斯参加新加坡举办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并发表演讲。某与会代表问他:“面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化,美国必须要接受吗?”马蒂斯作了如下回答(下面是他的【原话】,摘自美国之音的“这篇报道”):
(马蒂斯在2018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演讲)
当川普政府提出“印太战略”的时候,某些天朝的反美愤青以为川普放弃了奥巴马的“重返亚太战略”。但恰恰相反,“印太战略”是升级版的“重返亚太战略”。是美国在原先亚太盟友的基础上又把【印度】拉进来。
为啥印度会愿意加入捏?原因有很多,随便说几条:
1. 印度与天朝一直存在悬而未决的边境纠纷(中方称“藏南地区”,面积还挺大,6.5万平方公里)。
2. 长期以来,天朝联手巴基斯坦一起夹击印度,印度很不爽。
3. 天朝一直想利用巴基斯坦或缅甸,以获得在印度洋的出海口。这被印度视作一大威胁(侵入其势力范围)。
4. 习包子上台后高调宣传的“一带一路”,天朝甚至想跟斯里兰卡搞合作。再次让印度觉得是侵犯其势力范围。
5. 冷战期间,印度长期抱苏联大腿;眼看如今的俄罗斯日渐式微,印度也想抱一个更粗的大腿。
(天朝大撒币兴建的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的战略要地)
有这么多原因,当美国佬拉拢印度加入“美日印澳联盟”,阿三当然会动心啦。
(印太战略示意图)
先来普及点小知识:
美军目前共设9个联合作战司令部(洋文是“Unified Combatant Command”),其中6个按地理划分、3个按功能划分。按地理划分的这6个分别是:
(6大战区分布图)
就在今年5月底,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宣布:“太平洋司令部”(United States Pacific Command)改名为“印太司令部”(United States Indo-Pacific Command)。马蒂斯在宣布这一决定时提到说:
很显然,“太平洋战区”改名为“印太战区”就是为了强化“印度/印度洋”的地位,以凸显“美日印澳联盟”和“印太战略”。
考虑到本文已经很长了,简单聊两件事。
修宪这事儿,大伙儿应该都知道了。还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去看俺之前的博文《关于2018年修宪的随想》。
2018年的这次修宪,简直如同“压跨美国对华鸽派的最后一根稻草”。前面俺说了,习包子第一个5年任期,干了种种傻事儿,已经让美国的对华鸽派越来越少,对华鹰派越来越多。到了2017年还依然坚守对华鸽派立场的那些人,无非就是还寄希望于“中国的政治制度能够慢慢变化”(逐步民主化)。但是习呆呆在今年年初搞得修宪,厚颜无耻地把【终身制】写入宪法。这么一搞,使得欧美舆论哗然(其实国内舆论也哗然,只不过抗议声音被真理部封杀了)。不夸张地说,习呆呆今年的修宪,如同在仅存的“美国对华鸽派”脸上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在这之后,美国政坛恐怕已经【没人相信】中共会【自觉地】进行民主化转型了。
然后咱们来权衡一下修宪的利弊得失。从【国家角度】而言,这次修宪对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啥好处吗?好像没有吧。但是坏处却很显然——不光给美国对华鹰派提供了巨大的舆论弹药,同时也让其它欧美【民主国家】对天朝更加敌视(源于【意识形态】的对立,通常很根深蒂固)。
写到这里,通篇都还没提及“贸易战”。考虑到这个话题近期很热,稍微点评一下。
在谈贸易战之前,先说一些预备知识。
1.
天朝是【排名第一】的大米和大豆进口国(除了这两项,其它农产品的进口量,俺没空细查,估计也是排前几名)。
与天朝相反,美国是最大的粮食及农产品出口国(没有之一)。
2.
天朝是主要的能源进口国
美国是主要的能源出口国(得益于“页岩气革命”)
3.
天朝卖给美国的商品(比如:服装、日用品、电器、等),如果天朝停止供应,美国佬自己也能造出来。
美国卖给天朝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芯片、大豆、民航客机、等)是天朝自己搞不出来滴。尤其像大豆和芯片,还是咱们非买不可滴!
既然说到“大豆”,顺便展开一下(请允许俺稍微跑题)
很多国内的愤青对“大豆”存在【误解】。
误解1:
如果美国不卖给中国大豆,中国可以自己种
澄清:
大豆的种植很消耗耕地。以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以每年9000万吨计算),如果全部改为自己种植,大约消耗【1/5至1/4】的国内耕地。那其它农作物咋办?
误解2:
如果美国不卖给中国大豆,中国还可以找巴西和阿根廷买
澄清:
虽然大豆出口国前三名是“美国、巴西、阿根廷”,但这三国的大豆生产又被【四大国际粮商】控制。
四大国际粮商分别是: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请注意:前三名都是美国佬)。
另外别忘了:拉美是美国的“后院”。如果美国佬下定决心不给你大豆,你以为咱天朝还能从巴西/阿根廷手中买到吗?
