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Friday 15 August 2014

中国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国家财政:三位一体

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有限市场化改革,其中,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发挥了根本性推动作用,也由此带动了能源、交通、通讯等领域的垄断企业的迅速发展。 不仅如此,垄断央企更挟持其体制背景,凭借优越的资源条件和融资便利等,大举扩张,“国进民退”。近年来,地方政府则以土地财政为后盾,通过设立各种融资 平台,获取了大量融资。与银行一样,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扩张背后,也依旧获益于相对低廉的资金成本,相对的,依旧是广大储户因低存款利率而付出的代价。 早有人指出过中国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国家财政三位一体,而如今,地方政府也成为了其中的一个角色。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尽管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在GDP贡献、就业人员比例和创新上的重要性一再提升,非国有企业提供了60%以上的GDP份额和80%以上 的就业岗位,却只能获得不到30%的银行贷款,至于规模以下的小微企业,更是超过90%以上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换言之,银行体系从经济发展中获 得了最大的利益,却并未为经济发展最有效率的部门提供充分的服务。相反,银行体系的存在,更像是一套传送机制,凭借低利率的设置,负责将民间金融资源源源 不断地输送给予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
这一切并非偶然,为了维持体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执政者需要保持对于经济领域的强势控制,保持公有制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是这一战略意 图的官方表达,一方面,市场化需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发挥根本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出于专政的目的,又需要将其比例限制在一定范围,需要扶持国有经济,之 所以中国的投融资体制并未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而有根本的改变,而是依旧保持着垄断设置,依旧服从行政化的指令,更多的是出于这一目的。
由于体制对于金融领域的绝对控制,民众并无充分的选择,将钱存入银行当中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教育、医疗、养老等三座大山,又逼迫民众维持相当高的储蓄 率,也因此,与经济发展向伴随的,是居民银行存款的节节升高。迄今为止,作为利益输送机制的中国银行业仍处于其黄金时代,不过,没有人会对剥夺无动于衷, 存钱不划算早已是民众普遍的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购房冲动的推动力。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相对萎靡,民众也会寻找新的出口,一些民众选择了将钱投入到风 险相对较高的民间借贷之中,而另一些人则选择了将钱汇出境外。最近一两年来银行存款和外汇占款的减少,或许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财政、银行和国有企业这三位一体近些年的顺风顺水,其实都建立在民营和外资企业的迅猛发展之上,但是,对于后者既利用又限制的体制立场,又无时不在损害着 非国有部门的潜力,一旦非国有部门的动能减缓,过度扩张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也会失去其势头,相应的,则是资产价格逆向重估的风险,而银行必将首当其冲。 有朋友曾说,谁能看准未来的主题,谁就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在他看来,在1990年代,因为政策环境的宽松,主题是做生意,在21世纪的头十年,因为资产的 迅速增值,主题是买房子,或许,在未来十年,随着资产价格重估的风险增大,主题变成了转移,谁率先将资产转移出去,谁就是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