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没一个拿得出手的千古明君,几乎尽是昏君和暴君。
在明成祖朱棣挂掉后,明朝本来就没啥戏了,到明英宗时,明朝就该亡国了。明朝五十万大军(也有说25万)跟瓦剌五万多人打,结果竟然被全歼,连皇帝也被俘虏。所幸天命够好,出了一个救世英雄于谦。当蒙古人攻打到北京城下,文武百官都想投降或者南迁,蒙古人快要复制忽必烈,横扫中原时,是于谦力挽狂澜,打退了他们,救了大明王朝。这样的大功臣,大英雄,后来却命运悲惨,被腰斩了。注意,这个于谦可是和岳飞齐名的大英雄,他死的那天,百姓嚎啕大哭,连天地都为之动容,倾盆大雨。再后来,他才被平反,可惜太晚了。
终于撑到了万历的时候,明朝本来也该亡国了。所幸又是天命够好,又出了一个救世大宰相(明朝没有宰相,但因为所干的工作,承担的责任等差不多,后世也这么称呼),被梁启超誉为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的张居正横空出世。在他变法之后,危如累卵的明朝富强了起来,看起来大有希望。可万历十年,张居正刚死,立即就被万历皇帝抄家,还差点被鞭尸,家属饿死的饿死,流放的流放,最后万历是在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的批判声下,才没有进一步迫害。救世宰相张居正死得是如此冤屈。在万历这个弱智主政下,大明王朝加速走向了死亡,历史学家黄仁宇就把明朝灭亡的责任算在万历头上,并精确到万历十五年。他认为,这是转折点。
最后,终于来到了崇祯,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这人真是倒霉透顶,本来也可以算是年轻有为,如果出生在太平时代,很可能会是个明君,只可惜,或许他命就是该绝,生在了王朝末年。此时大明王朝早已到崩溃边缘,起义不断。他为张居正平反,渴望再有一个张居正出来救国。可是这种几百年才可能出一个的神人,不会再有了。当然,崇祯本来还是有机会挽救大明的。但他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杀了袁崇焕,这个抗清名将,皇太极的死敌!袁崇焕死得真的很惨,被当做国贼处以磔刑,这是古代中国一大酷刑,被分尸了,而无知的老百姓也争抢他的肉吃。袁崇焕死后,也没人有那个魄力,能抵挡住大清的铁骑了。还有比如孙传庭(http://baike.baidu.com/view/213384.htm),在他围剿农民起义军并差点灭了李自成后,被诬陷下狱,期间李自成卷土重来,势如破竹。在无人可用时,崇祯重新启用他,可或许天欲亡明,在他准备剿灭李自成军时,天降大雨数十日,火器等皆废。明朝唯一可治李自成的名将战死沙场。明史还因此感慨:传庭死而明亡矣!
(至于鼠疫之类的东西是否是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有南迁是不是挽救大明王朝的最后希望,在这里,我就不讨论了。^_^)
最后李自成攻破北京,他也只能上吊身亡。崇祯是明朝最让后人感到悲哀和同情的皇帝,或许真的是他命不好,本不是亡国之君,可生错了时代,终究也只有亡国命。
中国所以有那么多的明粉,其实是因为,这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于是明朝被各种神话。明朝没有那么好。在古代中国,它更像是一朵奇葩。宦官专权最厉害的王朝也是明朝。没有出现一个千古明君,却出了很多大太监,奇葩!明朝真的是古代中国很一般的王朝,甚至出现皇帝二三十年不上朝的极品现象,明朝所以能存在两百多年,其实是因为这个朝代够幸运,出现了不少救世大英雄,可这个朝代终究没有去珍惜他们。这些彪炳史册的千古英雄最后基本死得很惨很惨。被处死的处死,被抄家的抄家,被腰斩的腰斩……总之就几乎没有不惨的。这样的王朝,不灭亡还有天理??
