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在中國謂家喻戶曉,孔融是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個兒子。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四歲時已能背誦許多詩
賦,並且
很懂禮節,巧言擅答。據傳某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讓孔融分給兄弟們吃,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給自己,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哥哥弟弟們,孔融說:
“我年紀小,應該吃小梨,大的應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很讚許地接著問:“那弟弟比你小為什麼梨也比你的大呢?”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應該讓著他。”
千百年來,孔融讓梨一直作為一個道德教育故事而廣泛流傳,成了許多父母拿來教育子女怎樣懂得禮儀謙讓的典範。
可 到了去年這個老故事在生長在美國的一位中國小學生那裡卻遭遇了一場“孔融讓梨我不讓”的風波,從那時起我一直想知道美國孩子對這個故事會怎樣反應,最近終 於在丫丫中文學校的學中文班裡有機會得以見識,這些孩子的年齡範圍在8-12歲,學中文時間不等,以下是老師講完孔融讓梨故事後的討論記錄。
老師:關於孔融讓梨你們怎麼看?
學生:爸爸的朋友為什麼要給孔融家帶梨?
老師:作為禮物。
學生:既然是禮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為什麼還明顯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嗎?
老師:……
學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為什麼還要四歲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麼辦?分出去了的梨子難道再要回來?
老師:……
學生:為什麼要分給每個人吃,不願吃不吃、誰願吃誰自己去拿那不行嗎?
老師:那樣或許會不公平。
學生:但孔融這樣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據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們的選擇機會被剝奪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歡吃梨呢。
老師:你說的對,這個故事的確基於每個人都喜歡吃梨的假設前提。
學生:孔融為什麼對哥哥和弟弟實行前後矛盾、絕對相反的標準呢?他難道沒有固定的做事原則嗎?
老師:他是在表現謙讓。
學生:他只能表現自己的謙讓,給自己拿一個最小的好了,他為什麼不給其他兄弟表現謙讓的機會呢?
老師:那你怎麼看孔融?
學生:我不喜歡孔融,他這麼做對別人不公平,剝奪了其他兄弟選擇和表現的機會。
學生:我覺得孔融不誠實。
老師:為什麼?
學生:這件事情有點自相矛盾(catch22,美國俚語),孔融可能是不喜歡吃梨才給自己一個最小的,但不喜歡吃就該直說,討巧地編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虛偽的。反過來,要是他喜歡吃梨的話卻把大的都給了別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歡什麼該勇於承認才對。
學生:我也不喜歡孔融的爸爸。
老師:為什麼?
學生:他不負責任,讓沒有行為能力四歲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沒有是非觀念,孔融分梨的行為很主觀武斷卻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老師: ……
學生:這個故事不好,鼓勵主觀武斷,剝奪了民主,這種扭曲自己的慾望去贏得讚揚的做法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行為。
老師:要是你是孔融會怎麼做呢?
學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誰吃誰拿好了。
聽到這裡我走出了孩子們的課堂,一個中國儒家思想的典範在美國孩子這裡卻變成了主觀武斷、踐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你說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
中国教育家们一直都无法解释出“孔融让梨”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缺少对孔融心理动机的揭示。
“孔融让梨”的故事本是教育中国孩子们要学会谦虚礼让,但是教科书里却省去了后面部分,所以人们一直认为孔融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其实不然。当初 孔融把大的梨子给了哥哥和弟弟,就有人指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城府。”果然,孔融年龄稍大后,竟然抛妻弃子,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中国教育家们一直都无法解释出其中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缺少对孔融心理动机的揭示,把“礼让”行为误当成了“仁爱”道德表现,让“诚实”无辜地被“谦让”所抹杀,结果让一个虚伪的人格变成了近两千年的教育榜样。
中国文人或名人很喜欢找机会表白自己对穷苦人的同情,从高人一等的角度去渲染这种居高临下的悲悯,无非是彰显自我道德优越感,那些富人搞捐款时总爱同时贬低穷人的人格和智慧,那些批评他人伪善的人总爱表现自己的超人道德境界,这些都让中国社会非常难形成真诚慈善的氛围。
相比之下,美国人讲究实证,总爱通过实验论证一种行为的真正动机和效果,对于孔融让梨这个典故也有过经典论证。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在全美选出了50 位成功人士和50名罪犯,分别给他们写信,邀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母亲。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特别深。这两个人谈的事,都与“孔融让梨”有关。