误解3:
没了大豆,咱们就不吃豆制品呗。
澄清:
进口的大豆可【不光是】用来搞豆制品滴。别的不说,光【豆粕】就是养猪业的主要【廉价】饲料来源。
没了廉价的豆粕,猪肉价格会明显上涨。而历朝历代以来,都把“肉价/米价”的稳定视作社会稳定的基础。
(跑题结束,言归正传)
从上面的“误解/澄清”中,你就可以看出:很多愤青是【想当然】——自以为天朝有很多牌可以打。但其实捏,在中美贸易战中,天朝几乎没啥好牌;反而是美国佬手里有一大把好牌。
在自身缺乏博弈筹码的情况下,面对川普政府咄咄逼人的贸易战压力,朝廷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先认怂】。在认怂的同时对国内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冷处理”——这样既可以降低贸易战的损失,又可保住朝廷的颜面。
但是当今朝廷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做法:一开始就跟美国佬死磕,同时在国内高调宣传“贸易战必胜”。还说什么
结果如何捏,来回顾一下最近一周(6日~13日)的贸易战细节。
第一个回合
7月6日,贸易战正式开打,美方对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 25% 的关税。
同一天,中方反击,也对34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 25% 的关税。
面对美方下一轮的加码,真理部高调宣称:
(单凭这句话,又把很多小粉红撩得高潮不断)
第二个回合
7月10日,美方突然加码(类似于桥牌的“跳叫”),宣布了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增收 10% 关税的清单(2个月后实施)。
然后中方是啥反应捏?外交部表示【震惊】;商务部表示【美方失去理性】。截止俺写本文时,已经过了3天,朝廷方面一直【没拿出】具体的反击措施。
就在昨天(12日),中国商务部就贸易战问题举行记者会。
某外国记者问:
商务部发言人答道:
外国记者继续追问:
发言人拒绝给出明确的回答,只是含糊其辞地说:
上述种种迹象说明:朝廷【又一次】出现外交误判——习包子压根儿没料到:川普不但是玩真的,还玩得这么大。而之前“贸易战必胜”的牛皮又吹出去了,如今连第二回合都招架不住,典型的【自取其辱】。
(随便一写,没想到本文已经这么长。赶紧收尾)
前面说了,2018年是【历史性分水岭】,中美关系从量变到质变。那么接下来会如何捏?
俺毕竟不是算命滴,无法对未来给出准确的预测(貌似没人能准确预测未来)。但给出一个粗略的趋势(仅限于猜测),或许是可能滴。
1. 美国不会轻易跟中国进行热战(如果中国先动手,另当别论)
2. 美国对付中国的策略,或许会类似于当年对付苏联,以【遏制】为主
3. 虽然同样是【遏制】,但在具体操作手法上肯定会不同(毕竟苏联与天朝的国情迥异)
4. 如果习呆呆在天朝长期执政,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蠢招迭出】
5. 从另一个角度看,习呆呆蠢招迭出也【未必是】坏事儿。说不定党的基业就败在他手里. :)
from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8/07/Forty-Years-of-China-USA-Relations.html
俺发现很多网上的评论文章还只是围绕【经济】方面在讨论中美的贸易战。殊不知,2018年的中美关系已经从“量变到质变”。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如今的贸易战只是开胃菜,主菜还没上呢。
再过半年,就是中美建交40周年,俺借此机会聊聊中美关系40年的变迁。
★首先要谈谈美国的全球战略
既然本文是聊“中美关系”,自然要先介绍一下美国的全球战略。
关于这个话题,俺在去年的《聊聊朝鲜半岛核问题——美国博弈策略分析》一文中介绍过。考虑到某些读者可能没看过那篇,再把当初写的内容照搬如下:
(如果你已经看过之前那篇,可以直接跳过本章节)
◇先来谈谈【欧亚大陆】(世界岛)
只要你小时候上过《世界地理》这门课,应该都知道“欧亚大陆”。欧亚大陆占据了全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二】,以及【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
考虑到欧亚大陆的体量如此之大,有时候也被称之为“世界岛”(本文后续部分如果提及“世界岛”,说得就是它)。
◇“世界岛”在地缘政治中的地位
早在一战前(甚至更早),一些地缘战略的学者就开始提出关于世界岛的理论。这些理论主要阐述了某种路线图——首先,控制世界岛的某些关键地域;其次,通过这些关键地域控制整个世界岛;最后,通过控制整个世界岛来控制全球。
据说希特勒也信奉类似的理论。
◇美国如何看待“世界岛”?
美国已故的(2017刚去世)智囊兼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著有《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一书(此书堪称其代表作,在俺的网盘分享了电子版)。
在美国决策层眼中,“世界岛”具有怎样的地位捏?为了偷懒,俺直接引述《大棋局》中的一段话:
今天,地缘政治问题已不再是欧亚的哪个地理部分是控制整个大陆的出发点,或陆地力量是否比海洋力量更重要。随着控制整个欧亚大陆成为取得全球主导地位的主要基础,地缘政治已从地区问题扩大到全球范围。
目前来自欧亚大陆之外的美国拥有世界的首要地位,美国的力量直接部署在欧亚大陆的三个周边地区,并从那里对处于欧亚大陆内陆地区的国家施加强有力的影响。但正是在欧亚大陆这个全球最重要的竞赛场上,美国的一个潜在对手可能在某一天崛起。因此,在为长期掌管美国在欧亚的地缘政治利益制定美国的地缘战略时,出发点必须是特别注意最重要的赛手并恰当地评估这一地区的情势。
◇(对美国而言)“世界岛”上有哪些主要的博弈对手?
