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原以为人生可以这样按部就班地过下去。可谁知,既定轨迹才刚行进到第二步,就意外地卡了壳。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工
作屡屡碰壁,“没有经验”成了他们被拒之门外的理由;更有不少大学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高不成低不就”,放弃了手中的就业机会。种种原因,造就了一支
庞大的“大学生失业军团”。
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 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 越沉重的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大催生“啃老族”
前不久,网上一个《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的视频,让河北保定的苗 卫芳一下成了“热点人物”。她曾因考研成功变为整个村子的骄傲,如今却因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回家务农,致使父亲经不住周围压力选择服毒自杀。这位父亲的选择 也许有些极端,但是连硕士生找工作都很难的现实,的确在我们身边上演着。
正在攻读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的小岳明年即将毕业,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就业的不易。“我面试了好几家小外贸公司实习,可他们一看我是硕士,都奇怪我是找了多少地方,才跑到这么一家小公司的。惊讶之后,多数人还会跟上一句‘现在很多研究生都不好找工作,学历高太难伺候’。”
在 “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将目光锁定在考公务员上,于是出现了蔚为壮观的公务员热。10月22日,公务员考试报名还未截 止,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一职位竞争比已达6348:1,一举刷新了近年国考报名竞争最激烈职位的纪录;而哈尔滨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的环 卫系统员工,457个招聘岗位竟也引来11539个报名者,其中竟有近30名硕士研究生。
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也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啃老 族”。杨洁是家中独女,从小受尽宠爱。自视甚高的她毕业后欲谋一份月薪上万的工作,然而眼高手低与缺乏工作经验,让从未受挫的杨洁屡屡碰壁,渐渐陷入“高 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毕业一年至今仍待业在家。对此,杨洁父母却称,孩子还需要时间适应,反正家里也不缺她这点钱糊口。
小杨本科毕业两年 了,如今,他还当着没有稳定收入的“北漂一族”。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小杨考过公务员,但以失败告终;去律师事务所打过工,但因为律考没过,只能端茶倒 水打杂,熬了不久,辞了职。由于没有稳定收入,付不起房租,他常去同学的住处蹭住,一家住两个月,浑浑噩噩地“漂”了2年。老家也没怎么回,用他自己的话 说,就是“没那个脸回去。”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人,再加上往年剩下没就业的,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和退伍复员的军人,估计至少需要1300万以上的新增岗位才能基本满足需求。但目前每年新增的岗位距离这样的需求还很远。
求职难,关卡在哪
为找到一份工作,大学毕业生们正在使出浑身解数,或早早找关系实习,争取留用;或为了增加就业砝码,拼命培训、考取证书,为自己充电。
今 年8月,暑假快过去一个月了,山西财经大学的王强还没有回家的打算。他正在认真准备9月份的外销员证书考试。而山西大学的小李,虽然已经“秘书证”和“公 关证”两证在手,但还在琢磨着再考个什么。在就业压力面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考证族。不管与专业有没有关系,本着“有证总比没证强”的原则,他们奔波在 各个考场。
除考证外,更多本科生则希望通过考研增加日后的竞争力。今年,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一个寝室8名女生全部考研成功的事,让不少人津津乐道。但这背后,却有着她们的无奈:几乎没有单位接收这个专业的女生。考研,只是她们的解困之路。
那 么,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长林永和告诉记者,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大班上课,不讲 究个性化培养;传统教学,不能与社会变化接轨;只重知识,忽略通用技能培训;缺乏实践,永远都在纸上谈兵。这些都导致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不足, 与职业要求存在巨大差距。这也是“企业求贤难,大学生求职难”局面产生的原因之一。
此外,企业也难辞其咎。在招聘时,企业常常会附加各种专 业以外的要求,比如外貌、性别、家庭、户口等,以至于很多毕业生不得不走上整形之路。而某些企业的急功近利,对人才“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时拥有”的态 度,也使年轻人失去了很多长线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没有以一个成熟的心态去找工作,也是导致失业的原因。
不要放弃每个实践机会
在 当前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难并非中国仅有,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现象。所不同的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各国努力推出一些举措的行动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 “慕尼黑就业模式”,由大学、企业、劳动局三方合作,共享信息,互相联动。学校设立就业市场学院,负责学生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培训,企业则常年为毕 业生提供实习基地。韩国政府鼓励高中毕业生“先就业后升学”,让年轻人真正学以致用。
当然,这些外部环境的改变需要时间,作为大学生要认识 到自身的不足,动手能力差、社会实践少都是就业道路上的“短板”。现在,多数大学都会安排实习时间,但很多学生并不珍惜这样的机会。回想起4年大学时光, 刘晓彤十分后悔:“当时学校让我们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为图省事,我让爸妈找关系随便盖了个实习章,然后利用这段时间去旅游了。”毕业后找工作,招聘单位上 来就问工作经验和作品,当时刘晓彤就傻了眼,最终好几份工作因她缺少实践经验被拒。
