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一年,宋仁宗想把张贵妃的伯父升职,一升就是四级。照说,在家天下的王朝,皇帝想升谁贬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但这事儿还真有点难办。一、连升 四级在宋朝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不符古制;二、张贵妃的伯父本事有限,难以服众。为了表示民主精神,仁宗就把这事儿拿到朝廷上去辩论,打算获得大臣们的支 持。
没有想到的是,以包拯为首的谏官们纷纷反对这项提案,仁宗有些不高兴了。我想提拔自己的国丈,请你们商量,是给你们面子,并不是真是需要你们批准。 你们怎能这样不识好歹呢?仁宗辩解了两句,可却招来谏官们更猛烈地回击。包拯讲到激烈处,居然用手在仁宗面前指来指去,嘴上的唾液星子直往他脸上溅。
仁宗那个气啊,可没办法,他只能忍着。自认倒霉。“下班后”,回到“宿舍”,张贵妃喜滋滋地过来问伯父升职的事情。仁宗终于逮到了发泄的机会,恼怒地说,“你就晓得宣徽使,宣徽使;你不知道有个包拯御史吗?”
比包拯更牛的还得数寇准。有一天,寇准跟宋太宗讨论事情。两人说着说着就话不投机了。太宗很生气地站起来要走,却被寇准一把拉住袖子,不准走。太宗无可奈何,只好留下来,等事情处理好之后,才悻悻而去。
二、
知识分子能够获得起码的尊严,那么普通老百姓呢?他们的言论和生存空间如何?
事实上,就以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在宋朝的小日子,过得也颇为从容。还是说个小故事吧。
大约是宋仁宗时期的一个冬天,有“红杏尚书”之称的官员宋祁来到京城郊外散步,碰见一位老农。宋祁主动套起近乎,“阿伯啊,您辛辛苦苦忙了大半个念头,我想您今年一定大丰收了吧?少则百囷,多则万箱。您觉得这是上天的功劳呢,还是当今皇帝的恩赐呢?”
没想到老农根本就不领情。他哈哈一笑,毫不客气地炮轰了宋祁一顿,“你这话说得太差劲了。你根本就不懂种庄稼。庄稼获得丰收,是靠大自然的雨水阳 光,是靠庄稼汉的辛勤劳作,我按时播种按时收获,按照法律缴纳税赋,今天享受丰收的乐趣,也是完全应当的,怎么能说是皇帝的恩赐呢?我种了大半辈子庄稼, 还从未见过不劳动,一心指望上天皇帝恩赐的人。”
老农说了这番话,扬长而去。留下宋祁呆在当地,半天没回过神来。
宋祁的官职是工部尚书,相当于掌管全国工交的正部级大员。老农在他面前不卑不亢,批了他一顿之后潇洒地离去,这哪里是农民应答官员,简直是老人教训 后生。好玩儿的是,后者也拿他毫无办法。那时候好像也还没有“毁谤官员罪”,也没有跨省追捕,所以他全身而退,顺便在史书上留下惊艳的一笔。
见微知著。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宋朝的普通老百姓是活得比较自信的,享受着比较充分的言论自由。不唯天,也不唯上。他们观念之超前,可能令现在的许多人都自愧不如。
更有甚者,平民百姓居然敢公开谴责皇帝。
南宋初,官员庄绰到江西任职,路过赣州时,派吏卒购买日常用品,但当地人说他们所带的钱为宋徽宗时铸造,“是上皇无道钱,此中不使。”什么意思呢?他们认为宋徽宗是无道之君,所以,拒绝接受他的货币。今有愤青抵制日货,古有民众抵制昏君。当然,其高下有云泥之别。
三、
不杀谏官及士大夫,这是一个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禁令——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是军人出身,靠一帮武将打下江山。但他却优待文臣,把文臣的地位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甚至为了鼓励文臣在朝廷上议政,不惜为继承者们套上一个紧箍咒。
赵匡胤为什么会立下这样一条禁令呢?
