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普通纪检干部以往给外界的印象是低调甚至有点神秘。不过这种印象最近被一个名叫徐爱生的人彻底给打破了。经《北京日报》旗下微信公号“长安街知事”披露,这位央企中远集团新任纪检组长的内部讲话这两天红遍网络。
讲话中,徐爱生不仅上来就自我介绍说:“刘志军,就是我亲手把他送进去的,中石油的廖永远、大唐跳楼的蔡哲夫、国网副总帅军庆的问题都我查的,最近五年,我总共查了180多起案件。”而且几乎句句都在跟单位老大、老二以及前任叫板。许多人读后感叹,从未见到哪位纪检组长能这么跟单位职工说话的,“端的有海刚峰(海瑞)之风”。
相比内地有些媒体“这番讲话被视作展示反腐决心的‘自绝后路’”的正面解读,我个人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名现代版酷吏的自我宣言。
酷吏之说出自《史记·酷吏列传》,作为专制政治的必然产物,酷吏的特点一是专门和豪强做对,用今天的词就是热衷“打黑”;二是政绩大都相当突出,尤其是善于强化治安。所以酷吏的官运一般都相当好,经常越级升迁,深得皇帝喜爱。不过与百姓所期冀的“为民做主”的青天不同,酷吏的所作所为初衷并非“为百姓谋福利”,本质上他们不过是皇帝的鹰犬,按君主旨意办差,顾行事多超乎法律。
睽诸徐爱生的这篇内部讲话,无处不闪现着上述酷吏逻辑。从表面上看,他似乎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动辄对上对下说出“我当时就要求马泽华同志,你必须立行立改,否则我就履行我的监督职责”、“以后任何人出差,包括集团领导人,再敢用这种招待,我追责,我通报,不信你试试”这样的狠话,颇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但深入一步探究,这种胆量、如此勇气全都基于一个前提——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
比如,在谈及主体责任时,徐爱生表示,党的意识淡化,党建工作弱化,这是确确实实在中远集团严重存在的,而且是各种纪律问题、违法犯罪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言下之意,党的建设一抓就灵,加强党建就百病包治、万事大吉了。
又如,在提到中远、中海合并方案时,徐爱生怒斥:身为党组书记,两个企业合并的重大国企改革方案当中,居然只字不提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党的监督——这个话换成几十年前的表述就是:一个重大方案居然只字不提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示。
除了反复提及“党的意识”、“党建工作”、“党的领导”、“党的纪律”,徐爱生还时刻不忘“用习总书记的话”来说事。左一句“中远的风气,中远公款打高尔夫,其恶劣程度,已经让总书记都知道了”,又一句“连总书记都知道你们打高尔夫,搞的都出名了,什么叫都解决了!”可见在他心目中,总书记知不知道、满不满意才是衡量问题是否严重、工作有无做到位的标准。至于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则压根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是故讲话中也根本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更扯淡的是,在“谈履职”部分,徐爱生举的例子竟然是买党旗,并质问“共产党的天下竟然买不到党旗,纪检部门应该怎么办?”难怪有气愤的论者就势反问:国企重要工作是买党旗?而眼尖的时政记者更发现,在此事中这位组长多次说道“我的秘书”、“我的司机”,但就官阶而言,徐爱生只是名司局级干部,按照相关规定应该是没有秘书和专车的。
