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hursday, 29 March 2018

1902年清政府委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

1912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后来的北大)开学,政府官员及中外教职人员合影,前排右四为张百熙

今年是农历戊戌年。中国在汉代开始推行干支纪年,每60年会重新一个轮回。上一个戊戌年是1958年,大陆在反右运动后开展导致大饥荒的大跃进;再上一个戊戌年是1898年,那年发生“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创立第一间官办大学——京师大学堂,目的是教授“西文西艺”,它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
戊戌变法遭慈禧及守旧势力反扑致败,谭嗣同等六君子惨死。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1902年清政府委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
张百熙锐意兴学,不遗余力为学校招揽优秀人才。他提出“应破除积习,不拘成例用人”,选用“才具优长,通达时务”、“明练安详,学有根底”的人为大学堂教师。为了邀著名学者吴汝纶任大学堂总教习,张百熙穿朝服在不为所动的吴汝纶面前长跪,说:“我为全国求师,当全国生徒拜请也,先生不出,如中国何!”吴汝纶终把多日准备的谢绝词变为慨然允诺。后又聘辜鸿铭任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著名学者杨仁山、屠敬山、王瑶舟、蔡元培等,也在不久被张百熙聘用,先后成为中国大学教育的先驱
1900年八国联军期间,沙俄入侵东北。1902年俄国同清政府订约,规定将侵占东北俄军分三期于13个月内全部撤走。1903年,沙俄不仅违约不撤,反而增派军队,并向清政府提出了7项无理要求,推行亲俄外交的清政府的不作为,激起了青年学生极大愤慨,京师大学堂学生发起了拒俄运动,要求政府“力拒俄约,保全大局,展布新政,以图自强”。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学生运动。
拒俄运动同时也引起清政府的恐慌、敌视和镇压,指责学生“名为拒俄,实则革命”。《苏报》刊出《严拿留学生密谕》。慈禧太后对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参加拒俄运动甚是恼怒,认为这是和朝廷分庭抗礼,大逆不道。要求张百熙严加管束学生。
张百熙的态度却出人意表。他在学生的信函中批示道:“该生等忠愤迫切,自与虚骄嚣张,妄思干预者有别。至于指陈利害,洞若观火,具征觇(观察)国之识,迥非无病之呻。本大臣视诸生如子弟;方爱惜之不暇,何忍阻遏生气,责为罪言!”他还批示:“嗣后诸生研究国闻,确有见地,可随时着为论说,呈候本大臣批答,籍可考见学识,示以准绳,不必聚论纷绣,授人指滴!”
张百熙完全不顾慈禧太后“严加管束”的旨意。他尽自己的力量保护思想激进学生。这一年年底,张百熙将其中功课优异者送往国外深造,这是中国第一次公派出国留学。这些留学生后来有些成为了政治家和学问家。
比较120年前的满清时代,现在的大人先生们如何对待“忠愤迫切”的青年学生?
两个戊戌之后,大陆网上有人贴出以下对联:“十四亿民,都有两眼作看客;八千万众,竟无一人是男儿。”横额是“戊戌宪变”。“八千万众”是指中共党员人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