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崛起国(或挑战国)与守成霸权来说,一个敏感的问题是霸权的易位,因此如何避免过早暴露自身实力,以减少霸权国的猜忌与打压,就成为崛起国对外战略优先处理的一个课题。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由于美国有“内卷化”趋势,有关中国应接过美国之棒成为全球推动自由贸易旗手的讨论不时见诸报端,似乎中国也很难抵挡这个诱惑。甚至一些中国学者还主张中国不仅应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而且还要成为全球领袖,以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
根据我的观察,至少在部分中国人的心里,有这个想法。我说的部分中国人,并不是指普通民众,而是指那些能够影响国家决策和发展走向的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在这部分人中,有一批人士有这个想法。当然,有此种想法也很正常,征诸历史,挑战者的最终目的,一般也是要成为全球或地区霸主。
在此我不讨论为达此目的,中国在对外政策上是应该坚持过去的“韬光养晦”还是像现在这样强调“有所作为”,向外界“亮剑”。我想从现实来评估中国是否有能力和意愿成为全球新的霸主或权力中心。成为全球领袖,需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条件。主观就是成为霸主的意愿,客观就是国家实力。两者缺一不可。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后者,即实力。
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经济总量就已超越当时的全球霸主英国成为第一。到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的综合国力包括军事实力早已超过英国,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取代英国成为新的全球霸主的意愿。所以二战前的全球霸主还是英国,挑战者则是德国,美国是被动成为全球霸主的,也可以说它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中国,如上所述,不缺这个意愿,至少在部分中国人那里有此意愿,主观条件满足,但是否已经做好了相应准备,我认为并没有。再从客观条件来看,研判历史上的全球或地区霸主,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样要素,否则,实力不够,条件不成熟,过早地成为全球领袖,最后也是会败下阵来。
第一个要素,是经济实力。为什么经济排在第一位?这是因为经济是其他条件的基础,同时,只有经济足够强大,国内市场足够广阔,才能吸纳其他国家的商品,为全球提供产品和原材料的销售地,让其他国家在经济上依附于自身。这点非常重要。英国和美国在成为全球霸主前,首先在经济上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没有扎实和强大的经济及市场,或许也能称霸于一时,但必不能长久。
第二个要素,是军事实力。军事是硬实力,是确保霸权的支柱。一国经济强大,充其量只能支撑起半个霸权,只有经济而军事实力弱小,不但称不了霸,甚至还会被人欺负。征诸世界历史,凡是霸权,必少不了强大的军事,很多霸权,是通过战场的较量才打下的。
第三个要素,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意识形态是一种软实力,也是成为世界领袖必不可缺的条件。光有经济和军事,虽然也能成为霸权,但不可能维持长久。世界上一些霸权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形态或其价值观不能使人臣服,而急剧衰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实是霸权的润滑剂,它让人产生对霸权的认同,尤其在一些普世价值深入人心的今天。
第四个要素,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霸权或领袖地位要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还需要霸权国为世界提供公共品。这里的公共品主要指的是国际体系和全球秩序,以及组成全球秩序的制度、规则和国际组织。美国之所以成为全球霸主且至今不衰,不单是因为它领导世界打赢了二战,更是因为它创立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这套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为全球奠定了一个基本的秩序。
第五个要素,拥有同盟体系。除非一个国家有超强实力,否则,只靠自身来维持全球秩序和霸主地位,总很困难,日久会力不从心。所以打造同盟体系,对成为霸权和维护霸权地位就很重要。美国和苏联在二战后的“冷战”时期能够成为当时东西方的领袖,一大原因是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同盟体系,美国是北约,苏联是华约,在华约解体后,苏联也就衰亡。
最后一个要素,是时机和运气。之所以将时机和运气也列为要素之一,是因为成为全球领袖,确实有运气的成分,如果运气来了抓不住的话,也许就和霸权擦肩而过,或者要等很长时间。
上述六个要素,前三者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领袖或全球霸主的基本或者必备要素,少了任何一条,就难以成为领袖,或者即使凭运气成为领袖,也必不能保持长久。第四、第五条是强化要素,有了这两条,领袖或霸主地位就更加牢固。最后一条似乎无足轻重,但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刻,也往往是关键的,但这取决于领导人能否抓住机遇。
以此对照,中国要成为全球霸主或领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是不可能的。