好在,没有人会傻乎乎地相信酷吏就一定是清官,即便是清流也未必有利于民众。就像前面被提到的海刚峰(海瑞),嘉靖皇帝死后,海瑞为张居正的老师徐阶所用,外放应天府做了巡抚,管南京周围几个最富的州府。然而,海瑞搞了几年,当地的赋税减了三分之二,大户人家都跑了。所以后来张居正用人,“重循吏慎清流”,化用莎士比亚的话来讲,是选贪腐的改革者,还是相对清廉的保守派,这真是个问题。而历史的实践早已表明,一元监督的集权体制永远跳不出如此“两难选择”的困境。
—
十年浩劫就是这样发生的:一位不容怀疑的领袖,一个不容批评的政党,一种不容制衡的权力,一个极端暴虐的体制。一片奴性十足的国民,一批舆论一律的媒体,一伙横行霸道的酷吏,一堆歌功颂德的文痞。
就事论事,杀气腾腾的讲话然并卵。靠酷吏治标,既没有好下场也没有好结果。不过,从讲话中可以窥见垄断利益保障的各大国企央企以前不受监督的好日子是有多么肆无忌惮。问题是所有人在等这阵风什么时候停。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体制内,你再怎么杀一儆百,只不过是腾笼换鸟,来的哪有什么好鸟。
中国历史上有酷吏难以善终的官场传承,徐先生会例外么?切行切看。
国产不是党产,国企首先是个企业,这帮人疯了,一群酷吏东厂赶着上位,挺好,真是什么样的主子什么样的奴才,般配。
刚刚读完中远那位纪检组长的发言稿,心情很复杂,如果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当前的纪检提得太高了,是不利经济发展的;但是从久来看,对党的长久发展有好处。酷吏是不对的,沾血的刀子会在杀人后迅速扔掉。
搜徐爱生的简历,信息不多,上海财大毕业,在贸促会和审计署任职多年的司局级干部,到中远做纪检组长就是几个月前的事情吧?在我的朋友圈里,对这篇内部讲话最多的两种观点是:一是叹这种人多几个就好了。二是预言此人结局绝不会好。世态人情,尽在其中。至于以政企分开与左右之分来杯葛的自不用再说。
不管是中远纪检组长徐爱生杀气腾腾的讲话,还是”史上最严党纪”,总体上是放弃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也让社会民主道路的成为梦幻泡影。现象背后,是向列宁式革命党的回归,和人性和历史潮流的对抗注定要失败的。社会综合治理的扩权冲动,和“dang的领导”的扩权冲动,在道德外衣下没有本质的区别。
请问,“开会带夫人,出差带夫人”,这个歪风邪气是谁带起来的?为啥大家都想带夫人出去?那些带夫人出去的领导们很憋屈,他们就是想不通。怎么我带夫人出去就不行呢?难道只许……不许……
中央巡视组不是什么新鲜事,史上不少朝代都有这玩意,所谓巡抚开始就类似,后来变成实官,替代已有机制,政治还是崩坏。看过到中远巡视某公的讲话,脊背发凉,此人飞扬跋扈、一派文革风范,让人生厌!
纪检监察系统今年以来最具看点的两次讲话,在我看来,一是王书记4月份和福山青木等三位经济学家的座谈记录。二就是这次徐组长在中远公司的讲话记录。遑论讲话本身的内容之劲爆,单论这两次讲话流出的路径与背景,都可圈可点。
我认为杀气腾腾的中远御史大人并不能解决反腐问题。论力度他比朱元璋差远了。如果他能反腐成功,还要法治干什么?我主要担心有二:御史大人假如搞冤案,谁来制约?第二,国企如果不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企业只有死路一条,如此,御史大人承担神马责任?
酷吏从来杀不绝贪官,几百年的低级故事还在粉末登场,可悲。
哼,看似心忧天下一心为公,实则违宪而已!放在封建王朝,不过是皇帝的工具跟打手!
海瑞又穿越了??但一个海瑞救不了明朝。但国产与党产在民国时有界定,现在没有界线了,这一个大问题,是党没产了,但这些个产都在党的管控下。说这都是党产,这又不符合现行体制。一本糊涂帐。
这种靠政工吃饭的党棍越多,这个国家越不幸。
这种藐视法律,凌驾规则的小人,一时得志,呸
好人虽不一定好报,高调的坏人可就难说了……
这种大环境下,对调门高的有必要多打几个问号…
不从法律解决问题,却大谈吏性,会有现世报的
人家已经在审计署得罪了那么多人,不仅没有倒霉,反而升了,你胡乱预言啥呢。
徐爱生讲话太嚣张,一副直通大内的作派,不会有好下场。中远纪检组组长试用期是到2016年6月,不相信会转正。
-----------
估计这位徐爱生的最终结局跟王立军如出一辙.