一封来信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又红又大的,别提多想得到了。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 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呀?”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没想到弟弟抢先一步把这话说了出来。妈妈听后瞪了弟弟一眼,责备他:“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 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一听到这个话,我马上转过弯来了,改口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很高兴,就把那个大苹果“奖”给了我。从此我 知道了,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直接说出来,要学会说谎。以后我学会了打架、偷、抢,只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 狱。这是一名犯人写来的信。
第二封信是一位名为约翰成功人士写来的,信中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我和弟弟们都抢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 在手中,对我们说:“孩子们,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你们都有权利得到它,但大苹果只有一个,怎么办呢?现在咱们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3块,你 们3人一人一块儿把它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结果我干的最好,就赢得了最大的苹果。
这与其说是美国版的“孔融让梨”,不如说是“约翰争梨”。要说一个故事就能决定一种人生,显然是极而言之;但要说母亲的观念和做法对孩子的一生没有影响,也不实际。事故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供给我们的启示。
在“约翰争梨”的故事里,约翰和他们的兄弟无论年龄多小,都是他们妈妈眼中拥有独立人格和意志的“人”,是人能任由成人意志驱使安排的。“约翰争梨”,正视人的天性和权利,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实现了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个人利益诉求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统一。
当然,这种“争”,是“明争”,不是“暗斗”,更不同于抢、夺。它必须在两个条件下进行,一是有一套大家认同的规则,二是有“裁判”监督规则的执 行。这也正是西方人习惯民主文化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中国人更相信个人的礼仪道德比人权平等和社会义务更重要而有效,结果形成了人治型社会。
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孔融让梨显然不符合他们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理念,西方学者普遍对此进行了实验。在传统的西方家庭中,一位家长为了观察孩子们之 间的友爱程度,把大小不同的苹果放在桌上,任由他们挑选,在挑选的结果出来以后,家长表扬了那位选的最小苹果的那位孩子,而对那位挑选了大苹果的孩子进行 了批评,其实在挑选的最初,那位选择小苹果的孩子也是想选大苹果,但他懂得选小的更能赢得大人的青睐,从而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选择了小苹果。
而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那些受批评的孩子一些启发,间接导致了孩子们学会了撒谎,过早接触了一些不良的信息。最终孩子们长大后都走上了违法的道路,然 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另一个家庭,却发生了不同结果,家长鼓励挑选小的苹果的孩子,赞扬他们的友爱精神,并且表扬挑选大苹果的孩子,称赞他们勇于追求自己想 要的,显然这些孩子长大后都有了不一般的成就。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孔融让梨就一定能造就一个圣人.
千百年來,孔融讓梨一直作為一個道德教育故事而廣泛流傳,成了許多父母拿來教育子女怎樣懂得禮儀謙讓的典範。
可 到了去年這個老故事在生長在美國的一位中國小學生那裡卻遭遇了一場“孔融讓梨我不讓”的風波,從那時起我一直想知道美國孩子對這個故事會怎樣反應,最近終 於在丫丫中文學校的學中文班裡有機會得以見識,這些孩子的年齡範圍在8-12歲,學中文時間不等,以下是老師講完孔融讓梨故事後的討論記錄。
老師:關於孔融讓梨你們怎麼看?
學生:爸爸的朋友為什麼要給孔融家帶梨?
老師:作為禮物。
學生:既然是禮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為什麼還明顯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嗎?
老師:……
學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為什麼還要四歲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麼辦?分出去了的梨子難道再要回來?
老師:……
學生:為什麼要分給每個人吃,不願吃不吃、誰願吃誰自己去拿那不行嗎?
老師:那樣或許會不公平。
學生:但孔融這樣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據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們的選擇機會被剝奪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歡吃梨呢。
老師:你說的對,這個故事的確基於每個人都喜歡吃梨的假設前提。
學生:孔融為什麼對哥哥和弟弟實行前後矛盾、絕對相反的標準呢?他難道沒有固定的做事原則嗎?
老師:他是在表現謙讓。
學生:他只能表現自己的謙讓,給自己拿一個最小的好了,他為什麼不給其他兄弟表現謙讓的機會呢?
老師:那你怎麼看孔融?
學生:我不喜歡孔融,他這麼做對別人不公平,剝奪了其他兄弟選擇和表現的機會。
學生:我覺得孔融不誠實。
老師:為什麼?
學生:這件事情有點自相矛盾(catch22,美國俚語),孔融可能是不喜歡吃梨才給自己一個最小的,但不喜歡吃就該直說,討巧地編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虛偽的。反過來,要是他喜歡吃梨的話卻把大的都給了別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歡什麼該勇於承認才對。
學生:我也不喜歡孔融的爸爸。
老師:為什麼?
