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于潘氏兄弟来说应该是一个魔咒。1972年4月10日,大哥潘梓年最先离世,"文化大革命"的残酷迫害竟让他尸骨难寻;1977年4月14日,三弟潘汉年紧随其后,22年的蒙冤受难,使他最终也没能在墓碑上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1988年3月26日,二哥潘有年(即潘菽)也寻着兄弟们的足迹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好在历史终于给予了潘氏兄弟客观公正的评价。
耕读传家
说起来,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潘氏一家虽不是钟鸣鼎食之家,却也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饥荒之时,潘家祖上曾倾其全部资产换取粮食,开仓赈粮,以解乡亲之难。潘氏兄弟就出生在这个传统仁义的家庭里。潘梓年、潘有年为同胞兄弟,其父为潘仲六,潘梓年为长子,潘有年为次子。潘汉年与他们是堂兄弟,他的父亲是潘莘臣。潘氏兄弟的曾祖父潘亭山是清嘉庆年间的举人,祖父潘元夔(理卿)是清咸丰九年的举人,但两个人都辞官不就,只赢得个名声便回乡做塾师了。
到了潘仲六和潘莘臣这一代,依然严格恪守着祖训,以塾书为业并兼顾农桑。潘仲六本也是颇有才学之人,当年应考本应榜上有名,无奈腐败的科举制度下,钱可通神,他的名字被顶掉。没有功名的潘仲六牢牢守着潘家氏族的真传,在乡间教授"四书五经"。潘莘臣是清代秀才,民国初年曾当选为宜兴县的议员。
正是在这样严谨的家学管教下,兄弟三人从小便熟读诗文、造诣颇深,再加上较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现实,三兄弟最后义无反顾地先后投身革命。
大哥潘梓年,1893年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的血雨腥风的中,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认为"就该这个时候来,赶热闹时,也许就不来了"。潘梓年早年曾出版了我国新文学最早的一部《文学概论》,并翻译有杜威的《明日之学校》、《教育学》,乌德沃斯的《动的心理学》和琼斯的《逻辑》等西方名著。
1938年,《新华日报》总编辑熊瑾玎(左),社长潘梓年(中),总编辑吴克坚(右)。
潘梓年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创办了《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凭此,他也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由于《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第一张机关报,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张全国性大型报纸,因此创办之初困难重重、压力巨大。
耕读传家
说起来,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潘氏一家虽不是钟鸣鼎食之家,却也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饥荒之时,潘家祖上曾倾其全部资产换取粮食,开仓赈粮,以解乡亲之难。潘氏兄弟就出生在这个传统仁义的家庭里。潘梓年、潘有年为同胞兄弟,其父为潘仲六,潘梓年为长子,潘有年为次子。潘汉年与他们是堂兄弟,他的父亲是潘莘臣。潘氏兄弟的曾祖父潘亭山是清嘉庆年间的举人,祖父潘元夔(理卿)是清咸丰九年的举人,但两个人都辞官不就,只赢得个名声便回乡做塾师了。
到了潘仲六和潘莘臣这一代,依然严格恪守着祖训,以塾书为业并兼顾农桑。潘仲六本也是颇有才学之人,当年应考本应榜上有名,无奈腐败的科举制度下,钱可通神,他的名字被顶掉。没有功名的潘仲六牢牢守着潘家氏族的真传,在乡间教授"四书五经"。潘莘臣是清代秀才,民国初年曾当选为宜兴县的议员。
正是在这样严谨的家学管教下,兄弟三人从小便熟读诗文、造诣颇深,再加上较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现实,三兄弟最后义无反顾地先后投身革命。
位于江苏宜兴陆平村的潘汉年故居
大哥潘梓年,1893年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的血雨腥风的中,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认为"就该这个时候来,赶热闹时,也许就不来了"。潘梓年早年曾出版了我国新文学最早的一部《文学概论》,并翻译有杜威的《明日之学校》、《教育学》,乌德沃斯的《动的心理学》和琼斯的《逻辑》等西方名著。
1938年,《新华日报》总编辑熊瑾玎(左),社长潘梓年(中),总编辑吴克坚(右)。
潘梓年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创办了《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凭此,他也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由于《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第一张机关报,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张全国性大型报纸,因此创办之初困难重重、压力巨大。
