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Wednesday, 30 December 2015

互联网带来的“软规模”式的城镇化

乌镇的例子不是个别的。目前,不少地方已仿照这一模式建设特色产业小镇。北京政府已确定,在房山区长沟镇建设基金小镇。以小镇模式外迁是一个选择,可保持产业之相对聚集。如果说,这些特色产业小镇的兴起还有较强的政府背景,那么,另外一种小镇的兴起,则纯粹是技术和市场驱动的,此即淘宝村、镇。主流的城市化-城镇化理论似乎认定,未来中国绝大多数人口要住在城市,工商业活动只适合在城市发展,有些学者甚至主张,城市越大,越有效率。而主张人口城市化、发展大城市的理论依据是规模经济,但“规模”可有两种意义:一种体现在物理意义上,人口、资源集中于城市,可称之为“硬规模”。另一种是“软规模”,即网络规模,以及由此聚集的企业家规模。看明清时代,中国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且效率极高,但其生产模式是,以家庭为单元之小微企业存活于庞大的商业交易网络中,后者提供丰富的资源选项,前者运用这些资源生产。这一模式效率极高,即便后来西方的大工厂也未必有能力与之竞争。今天,互联网经济似乎给这种模式再度复兴提供了一次机遇。淘宝村、镇的基本运作模式正式,无数小微企业存活于架构在互联网的全球性商业网络中,农民在家中就卷入全球市场,不是作为只出力的工人,而是作为劳心又劳力的企业家,其效率焉能不高?另一方面,此网络以极低成本贯通城、镇、乡,再加上目前高度发达的物流业,基本上可以替代城市的“硬规模经济”。总之,互联网正在塑造经济社会秩序之雏形,隐约看到了中国古老的经济社会秩序重生之可能,这两个趋势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重新思考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重新思考中国究竟需要城市化、城镇化、还是村镇化?
----------
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太感谢美国人的这一发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