-----------
用完就杀:武则天手下酷吏没一个好下场
在武则天重用的酷吏中,有两个最为狠毒,在历史上知名度也最高,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提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当时的人都会不寒而栗。武则天为了巩固她的地位,实行铁血政策,重用酷吏,打击潜在的政治敌人,借此稳定政局。那么失去利用价值之后,这两个杀人魔王又落得个何等的结局呢?
有一个成语叫做“请君入瓮”,意思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条成语说的其实就是武则天手下的两个酷吏周兴和来俊臣的故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武则天依靠酷吏解决了反对派,坐稳了女皇的宝座,一支酷吏队伍也就应运而生。那么,武则天会不会重赏酷吏,把他们真正当成心腹呢?
不会。刚当上皇帝不久,武则天就拿大名鼎鼎的酷吏周兴开刀了。
周兴是雍州长安人,从小学习法律,长大后就混上了个司法小吏。虽然都是吃皇粮的,但是,唐朝官和吏可是界限森严。吏的地位很低,就是衙门里跑腿打杂的。那时候,当官的责打小吏是家常便饭。如果哪个官居然不打小吏,倒成了罕见的善行,要被记载在史书里。虽然周兴明熟法律制度,在唐高宗时代也曾受到赏识,但是,由于出身低微,他始终没有得到提拔,一直在衙门里忍气吞声。他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会在武则天的手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武则天要改朝换代,昔日趾高气扬的王公贵族纷纷落马,小人物的上升之路却变得空前宽广。献祥瑞呀,告密呀,都可以当官。周兴原本就是有野心的人,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他的司法才能终于有机会发挥了。周兴经手的第一件大案,就是前面讲过的宗室谋反案。这个案子让一大批宗室人头落地,为武则天称帝扫除了障碍。周兴也因此成为武周建国的一大功臣。当时很多人私下议论他大量制造冤假错案,周兴听了哈哈一笑,在衙门口贴了两行大字:
被告之人,问皆称枉。
斩决之后,咸悉无言。
斩决之后,咸悉无言。
真是一副十足的无赖相。武则天当皇帝之后,周兴又投其所好,建议废除李唐宗族的宗正属籍,剥夺他们的皇室成员资格。周兴办案手段高明,又能上体天心,所以深得武则天的赏识。很快从一个不入流的司法小吏升到四品的秋官侍郎、文昌右丞,升官的速度飞快。不仅如此,武则天还赐他姓武,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殊荣,俨然就是酷吏中的大哥,周兴自己也得意洋洋。
可是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周兴的好日子在天授二年(691年)就到头了。当时来俊臣已经是酷吏里的后起之秀,和周兴一块儿审案子,也一块儿吃饭,两人关系不错。有一天,正吃饭呢,来俊臣说话了:“现在犯人都不肯招供,您是老前辈,有什么办法吗?”周兴哈哈大笑,说:
可是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周兴的好日子在天授二年(691年)就到头了。当时来俊臣已经是酷吏里的后起之秀,和周兴一块儿审案子,也一块儿吃饭,两人关系不错。有一天,正吃饭呢,来俊臣说话了:“现在犯人都不肯招供,您是老前辈,有什么办法吗?”周兴哈哈大笑,说:
这简单。你找一个大缸来,四周围上炭,把炭火生得旺旺的,请他进去坐会儿,到时候,让他招什么他就招什么啦!”来俊臣不由得叫一声好,马上叫手下人搬来一口缸,眼看炭火已经烧起来了,来俊臣站起身来,朝着周兴深深一揖:“奉皇帝圣旨查办老兄谋反一案,烦请老兄入此瓮!