因此,林永和建议,新生一入学就应为自己定好职业目标,做好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习和训练有用的技能,多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实践。另外,找工作时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摆正心态也很重要。
来源:人民网
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 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 越沉重的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大催生“啃老族”
前不久,网上一个《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的视频,让河北保定的苗 卫芳一下成了“热点人物”。她曾因考研成功变为整个村子的骄傲,如今却因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回家务农,致使父亲经不住周围压力选择服毒自杀。这位父亲的选择 也许有些极端,但是连硕士生找工作都很难的现实,的确在我们身边上演着。
正在攻读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的小岳明年即将毕业,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就业的不易。“我面试了好几家小外贸公司实习,可他们一看我是硕士,都奇怪我是找了多少地方,才跑到这么一家小公司的。惊讶之后,多数人还会跟上一句‘现在很多研究生都不好找工作,学历高太难伺候’。”
在 “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将目光锁定在考公务员上,于是出现了蔚为壮观的公务员热。10月22日,公务员考试报名还未截 止,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一职位竞争比已达6348:1,一举刷新了近年国考报名竞争最激烈职位的纪录;而哈尔滨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的环 卫系统员工,457个招聘岗位竟也引来11539个报名者,其中竟有近30名硕士研究生。
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也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啃老 族”。杨洁是家中独女,从小受尽宠爱。自视甚高的她毕业后欲谋一份月薪上万的工作,然而眼高手低与缺乏工作经验,让从未受挫的杨洁屡屡碰壁,渐渐陷入“高 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毕业一年至今仍待业在家。对此,杨洁父母却称,孩子还需要时间适应,反正家里也不缺她这点钱糊口。
小杨本科毕业两年 了,如今,他还当着没有稳定收入的“北漂一族”。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小杨考过公务员,但以失败告终;去律师事务所打过工,但因为律考没过,只能端茶倒 水打杂,熬了不久,辞了职。由于没有稳定收入,付不起房租,他常去同学的住处蹭住,一家住两个月,浑浑噩噩地“漂”了2年。老家也没怎么回,用他自己的话 说,就是“没那个脸回去。”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人,再加上往年剩下没就业的,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和退伍复员的军人,估计至少需要1300万以上的新增岗位才能基本满足需求。但目前每年新增的岗位距离这样的需求还很远。
求职难,关卡在哪
为找到一份工作,大学毕业生们正在使出浑身解数,或早早找关系实习,争取留用;或为了增加就业砝码,拼命培训、考取证书,为自己充电。
今 年8月,暑假快过去一个月了,山西财经大学的王强还没有回家的打算。他正在认真准备9月份的外销员证书考试。而山西大学的小李,虽然已经“秘书证”和“公 关证”两证在手,但还在琢磨着再考个什么。在就业压力面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考证族。不管与专业有没有关系,本着“有证总比没证强”的原则,他们奔波在 各个考场。
除考证外,更多本科生则希望通过考研增加日后的竞争力。今年,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一个寝室8名女生全部考研成功的事,让不少人津津乐道。但这背后,却有着她们的无奈:几乎没有单位接收这个专业的女生。考研,只是她们的解困之路。
那 么,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长林永和告诉记者,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大班上课,不讲 究个性化培养;传统教学,不能与社会变化接轨;只重知识,忽略通用技能培训;缺乏实践,永远都在纸上谈兵。这些都导致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不足, 与职业要求存在巨大差距。这也是“企业求贤难,大学生求职难”局面产生的原因之一。
此外,企业也难辞其咎。在招聘时,企业常常会附加各种专 业以外的要求,比如外貌、性别、家庭、户口等,以至于很多毕业生不得不走上整形之路。而某些企业的急功近利,对人才“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时拥有”的态 度,也使年轻人失去了很多长线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没有以一个成熟的心态去找工作,也是导致失业的原因。
不要放弃每个实践机会
在 当前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难并非中国仅有,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现象。所不同的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各国努力推出一些举措的行动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 “慕尼黑就业模式”,由大学、企业、劳动局三方合作,共享信息,互相联动。学校设立就业市场学院,负责学生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培训,企业则常年为毕 业生提供实习基地。韩国政府鼓励高中毕业生“先就业后升学”,让年轻人真正学以致用。
当然,这些外部环境的改变需要时间,作为大学生要认识 到自身的不足,动手能力差、社会实践少都是就业道路上的“短板”。现在,多数大学都会安排实习时间,但很多学生并不珍惜这样的机会。回想起4年大学时光, 刘晓彤十分后悔:“当时学校让我们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为图省事,我让爸妈找关系随便盖了个实习章,然后利用这段时间去旅游了。”毕业后找工作,招聘单位上 来就问工作经验和作品,当时刘晓彤就傻了眼,最终好几份工作因她缺少实践经验被拒。
因此,林永和建议,新生一入学就应为自己定好职业目标,做好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习和训练有用的技能,多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实践。另外,找工作时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摆正心态也很重要。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