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unday 27 September 2015

中港爭議源自價值觀分歧

我們都知道,在香港和世界各地人們都可以接觸到大量資訊,瀏覽很多網站,但在內地卻不能。當你在內地檢視很多資料和名詞時,經常會彈出一個訊息:「據當地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內地政府當然有自身的法律和理由去監管這一類資訊,我在這裡不會說三道四。但不容爭辯的事實是,在討論香港和國家的事情上,香港人和內地以外的人少不免會接觸到和知道較多資訊。正所謂「真理越辯越明」、「真金不怕洪爐火」,我想請問,如果一個人能夠看到事情的正反兩面,看到事實的正反兩個版本,然後作出的一個判斷,難道不會比一個單方面、只有一個官方的版本更有力、更經得起考驗嗎?
我尤其有興趣的,是想知道內地的一些朋友對資訊不完整有甚麼看法。當然有很多人懂得翻牆,但有更多人並不打算翻牆,看到甚麼就接收甚麼,他們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所接觸的資訊並不全面呢?他們知不知道有些東西是自己看不到的?他們有否想過看不到的是甚麼?他們在不在乎?還是認為看不到某些資訊是常態,只不過是我們這些人過份大驚小怪呢?你見多識廣,遊走中港兩地,真的好想聽聽你的意見。
另一個中港分歧的地方就是有關基本價值觀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內地遊客在國外有一些不文明行為,國家也已承認。國家旅遊局採取了很多措施,以抗衡一些內地旅客在外不文明的舉止。習近平主席去年也曾在馬爾代夫說,要好好教育中國的公民,到海外旅遊要講文明。但有時我們會發現一些內地旅客當行為被當地人民批評時,往往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說,他們之所以被批評,是因為當地人民妒忌他們、仇富,眼紅他們有錢。甚至有人說,若不是我們內地人來買你們的東西,你們早就「玩完」了。這些狂妄的說話,其實真的「笑大人個口」,甚至令人尷尬。
內地遊客到外地購物,真金白銀買來的是服務態度、信譽、品味以及安全感,不是一種施捨。就算說施捨,在中國六十年代最黑暗的日子,甚至華東水災,香港人血濃於水,不計較地捐出大量金錢。沒有人現在會倒過來說「沒有香港人,你們當日點過」?為何內地人會有這樣扭曲的概念,認為「有錢大晒」?這種扭曲的概念在內地是否很普遍呢?主觀願望上我不希望是這樣,但我又留意到很多時國家有些官方的說法,說到內地現在是強國、大國,有自信、有底氣,很多人等著賺中國的錢。會否因為這種語調令部分內地人民過度自信,變成自大,「一朝得志,語無倫次」呢?還是他們吃了陳冠中小說《盛世》裡的一種興奮藥?變得亢奮、感覺良好呢?
很多人都說,我們無需對內地的事情那麼上心,河水不犯井水。我也很想不那麼上心,但客觀事實上我們無法避免。香港就在內地旁邊,每天都有大量的內地人來香港,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如果有磨擦和衝突,內地政府、香港政府都叫我們忍,一開口就說我們傷害感情!關於內地事務,我們一開口就說我們指指點點,傷害感情!相反,內地不斷有高官、學者透過不同的渠道,用一些完全不恰當以及家長式的方法,說一些與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格格不入的東西,真的令我們感覺不是太過良好。但可惜,我們香港人有時有一個想法:「即使我們沒有做錯,我們的政府都不『撐』我們!」
所以,對不起!我好像發了很多牢騷,這封也是一封很長的信,甚至可能很具爭議性。但套用張曉明主任最近所說,議題有爭議性不是壞事,在討論中港矛盾時,我們是不必迴避爭議的。我不知道你在內地有沒有機會讀到或聽到這封信,我希望終有一天,所有中國內地與香港的障礙會被消除。香港人說的話、所知道的東西,都會被內地人聽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