周兴当场就吓呆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你要我招什么?我都招。”案子不费吹灰之力马上就结了,谋反罪按律当斩,武则天念周兴有功,破例流放岭南。但周兴作恶多端,结怨太多,半途为仇家所杀。这就是著名的“请君入瓮”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也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种愿望:多行不义必自毙,恶人自有恶人磨。
收拾了老资格的酷吏周兴,同样也是酷吏的来俊臣会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呢?他没有。他觉得自己有两大优势,一定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哪两大优势呢?第一,他忠诚于皇帝。来俊臣在自己的名著《罗织经》里首先就讲忠君。忠到什么程度呢?“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就是可以置伦常于不顾,也可以置良心于不顾。只要有利于皇帝,没有他不可以干的。一个人主动把自己置于狗的位置,难道还不能讨得主子的喜欢吗?何况,他是武则天从死刑犯里直接提拔上来的,武则天就是他的重生父母,他怎么会不忠诚呢?
第二大优势是专业素质高。上集讲过,来俊臣把刑讯逼供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连周兴这样的老手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其他人就更不在话下了。天授二年周兴死后,大的案子基本都是来俊臣经办的,也都没有什么差池。因为有这样两大优势,来俊臣觉得自己绝不会失宠。延载元年(694年),来俊臣因为贪污被贬官,可是没过多久就被重新起用,这让他的信心更坚定了。跟当年武则天的第一个支持者李义府一样,来俊臣也开始飘飘然了,觉得武则天既然用得着他,就得罩着他,从此更加胡作非为了。
他都干了些什么坏事呢?首先是任意夺人妻女。只要是来俊臣看上的人,也不管人家是未出阁的姑娘还是已嫁人的媳妇,一定要弄到手里。要是人家不给怎么办呢?客气一点,他就假传圣旨,让对方自动把姑娘送给他;要是这家人不识相,他就告人家谋反,把人家全家杀光,然后把姑娘弄过来,被他弄得家破人亡的不计其数。
他的妻子就是这么娶来的。这位来夫人出身于大名鼎鼎的太原王氏,那是头等的贵族,唐朝非常讲究等级门第,按道理讲,无论如何是不会嫁给来俊臣这样的人。本来这位王小姐已经嫁给一个叫段简的人了,但是因为太漂亮,被来俊臣盯上了。来俊臣就到段家去,假传圣旨,说皇帝已经把王氏赏给他了。段简虽然明知道这纯属胡说,但是又怕来俊臣诬陷他谋反,只好把夫人拱手送他。死囚犯出身的来俊臣,也就因此成了太原王氏的乘龙快婿。
其次,肆意陷害大臣。来俊臣的职业不是查办谋反案吗?如果没人谋反他岂不就失业了,所以他整天琢磨制造嫌疑犯。谁对皇帝有威胁,或者哪怕是谁不买他的账,他就诬陷谁谋反。后来他胆子越来越大了,也懒得绞尽脑汁了。干脆找了若干块石头做成靶子,石头上面一一写着当朝官员的名字,然后和自己的党羽一起从远处拿小石子砸这些靶子,砸中谁就拿谁开刀。这石子可是不长眼睛,谁知道砸中哪个?所以朝廷上人人自危。这还不算,来俊臣连武则天硕果仅存的几个亲人都惦记上了。
他跑到武则天跟前,说武则天的儿女、侄子们全都不可靠。他这样像疯狗一样乱咬人,能不招人恨吗!
一个人如果让所有的人都记恨,恐怕就没什么好下场了。可是,真正让来俊臣陷于灭顶之灾的倒不是他的仇家,而是他的下属兼朋友——酷吏卫遂忠。这是怎么回事呢?前面不是说过来俊臣的办案步骤吗?他在全国各地招一帮流氓,想要打倒哪个人,就让这帮流氓一起诬告,最后把这个人置于死地,这就是所谓的“罗织”。卫遂忠就是他豢养的这帮打手之一。此人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很得来俊臣的赏识,也算是来俊臣的死党。
有一天卫遂忠来找来俊臣喝酒,正逢来俊臣宴请妻子的族人,太原王氏是名门望族,大家正济济一堂,举杯畅饮。卫遂忠突然不请而至,来俊臣觉得他身份太低,上不了台面,就吩咐管家说:就说我不在,别让他进来!
