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际舆论唱红印度、唱衰中国,不少跨国公司希望去印度生产,印度政府更是制定了发展制造的国家战略,算得了几分“天时”。但在欧美日韩的高端产品和中国的中低端产品的两面夹击下,能守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算不错,奢望“超英赶美”“替代中国”就算了。
印度床单的普遍特点:真材实料,绝不掺假;设计有特色,民族风格突出;质量不靠谱,有时差到难以忍受的地步……
印度汽车的骄傲——民族品牌“大使”,据说,它的零部件都是手工用锤子、钣子一件件敲打出来的。
印度缺少合格的工程师与熟练技工。
在一家披肩厂,我看到了一百多台大型织布机排列在大棚里,像待检阅的坦克群一样,蔚为壮观。号称织布机,其实是木制的土织机。
缺水缺电在印度是常态。夏天,新德里的气温高达47度。这时,断电断水最可怕,但又最无可避免。
2009年,我刚从印度回来,看见位“花美男”穿了件紫色T恤,颜色非常鲜艳扎眼,便夸奖了两句。顺便替他担心:“这么艳,不怕掉色吗?”
他看着我,眼神像见到外星生物:“什么年代了,衣服还掉色?!”
我恍然惊觉:这是在中国,不是在印度呀。
也许,是自己在印度经历的那次“掉色事件”影响太大,坐下病根了吧。
掉色的床单
那是2003年,我刚到印度。同事回国,问我捎点什么东西回去。我想,这是第一次有机会给国内的亲友们带些印度的礼品,机会难得,马虎不得,便精挑细选了一些有特色的东西,其中包括几件床单。
这听起来很老土。床单有什么意思?但据常驻这里的“老印度”们介绍,当地的床单颇有异国情调,质地是绝对的纯棉土织布,花色图案是很有原始部落特色的抽象设计,带回国很受追求原生态的“小资”们欢迎。
我觉得很有道理,便照方抓药,买了几条,千叮万嘱、千恩万谢地托带给同事,还顺便多买了一条自己直接铺床上用了。结果,第二天起床,居然发现自己浑身上下五彩斑斓:被单的颜色染身上了!
赶紧打电话通知带东西的同事,谁知他办事太上心,刚下飞机当天就把东西分送到各家了!
我心里那个悔就不用说了,只好挨家挨户通知人家:千万别铺呀!当挂毯吧……
“床单事件”当然只是个例,也有别人买的被单还不错的,只是我不幸中招了。不过,那条床单具有了“印度制造”的普遍特点:真材实料,绝不掺假;设计有特色,民族风格突出;质量不靠谱,有时差到难以忍受的地步……
说来可笑,在印度,生活中最让我烦恼的一件小产品是接线板。市场上很少见舶来品,只能用本土制造。它们却非常幽默: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天哪个插孔心情好,能正常工作,只好每天遍插诸孔,碰运气。试过各种不同牌子,咨询过专家、厂家、卖家,他们也深有同感,但爱莫能助。
不可挑剔的“印度制造”
小物件不靠谱,大件也一样。
印度汽车的骄傲、民族品牌“大使”牌,外形像是个大甲壳虫,样子数十年不变,至今仍是总理指定座骑。据说,它的零部件都是手工用锤子、钣子一件件敲打出来的。这倒很像老红旗。
我慕名试乘了一回,感觉不错,就租了一辆“大使”到外地出差。结果,天热机器开锅,走不动了。印度司机倒不急不慌,从后备箱里拎出一桶水往发动机上一浇,抽支烟,继续上路。以后走走停停,人喝水抽烟,机器冒烟浇水。
我感慨:汽车还真不是“四个轮子俩沙发加铁皮壳子”那么简单。
在我们看来,印度产品档次、质量差,但印度老百姓倒并不觉得,因为这种质量和他们的生活层次、消费水平倒很匹配。
在印度的电视、报刊杂志的广告中,占多数的是简单的家用产品,“乌莎”吊扇、“巴贾吉”三轮蹦蹦车、“鲁巴”背心、“巴塔”拖鞋等等是家喻户晓 的“广告明星”。这些产品档次大概处于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吧。现在的中国,大企业都不好意思生产这些小物件,更别说请大明星到处做广告了。
绝大多数印度家庭,对于电熨斗、微波炉、电饭煲、加湿器这些现代小家电,只是听说,连见到的次数都不多。德里很多洗衣铺,还在使用老式的铸铁熨斗,里面加火炭的那种。
在印度生活,还真地不能挑剔“印度制造”的质量,因为就算是粗劣的产品,市场上也未必供应多充足,你要是真需要就得抓紧买。不然,过两天就没了。
这说来又是一堆笑话。
有次,我和几个朋友碰巧都要买电话机,一共5部,就结伴到电子市场去“团购”。
第一家店,老板说:“只有2部”。
第二家店,老板说“你交押金,明天来取货。”
第三家店,我们喜出望外,居然有现货,5部电话机!老板说:“买1部1百块,买5部每部120块。”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老板很智慧地说:“都卖给你了,别人来买我怎么办?”