从经济来看,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似乎已经拥有了这种实力。近年来,世界经济的新增量,中国都是占比最大,中国也是一些国家最大的出口对象,但毕竟中国不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虽然也有一些学者根据不同的计算方式,如胡鞍钢认为中国在2013年经济实力、在2012年综合国力就已经超过美国,但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以及大多数专家的看法,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刚接近美国的一半多一点,考虑到特朗普经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如果中国应对失当,也许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赶不上美国。所以最多只能说,中国在经济上拥有刚接近成为全球领袖的条件。
从军事看,尽管中国的军力近年进步很快,第二艘航母前不久也下水,但目前也只能在近海作战,尚无法走向远洋。所以,军事构成了中国成为全球霸主的短板。
再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看,中国虽然拥有自己的价值观,但这套价值观在自己的国内都得不到多数国民的认可,要在世界上推广开来,更让人难以信服,这是中国成为全球领袖的一大软肋,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障碍。
另外,中国对世界提供的公共品亦有限,除了派出维和部队以及帮助非洲等不发达国家外,基本无所作为。本来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模式是中国解决全球安全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公共品,但可惜现在无疾而终。亚投行作为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家开发银行,目前处于摸索阶段,其对基础设施投资产生的外溢效应还只刚刚开始。
至于同盟体系,中国更是没有,虽然有像巴基斯坦这样的实际上的盟友,但只是个别,中国自身奉行的不结盟政策和不干涉内政原则阻碍了同盟体系的建立。
最后,运气似乎也没有特别光顾中国,特朗普的“内卷化”并不构成中国加快成为全球领袖的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中国有成为全球领袖或霸主的潜质,但要同时满足前面三条,从目前来判断,为时尚早。这还是在假定中国的发展速度不会出现大的下降以及意识形态会适度进行改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国的“意识形态赤字”不消除,要想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新的权力中心,也许就只能靠战争。
所以,与其条件不够硬要充当全球领袖或霸主,不如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发展和改造自己,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向普世文明靠近.
----------
共匪统治下的中国不过是一个暂时的暴发户,终究成不了气候。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由于美国有“内卷化”趋势,有关中国应接过美国之棒成为全球推动自由贸易旗手的讨论不时见诸报端,似乎中国也很难抵挡这个诱惑。甚至一些中国学者还主张中国不仅应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而且还要成为全球领袖,以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
根据我的观察,至少在部分中国人的心里,有这个想法。我说的部分中国人,并不是指普通民众,而是指那些能够影响国家决策和发展走向的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在这部分人中,有一批人士有这个想法。当然,有此种想法也很正常,征诸历史,挑战者的最终目的,一般也是要成为全球或地区霸主。
在此我不讨论为达此目的,中国在对外政策上是应该坚持过去的“韬光养晦”还是像现在这样强调“有所作为”,向外界“亮剑”。我想从现实来评估中国是否有能力和意愿成为全球新的霸主或权力中心。成为全球领袖,需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条件。主观就是成为霸主的意愿,客观就是国家实力。两者缺一不可。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后者,即实力。
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经济总量就已超越当时的全球霸主英国成为第一。到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的综合国力包括军事实力早已超过英国,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取代英国成为新的全球霸主的意愿。所以二战前的全球霸主还是英国,挑战者则是德国,美国是被动成为全球霸主的,也可以说它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中国,如上所述,不缺这个意愿,至少在部分中国人那里有此意愿,主观条件满足,但是否已经做好了相应准备,我认为并没有。再从客观条件来看,研判历史上的全球或地区霸主,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样要素,否则,实力不够,条件不成熟,过早地成为全球领袖,最后也是会败下阵来。
第一个要素,是经济实力。为什么经济排在第一位?这是因为经济是其他条件的基础,同时,只有经济足够强大,国内市场足够广阔,才能吸纳其他国家的商品,为全球提供产品和原材料的销售地,让其他国家在经济上依附于自身。这点非常重要。英国和美国在成为全球霸主前,首先在经济上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没有扎实和强大的经济及市场,或许也能称霸于一时,但必不能长久。
第二个要素,是军事实力。军事是硬实力,是确保霸权的支柱。一国经济强大,充其量只能支撑起半个霸权,只有经济而军事实力弱小,不但称不了霸,甚至还会被人欺负。征诸世界历史,凡是霸权,必少不了强大的军事,很多霸权,是通过战场的较量才打下的。