《大棋局》一书中重点分析了世界岛上有资格参与争霸的几个大国,分别是:俄罗斯、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在冷战结束后的这几十年,美国虽然经过多次政党轮替,但上述的【5国名单】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可能有些同学会问:为啥这个名单中没有看到日本和英国?因为这两国基本上可算是美国的【附庸国】。在美国佬看来,“英日”两国已经没资格参与世界岛的争霸了。
◇美国如何摆平这些博弈对手?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足以单独写一本书。而且这个话题与今天这篇博文的关系不算太密切。所以俺只简单聊一下。
当年英国做世界老大的时候,世界上的几大强国都是欧洲国家。英国最擅长玩的一个把戏叫做“欧洲均势”(也叫“大陆均势”)。一旦英国发现某个欧洲国家独大,就会联合其它几个强国对独大的国家进行遏制(包括“军事/非军事”手段)。典型的例子是“反法同盟”——为了对付崛起的拿破仑。
如今的美国全球战略,与当年的英国有某些类似之处(只不过把“欧洲”变成了“世界岛”)。典型的例子是对付苏联:当苏联在世界岛上一家独大,美国联合了世界岛上能排得上号的国家来遏制苏联,甚至连“共产党中国”也成为美国的拉拢对象(参见“尼克松访华”)。
顺便说一下:
现在的美国与当年的英国,在手法上还是有一些差异。当年的英国对欧洲事务奉行“少干涉少介入”;而如今的美国对世界岛的事务有大量的干涉和介入。造成这个差异的本质还是因为【体量】的不同。当年的英国,体量并不大,很难维持足够数量的常备军,也就无法到处插手欧洲事务;而如今的美国,体量足够大(人口全球第3,面积全球第3),而且拥有绝佳的地缘周边(两个主要的邻国都是它的小弟,拉美是它的后院)。所以美国可以放手去世界岛上折腾。
★上世纪80年代——中美的蜜月期
中美两国是在1979年元旦正式建交。从1979到1989,基本上可以说是中美两国的蜜月期。
为啥会这样捏?因为当时美国佬的头号大敌是苏联。而中国在60年代初与苏联闹翻脸,中苏双方从“舆论口水战”一直升级到“真刀真枪的实战”(参见“珍宝岛冲突”)。苏联在1969年甚至都已经制定了针对中国的【核打击计划】。多亏了美国佬出手阻拦,中国才逃过一劫。关于这事儿,连咱们朝廷的官方喉舌人民网都有报道,(链接在“这里”),下面是此文的摘录(粗体是俺标注滴):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他们力主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正是由于苏联这个【共同的敌人】,中美两国才会在70年代开始互动,并在1979年正式建交。
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向他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并征求美方意见。苏联的意图非常明显:在中美关系当时也很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苏联动手,要让美国至少保持中立。第二天一早,基辛格到白宫时,发现尼克松早已急不可耐:“说吧,亨利,碰上了什么麻烦事?”基辛格拿出十几张写满字的纸放到桌上说:“看看吧,苏联想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昨晚,多勃雷宁先生同我深谈了一夜。克里姆林宫的几个家伙决定用核导弹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的威胁,现在他们来征求我们的意见。”
在同他的高级官员紧急磋商后,尼克松认为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到那时,核污染会将直接威胁驻亚洲25万美军的安全。最可怕的是,一旦让苏联人打开核打击这个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面前。到时美国也会举起白旗的。经过磋商,美国方面认为:一是只要美国反对,苏联就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二是应设法将苏联意图尽早通知中国
为了让大伙儿体会当年中美的亲密关系,再来说说当年的两次奥运会。
1980年的奥运会在苏联的莫斯科举办。由于苏联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在美国的号召下,一大堆国家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其中也包括中国)。
紧接着的1984年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为了报复,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但是中国参加了。
单从这两次奥运会的抵制情况,你就可以清楚看出:中国是站在哪一边。
★上世纪90年代——微妙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美的“蜜月关系”是在1989年结束滴。很多人以为是被“六四事件”给闹的。“六四大屠杀”当然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但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打赢了冷战(而且是完胜)。
◇冷战的终结与中美关系的转变
共产党阵营的瓦解是从1989年开始滴,第一个倒台的是波兰共产党政权,之后引发连锁反应。因此波共的倒台也被称为“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顺便说一下:波兰民主派(团结工会)赢得议会大选的那一天,正好也是中共开始在天安门广场血腥镇压学运的那一天。1989年6月4日,在地球两端,一边上演着喜剧,另一边上演着悲剧。
随着共产党阵营的崩溃,到了1991年的圣诞节,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并把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苏联解体前的那个夜晚,“镰刀锤子旗”最后一次飘扬在克里姆林宫的夜空里)