倒也!
购销两不旺,这是印度市场的常态。在德里,老百姓经常购物的地方,大约相当于北京的早市。全城仅有的一两座大型购物中心,成为周末休闲享受冷气的场所,逛的人多,买的人少。
无论是服装店的衣服,还是杂货铺里的用具,很少有备份。卖出去一件,再进一件,周期很长。下一批又是不同品牌、不同批次、不同质量的东西了。一般情况,你错过一件产品,再想碰到同样的,几乎不可能。
正因为消费者对质量稳定性的要求不高、对产量的需求不大,所以印度市场上的很多产品还停留在简单的手工艺制造阶段,非流水线生产,使用原始的工具在小作坊里用土法手工敲打。其落后的程度,超乎想象。
2005年,在印度北部小镇库卢,我见识了原汁原味的的印度传统纺织业。
库卢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是著名的披肩生产地,一千多年前玄奘到过这里,在《大唐西域记》称之为“屈露多国”,说它雪山围绕,物产丰富。
现在的库卢和千百年前一样,还是以生产棉、毛披肩为业。在一家披肩厂,我看到了一百多台大型织布机排列在大棚里,像待检阅的坦克群一样,蔚为壮 观。号称织布机,其实是木制的土织机,样式也是几百年一贯制。每台织机前坐着一位印度“织女”,左手推来拉去,右手飞梭往返,这样手工编织着一针一线,一 经一纬,编织着远近闻名的“库卢披肩”。
工厂老板介绍,来这里上班的都是家中没有织机的人,挣一个计件工资。有机子的农村妇女就按照工厂给的样子在家里织,工厂按件收购。
除了纺织,好的披肩还要刺绣。老板向我们展示了一件纯手工刺绣的克什米尔羊绒披肩,看起来真地很粗糙、不起眼,但要价合人民币也要一万多块钱。老板说:这东西一般不在印度市场销,卖到欧美去,紧销得很!
在工厂附近的村子里,我见到了用古老的纺车纺线的老太太。她已经七十多岁了,推不动织机了,但还可以纺线。那个黑乎乎的甘地式的纺车,和她的年龄差不多。
“印度制造”现在的水平不敢恭维,那未来有没有可能改变呢?中国也不是天生的世界工厂,也是慢慢来的。所以,印度可以引进投资、买来生产线,再加上印度庞大的人口资源、充足的廉价劳动力,难道没有可能追赶甚至超过中国吗?
这还真是:你不提“人”事还好,一提人事,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独具特色的懒散印度人
凡是鼓吹“印度制造业赶超中国”的人,特别是那些以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为理由的“砖家”们,都值得左右开弓地用板砖狠狠地拍。他们不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不等于劳动力。
别着急困惑,我慢慢做个算术。
印度人口确实有10亿,也许更多。但首先,要减去8亿农民。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因为,这8亿农民基本上是没有复杂劳动能力的文盲和半文盲。官方普查表明,印度文盲率高达三分之一强(约36%),有三亿多文盲。其中人口将近 1亿(8300万)的比哈尔邦,一大半是文盲(53%)。而这样的数据据说还是在识字标准降低到可笑的程度以后才取得的:只要写出自己名字之外的任何一个 不就不算文盲!