《新华日报》总馆重庆旧址,位于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村86号
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潘梓年和报社同仁们坚持新闻言论自由,以争取民主和平为口号,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皖南事变发生的当晚,他一面派总编辑章汉夫巧妙应对国民党的检察官,将没有"违检"的样刊送呈检查,一面亲自向《新蜀报》、《大公报》和《商务日报》等民主报馆的负责人说明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赢得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
在重重险恶环境下,潘梓年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不畏强权,在"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指导下,将《新华日报》办成了我党飘扬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一面团结抗日的旗帜,团结和争取了一大批民主人士和普通群众,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影响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最早创新了党报管理的方法,提出"编得好、出得早、销得多"的九字口号,钻研技术,改进工艺,自办纸厂,大大稳定了货源和提高了质量。同样的土纸报纸,《新华日报》的印字就比别家报纸清晰。"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专门写诗赞颂过《新华日报》的这一"奇迹",很多群众把这一"奇迹"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对比,说共产党办什么都要比国民党高明。
苏联《真理报》撰文称:"自从《新华日报》出版的第一天,它便广泛地揭起了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为中国独立与自由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光荣旗帜……成了中国人民所爱护的报纸。进步分子和一切爱国志士都敬重它,并很注意倾听它的呼声。"邓初民则赞誉社长潘梓年"大布是其衣","一生只服务"。可就是这么一位憨厚长者,在"文化大革命"中仍没能逃过劫难,1972年4月10日,潘梓年在秦城监狱内悄然离世。纵然周恩来曾下令要保他,但仍无济于事。10年后的2月17日,他当年的挚友、《新华日报》经理于刚,在他的追悼会上含泪写下了这样一首五律:
痛失斯文久,长怀蜀道难。立言嫌昼短,创业耐宵寒。逻辑书犹在,新华墨未干。沉冤从此雪,留得存心丹。
民主斗士
大哥潘梓年和三弟潘汉年的新思想启蒙,最早来源于老二潘有年(潘菽)。中学毕业后,潘菽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在蔡元培校长领导的这所学校里,民主和科学不断浸润着渴求进步的青年学子。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教授们引领的新思潮下,潘菽的思考越发深邃。他不断给兄弟们寄去北京的刊物《新青年》、《新潮》等书报杂志,希望他们也参加到新文化运动的滚滚洪流之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22岁的潘菽和同学们一起,高举着用鲜血手书的标语,在天安门前示威、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结果成为32名被捕学生之一。
在蔡元培校长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营救下,潘菽终于被放出来了。接下来的日子,潘菽更加义无反顾地参与到这场前所未有的学生运动中去。他不断地向远在家乡的兄弟们报告着北京的一切和自己的感想。
1920年,一心要走"教育救国"之路的潘菽考取了官费留学生,远赴美国开始了为期7年的求学生涯。在大洋彼岸,在那个杜威所鼓吹的"民主、自由"的国度里,现实让潘菽进一步认识到,美式教育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而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基础科学,比教育更根本。于是,他改学心理学,并凭借《汉字的心理研究》和《背景(Context)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两篇论文获得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硕士学位和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1927年,潘菽学成归国,担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心理系教授、系主任。此时,大哥潘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宜兴组织"宜兴暴动",三弟潘汉年已是南昌《革命军日报》的总编辑。兄弟三人在不同的征途上,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着。
