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浑身泡沫,中国股市依然呈现“疯牛”状态,末路狂奔。一个典型的疯狂征兆是:4月27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82万亿元,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比例14.81%。
股市走牛,当然有其客观因素,例如货币放水背景下的流动性泛滥预期、投机性资金撤离房地产等等。但泡沫终究是泡沫,全球股市历史上没有一次泡沫 在市盈率变成“市梦率”后不摔得粉身碎骨。究其根本还是人性在作祟。哈佛大学教授明斯基(Hyman Minsky)提出著名的“金融不稳定假说”,而不稳定的来源正是人的情绪化。在贪婪的驱使下,投资者在乐观的时候会不断冒险,但超过某个时点,恐惧压倒 了贪婪,市场就会突然崩塌。问题是,由于市场是多种力量加总的结果,那个“时点”是无法预测的。
但凡牛市,除了货币宽松的背景外,还有一个因素居功至伟:忽悠。例如在2000年的纳斯达克大泡沫中,互联网被吹嘘到“化腐朽为神奇”。而在这 一轮牛市中,同样出现了不少忽悠人的概念,例如互联网+、改革牛、一带一路等等。例如,一些原本和互联网不搭边的公司收购一家互联网企业,大概率是“猪插 上了翅膀还是猪”,但投资者坚信猪会飞;至于“改革牛”,立意虽高,但明眼人都知道眼下的改革在官员“不作为”之下陷入僵局,难言乐观;“一带一路”战略 虽然思路大开大合值得赞赏,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实现多少利润,搞不好还会出现“四万亿”那样的局面…… 其实这些因素都缺乏推敲,但在人们渴望牛市的心理下,就会出现“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的选择性逻辑。
在中国,政治背书最能刺激股民的神经。越来越多的人鼓吹:牛市可以救经济。的确,大家都同意经济情况不妙。按照“牛市可以救经济”的逻辑,政府 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一场牛市来救急”。于是乎,股民自信地认为这场牛市有政府在撑腰。而官方媒体的一系列文章似乎又印证了这种预期。例如新华社“七论 股市”、《人民日报》“4000点才是牛市的开端”……其实这些文章并非“社论”,只是个别记者或作者的文章,并不代表官方的“正式背书”,但被冲昏头脑 的股民已经没有时间思考。
股市真能救经济吗?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傻很天真”的想法:
第一,靠牛市的财富效应?股市上涨的确可以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但“慢牛”的财富效应更为显著,“快牛”往往在财富效应尚未兑现时泡沫就崩溃了,不仅刺激不了消费,而且导致很多投资者陷入财务困境。
第二,靠牛市“去杠杆”?诚然,中国实体经济负债过高是不争的事实,增加股票融资也是“去杠杆”的可行路径。但“去杠杆”和牛市没有必然关系。 导致中国股票融资长期发展滞后的,不是“熊市”,而是证监会的“IPO审批制”。即使牛市来了,如果不取消审批制,能在牛市中进行融资的也只是“一小撮企 业”;即使没有牛市,在放开IPO供给的情况下,企业照常可以股票融资。所以指望牛市来“去杠杆”的人,是没看清股市长期发展滞后的“元凶”。从全球股市 发展的大背景来看,也不存在“牛市”与“杠杆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第三,靠牛市刺激投资?牛市尽管可以为上市公司融资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但未必能产生显著的投资效应。在整体经济持续下滑、产能过剩的大背景 下,上市公司即使有了钱,也很难从事扩张性投资,相反按兵不动或者把钱拿去投机似乎是更为理性的选择。现在实体经济缺的不是钱,而是信心。不仅如此,大牛 市反而刺激海量资金转向投机,令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更为恶化。据媒体报道,最近建行上海分行提出抢资金的“春雷行动”,因为“牛市启动以来,各家行存款流 失比较严重,尤其是核心存款。”
第四,股市与经济的关系,从来都是因果关系:经济是因,股市是果。尽管股市的反映可能会超前,但这种因果关系无法倒置。因此,把拯救经济的希望寄托在“牛市”上,是一种天真的想法,也是危险的想法,这是股市“不能承受之重”,最终也将一地鸡毛。
第五,美国次贷危机后的经验?从表面看,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股市迅速摆脱谷底,走出一轮大牛市。同时,美国经济亦稳步复苏,失业率降至合理区 间。是牛市拯救了美国经济吗?并非如此。美国经济复苏的真正原因是:第一,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经历了快速的“去杠杆”,长痛不如短痛,使风险在短时间内迅速 释放,这是经济能比较快的触底反弹的根本原因。相反,像欧洲一些国家,迟迟难以推动“去杠杆”,结果在经济泥潭里越陷越深;第二,美国经济具有强大的创新 能力,在众多前沿领域都领世界风骚,这是美国经济复苏的内在动力;第三,美联储的宽松政策,加快了经济复苏步伐,但也造成了股市的泡沫化。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除了依靠痛苦的改革、大胆的减税之外,没有什么特效药。股市不会也没有能力来拯救经济。
