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区互助合作社模式正在悄然取代过去企业互保、联保模式以解决银行授信难题。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监管政策导向希望引导银行把信贷资源倾向小微
“三农”领域,但是经济下行压力让银行不得不对授信和风险把控更加审慎,用互助合作社的授信模式把小微贷款的盘子做大,企业风险共担,对银行而言能够降低
小微企业违约风险,对企业尤其是轻抵押型的企业而言,能够解决融资难问题。互助合作社模式下,企业之间结成合作社,以风险互助金来承担违约代偿,银行风控
会比较好操作。据悉,目前,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纷纷尝试这种“圈链”信贷,包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和广发银行等围绕“两圈一链”即处于物
理商圈、虚拟商圈或贸易链中的小企业客户,采用这一授信模式进行放贷。风险互助金的来源通常有三种渠道,一种是由合作方(即地方政府财政、市场商圈管理
方、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等)全额拨付专项资金作为共同的风险互助金;第二种是由合作方和小微客户按照一定比例分担,共同出资组建风险
互助金,帮助小微企业完成在银行的贷款;第三种是小微客户按比例缴纳资金组建风险互助金。一旦发生信贷违约,银行也设置了相应的风险金偿付顺序。哪家违约
就从哪家缴纳的20%风险互助金开始扣,不够再从1%的贷款损失准备里面扣,再不够就扣20%风险互助金存放银行产生的利息收入,最后不够就则扣合作社账
户的风险互助金。一般小微企业在这种信贷模式下获得的银行贷款利率普遍为10%至12%,涉农业务的利率会低1至2个点。我们认为,这种互助合作社模式将
此前的“无限责任担保”换成了“有限责任担保”,有利于切断风险传染,保证正常企业的业务经营。同时,由于风险处置的可操作性提高,银行的放款意愿有所提
升。但这种模式并没有解决根本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有重建社会信用体系,建成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才是化解互联互保危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治本
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