对美国而言,冷战不仅打赢了,而且是【完胜】。套用《孙子兵法》的原话就是: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同样是打赢冷战,美国是否【完胜】,对天朝的差别很大。如果美国是“惨胜”(赢了苏联之后自己元气大伤),那么天朝就可以趁机渔翁得利;而如今,美国不但完胜,并且利用华约崩盘的大好机会扩充了实力,北约(NATO)一直东扩到俄罗斯家门口。在这种情况下,天朝对美国佬而言,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所以,美国完胜苏联,必将导致中美关系的变化,并且肯定是【变差】。
(北约东扩的【动态】示意图)
◇后冷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接触”战略
苏联是倒在老布什任内(当然,功劳主要归于里根)。苏联倒下之后,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是有很多“擦屁股”的扫尾工作,比如:东西德合并,北约东扩,等等。所以在老布什任内,没来得及确立“新的对华战略”。
到了1992年末,克林顿当选总统。一年多后(1994),美国政府宣布实行一项新的对华政策,叫做“全面接触”。这是啥意思捏?俺引用时任国务卿的克里斯托弗(Warren Christopher)在某个公开场合提到的“对华政策三项指导原则”:
1. 中国发展为一个安定、开放和成功的国家完全符合美国的利益;
2. 美国支持中国完全加入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
3. 坚决地保护美国利益。
对克林顿政府的“接触”战略,通俗地说就是——想办法促使中国融入西方世界。当时的克林顿政府觉得:只要中国继续在经济方面保持改革和开放,将来就有希望进行政治改革(也就是“民主化”);而一旦实现了民主化转型,就可以融入西方世界。
(注:如果中国能以和平的方式进行民主化转型,对各国民众而言都是好事儿。可惜的是,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克林顿政府的如意算盘失败了)
◇矮邓的【韬光养晦】战略
如果把毛腊肉称为天朝的“毛太祖”,那么邓矬子就相当于天朝的“邓太宗”。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1997年矮凳去见马克思,有将近20年的时间,咱天朝都是这个矬子在掌舵。虽然这期间有过三个总书记(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但都【没有实权】。江蛤蟆是一直熬到邓矬子挂掉之后,才算实际掌权。
1990年的时候,正值东欧剧变。邓矬子对天朝的外交战略有过一个指示,被后人称作【韬光养晦战略】。邓矬子的原话是:
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后来矮邓的这个策略,又被进一步地提炼为20个字:
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
◇小结
一方面是克林顿政府的“接触战略”,另一方面是邓矬子的“韬光养晦战略”。所以中美关系虽然不像80年代那么密切,但也不算太糟。比如:1997年江蛤蟆访美,双方搞了个《中美联合声明》。提到中美关系时,还美其名曰“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两个色鬼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
★新世纪头十年——美国忙于反恐
2000年,老布什的儿子小布什上台。他屁股还没坐热,2001年就发生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911恐怖袭击。此事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当时的小布什政府不得不暂且放下手头的事情,把“反恐”作为第一要务。
之后的10年(2001~2011),反恐战争一直是美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新世纪头十年——天朝闷声发财
同样是在2001年,天朝正式加入世贸(WTO)。到如今,已经17个年头。中国入世的这些年,如果用一个短语来形容,那就是【闷声发大财】。最直接而明显的一个指标就是:天朝外汇储备猛增。从2001年的【2121亿】美元猛增到2014年的【38430亿】美元(这一年是天朝外汇储备的顶峰)。如今有所下降,去年(2017)是【31399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的数据可参见维基百科的“这个页面”)
在入世后的这十几年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名词叫做【中国模式】。很多官方喉舌以及很多小粉红都喜欢吹嘘“中国模式”有多么多么牛逼。但其实捏,“中国模式”的【本质】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美好。
国内知名的学者秦晖在分析“中国模式”时,给过一个精辟点评,叫做【低人权优势】。另一位国内学者谢国忠说过类似的话叫做:【中国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压榨劳动力】。
聪明的读者一看这两句话,就能领悟到“中国模式”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还没想明白的同学可以去看俺的上一篇博文《相当奇葩的天朝,【劫贫济富】的国度》(这可是俺特地在7月1日写给党生日的献礼哦)
★2011至2017年——美国提出新的亚太战略
为啥以2011作为分界线?除了下面要提到的那篇希拉里的文章发表于2011年,还有一个原因是:本·拉登也是在这一年被美军特种部队干掉。打掉本·拉登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标示着长达十年的反恐战争告一段落。换句话说,反恐战争就算还没结束,也已经不再是美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佬开始把目光转向亚太地区,并提出了【新的亚太战略】。