事实是,这8亿农民即使可以从古老的农业小生产方式中分离出来,也完全无法胜任现代大工业的要求。少数农村贫民无法生存,就进城混,呆在贫民窟 里,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劳动如扫地、看门、打更,这也还得是相对比较聪明伶俐的人才能干得了。至于改变命运、融入城市,完全没有指望,因此,但凡在农村能有 口饭吃的人绝不到城市里赌运气。
当然,文盲是可以学会认字的,但当下印度重视高等教育、忽视基础教育的体制看不到多少改变的迹象,何况百年树人,提高全民素质不是一日之功。
这才是印度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的民工潮、没有多少打工仔的根本原因。
还剩下2亿人。减去约占三分之一的小孩、老人,再减去军队、政府、教育、医疗等非制造业部门从业人员,能够剩下五千万人就不错了。
我们再看看这五千万人是不是能够顺利成为合格的制造业者。
余秋雨批评印度文明,认为其弊在于“蹈空”。简单说,就是光玩虚的、玄的,喜欢钻牛角尖搞思辨,不现实,不物质。
我一贯对余先生到世界各地旅游几天就写本书的做法很不感冒,但也不因人废言,他这句话说得还不错。
印度“蹈空”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性的一部分,影响无处不在,与讲求纪律、精确、执行、操作的现代工业格格不入。任何事如果只需要动脑、动嘴,受过教育的印度人往往精通,但只要一牵涉动手,就完了。
所以,印度有层出不穷的哲学大师,有活跃于各大国际组织的社会活动家,有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有顶级的时装设计师和广告创意,有享誉世界的软件天才,等等,但缺少合格的工程师与熟练技工。
原因在于:印度人既瞧不上动手的活儿,也不擅长。因为不擅长,更加瞧不上。
举例说明。
有次,我的窗纱漏了,就是细铁丝做的绷在窗户挡蚊虫的那种,需要更换。打电话请一直负责房屋维护的公司来处理,人家很重视,派了2个工程师来。
两人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穿着西裤、衬衫,仪表堂堂,谈吐不凡。我也很客气,寒喧一番,请他们开工。结果,两位老兄站在窗户前一米处,对着窗纱“相起了面”,还用印地语叨叨咕咕,密切探讨。
我就纳了闷:动手量一下尺寸不就行了吗?两分钟的事,有什么好商量的?忍不住催了两句,他们很淡定地摆摆手:别急,再等一下。别担心,没问题。
过了大约20分钟,两人终于出手,捣出尺子左量右量。量一遍,忘了记下来。再量一边,又错了。总之,再次捣咕20分钟,我这个看客都快要动手替他们干了,两位才如释重负地说:OK了。
等了三天,窗纱终于来了。两位工程师还跟着,一幅如临大敌的样子。结果,安上去一试:尺寸不对。工程师丝毫没有愧疚的样子,轻描淡写地对我说:我再量一下,改一下就行。
无语。
这并不是极端的个例。在印度,凡是稍动点手、有点复杂度的工种,就很缺人,要价就很高。
比如,我负责招聘过电工。很多号称大学毕业、有多年工作经历的印度人,实际上除了会换灯泡,其他的基本都不会。
比如,配钥匙。这在国内算个什么事?但在印度人看来,这是很难很高科技的工作,没什么人能做得来。所以,配一把普通的钥匙就得合人民币十几二十块钱,而且配一次不能用再返工修补是很正常的。
动手能力差,工作干不来,这是一面。也有一面,是印度人天性的随意自然,体现在工作中就是不认真、懒散,处处穷对付,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这样的工程师、工人对于企业来说是灾难,更悲剧的是,这种习惯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性使然,极难改变。
回到算术。合格的制造业劳动力还有多少?有没有一两千万?恐怕没人能说清了。这时,还得再打一下折扣:工会的力量。
印度是个左派力量很强大的国家,共产党在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长期执政,其它以下层工人、农民为政治基础的左派政党在印度南方也很有影响。其体现之一就是:工会还真的为工人做主,和资本家对着干。
近年来,因为工资待遇、休假福利等原因爆发的劳资冲突层出不穷。比较有影响的一例是,2006年本田公司的印度工人因为对待遇不满,把机器设备 给拆了卖了。这种事情发生在任何其他国家,带头闹事的都会被绳之以法,但在印度,工会支持、政党背景、地方利益都会发生作用,最终多数外资公司只能寻求大 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收买策略。
印度工人绝不加班。下午4点,到点就喝茶,连建筑工地上搬砖的小工也不例外。印度每年有400多天是节日,除了重复的、非官方假日的节庆,也有 100多天有保障节假日。多数节日有宗教色彩,任何企业也不敢不放假。过节时,工厂就算是有什么订单、急活,连鬼都找不到一个。