潘菽人生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发起创立"九三学社"。当时在重庆,他与五四运动的带头人许德珩来往甚密,二人畅谈国事、议论时政,后来随着各自朋友的加入渐渐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二人决定以五四运动的精神为宗旨,将这种定期的座谈会取名为"民主科学座谈会"。
传奇人生
在中国现代史上,特别是中共党史里,潘汉年绝对是一个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传奇式人物。在三兄弟当中,1906年出生的他是最早投身革命的。他是风流倜傥、出口成章的儒雅书生,他也是西装革履、挥金如土的上海"小开",他还是令日伪闻风丧胆的中共情报战线领导人之一,他更是"共和国第一冤案"(即"潘杨案件")的案主, 一个受尽屈辱的悲剧人物。
同两位哥哥一样,家学深厚再加上勤勉自信,潘汉年很早便腹有诗书、才情灼灼,文学气质展露无疑。13岁时他和同学一起自创了陆平小学的刊物《小研究》,17岁时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专刊一连发表了好几篇研讨小学教学方法和小学教科书编辑方针的文章,并在上海《民国日报》、《时事新报》的副刊上陆续发表了新诗、散文、童话。
1931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最高保卫机关——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汉口被捕叛变,从此文坛骁将潘汉年放弃了自己钟爱的文学事业,进入了改组后的中央特科。事实证明,他的确没有辜负党中央对他的期望,他以萧淑安、严陵、胡越明等为化名,以古董店小老板的职业为掩护,把当时的许多社会名流如杨度、王绍鏊、胡鄂公、董健吾等都纳入特科的情报网络,昔日的文坛战友夏衍、冯雪峰、李一氓等也重新与潘汉年战斗在情报战线上,一个新的隐蔽精干的情报关系网络又重新建立了起来。
面对风云诡谲的形势变化,潘汉年在一段时期内不断往返于上海和香港之间,扩大党的情报渠道,甚至将情报触角延伸到汪伪政权、日本内部的高层,并根据有效的情报掌握和数据分析,成功推算出德国进攻苏联的准确时间和日本南进的战略部署等重大国际战略情报。
情报战线,变幻莫测,潘汉年时而西装革履,时而长袍马褂,时而为工人扮相,时而扮乞丐沿街乞讨。他以自己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光荣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一个又一个重大使命,这其中也包括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6年对于潘汉年是格外忙碌的一年,他在莫斯科—香港—南京—上海—西安来回奔波。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潘汉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8月回国后,潘汉年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同南京国民党当局的代表谈判,希望双方"联合抗日"。在西安停留时,他与张学良常常彻夜长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0月,鲁迅去世,他又赶回上海尽心处理相关治丧事宜。
1938年在延安。右起:陈云、潘汉年、滕代远、李富春、项英
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人民呼唤民主和平的期望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在1948年4月30日发表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号召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当时由于战乱原因,大部分民主党派的领导人都暂避香港。怎样避开国民党特务的密集眼线和港英当局的森严戒备,把他们安全送到解放区,就成为一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这一次,历史又选择了潘汉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恢复上海的经济秩序,作为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协助市长陈毅在工商界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与留在上海的资本家广泛接触,还深入基层,开展群众工作,为上海的经济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与副市长潘汉年在市内视察
然而,现实多少是有些残酷的,由于1943年那次"汪伪会面"的事件,潘汉年没能得到党组织的谅解,最终被打成了"汉奸"、"特务"、"反革命分子"。1955年4月3日潘汉年被秘密逮捕。被捕的那个晚上,潘汉年本来是约好要与大哥潘梓年相聚的。大哥后来怎么也想不通在战争中立下大功、久经考验的三弟怎么会是特务、叛徒。
8年之后,潘汉年被假释,他本想去看看大哥,但为了不连累大哥终究还是没去,只是打了一个电话,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成了兄弟二人的永诀。不久,十年浩劫到来,作为十分了解江青历史的"反革命分子",潘汉年在劫难逃,被判处无期徒刑。
上海青浦县福寿园公墓潘汉年衣冠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