有一天卫遂忠来找来俊臣喝酒,正逢来俊臣宴请妻子的族人,太原王氏是名门望族,大家正济济一堂,举杯畅饮。卫遂忠突然不请而至,来俊臣觉得他身份太低,上不了台面,就吩咐管家说:就说我不在,别让他进来!
卫遂忠也是粘上毛比猴子还精的人,一眼就看出来其中的原委了,这可太伤自尊了!他径直闯了进去,指着王氏的鼻子就是一通狂骂,说你有什么了不起呀,有你们家人在我就不能进来?小心我把你们一家都修理死!王氏原本是名门淑女,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来俊臣的小喽啰一顿羞辱,回屋痛哭不已。来俊臣也很生气,命人把卫遂忠捆起来痛打了一顿。
卫遂忠这下子可被打清醒了,赶紧跪地求饶。来俊臣也还真饶了他。
为什么呀?因为有道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嘛。兄弟是事业上的好帮手,而且只要坐在这个位置上,还怕讨不到老婆?所以他教训了卫遂忠几句就让他走人了。王氏夫人被人白白地羞辱一番,自己在丈夫心目之中的位置不过如此,羞愤交加,没过几天,自杀了!即使是这样,来俊臣也没当回事儿,因为他又发现新目标了。上次他看上的是段简的妻子,这次他又看上段简的妾了。
倒霉的段简只好又乖乖地拱手相送。本来是左拥右抱,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了。所以老百姓常讲“丑妻近地家中宝”,妻子丑一点,地离自己近一点,都好照顾,不容易被别人盯上。段简倒好,娇妻美妾,现在都成别人的了。来俊臣不断发现新目标,并没有把妻子的死当回事,可是卫遂忠寝食难安了。他是来俊臣的心腹,知道来俊臣心如蛇蝎,虽然现在没有找自己的麻烦,但难保哪天不翻旧账。怎么办呢?
卫遂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去给来俊臣下绊子了。他知道来俊臣是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儿,直接跟武则天说来俊臣谋反未必起作用,所以他决定曲线救国,去求见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他问武承嗣:“您可知上次来俊臣掷石头砸中的是谁的名字?正是魏王您呀!他准备告您谋反呢!”一句话可把武承嗣吓坏了。他也曾经风闻来俊臣在武则天面前说自己的坏话,现在从来俊臣的心腹卫遂忠口里再听说,那就更让他深信不疑了。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武承嗣立刻行动起来了。
他先是以带头大哥的身份联络了武家子弟和太平公主,因为当时太平公主已经嫁到武家,算是武家的人。后来为了增强实力,又把皇嗣李旦也拉了进来,最后干脆连禁军将领也给拉上了,说:来,我们一块儿告倒来俊臣!这些人本来不是一个阵营的,彼此有诸多矛盾,但是在痛恨来俊臣这一点上却空前一致。反正来俊臣让大家都人心惶惶,现在正好趁着人多势众,一起打倒他。联络好了之后,就以魏王武承嗣为首,这些人联名上奏,控告来俊臣。既然这么多人联名上告,那就立案审理吧。一审起来,这罪名可就多了,行贿受贿、欺男霸女已经算是小意思了,更重要的罪状是来俊臣想要自己做皇帝!证据是什么呢?来俊臣曾经把自己比作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石勒!这石勒原本是个奴隶,后来从奴隶成为了将军,又从将军晋升皇帝。来俊臣自比石勒,不就是要谋反吗!谋反就得判处死刑啊,这个处理意见就上报给武则天了。
武则天怎么处理呢?她对来俊臣还是相当有好感的。她知道来俊臣得罪人很多,但那都是自己让他干的。至于说来俊臣想要当皇帝,武则天无论如何是不相信的。何况来俊臣还是个美男子,武则天对于美色总是很感兴趣。她想保住来俊臣,因此迟迟没有答复。然而越是这样,那些告来俊臣的人越害怕呀,要是来俊臣不死,接下来就轮到这些人吃不了兜着走了。宰相啊,武则天的面首啊,都被动员起来游说武则天,可是武则天就是不处理。
常言道:恶人自有恶人磨。最后结束来俊臣性命的还是酷吏。这个酷吏名字叫做吉顼,也是一个美男子。此人曾经和来俊臣共事,心机深沉,胆略非凡,当时也正得武则天信任。
神功元年(697年)六月的一天,武则天骑马到禁苑散心,吉顼为她牵马。骑了一会儿马,武则天问:“最近外面有什么动静吗?”吉顼回答道:“大家都在议论皇上怎么还没判来俊臣死刑呢。”武则天说:“来俊臣有功于国,朕不能不考虑啊。”吉顼朗声说道:“来俊臣纠结不法之徒,陷害忠良,他们家收受的贿赂有如山积,被他迫害而死的冤魂充塞道路,这样的人是国贼,是公害啊。陛下您哪能对这样的人心存恻隐呢?”