◇希拉里·克林顿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就在击毙本拉登之后不久(半年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外交政策》上发表了《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洋文叫做《America’s Pacific Century》)。光看标题,很多同学或许已经猜到大概了。在这篇文章中,希拉里强调了美国重返亚太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政治、军事、经济。考虑到篇幅,此文的具体内容就不多聊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原文(链接在“这里”)。
在希拉里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多次提过类似的概念,但没有给出系统性的阐述。所以希拉里这篇《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可说是美国官方第一次【具体而完整】地表述新的亚太战略。此文的意义在于:标志着美国在冷战后最重要的一次战略调整——【对外】战略从“欧洲优先”变为“亚太优先”。
虽然此文出自希拉里之手,但这绝不是她一个人的观点,而是代表【美国领导层】在对外战略上的转变。这里所说的“美国领导层”不但指当时的奥巴马政府(民主党),也包括之前的小布什政府(共和党)和如今的川普政府(共和党)。早在小布什的第二任期,美国领导层就开始考虑战略调整;到了奥巴马上台后,正式提出新的亚太战略;再到如今川普政府,继续强化这个战略(关于川普如何强化,后面会提到)。
话说美国的这两大政党,虽然在很多政治、经济、文化理念上会有分歧,并且经常撕逼;但是在对外【战略层面】还是会保持连贯性/延续性。比如川普上台后,虽然废掉了(拒绝加入)奥巴马大力推进的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但川普的【对外】战略,也还是“亚太高于欧洲”。
◇美国防长的历次讲话——关于“亚太再平衡”
希拉里的文章发出之后,过了半年(2012年6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Leon Panetta)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1届“亚洲安全峰会”(俗称“香格里拉对话会议”)。他首次明确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Asia-Pacific Rebalance)。如果说希拉里的文章还比较务虚,那帕内塔的讲话就很实在很具体了,他提到的具体措施包括:美国海军在未来8年(2012~2020)将会把【10%】的水面舰艇和潜艇转移到太平洋。届时(2020)将有【60%】的美国军舰部署在太平洋。
又过了一年(2013),继任美国防长的哈格尔(Chuck Hagel)在第1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议”上再次强调了“亚太再平衡战略”。他在去年帕内塔所说的(向亚太宣布部署【60%】海军)基础上,进一步将美国空军【60%】的海外力量部署在亚太地区。哈格尔的这次讲话,被外界解读为:“亚太再平衡战略” 2.0 版(加强版)。
到了2016年9月,接替哈格尔的美国防长卡特(Ashton Carter)在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上发表讲话,称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进入了第三阶段,将【继续提升】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力优势。大伙儿可以把卡特的那次讲话理解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 3.0 版。
◇新战略针对谁?
美国政界历来有“设定假想敌”的习惯。美国政治理论界的大牛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曾经说过(大意):
最理想的“敌人”就是——意识形态与美国对立,在经济上与美国竞争,在军事上对美国存在威胁。在冷战之后,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天朝】。不信你可以对比一下现存的几个大国。“英/法/德/日/印”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没有冲突。俄罗斯虽然意识形态上会有部分冲突,但俄罗斯的经济不足以跟美国竞争。而中国在这3条正好都满足。
然后再来看“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名称。所谓的“再平衡”,言下之意就是——亚太地区已经失去平衡。最近10到20年间,能够打破亚太地区平衡,显然只有咱们天朝。
★2011至2017年——楞头青习包子的错误应对
◇习包子其人
美国提出新的亚太战略之后不久(2012),天朝开十八大,习呆呆正式登基掌权。
习呆呆这个人其实和薄熙来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俩年轻的时候正赶上毛腊肉发动文革,在成长期经历了那个疯狂的年代,必定会对他们的心理有深刻的影响。比如说当时的一句口号叫【红旗插遍全球】——这就非常煽情。天天被这类口号洗脑,人往往变得【非理性的自信】。而习呆呆掌权之后,身边从来都不缺溜须拍马的佞臣。这又会继续加重他那【非理性的自信】。在这种情况下,包子已经把邓矬子【韬光养晦】的遗训抛到脑后。所以当习包子掌权之后,外交上高调地向周边国家叫板(其实也就是在对美国叫板),俺一点都不奇怪。有一句老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推而广之,独裁者的性格往往决定国家的命运。
◇习包子在第一任期干的傻事儿
话说 2012~2017 正好是习包子的第一个总书记任期。咱们来看一下这个包子在头5年任期里面干了哪些傻事儿(考虑到篇幅,只列举有代表性的几件):
大力集权,搞个人独裁
南海造岛,并兴建军事设施
高调宣传一带一路战略
高调宣传《中国制造2025》
官方喉舌煽动狭隘民族主义情绪(比如影片《厉害了,我的国》)
为啥说上面这些是【傻事儿】捏?