所以,当中国高中毕业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口以每年2千万的速度增加的时候,10亿印度人中,却找不到多少合适的制造业劳动力。当然,未来会有很多 企业可能通过现代技术流水线把工人的技术要求降到最低,只负责拧个螺丝、贴个商标之类的极简单劳动,但总体上说,印度想要成为制造业大国,只靠文盲大军和 散兵游勇是希望不大的。
为什么印度这么“慢”
说完“人”事,再说两点人所共知的制约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因素: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二是能源原材料的匮乏。
印度的机场、道路、水电设施等经济发展的硬件水平大概落后于30年。一句不纯粹是玩笑的话:如果印度努力追赶的话,30年后,估计印度会落后于中国50年。因为中国也没有停下,而且发展更快呀。但如果不努力,在发展的道路上,印度就会连中国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这个说法毫不夸张。印度的基础设施有多差?建设速度有多慢?一个小例子。新德里市政府在总结当年的市政建设成就时,列举的成果包括:2个花坛、3座过街天桥。
缺水缺电在印度是常态。夏天,新德里的气温高达47度。这时,断电断水最可怕,但又最无可避免。德里没有水,需要从邻邦借水。邻邦说:这时候我 也缺水。大家都是民选政府,都得为老百姓办事,中央政府下令也不行。至于电力,火力发电印度没有煤,建设核电站印度没有铀,风力太阳能印度没技术没资金, 只剩下水力发电比较可行,但水资源集中在敏感的喜马拉雅山中印边界地带,本国公司干不了,又不愿意让外国公司干,所以远水解不了近渴……
比缺水缺电更糟糕的、更没希望得到解决的是,印度没有石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汽油价格基本上是中国同期油价的2倍以上。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 液,重要性不必多说。印度人向中国学习,揣着钱满世界找油、求购油田,但看上一处被中国人买了,再看上一处又被中国人买了,印度石油企业哀号:既生瑜,何生亮!
和中国制造业PK,印度的火候还差得多。尽管国际舆论唱红印度、唱衰中国,“中国制造”遭遇“信任危机”,大环境对印度有利,也有不少跨国公司 希望把部分工厂搬到印度去,印度也制定了制造发展的国家战略,算是得了几分“天时”,但印度制造业既缺“地利”,更无“人和”,在欧美日韩的高端产品和中 国的中低端产品的两面夹击下,能够守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不被冲垮就算不错,奢望“超英赶美”“替代中国”就算了。
不过,印度制造业也不是了无希望。印度要想复制中国,那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必然完败。要是印度不走中国路,发挥自家“软件”优势,恰恰能够 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就像库露的手工披肩,用民族风设计和传统的手工艺结合,反而别具特色,很受追求部落风、“糙生活”的欧美上层精致人士喜欢,愿意花大 价钱购买,从而避开了与中国的服装业竞争。
在新德里的豪斯卡斯艺术村,很多小企业都在制作创意手包、饰品、鞋帽,产品另类、设计含量高,主要针对欧美高端市场。印度的汽车零件、精细化 工、电气电子、生化制药等行业,也在通过独特的产品设计、工艺创新来降低成本;吸引国际公司的进入。这条充分发挥印度人脑力优势“溢出效应”的轻灵路子, 正在越来越成为通行的模式,与中国制造非但毫不冲突,甚至互补有加。
在印度多年,终日生活在“印度制造”的包围之中,享受到了很多方便,再数落人家的不是,似乎显得不太厚道,但想到也受了很多“印度制造”之苦,有些感受不吐不快,也算实话实说。
回到中国,发现每个人都在关心“印度是不是会超过中国”“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是不是会被印度取代”的问题,先是哑然失笑,觉得不值一驳,但听得 多了,颇有“三人成虎”之势,还是忍不住经常拿些类似上述那些亲身经历的事实来向每个人解释,请他们放心:印度人要来抢我们的饭碗,还有漫长的路走。
这些也算是一种“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的不可行性报告吧。
印度床单的普遍特点:真材实料,绝不掺假;设计有特色,民族风格突出;质量不靠谱,有时差到难以忍受的地步……
印度汽车的骄傲——民族品牌“大使”,据说,它的零部件都是手工用锤子、钣子一件件敲打出来的。
印度缺少合格的工程师与熟练技工。
在一家披肩厂,我看到了一百多台大型织布机排列在大棚里,像待检阅的坦克群一样,蔚为壮观。号称织布机,其实是木制的土织机。
缺水缺电在印度是常态。夏天,新德里的气温高达47度。这时,断电断水最可怕,但又最无可避免。
2009年,我刚从印度回来,看见位“花美男”穿了件紫色T恤,颜色非常鲜艳扎眼,便夸奖了两句。顺便替他担心:“这么艳,不怕掉色吗?”