第三个要素,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意识形态是一种软实力,也是成为世界领袖必不可缺的条件。光有经济和军事,虽然也能成为霸权,但不可能维持长久。世界上一些霸权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形态或其价值观不能使人臣服,而急剧衰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实是霸权的润滑剂,它让人产生对霸权的认同,尤其在一些普世价值深入人心的今天。
第四个要素,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霸权或领袖地位要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还需要霸权国为世界提供公共品。这里的公共品主要指的是国际体系和全球秩序,以及组成全球秩序的制度、规则和国际组织。美国之所以成为全球霸主且至今不衰,不单是因为它领导世界打赢了二战,更是因为它创立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这套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为全球奠定了一个基本的秩序。
第五个要素,拥有同盟体系。除非一个国家有超强实力,否则,只靠自身来维持全球秩序和霸主地位,总很困难,日久会力不从心。所以打造同盟体系,对成为霸权和维护霸权地位就很重要。美国和苏联在二战后的“冷战”时期能够成为当时东西方的领袖,一大原因是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同盟体系,美国是北约,苏联是华约,在华约解体后,苏联也就衰亡。
最后一个要素,是时机和运气。之所以将时机和运气也列为要素之一,是因为成为全球领袖,确实有运气的成分,如果运气来了抓不住的话,也许就和霸权擦肩而过,或者要等很长时间。
上述六个要素,前三者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领袖或全球霸主的基本或者必备要素,少了任何一条,就难以成为领袖,或者即使凭运气成为领袖,也必不能保持长久。第四、第五条是强化要素,有了这两条,领袖或霸主地位就更加牢固。最后一条似乎无足轻重,但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刻,也往往是关键的,但这取决于领导人能否抓住机遇。
以此对照,中国要成为全球霸主或领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是不可能的。
从经济来看,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似乎已经拥有了这种实力。近年来,世界经济的新增量,中国都是占比最大,中国也是一些国家最大的出口对象,但毕竟中国不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虽然也有一些学者根据不同的计算方式,如胡鞍钢认为中国在2013年经济实力、在2012年综合国力就已经超过美国,但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以及大多数专家的看法,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刚接近美国的一半多一点,考虑到特朗普经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如果中国应对失当,也许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赶不上美国。所以最多只能说,中国在经济上拥有刚接近成为全球领袖的条件。
从军事看,尽管中国的军力近年进步很快,第二艘航母前不久也下水,但目前也只能在近海作战,尚无法走向远洋。所以,军事构成了中国成为全球霸主的短板。
再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看,中国虽然拥有自己的价值观,但这套价值观在自己的国内都得不到多数国民的认可,要在世界上推广开来,更让人难以信服,这是中国成为全球领袖的一大软肋,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障碍。
另外,中国对世界提供的公共品亦有限,除了派出维和部队以及帮助非洲等不发达国家外,基本无所作为。本来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模式是中国解决全球安全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公共品,但可惜现在无疾而终。亚投行作为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家开发银行,目前处于摸索阶段,其对基础设施投资产生的外溢效应还只刚刚开始。
至于同盟体系,中国更是没有,虽然有像巴基斯坦这样的实际上的盟友,但只是个别,中国自身奉行的不结盟政策和不干涉内政原则阻碍了同盟体系的建立。
最后,运气似乎也没有特别光顾中国,特朗普的“内卷化”并不构成中国加快成为全球领袖的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中国有成为全球领袖或霸主的潜质,但要同时满足前面三条,从目前来判断,为时尚早。这还是在假定中国的发展速度不会出现大的下降以及意识形态会适度进行改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国的“意识形态赤字”不消除,要想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新的权力中心,也许就只能靠战争。
所以,与其条件不够硬要充当全球领袖或霸主,不如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发展和改造自己,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向普世文明靠近.
----------
共匪统治下的中国不过是一个暂时的暴发户,终究成不了气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