其一,这些事儿正好给美国【对华鹰派】提供了绝好的素材。
举例1——《中国制造2025》
最近几年,真理部(中宣部)大肆鼓吹《中国制造2025》。但是到了今年(2018)6月份,有小道消息称,真理部已经下令,禁止国内各方媒体再使用“中国制造2025”这个说法。虽然真理部的这个禁令尚未被证实,但根据路透社的统计:
中国官媒新华社今年前五个月累计提到“中国制造2025”超过140次,但从6月5日起,这条词汇就很少被提及了。(引用出处在“这里”)
为啥真理部突然转向?因为傻逼的朝廷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高调宣传《中国制造2025》等于是在给“美国对华鹰派”提供舆论弹药。
其二,朝廷的这些举动会让某些美国的“对华鸽派”变为“对华鹰派”。几年下来,美国的“对华鹰派”越来越多,而“对华鸽派”越来越少。
举例2——中兴事件
前不久轰动世界的“制裁中兴事件”,本来川普已经同意放中兴一马。但到了国会那边,参议院以【85 vs 10】的投票结果维持对中兴的制裁。请注意此次投票【一边倒的比例】——这说明了:【两党】的参议员大部分都对华强硬,而且对华的强硬程度超过了川普。川普对华已经够强硬了,但国会议员更甚。
举例3——《台湾旅行法》
2018年2月,《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在联邦参议院得到【一致同意】(Unanimous Consent)。其实该法案早在2016年就已经提出,但是在当时的国会中【未能通过】。从“未能通过”到“一致同意”,只隔了短短两年。这也再次体现出:美国会议员对华态度有巨大的转变。
★川普上台后搭建的【鹰派】班底
川普上台后搭建的班底,号称是冷战后最具鹰派色彩的(最强硬的)。
下面简单聊聊这个鹰派班底里面都有哪些家伙。
◇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鹰派中的鹰派
(博尔顿)
先来说说博尔顿(John Bolton)。此人在以前的共和党政府中担任过“助理国务卿,国务次卿、驻联合国大使”等职务。今年(2018)被川普任命为“国家安全顾问”。
他长期被评价为“超级鹰派”(鹰派中的鹰派),不信请看他在公开场合说过的一些话(引用自“美国之音的报道”):
他支持台湾自决,在2007年访台时曾主张美国应该跟台湾恢复全面的外交关系,他认为这符合美国的最佳利益。
他更早在1994年时,就主张美国应支持台湾成为联合国的完全会员。
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发表“特殊两国论”时,博尔顿也表示支持。
◇同样是超级鹰派的国务卿蓬佩奥
(蓬佩奥)
蓬佩奥(Michael Pompeo)在华盛顿圈内也是出了名的鹰派。对于了解美国政坛的同学,只要一听这家伙是“茶党”成员就大概明白其政治立场了。
川普原本让他当中情局(CIA)的局长。但是在一个季度前(3、4月份),川普对前任国务卿蒂勒森不满意(嫌他不够强硬),就把蒂勒森炒了鱿鱼,换了蓬佩奥来当。
蓬佩奥在今年年初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提到:
中国对美国的渗透力远大于俄罗斯。俄罗斯干预西方国家的情况固然值得关注,但有另一个国家的干预也值得留意,那就是中国,因为中国经常盗取美国机构的商业秘密。想想这两个经济体的规模。中国可以在更大的范围执行其使命,其足迹比俄罗斯广得多。
◇国防部长马蒂斯——军中绰号【疯狗】
(“疯狗”马蒂斯)
马蒂斯(Jim Mattis)是从基层一直升到美军高层的,长期待在海军陆战队的作战第一线,指挥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担任过“中央战区司令”和“北约盟军最高统帅”等职务。
他因为打仗身先士卒而获“Mad Dog”的绰号;另外,由于终身未婚,马蒂斯还获得了“Warrior Monk”(战僧)的绰号。千万【不要以为】这家伙是有勇无谋莽夫,此人不但熟读《孙子兵法》,家中没有电视机却存有7000册藏书(而且很多书上都有他做的笔记)。
◇印太战区司令——从哈里斯到戴维森
刚才提到了“太平洋战区”改名。防长马蒂斯在宣布改名的同时,也任命了新的印太战区司令戴维森(Philip Davidson),以接替先前的太平洋战区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此人被任命为驻韩大使。
前任司令哈里斯是美日混血,经常发表“中国威胁论”,强烈要求对北朝鲜进行有限军事打击(他称之为“打出鼻血”计划)。此人显然是军方的强硬派。
(哈里斯)
而接替他的戴维森则【更加强硬】。此人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
目前中国已经称霸南海地区,除非美国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否则无法改变中国在南海占有优势的现状。
(戴维森)
◇人事变动的趋势
川普上台之后,高层人事变动频繁。请大伙儿注意那些【关键性岗位】的人事调整——
国务卿——从 蒂勒森 变为 蓬佩奥——后者比前者强硬得多;
国家安全顾问——从 麦克马斯特 变为 博尔顿——后者比前者强硬得多;
太平洋战区司令——从 哈里斯 变为 戴维森——后者比前者强硬得多;
......