他看着我,眼神像见到外星生物:“什么年代了,衣服还掉色?!”
我恍然惊觉:这是在中国,不是在印度呀。
也许,是自己在印度经历的那次“掉色事件”影响太大,坐下病根了吧。
掉色的床单
那是2003年,我刚到印度。同事回国,问我捎点什么东西回去。我想,这是第一次有机会给国内的亲友们带些印度的礼品,机会难得,马虎不得,便精挑细选了一些有特色的东西,其中包括几件床单。
这听起来很老土。床单有什么意思?但据常驻这里的“老印度”们介绍,当地的床单颇有异国情调,质地是绝对的纯棉土织布,花色图案是很有原始部落特色的抽象设计,带回国很受追求原生态的“小资”们欢迎。
我觉得很有道理,便照方抓药,买了几条,千叮万嘱、千恩万谢地托带给同事,还顺便多买了一条自己直接铺床上用了。结果,第二天起床,居然发现自己浑身上下五彩斑斓:被单的颜色染身上了!
赶紧打电话通知带东西的同事,谁知他办事太上心,刚下飞机当天就把东西分送到各家了!
我心里那个悔就不用说了,只好挨家挨户通知人家:千万别铺呀!当挂毯吧……
“床单事件”当然只是个例,也有别人买的被单还不错的,只是我不幸中招了。不过,那条床单具有了“印度制造”的普遍特点:真材实料,绝不掺假;设计有特色,民族风格突出;质量不靠谱,有时差到难以忍受的地步……
说来可笑,在印度,生活中最让我烦恼的一件小产品是接线板。市场上很少见舶来品,只能用本土制造。它们却非常幽默: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天哪个插孔心情好,能正常工作,只好每天遍插诸孔,碰运气。试过各种不同牌子,咨询过专家、厂家、卖家,他们也深有同感,但爱莫能助。
不可挑剔的“印度制造”
小物件不靠谱,大件也一样。
印度汽车的骄傲、民族品牌“大使”牌,外形像是个大甲壳虫,样子数十年不变,至今仍是总理指定座骑。据说,它的零部件都是手工用锤子、钣子一件件敲打出来的。这倒很像老红旗。
我慕名试乘了一回,感觉不错,就租了一辆“大使”到外地出差。结果,天热机器开锅,走不动了。印度司机倒不急不慌,从后备箱里拎出一桶水往发动机上一浇,抽支烟,继续上路。以后走走停停,人喝水抽烟,机器冒烟浇水。
我感慨:汽车还真不是“四个轮子俩沙发加铁皮壳子”那么简单。
在我们看来,印度产品档次、质量差,但印度老百姓倒并不觉得,因为这种质量和他们的生活层次、消费水平倒很匹配。
在印度的电视、报刊杂志的广告中,占多数的是简单的家用产品,“乌莎”吊扇、“巴贾吉”三轮蹦蹦车、“鲁巴”背心、“巴塔”拖鞋等等是家喻户晓 的“广告明星”。这些产品档次大概处于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吧。现在的中国,大企业都不好意思生产这些小物件,更别说请大明星到处做广告了。
绝大多数印度家庭,对于电熨斗、微波炉、电饭煲、加湿器这些现代小家电,只是听说,连见到的次数都不多。德里很多洗衣铺,还在使用老式的铸铁熨斗,里面加火炭的那种。
在印度生活,还真地不能挑剔“印度制造”的质量,因为就算是粗劣的产品,市场上也未必供应多充足,你要是真需要就得抓紧买。不然,过两天就没了。
这说来又是一堆笑话。
有次,我和几个朋友碰巧都要买电话机,一共5部,就结伴到电子市场去“团购”。
第一家店,老板说:“只有2部”。
第二家店,老板说“你交押金,明天来取货。”
第三家店,我们喜出望外,居然有现货,5部电话机!老板说:“买1部1百块,买5部每部120块。”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老板很智慧地说:“都卖给你了,别人来买我怎么办?”