----------------------------------------要钱不要命——明朝的灭亡
清人温睿临《南疆逸史》说,“明朝之亡,始于朋党,成于奄竖,终于盗贼,南渡继之。”当然还有“清兵入侵”,只是他不便明说罢了。
从历史上看,一个专制集权的政权,不可能长命,像它期望的那样,子子孙孙江山永继。它固有的弊病,必然愈积愈深,即使初衷不坏的某些做法,也会逐渐走向反面;其垮台的前夕,必有诸种矛盾叠加,犹如多种并发症齐来,以至于无药可治。
明朝到崇祯皇帝当政,社会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崇祯剪除阉党的结果,是失去了对“东林党人”的制衡力量,权力天平向文官严重倾斜。明朝初期重科举,给予文官特权,以及“藏富于民(后演变为藏富于一部分人)”的政策,早已转化为弊端,导致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文官集团和他们背后的江南大地主财富集团,敛财无数。他们可以在东林“书院”放言国是,左右朝廷决策;而一旦朝廷要他们“让利于民”,他们非但一毛不拔,还不惜与之分庭抗礼。笔者赞成《剑桥中国明代史》的看法,东林党人更多的是党同伐异的政治联盟,并没有提出进行一些政治、经济改革的积极主张。剑桥史说:“东林支持者抵制任何基本制度上的或财政上的改革观点:他们认为技术性的解决办法过去不成功,也不可能成功。因为他们偏爱行政改革的空想,他们的运动在体制意义上可以被认为是倒退了一大步,是从高拱和张居正所采取的立场的重大退却。”
需要指出,明末的社会问题的顽症,并不是经济总量不足以应付内祸外患,而是土地和财富已经高度集中于利益集团,国库财政反倒是早已捉襟见肘。据《明季北略》《流寇志》等明清笔记记载,李自成进京后,即命刘宗敏担任了“劫收”大员,以“助饷”、“追赃”之名,大肆在北京城内勒索掠夺。大顺军所到之处,“便街提士大夫,”“人人皆得用刑,处处皆可施刑”。明朝的旧人被分为臣子、王公、太监、豪绅四等,派饷则按等追缴:“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至于皇室勋戚之家,“无定数,人财两尽而后已。”(《甲申核真录》)一时间,“红色恐怖”席卷昔日帝国京都。不出月余,大顺军从皇族和京官那里就劫掠了三千万两白银(一说七千万两),而大内府库中却只有黄金十七万,白银十三万;而明王朝平均年财税收入才约2千万两,(有人按《明会典》计算,为2020万两白银。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统计为3600万石粮食,按《明史•食货二》:“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折合白银约1800万两。这应该都是理论数据。)足见利益集团已是真正富可敌国。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要命的,命就是朱家祖上基业,就是大明江山,皇家政权。而江南大地主利益集团的本性是贪婪,是要钱的。江山姓朱,与他们何干?虽有明智的人懂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绝大多数人早已利令智昏,哪怕死到临头,还在拼命攫取——要命还是要钱?这乃是历代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两派的根本分歧,改良派与守旧派矛盾冲突的实质所在。而守旧派是不会理会“国难”的,他们将一条道走到黑:贪婪地无止尽地兼并土地,不断制造失业者或“游民”,而自掘坟墓。
话说回来,即使是在专制统治的苛政底下,老百姓只要有一口饭吃,也不轻易落草为寇的;这与中国人的人性、文化和社会性都有关系——毕竟做草寇是拿自己和整个家族的生命、名誉作赌注,因而获取“血酬”的成本实在是太高,风险极大。造反头子李自成1644年逼近北京时,还曾委派降将与崇祯谈判,愿接受招安讨个西北王的封赏呢。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是:“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可见,就连杀人无数的李自成,也对造反的合法性感到纠结,宁愿对正统的大明皇上俯首称臣。然而,活命求生毕竟是任何人的生存底线,在饥民遍地,朝廷无力赈济的情势下,当流民们没有了任何生路,造反就成了流民的不二之选。
明朝积弊的火药桶,被天灾这一历史偶然性引爆了:天启、崇祯之际,陕西连年大旱,大饥荒,人相食;而辽东战事越发激烈,崇祯不得不采取竭泽而渔的政策,加派“辽饷”、“练饷”、“剿饷”(称“三饷”),逼得全国农民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计;兵员亦不断裁减。这三管齐下,便造就了大批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无业游民。他们无路可走,蜂拥加入流寇队伍。李自成自己就是被裁撤的一个驿卒。应该说陕西巡抚的头脑是清醒的,他一面招安流寇,一面奏请朝廷从江南川蜀调集粮食赈灾。但是,他的奏请被内阁和大部分文官否决了,原因很简单:大部分朝中要员都出身江南地区,他们不愿意损害本家族或作为他们经济后盾的江南财团的利益。这样,已经被招安的流寇只能再度“反水”。李自成于是仅以十年时间,得以聚集起百万之众。
史家评论说,崇祯皇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而他本人在明朝诸皇帝中至少还算是勤政的一个,“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明史•本纪第二十三》)不过,他再怎么“提起精神,殚靖忠画”,宵衣旰食,事必躬亲,都已无济于事。在统治集团内部,愿意跟着他的人,已经很少;而“要钱”的人很多,这些财大气粗贪得无厌的土豪们,根本不再把他放在眼里。1627年十七岁登基的明朝末代皇帝,苦撑了十七年,最终“殉国”于煤山,成了他的先辈们豢养出来的财富集团的牺牲品!
相关帖子: http://briteming.blogspot.com/2015/03/blog-post_84.html
----------------------------------
电视连续剧《江山风雨情》由朱苏进编剧,陈家林执导,陈道明、陈宝国、唐国强、鲍国安、张澜澜、王刚、刘威,李强主演。
该剧描写了以崇祯、李自成、皇太极为代表的大明、大顺、大清时期三个帝王争夺天下的故事。
http://www.youku.com/show_page/id_zcbffb138962411de83b1.html
http://www.iqiyi.com/a_19rrk57av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