基本上可以看出——川普的班底变得越来越强硬。这也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坛高层的变化。
★2018年——美国对华政策的【历史性分水岭】
前面喷了一通口水,都是在聊过去的事情。现在来说说今年的中美关系。
为啥俺说2018是“历史的分水岭”?因为就在今年,中美关系已经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下面俺列举一些代表性的事件:
◇美国官方的两份战略报告
去年底今年初,美国方面公布了两份报告,分别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美国国防战略报告》。这两份报告都会定期发布,前者是由总统的国家安全团队撰写,后者是由国防部撰写。两份报告都很长,俺给大伙儿划一下重点。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称为“rival”,《美国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称为“adversary”。这两份报告都认为:中国在“战略利益、价值观、发展模式”等方面均对美国构成威胁。更关键的是——把中国的威胁排在俄罗斯【之前】。
自从尼克松访华之后,还没有哪个美国总统把中国的威胁上升到如此的高度。这说明美国政界对华态度已经出现【根本性转变】。
◇国会通过《台湾旅行法》
《台湾旅行法》也被称为《与台湾交往法》(洋文是“Taiwan Travel Act”),前面俺已经提到——今年美国联邦参议院以【一致同意】的方式通过该法案。
从1979年中美建交到现在,美国国会总共只通过了【两部】台湾相关的【法律】。第一部法律是《与台湾关系法》(在中美建交的同一天生效,用于在中美建交之后,规范美国对台关系)。第二部就是今年这个《台湾旅行法》。
顺便说一下:期间的2000年,国会曾经讨论过另一部法案《台湾安全加强法》,但由于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强烈反对,此法案只在众议院获得通过,没能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属于“中途流产”。
在中美建交即将满40周年的时候,国会【高调地】通过了第二部与台湾相关的法案,并且该法显然是为了提升台湾地位。这说明了啥?大伙儿可以自己思考一下。
◇马蒂斯在2018香格里拉对话会的公开威胁
今年6月2日,马蒂斯参加新加坡举办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并发表演讲。某与会代表问他:“面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化,美国必须要接受吗?”马蒂斯作了如下回答(下面是他的【原话】,摘自美国之音的“这篇报道”):
如果你在两个月前问同样的问题,我会说,我们在尝试着保持同中国的合作立场,我们邀请他们参加世界最大的军事演习,环太平洋军演。
但是在4个星期前,根据我们所看到的,是该对他们说‘要承担后果’的时候了。世界最大的海军演习,将不会有中国参加。
但这相对来说只是个小的后果,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后果。
(马蒂斯在2018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演讲)
◇“印太战略”和“美日印澳联盟”
当川普政府提出“印太战略”的时候,某些天朝的反美愤青以为川普放弃了奥巴马的“重返亚太战略”。但恰恰相反,“印太战略”是升级版的“重返亚太战略”。是美国在原先亚太盟友的基础上又把【印度】拉进来。
为啥印度会愿意加入捏?原因有很多,随便说几条:
1. 印度与天朝一直存在悬而未决的边境纠纷(中方称“藏南地区”,面积还挺大,6.5万平方公里)。
2. 长期以来,天朝联手巴基斯坦一起夹击印度,印度很不爽。
3. 天朝一直想利用巴基斯坦或缅甸,以获得在印度洋的出海口。这被印度视作一大威胁(侵入其势力范围)。
4. 习包子上台后高调宣传的“一带一路”,天朝甚至想跟斯里兰卡搞合作。再次让印度觉得是侵犯其势力范围。
5. 冷战期间,印度长期抱苏联大腿;眼看如今的俄罗斯日渐式微,印度也想抱一个更粗的大腿。
(天朝大撒币兴建的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的战略要地)
有这么多原因,当美国佬拉拢印度加入“美日印澳联盟”,阿三当然会动心啦。
(印太战略示意图)
◇“太平洋战区”更名为“印太战区”
先来普及点小知识:
美军目前共设9个联合作战司令部(洋文是“Unified Combatant Command”),其中6个按地理划分、3个按功能划分。按地理划分的这6个分别是:
名称 | 负责地区 |
北方司令部 | 北美洲 |
南方司令部 | 南美洲、中美洲 |
欧洲司令部 | 欧洲(含俄罗斯,土耳其,格陵兰,不含中亚五国) |
中央司令部 | 中东(含埃及,不含土耳其)、中亚五国 |
非洲司令部 | 非洲(不含埃及),印度洋(东经68°以西) |
印太司令部 | 东亚(含蒙古),东南亚,太平洋,印度洋(东经68°以东),南极大陆 |
(6大战区分布图)
就在今年5月底,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宣布:“太平洋司令部”(United States Pacific Command)改名为“印太司令部”(United States Indo-Pacific Command)。马蒂斯在宣布这一决定时提到说:
几十年来,这个司令部一直有根据形势变化做出调整的传统,随着美国把焦点放在西边,今天这一传统再次显现出来。(注:他所说的“美国西边”也就是指“太平洋”)。
很显然,“太平洋战区”改名为“印太战区”就是为了强化“印度/印度洋”的地位,以凸显“美日印澳联盟”和“印太战略”。
★2018年——朝廷的种种应对,一蠢再蠢
考虑到本文已经很长了,简单聊两件事。
◇不合时宜的修宪,给别人留下话柄
修宪这事儿,大伙儿应该都知道了。还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去看俺之前的博文《关于2018年修宪的随想》。
2018年的这次修宪,简直如同“压跨美国对华鸽派的最后一根稻草”。前面俺说了,习包子第一个5年任期,干了种种傻事儿,已经让美国的对华鸽派越来越少,对华鹰派越来越多。到了2017年还依然坚守对华鸽派立场的那些人,无非就是还寄希望于“中国的政治制度能够慢慢变化”(逐步民主化)。但是习呆呆在今年年初搞得修宪,厚颜无耻地把【终身制】写入宪法。这么一搞,使得欧美舆论哗然(其实国内舆论也哗然,只不过抗议声音被真理部封杀了)。不夸张地说,习呆呆今年的修宪,如同在仅存的“美国对华鸽派”脸上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在这之后,美国政坛恐怕已经【没人相信】中共会【自觉地】进行民主化转型了。
然后咱们来权衡一下修宪的利弊得失。从【国家角度】而言,这次修宪对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啥好处吗?好像没有吧。但是坏处却很显然——不光给美国对华鹰派提供了巨大的舆论弹药,同时也让其它欧美【民主国家】对天朝更加敌视(源于【意识形态】的对立,通常很根深蒂固)。
◇面对贸易战,屡屡误判,颜面尽失
写到这里,通篇都还没提及“贸易战”。考虑到这个话题近期很热,稍微点评一下。
在谈贸易战之前,先说一些预备知识。
1.