倒也!
购销两不旺,这是印度市场的常态。在德里,老百姓经常购物的地方,大约相当于北京的早市。全城仅有的一两座大型购物中心,成为周末休闲享受冷气的场所,逛的人多,买的人少。
无论是服装店的衣服,还是杂货铺里的用具,很少有备份。卖出去一件,再进一件,周期很长。下一批又是不同品牌、不同批次、不同质量的东西了。一般情况,你错过一件产品,再想碰到同样的,几乎不可能。
正因为消费者对质量稳定性的要求不高、对产量的需求不大,所以印度市场上的很多产品还停留在简单的手工艺制造阶段,非流水线生产,使用原始的工具在小作坊里用土法手工敲打。其落后的程度,超乎想象。
2005年,在印度北部小镇库卢,我见识了原汁原味的的印度传统纺织业。
库卢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是著名的披肩生产地,一千多年前玄奘到过这里,在《大唐西域记》称之为“屈露多国”,说它雪山围绕,物产丰富。
现在的库卢和千百年前一样,还是以生产棉、毛披肩为业。在一家披肩厂,我看到了一百多台大型织布机排列在大棚里,像待检阅的坦克群一样,蔚为壮 观。号称织布机,其实是木制的土织机,样式也是几百年一贯制。每台织机前坐着一位印度“织女”,左手推来拉去,右手飞梭往返,这样手工编织着一针一线,一 经一纬,编织着远近闻名的“库卢披肩”。
工厂老板介绍,来这里上班的都是家中没有织机的人,挣一个计件工资。有机子的农村妇女就按照工厂给的样子在家里织,工厂按件收购。
除了纺织,好的披肩还要刺绣。老板向我们展示了一件纯手工刺绣的克什米尔羊绒披肩,看起来真地很粗糙、不起眼,但要价合人民币也要一万多块钱。老板说:这东西一般不在印度市场销,卖到欧美去,紧销得很!
在工厂附近的村子里,我见到了用古老的纺车纺线的老太太。她已经七十多岁了,推不动织机了,但还可以纺线。那个黑乎乎的甘地式的纺车,和她的年龄差不多。
“印度制造”现在的水平不敢恭维,那未来有没有可能改变呢?中国也不是天生的世界工厂,也是慢慢来的。所以,印度可以引进投资、买来生产线,再加上印度庞大的人口资源、充足的廉价劳动力,难道没有可能追赶甚至超过中国吗?
这还真是:你不提“人”事还好,一提人事,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独具特色的懒散印度人
凡是鼓吹“印度制造业赶超中国”的人,特别是那些以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为理由的“砖家”们,都值得左右开弓地用板砖狠狠地拍。他们不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不等于劳动力。
别着急困惑,我慢慢做个算术。
印度人口确实有10亿,也许更多。但首先,要减去8亿农民。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因为,这8亿农民基本上是没有复杂劳动能力的文盲和半文盲。官方普查表明,印度文盲率高达三分之一强(约36%),有三亿多文盲。其中人口将近 1亿(8300万)的比哈尔邦,一大半是文盲(53%)。而这样的数据据说还是在识字标准降低到可笑的程度以后才取得的:只要写出自己名字之外的任何一个 不就不算文盲!