神功元年(697年)六月的一天,武则天骑马到禁苑散心,吉顼为她牵马。骑了一会儿马,武则天问:“最近外面有什么动静吗?”吉顼回答道:“大家都在议论皇上怎么还没判来俊臣死刑呢。”武则天说:“来俊臣有功于国,朕不能不考虑啊。”吉顼朗声说道:“来俊臣纠结不法之徒,陷害忠良,他们家收受的贿赂有如山积,被他迫害而死的冤魂充塞道路,这样的人是国贼,是公害啊。陛下您哪能对这样的人心存恻隐呢?”
这话还真把武则天说动了。武则天沉默了一会,终于长叹一声说:“只好这样了!”吉顼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起作用呢?有两点原因:第一,他没有提来俊臣谋反,他知道武则天不相信他谋反。但是他所开列的来俊臣的罪状却都是真的,单凭这些罪状已经足够判处来俊臣死刑了。第二,吉顼也是个酷吏,连他都跟武则天说,不能再让来俊臣苟活于人世,武则天也就意识到了,天下人都已经万般厌恶来俊臣了,如果这时候再保他,只能是引火烧身。
没办法,借他的脑袋来平息民愤吧,来俊臣自己在《罗织经》里也说过,要“善归上,罪归下”,有好处时要让皇上做好人,有罪过时做臣子的应承担下来,现在,就让他实践自己的理论去吧。神功元年六月初三,武则天终于下令将来俊臣斩首。
斩首那天,洛阳城的老百姓倾城而出,都来看热闹。来俊臣人头刚一落地,百姓蜂拥而上,把来俊臣的尸体挖眼剥皮,连五脏六腑都掏了出来。这情景太让人震撼了,武则天还真没想到来俊臣如此让人痛恨,她不由得暗自庆幸,幸好把他处死了,否则这种郁积的愤怒要是爆发到自己头上,岂不是大麻烦!她赶紧和来俊臣脱清干系,亲自写了《暴来俊臣罪状制》,列举了来俊臣的种种罪状,最后说:“宜加赤族之诛,以雪苍生之愤。”摇身一变,又成了一个替天行道、为民申冤的好皇帝。
既然要当好皇帝,光杀死来俊臣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证明自己是被蒙蔽的,没有责任。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武则天找大臣谈话了。
既然要当好皇帝,光杀死来俊臣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证明自己是被蒙蔽的,没有责任。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武则天找大臣谈话了。
她说:“过去周兴、来俊臣审讯的时候,每次都牵扯好多大臣,我也不是没有怀疑过,可是派身边的大臣去复查,回来都说确实如此。我再问那些受审的人,这些人自己都承认谋反,那我也就只好相信了。可是周兴、来俊臣死了之后,也就不再有谋反案了,这样看来,以前那些案子恐怕也有冤枉的吧。”她这明摆着是在装糊涂,大臣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都不说话。沉默了一会儿,一个叫姚元崇的大臣说话了:
“从垂拱年间以来,所谓的谋反案基本都是周兴他们诬告出来的。当时陛下让大臣去复查,这些大臣还不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怎么敢真的去查!那些被诬陷的人如果翻供的话,会吃更多的苦头,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所以只好承认谋反。现在全仗老天保佑,陛下终于看清楚了周兴、来俊臣他们的嘴脸,把他们正法了。臣敢以全家族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向您保证,从今再也不会有人谋反了,如果再有人谋反,请陛下问臣的罪!”