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深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得有一个稳定的士大夫阶层。鉴于宋朝开国功臣里,大部分是文盲半文 盲,就连宰相赵普也只弄得懂半部论语。因此他数番劝告赵普老先生要多看书,做一个学习型干部。赵匡胤完善了科举制度,甚至拨专款支助贫困学生读书。算是最 早的希望工程吧。
自先秦以降,权力逐渐集中到君主帝王手中,使得他们成为超越法律限制的人。我们知道,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区别就在于怎么去使用。如果君主帝王英明仁 爱,整个国家就会跟着享福;如果他们昏庸残暴,整个社会就会一起遭殃。怎样在制度上对君主帝王进行制约,以免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呢?各个朝代有其 不同的做法,赵匡胤的做法是,让文臣参与议政,指点帝王的得失。但是,如果该帝王胸怀不够宽大,听不得批评,一怒之下要了文臣的小命,之后就没有人敢再批 评帝王了。于是赵匡胤做出规定,不杀谏官及士大夫。文学家苏轼曾经被卷入轰动一时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得到的惩罚也仅仅是贬官流放。
这种似乎是统治阶级自废武功的做法,从300年宋史来看,可谓英明之极。首先,宋朝一共有18个皇帝,他们性格各异,但在这种制度的约束之下,始终 没有出现一个暴虐的帝王。被称为昏君的宋徽宗,其实并未作出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充其量也只是玩弄花草,不理政事,偶尔出宫去会会李师师而已。其次,不杀 谏臣为士大夫们提供了一块免死金牌,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相对就高,也较为稳定,涌现了一大批政治文化精英,使得宋朝的天空群星灿烂。再者,或许正因为士大 夫阶层的地位相对较为稳定,普通民众的生活空间较为宽松,国家政治结构就少了几分倾覆的危险。宋朝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被小说《水浒传》渲染得家喻 户晓的梁山泊起义,其实规模小得可怜,仅仅波及周围几个县,而且很快就被扑灭了。最后,宋朝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爱国激情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代。他们“居庙 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宋朝在遭遇辽国、金国、元朝几大游牧民族国家的轮番攻击之下,还能生存300年,几乎就是一个奇迹。没有上至朝 廷,下至民间的共同努力,这种奇迹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些,可能是赵匡胤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有一年,宋仁宗想把张贵妃的伯父升职,一升就是四级。照说,在家天下的王朝,皇帝想升谁贬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但这事儿还真有点难办。一、连升 四级在宋朝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不符古制;二、张贵妃的伯父本事有限,难以服众。为了表示民主精神,仁宗就把这事儿拿到朝廷上去辩论,打算获得大臣们的支 持。
没有想到的是,以包拯为首的谏官们纷纷反对这项提案,仁宗有些不高兴了。我想提拔自己的国丈,请你们商量,是给你们面子,并不是真是需要你们批准。 你们怎能这样不识好歹呢?仁宗辩解了两句,可却招来谏官们更猛烈地回击。包拯讲到激烈处,居然用手在仁宗面前指来指去,嘴上的唾液星子直往他脸上溅。
仁宗那个气啊,可没办法,他只能忍着。自认倒霉。“下班后”,回到“宿舍”,张贵妃喜滋滋地过来问伯父升职的事情。仁宗终于逮到了发泄的机会,恼怒地说,“你就晓得宣徽使,宣徽使;你不知道有个包拯御史吗?”
比包拯更牛的还得数寇准。有一天,寇准跟宋太宗讨论事情。两人说着说着就话不投机了。太宗很生气地站起来要走,却被寇准一把拉住袖子,不准走。太宗无可奈何,只好留下来,等事情处理好之后,才悻悻而去。
贵为天子的宋仁宗、宋太宗拿包拯和寇准一点脾气都没有,就算他们明显冒犯了自己,也只能哑巴吃黄连。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
因是,宋太祖赵匡胤曾经为继承者们立下三条禁令,第二条就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上书言事人就是谏臣。这等于是给士大夫们发了一块免死金
牌。更重要的是,终宋朝一代,这条禁令都被执行得非常彻底。根据记载,宋朝只杀了一位文臣,就是那位靖康之变之后,被金国扶为“皇帝”的张邦昌。
不杀谏官及士大夫的优良传统,为宋朝的文臣,以及所有知识分子预留了前所未有的宽松言论空间,也在事实上,形成了对皇权的一种制约。这种制约当然不
能与现代民主社会的分权制度相比,仍然弥足珍贵。所以,宋朝的知识分子能够获得起码的尊严。我想,这可能也是许多现代知识分子希望生活在宋朝的原因之一
吧。二、
知识分子能够获得起码的尊严,那么普通老百姓呢?他们的言论和生存空间如何?
事实上,就以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在宋朝的小日子,过得也颇为从容。还是说个小故事吧。
大约是宋仁宗时期的一个冬天,有“红杏尚书”之称的官员宋祁来到京城郊外散步,碰见一位老农。宋祁主动套起近乎,“阿伯啊,您辛辛苦苦忙了大半个念头,我想您今年一定大丰收了吧?少则百囷,多则万箱。您觉得这是上天的功劳呢,还是当今皇帝的恩赐呢?”