事实是,这8亿农民即使可以从古老的农业小生产方式中分离出来,也完全无法胜任现代大工业的要求。少数农村贫民无法生存,就进城混,呆在贫民窟 里,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劳动如扫地、看门、打更,这也还得是相对比较聪明伶俐的人才能干得了。至于改变命运、融入城市,完全没有指望,因此,但凡在农村能有 口饭吃的人绝不到城市里赌运气。
当然,文盲是可以学会认字的,但当下印度重视高等教育、忽视基础教育的体制看不到多少改变的迹象,何况百年树人,提高全民素质不是一日之功。
这才是印度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的民工潮、没有多少打工仔的根本原因。
还剩下2亿人。减去约占三分之一的小孩、老人,再减去军队、政府、教育、医疗等非制造业部门从业人员,能够剩下五千万人就不错了。
我们再看看这五千万人是不是能够顺利成为合格的制造业者。
余秋雨批评印度文明,认为其弊在于“蹈空”。简单说,就是光玩虚的、玄的,喜欢钻牛角尖搞思辨,不现实,不物质。
我一贯对余先生到世界各地旅游几天就写本书的做法很不感冒,但也不因人废言,他这句话说得还不错。
印度“蹈空”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性的一部分,影响无处不在,与讲求纪律、精确、执行、操作的现代工业格格不入。任何事如果只需要动脑、动嘴,受过教育的印度人往往精通,但只要一牵涉动手,就完了。
所以,印度有层出不穷的哲学大师,有活跃于各大国际组织的社会活动家,有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有顶级的时装设计师和广告创意,有享誉世界的软件天才,等等,但缺少合格的工程师与熟练技工。
原因在于:印度人既瞧不上动手的活儿,也不擅长。因为不擅长,更加瞧不上。
举例说明。
有次,我的窗纱漏了,就是细铁丝做的绷在窗户挡蚊虫的那种,需要更换。打电话请一直负责房屋维护的公司来处理,人家很重视,派了2个工程师来。
两人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穿着西裤、衬衫,仪表堂堂,谈吐不凡。我也很客气,寒喧一番,请他们开工。结果,两位老兄站在窗户前一米处,对着窗纱“相起了面”,还用印地语叨叨咕咕,密切探讨。
我就纳了闷:动手量一下尺寸不就行了吗?两分钟的事,有什么好商量的?忍不住催了两句,他们很淡定地摆摆手:别急,再等一下。别担心,没问题。
过了大约20分钟,两人终于出手,捣出尺子左量右量。量一遍,忘了记下来。再量一边,又错了。总之,再次捣咕20分钟,我这个看客都快要动手替他们干了,两位才如释重负地说:OK了。
等了三天,窗纱终于来了。两位工程师还跟着,一幅如临大敌的样子。结果,安上去一试:尺寸不对。工程师丝毫没有愧疚的样子,轻描淡写地对我说:我再量一下,改一下就行。
无语。
这并不是极端的个例。在印度,凡是稍动点手、有点复杂度的工种,就很缺人,要价就很高。
比如,我负责招聘过电工。很多号称大学毕业、有多年工作经历的印度人,实际上除了会换灯泡,其他的基本都不会。
比如,配钥匙。这在国内算个什么事?但在印度人看来,这是很难很高科技的工作,没什么人能做得来。所以,配一把普通的钥匙就得合人民币十几二十块钱,而且配一次不能用再返工修补是很正常的。
动手能力差,工作干不来,这是一面。也有一面,是印度人天性的随意自然,体现在工作中就是不认真、懒散,处处穷对付,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这样的工程师、工人对于企业来说是灾难,更悲剧的是,这种习惯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性使然,极难改变。
回到算术。合格的制造业劳动力还有多少?有没有一两千万?恐怕没人能说清了。这时,还得再打一下折扣:工会的力量。
印度是个左派力量很强大的国家,共产党在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长期执政,其它以下层工人、农民为政治基础的左派政党在印度南方也很有影响。其体现之一就是:工会还真的为工人做主,和资本家对着干。
近年来,因为工资待遇、休假福利等原因爆发的劳资冲突层出不穷。比较有影响的一例是,2006年本田公司的印度工人因为对待遇不满,把机器设备 给拆了卖了。这种事情发生在任何其他国家,带头闹事的都会被绳之以法,但在印度,工会支持、政党背景、地方利益都会发生作用,最终多数外资公司只能寻求大 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收买策略。
印度工人绝不加班。下午4点,到点就喝茶,连建筑工地上搬砖的小工也不例外。印度每年有400多天是节日,除了重复的、非官方假日的节庆,也有 100多天有保障节假日。多数节日有宗教色彩,任何企业也不敢不放假。过节时,工厂就算是有什么订单、急活,连鬼都找不到一个。
