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Wednesday 23 September 2015

在美国读研究生的一些常识

客观而言,自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人开始海外留学的热潮,美国始终就被视为留学的正宗。虽然在事实上,欧洲日本以及澳大利亚很多大学的水平并不低于美国的大学,但由于美国在当今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领导地位,以及其较高的教育水准,就形成了这种以美国教育体系为终极学习对象的概念。更兼有美国留学签证在前些年曾经是一证难求,对大陆地区学生而言,唯有能够拿到美国高校的财力资助,才有可能实现留学美国之梦。而能够拿到全额奖学金资助,更是只有少数优秀生才能做得到。这样还在学生中形成了一种所谓“一流学生去北美,二流三流欧州日本”的自我炫耀式说法。
近些年来,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状态,失业率居高不下,地方政府焦头烂额,拆东墙补西墙解决财政问题,因而众多的公立大学也不得不大量消减开支。在这种情况之下,大量向海外招生来解决经济问题,看来已经成为很多美国高校管理层的共识之一。与此相配合,以往十分严苛的签证制度也开始彻底松绑,据说现在中国的学生签证,无论自费还是有学校的资助,通过率已经达到90%的高水平。 听说这导致可很多赴美较早的人感慨,美国大学的门终于也降低了标准,留学垃圾开始全面进入美国了。其实这种说法是很片面的,多年来,美国的教育系统一直就在培养精英和社会中坚的同时,也在为全世界制造着垃圾文凭。
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大致如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或者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另外还有规模较小但为数众多的社区大学等等。从8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教育体系里的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盈利性大学的全面兴起,到90年代以后,借助于互联网的作用,由私营公司主办的盈利性大学更是全面开花,提供各种课堂、线上教育和学位。目前美国传统的各种大学有大约3000所,而新兴的盈利性大学也达到甚至超过了这样的数字。除此之外,躲在角落里的,就是一批被称为“文凭工厂”的所谓大学,基本上没有教学和研究活动,主要业务就是销售文凭获利。最近至为风光的唐总裁和禹主席毕业的母校“西太平洋大学”,就是几年前被美国国会下属的政府责任办公室(GAO)点名的“文凭工厂”之一。(注: 唐总裁把 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 首译成“西太平洋大学”是不妥的。Western 本意是指美国西部,而且西太平洋在地理上与美国相距甚远。)
在美国各级政府机构的招聘广告中,一般都会有一句话,要求申请人具有经过认证的学校的文凭,而且还要强调一点,这个认证机构必须是通过了联邦教育部的认证。这也就是说,具有认证机构的证明也并不是绝对权威的,因为这个认证机构本身就有可能是个冒牌货。很多的教育公司一手办大学,一手给自己成立认证机构,来认证自己的大学。这就是很多冒牌的大学也具有各种认证的原因。虽然据说“西太大”也经中国驻外领馆证明,具有一些官方批准文件和认证书,但在一些地方,如唐骏自称曾经执教的德克萨斯州,就明确宣布在德州境内使用“西太大”的文凭为非法行为。
中国人申请去美国读研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一点也不神秘,既不需要走中介,也无需组织关怀,完全是一个个人就可以操作的过程。在80年代时申请比较困难,主要的原因是信息交流困难,所以只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生具有便利的条件。而从90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申请信息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了。美国的大学都会在自己的网页上详细介绍录取的要求,一般而言就是申请人的本科成绩单,三封学术推荐信,几项标准考试的成绩,个人陈述,有时候还会要求一些个人写作样本,当然还有几十块钱的申请费。
正规的大学一般会在研究生申请人中选择一些条件比较优秀的,授予研究或者教学助理的职位,主要的职责就是协助教授的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作为报酬,学校会替这些学生雇员支付最高至100%的学费以及健康保险,外加一笔可以支持基本生活的月工资。这就是国内一般所谓的“奖学金”,但实际上是一种劳动交换性质的资助。只有少数极为优秀的申请人,在之前已经完成了足够的学业并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才有可能被授予真正的奖学金,这种奖励在原则上无需承担工作的义务,甚至不必缴税,只需完成规定的课业额度并保持良好的成绩。
美国的大学和国内的很不一样,没有所谓“班”的概念。系里把一个学期的课排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专业学位的要求进行选择,也可以选择其他系的课程,具有相当的个人自由。课外你就是一个自由人,没人会去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思想,尽管可以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而且在一个学校里转系,或者干脆转校在程序上都很简单。名牌大学里的教授既有学者的悠闲,也非常地辛苦,总是在努力争取获得研究资金的机会,而研究资金的一部分,就是用来雇佣学生雇员。雇一个外国研究生的开支每年不会少于4-6万美元。学校录用研究生的基本原则就是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可以在教授指导下,做一些研究项目里繁琐的技术性工作。正规学校对于学生作弊处罚很严,按规定,每一个教授在第一堂课都会书面宣布几个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对作弊的处罚。
由于美国一直是接受留学生的大国,因而已经形成了一套管理外国学生的办法,作为移民局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一般而言,与其他国家不同,留美学生只能被允许在校内工作,每周不超过20小时。未经许可在校外工作,将被视为严重违反移民法规,会招致严重的处罚,学生将失去合法身份,会被要求离开美国。或者即便就是找到了正式雇主,从学生身份转为工作身份,工作的权利也甚为有限,一般只能为当前雇主工作,有任何变化都要向移民局报批。这也就是方舟子曾经对唐骏自传里所说的,一边在学校里学习工作,一边自己开公司表示怀疑的原因。自从911事件以后,由于恐怖分子是持学生签证入境,美国对外国学生的管理大大加强,建立了全国性的数据库,实行网络化跟踪管理,非常的严格。
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是传统型的美国大学的运作方式。对于一个被这些学校录取的学生,等待着他的,将是接连几年的艰苦学习,想要顺利拿到学位,一边卖保险,一边办公司,即非法也是不大可能的。换句话说,美国正牌大学的门是不难进去的,但要想顺利拿到学位,尤其是博士学位,还是要花很大的功夫在研究上。研究生从第一年开始,就要在导师的直接指导下,研修相关的课程,尽快通过资格考试,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历尽不少辛苦,直到最后才能把学位拿到,博士论文也都是要进数据库的。到毕业的那一天,还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校长主持,一位社会名人(如克林顿之类)做嘉宾演讲,由指导教授亲自授予证书。这中间有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最后完成学业,不得不半路离开。很多名校要求极高,对博士学位的获得都有各种明确的规定,毫不含糊。而唐骏所言,用自己以往的“成果”就得到了博士学位,这在正规的大学都是根本不可能的。
美国大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学校之间的门户之见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大概在全世界都是一样。一般而言,同一个层次的学校之间交流会比较多,较高层次的大学一般不大会热络层次差距较大的学校。比如据说这次那位禹主席公然宣称,唐骏是用加州理工的学分去拿了“西太大”的博士学位,这在任何一个具有美国教育经历的人看来,都是极其可笑的:以中国人强烈无比的名校情结和加州理工作为全美第一流理工院校的地位,会有人愿意跑到“西太大”这样的末流“学校”去拿一个博士?除了谎言,剩下的就是无知了。现在有人怀疑,既然“西太大”是野鸡学校,何以微软录用了唐骏?其实答案很简单,唐绝对不敢让微软招聘的人知道这样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个在美国受过正规教育的人,一看就知道此类学校是什么货色,那他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