没想到老农根本就不领情。他哈哈一笑,毫不客气地炮轰了宋祁一顿,“你这话说得太差劲了。你根本就不懂种庄稼。庄稼获得丰收,是靠大自然的雨水阳 光,是靠庄稼汉的辛勤劳作,我按时播种按时收获,按照法律缴纳税赋,今天享受丰收的乐趣,也是完全应当的,怎么能说是皇帝的恩赐呢?我种了大半辈子庄稼, 还从未见过不劳动,一心指望上天皇帝恩赐的人。”
老农说了这番话,扬长而去。留下宋祁呆在当地,半天没回过神来。
宋祁的官职是工部尚书,相当于掌管全国工交的正部级大员。老农在他面前不卑不亢,批了他一顿之后潇洒地离去,这哪里是农民应答官员,简直是老人教训 后生。好玩儿的是,后者也拿他毫无办法。那时候好像也还没有“毁谤官员罪”,也没有跨省追捕,所以他全身而退,顺便在史书上留下惊艳的一笔。
见微知著。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宋朝的普通老百姓是活得比较自信的,享受着比较充分的言论自由。不唯天,也不唯上。他们观念之超前,可能令现在的许多人都自愧不如。
更有甚者,平民百姓居然敢公开谴责皇帝。
南宋初,官员庄绰到江西任职,路过赣州时,派吏卒购买日常用品,但当地人说他们所带的钱为宋徽宗时铸造,“是上皇无道钱,此中不使。”什么意思呢?他们认为宋徽宗是无道之君,所以,拒绝接受他的货币。今有愤青抵制日货,古有民众抵制昏君。当然,其高下有云泥之别。
三、
不杀谏官及士大夫,这是一个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禁令——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是军人出身,靠一帮武将打下江山。但他却优待文臣,把文臣的地位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甚至为了鼓励文臣在朝廷上议政,不惜为继承者们套上一个紧箍咒。
赵匡胤为什么会立下这样一条禁令呢?
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深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得有一个稳定的士大夫阶层。鉴于宋朝开国功臣里,大部分是文盲半文 盲,就连宰相赵普也只弄得懂半部论语。因此他数番劝告赵普老先生要多看书,做一个学习型干部。赵匡胤完善了科举制度,甚至拨专款支助贫困学生读书。算是最 早的希望工程吧。
自先秦以降,权力逐渐集中到君主帝王手中,使得他们成为超越法律限制的人。我们知道,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区别就在于怎么去使用。如果君主帝王英明仁 爱,整个国家就会跟着享福;如果他们昏庸残暴,整个社会就会一起遭殃。怎样在制度上对君主帝王进行制约,以免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呢?各个朝代有其 不同的做法,赵匡胤的做法是,让文臣参与议政,指点帝王的得失。但是,如果该帝王胸怀不够宽大,听不得批评,一怒之下要了文臣的小命,之后就没有人敢再批 评帝王了。于是赵匡胤做出规定,不杀谏官及士大夫。文学家苏轼曾经被卷入轰动一时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得到的惩罚也仅仅是贬官流放。
这种似乎是统治阶级自废武功的做法,从300年宋史来看,可谓英明之极。首先,宋朝一共有18个皇帝,他们性格各异,但在这种制度的约束之下,始终 没有出现一个暴虐的帝王。被称为昏君的宋徽宗,其实并未作出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充其量也只是玩弄花草,不理政事,偶尔出宫去会会李师师而已。其次,不杀 谏臣为士大夫们提供了一块免死金牌,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相对就高,也较为稳定,涌现了一大批政治文化精英,使得宋朝的天空群星灿烂。再者,或许正因为士大 夫阶层的地位相对较为稳定,普通民众的生活空间较为宽松,国家政治结构就少了几分倾覆的危险。宋朝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被小说《水浒传》渲染得家喻 户晓的梁山泊起义,其实规模小得可怜,仅仅波及周围几个县,而且很快就被扑灭了。最后,宋朝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爱国激情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代。他们“居庙 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宋朝在遭遇辽国、金国、元朝几大游牧民族国家的轮番攻击之下,还能生存300年,几乎就是一个奇迹。没有上至朝 廷,下至民间的共同努力,这种奇迹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些,可能是赵匡胤意想不到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