學生:他不負責任,讓沒有行為能力四歲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沒有是非觀念,孔融分梨的行為很主觀武斷卻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老師: ……
學生:這個故事不好,鼓勵主觀武斷,剝奪了民主,這種扭曲自己的慾望去贏得讚揚的做法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行為。
老師:要是你是孔融會怎麼做呢?
學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誰吃誰拿好了。
聽到這裡我走出了孩子們的課堂,一個中國儒家思想的典範在美國孩子這裡卻變成了主觀武斷、踐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你說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
美国人为何反对“孔融让梨”?
中国教育家们一直都无法解释出“孔融让梨”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缺少对孔融心理动机的揭示。
“孔融让梨”的故事本是教育中国孩子们要学会谦虚礼让,但是教科书里却省去了后面部分,所以人们一直认为孔融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其实不然。当初 孔融把大的梨子给了哥哥和弟弟,就有人指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城府。”果然,孔融年龄稍大后,竟然抛妻弃子,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中国教育家们一直都无法解释出其中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缺少对孔融心理动机的揭示,把“礼让”行为误当成了“仁爱”道德表现,让“诚实”无辜地被“谦让”所抹杀,结果让一个虚伪的人格变成了近两千年的教育榜样。
中国文人或名人很喜欢找机会表白自己对穷苦人的同情,从高人一等的角度去渲染这种居高临下的悲悯,无非是彰显自我道德优越感,那些富人搞捐款时总爱同时贬低穷人的人格和智慧,那些批评他人伪善的人总爱表现自己的超人道德境界,这些都让中国社会非常难形成真诚慈善的氛围。
相比之下,美国人讲究实证,总爱通过实验论证一种行为的真正动机和效果,对于孔融让梨这个典故也有过经典论证。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在全美选出了50 位成功人士和50名罪犯,分别给他们写信,邀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母亲。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特别深。这两个人谈的事,都与“孔融让梨”有关。
一封来信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又红又大的,别提多想得到了。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 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呀?”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没想到弟弟抢先一步把这话说了出来。妈妈听后瞪了弟弟一眼,责备他:“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 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一听到这个话,我马上转过弯来了,改口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很高兴,就把那个大苹果“奖”给了我。从此我 知道了,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直接说出来,要学会说谎。以后我学会了打架、偷、抢,只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 狱。这是一名犯人写来的信。
第二封信是一位名为约翰成功人士写来的,信中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我和弟弟们都抢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 在手中,对我们说:“孩子们,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你们都有权利得到它,但大苹果只有一个,怎么办呢?现在咱们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3块,你 们3人一人一块儿把它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结果我干的最好,就赢得了最大的苹果。
这与其说是美国版的“孔融让梨”,不如说是“约翰争梨”。要说一个故事就能决定一种人生,显然是极而言之;但要说母亲的观念和做法对孩子的一生没有影响,也不实际。事故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供给我们的启示。
在“约翰争梨”的故事里,约翰和他们的兄弟无论年龄多小,都是他们妈妈眼中拥有独立人格和意志的“人”,是人能任由成人意志驱使安排的。“约翰争梨”,正视人的天性和权利,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实现了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个人利益诉求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统一。
当然,这种“争”,是“明争”,不是“暗斗”,更不同于抢、夺。它必须在两个条件下进行,一是有一套大家认同的规则,二是有“裁判”监督规则的执 行。这也正是西方人习惯民主文化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中国人更相信个人的礼仪道德比人权平等和社会义务更重要而有效,结果形成了人治型社会。
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孔融让梨显然不符合他们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理念,西方学者普遍对此进行了实验。在传统的西方家庭中,一位家长为了观察孩子们之 间的友爱程度,把大小不同的苹果放在桌上,任由他们挑选,在挑选的结果出来以后,家长表扬了那位选的最小苹果的那位孩子,而对那位挑选了大苹果的孩子进行 了批评,其实在挑选的最初,那位选择小苹果的孩子也是想选大苹果,但他懂得选小的更能赢得大人的青睐,从而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选择了小苹果。
而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那些受批评的孩子一些启发,间接导致了孩子们学会了撒谎,过早接触了一些不良的信息。最终孩子们长大后都走上了违法的道路,然 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另一个家庭,却发生了不同结果,家长鼓励挑选小的苹果的孩子,赞扬他们的友爱精神,并且表扬挑选大苹果的孩子,称赞他们勇于追求自己想 要的,显然这些孩子长大后都有了不一般的成就。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孔融让梨就一定能造就一个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