天朝是【排名第一】的大米和大豆进口国(除了这两项,其它农产品的进口量,俺没空细查,估计也是排前几名)。
与天朝相反,美国是最大的粮食及农产品出口国(没有之一)。
2.
天朝是主要的能源进口国
美国是主要的能源出口国(得益于“页岩气革命”)
3.
天朝卖给美国的商品(比如:服装、日用品、电器、等),如果天朝停止供应,美国佬自己也能造出来。
美国卖给天朝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芯片、大豆、民航客机、等)是天朝自己搞不出来滴。尤其像大豆和芯片,还是咱们非买不可滴!
既然说到“大豆”,顺便展开一下(请允许俺稍微跑题)
很多国内的愤青对“大豆”存在【误解】。
误解1:
如果美国不卖给中国大豆,中国可以自己种
澄清:
大豆的种植很消耗耕地。以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以每年9000万吨计算),如果全部改为自己种植,大约消耗【1/5至1/4】的国内耕地。那其它农作物咋办?
误解2:
如果美国不卖给中国大豆,中国还可以找巴西和阿根廷买
澄清:
虽然大豆出口国前三名是“美国、巴西、阿根廷”,但这三国的大豆生产又被【四大国际粮商】控制。
四大国际粮商分别是: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请注意:前三名都是美国佬)。
另外别忘了:拉美是美国的“后院”。如果美国佬下定决心不给你大豆,你以为咱天朝还能从巴西/阿根廷手中买到吗?
误解3:
没了大豆,咱们就不吃豆制品呗。
澄清:
进口的大豆可【不光是】用来搞豆制品滴。别的不说,光【豆粕】就是养猪业的主要【廉价】饲料来源。
没了廉价的豆粕,猪肉价格会明显上涨。而历朝历代以来,都把“肉价/米价”的稳定视作社会稳定的基础。
(跑题结束,言归正传)
从上面的“误解/澄清”中,你就可以看出:很多愤青是【想当然】——自以为天朝有很多牌可以打。但其实捏,在中美贸易战中,天朝几乎没啥好牌;反而是美国佬手里有一大把好牌。
在自身缺乏博弈筹码的情况下,面对川普政府咄咄逼人的贸易战压力,朝廷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先认怂】。在认怂的同时对国内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冷处理”——这样既可以降低贸易战的损失,又可保住朝廷的颜面。
但是当今朝廷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做法:一开始就跟美国佬死磕,同时在国内高调宣传“贸易战必胜”。还说什么
川普打贸易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奉劝美国政府要
悬崖勒马。搞得好像天朝已经胜券在握。
结果如何捏,来回顾一下最近一周(6日~13日)的贸易战细节。
第一个回合
7月6日,贸易战正式开打,美方对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 25% 的关税。
同一天,中方反击,也对34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 25% 的关税。
面对美方下一轮的加码,真理部高调宣称:
来而不往非礼也。北京已经准备好了应对美国未来的贸易战措施,中国的反制措施将是【数量型和质量型结合,更注重杀伤力】。
(单凭这句话,又把很多小粉红撩得高潮不断)
第二个回合
7月10日,美方突然加码(类似于桥牌的“跳叫”),宣布了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增收 10% 关税的清单(2个月后实施)。
然后中方是啥反应捏?外交部表示【震惊】;商务部表示【美方失去理性】。截止俺写本文时,已经过了3天,朝廷方面一直【没拿出】具体的反击措施。
就在昨天(12日),中国商务部就贸易战问题举行记者会。
某外国记者问:
美国公布对中国2000亿价值产品提高关税,中国具体打算怎么反制?中国打算采取什么措施?
商务部发言人答道:
对于美方的贸易霸凌主义行径,中方坚决反对,并将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击,以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捍卫全球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
外国记者继续追问:
请问反制措施都包括哪些?
发言人拒绝给出明确的回答,只是含糊其辞地说:
刚才我已经说了,我们将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击。
上述种种迹象说明:朝廷【又一次】出现外交误判——习包子压根儿没料到:川普不但是玩真的,还玩得这么大。而之前“贸易战必胜”的牛皮又吹出去了,如今连第二回合都招架不住,典型的【自取其辱】。
★2018年之后会怎样?
(随便一写,没想到本文已经这么长。赶紧收尾)
前面说了,2018年是【历史性分水岭】,中美关系从量变到质变。那么接下来会如何捏?
俺毕竟不是算命滴,无法对未来给出准确的预测(貌似没人能准确预测未来)。但给出一个粗略的趋势(仅限于猜测),或许是可能滴。
1. 美国不会轻易跟中国进行热战(如果中国先动手,另当别论)
2. 美国对付中国的策略,或许会类似于当年对付苏联,以【遏制】为主
3. 虽然同样是【遏制】,但在具体操作手法上肯定会不同(毕竟苏联与天朝的国情迥异)
4. 如果习呆呆在天朝长期执政,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蠢招迭出】
5. 从另一个角度看,习呆呆蠢招迭出也【未必是】坏事儿。说不定党的基业就败在他手里. :)
from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8/07/Forty-Years-of-China-USA-Relations.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