所以,当中国高中毕业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口以每年2千万的速度增加的时候,10亿印度人中,却找不到多少合适的制造业劳动力。当然,未来会有很多 企业可能通过现代技术流水线把工人的技术要求降到最低,只负责拧个螺丝、贴个商标之类的极简单劳动,但总体上说,印度想要成为制造业大国,只靠文盲大军和 散兵游勇是希望不大的。
为什么印度这么“慢”
说完“人”事,再说两点人所共知的制约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因素: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二是能源原材料的匮乏。
印度的机场、道路、水电设施等经济发展的硬件水平大概落后于30年。一句不纯粹是玩笑的话:如果印度努力追赶的话,30年后,估计印度会落后于中国50年。因为中国也没有停下,而且发展更快呀。但如果不努力,在发展的道路上,印度就会连中国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这个说法毫不夸张。印度的基础设施有多差?建设速度有多慢?一个小例子。新德里市政府在总结当年的市政建设成就时,列举的成果包括:2个花坛、3座过街天桥。
缺水缺电在印度是常态。夏天,新德里的气温高达47度。这时,断电断水最可怕,但又最无可避免。德里没有水,需要从邻邦借水。邻邦说:这时候我 也缺水。大家都是民选政府,都得为老百姓办事,中央政府下令也不行。至于电力,火力发电印度没有煤,建设核电站印度没有铀,风力太阳能印度没技术没资金, 只剩下水力发电比较可行,但水资源集中在敏感的喜马拉雅山中印边界地带,本国公司干不了,又不愿意让外国公司干,所以远水解不了近渴……
比缺水缺电更糟糕的、更没希望得到解决的是,印度没有石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汽油价格基本上是中国同期油价的2倍以上。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 液,重要性不必多说。印度人向中国学习,揣着钱满世界找油、求购油田,但看上一处被中国人买了,再看上一处又被中国人买了,印度石油企业哀号:既生瑜,何生亮!
和中国制造业PK,印度的火候还差得多。尽管国际舆论唱红印度、唱衰中国,“中国制造”遭遇“信任危机”,大环境对印度有利,也有不少跨国公司 希望把部分工厂搬到印度去,印度也制定了制造发展的国家战略,算是得了几分“天时”,但印度制造业既缺“地利”,更无“人和”,在欧美日韩的高端产品和中 国的中低端产品的两面夹击下,能够守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不被冲垮就算不错,奢望“超英赶美”“替代中国”就算了。
不过,印度制造业也不是了无希望。印度要想复制中国,那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必然完败。要是印度不走中国路,发挥自家“软件”优势,恰恰能够 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就像库露的手工披肩,用民族风设计和传统的手工艺结合,反而别具特色,很受追求部落风、“糙生活”的欧美上层精致人士喜欢,愿意花大 价钱购买,从而避开了与中国的服装业竞争。
在新德里的豪斯卡斯艺术村,很多小企业都在制作创意手包、饰品、鞋帽,产品另类、设计含量高,主要针对欧美高端市场。印度的汽车零件、精细化 工、电气电子、生化制药等行业,也在通过独特的产品设计、工艺创新来降低成本;吸引国际公司的进入。这条充分发挥印度人脑力优势“溢出效应”的轻灵路子, 正在越来越成为通行的模式,与中国制造非但毫不冲突,甚至互补有加。
在印度多年,终日生活在“印度制造”的包围之中,享受到了很多方便,再数落人家的不是,似乎显得不太厚道,但想到也受了很多“印度制造”之苦,有些感受不吐不快,也算实话实说。
回到中国,发现每个人都在关心“印度是不是会超过中国”“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是不是会被印度取代”的问题,先是哑然失笑,觉得不值一驳,但听得 多了,颇有“三人成虎”之势,还是忍不住经常拿些类似上述那些亲身经历的事实来向每个人解释,请他们放心:印度人要来抢我们的饭碗,还有漫长的路走。
这些也算是一种“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的不可行性报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