股市走牛,当然有其客观因素,例如货币放水背景下的流动性泛滥预期、投机性资金撤离房地产等等。但泡沫终究是泡沫,全球股市历史上没有一次泡沫 在市盈率变成“市梦率”后不摔得粉身碎骨。究其根本还是人性在作祟。哈佛大学教授明斯基(Hyman Minsky)提出著名的“金融不稳定假说”,而不稳定的来源正是人的情绪化。在贪婪的驱使下,投资者在乐观的时候会不断冒险,但超过某个时点,恐惧压倒 了贪婪,市场就会突然崩塌。问题是,由于市场是多种力量加总的结果,那个“时点”是无法预测的。
但凡牛市,除了货币宽松的背景外,还有一个因素居功至伟:忽悠。例如在2000年的纳斯达克大泡沫中,互联网被吹嘘到“化腐朽为神奇”。而在这 一轮牛市中,同样出现了不少忽悠人的概念,例如互联网+、改革牛、一带一路等等。例如,一些原本和互联网不搭边的公司收购一家互联网企业,大概率是“猪插 上了翅膀还是猪”,但投资者坚信猪会飞;至于“改革牛”,立意虽高,但明眼人都知道眼下的改革在官员“不作为”之下陷入僵局,难言乐观;“一带一路”战略 虽然思路大开大合值得赞赏,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实现多少利润,搞不好还会出现“四万亿”那样的局面…… 其实这些因素都缺乏推敲,但在人们渴望牛市的心理下,就会出现“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的选择性逻辑。
在中国,政治背书最能刺激股民的神经。越来越多的人鼓吹:牛市可以救经济。的确,大家都同意经济情况不妙。按照“牛市可以救经济”的逻辑,政府 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一场牛市来救急”。于是乎,股民自信地认为这场牛市有政府在撑腰。而官方媒体的一系列文章似乎又印证了这种预期。例如新华社“七论 股市”、《人民日报》“4000点才是牛市的开端”……其实这些文章并非“社论”,只是个别记者或作者的文章,并不代表官方的“正式背书”,但被冲昏头脑 的股民已经没有时间思考。
股市真能救经济吗?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傻很天真”的想法:
第一,靠牛市的财富效应?股市上涨的确可以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但“慢牛”的财富效应更为显著,“快牛”往往在财富效应尚未兑现时泡沫就崩溃了,不仅刺激不了消费,而且导致很多投资者陷入财务困境。
第二,靠牛市“去杠杆”?诚然,中国实体经济负债过高是不争的事实,增加股票融资也是“去杠杆”的可行路径。但“去杠杆”和牛市没有必然关系。 导致中国股票融资长期发展滞后的,不是“熊市”,而是证监会的“IPO审批制”。即使牛市来了,如果不取消审批制,能在牛市中进行融资的也只是“一小撮企 业”;即使没有牛市,在放开IPO供给的情况下,企业照常可以股票融资。所以指望牛市来“去杠杆”的人,是没看清股市长期发展滞后的“元凶”。从全球股市 发展的大背景来看,也不存在“牛市”与“杠杆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第三,靠牛市刺激投资?牛市尽管可以为上市公司融资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但未必能产生显著的投资效应。在整体经济持续下滑、产能过剩的大背景 下,上市公司即使有了钱,也很难从事扩张性投资,相反按兵不动或者把钱拿去投机似乎是更为理性的选择。现在实体经济缺的不是钱,而是信心。不仅如此,大牛 市反而刺激海量资金转向投机,令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更为恶化。据媒体报道,最近建行上海分行提出抢资金的“春雷行动”,因为“牛市启动以来,各家行存款流 失比较严重,尤其是核心存款。”
第四,股市与经济的关系,从来都是因果关系:经济是因,股市是果。尽管股市的反映可能会超前,但这种因果关系无法倒置。因此,把拯救经济的希望寄托在“牛市”上,是一种天真的想法,也是危险的想法,这是股市“不能承受之重”,最终也将一地鸡毛。
第五,美国次贷危机后的经验?从表面看,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股市迅速摆脱谷底,走出一轮大牛市。同时,美国经济亦稳步复苏,失业率降至合理区 间。是牛市拯救了美国经济吗?并非如此。美国经济复苏的真正原因是:第一,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经历了快速的“去杠杆”,长痛不如短痛,使风险在短时间内迅速 释放,这是经济能比较快的触底反弹的根本原因。相反,像欧洲一些国家,迟迟难以推动“去杠杆”,结果在经济泥潭里越陷越深;第二,美国经济具有强大的创新 能力,在众多前沿领域都领世界风骚,这是美国经济复苏的内在动力;第三,美联储的宽松政策,加快了经济复苏步伐,但也造成了股市的泡沫化。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除了依靠痛苦的改革、大胆的减税之外,没有什么特效药。股市不会也没有能力来拯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