武则天赶紧顺坡下驴,说:“姚爱卿说得对!以前那些宰相只知道顺着朕,险些让朕成了滥用刑罚的人!现在姚爱卿所说的才是我真正想听的话呀!”一下子把责任推了个精光。武则天和姚元崇之间的这次对话,成为武则天结束酷吏政治的一个标志。这个姚元崇是谁呢?他就是后来辅佐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大名鼎鼎的宰相姚崇。
周兴和来俊臣都死于酷吏之手,是不是因为恶有恶报呢?
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关键是武则天想要除掉他们了。不光是周兴和来俊臣,新旧《唐书》所记载的二十七个酷吏不是被处决,就是承受不了内心的压力自杀或者发疯,没有一个善终。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要把这些帮她打江山的功臣送上断头台呢?
两个原因。第一,她已经用完这些人了。她利用酷吏来打击反对派,巩固了武周的江山。但是,一旦统治真的稳定下来,这些人的历史使命也就结束了。而且,这些人的存在还会成为她的负担。为什么呢?首先,这些人会有损于她的形象,让人们觉得她是淫刑之主;其次,这些人势力太大,都侵夺了武则天的神圣皇权了。来俊臣死后,礼部侍郎马上向武则天自首,说他过去迫于来俊臣的压力,每年都要任命几百个来俊臣的亲信。武则天质问他为什么拿国家官职做人情,侍郎说:“臣负陛下,死罪!臣乱国家法,罪止一身;违俊臣语,立见族灭。”可见皇帝的威力还比不上来俊臣,武则天一生追逐权力,怎么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呢!既然酷吏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留下来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么,“狡兔死,走狗烹”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酷吏自身素质太低了,缺乏转型的可能。
第二,酷吏自身素质太低了,缺乏转型的可能。
酷吏大多出身社会底层,好多人甚至大字不识一个,这样的文化素质让他们没法胜任别的工作。比如说以前提到的文盲酷吏侯思止就经常闹笑话。他在洛阳当官,洛阳有一个地名叫白司马坂,侯思止不大认字,把“坂”字看成谋反的“反”字,还以为是一个叫白司马的谋反了,在这儿被砍的头。当时有一个将军叫孟青棒,他又以为是一种刑具,用来打人的。
所以一审问囚徒他就说:“若不承认是白司马,就让你吃孟青棒。”犯人莫名其妙,后来知道是这么回事,好多人都在心里窃笑。长寿元年(692年),曾经帮助武则天平定李敬业叛乱的魏元忠也被人告发谋反。侯思止提审魏元忠时,又露怯了,对魏元忠呵叱道:“急认白司马,不然,即吃孟青棒。”魏元忠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侯思止太生气了,一个犯人敢笑我,就把魏元忠的脚绑起来,拖着他走。
魏元忠说:“我命薄,骑驴摔下来了,脚却被鞍镫挂住了,所以被驴拖着走。”侯思止更生气了,接着又是一顿暴打。魏元忠终于发火了,说:“侯思止!你要杀我就杀,说什么谋反不谋反!你好歹也是国家官员,居然说什么白司马、孟青棒,总有你吃亏的时候!”侯思止不懂啊,以为白司马、孟青棒是犯忌讳的话,吓坏了,连忙给魏元忠松绑道歉,说:“思止死罪,幸蒙中丞指教!”这件事一下子传开了,连武则天听了也忍俊不禁。这样素质的官吏,怎么可能不被淘汰呢,等着拿脑袋祭旗吧。
从废黜中宗李哲到处死来俊臣,酷吏政治持续了十四年之久。唐朝以来,任用酷吏一直是人们批评武则天的最主要罪证。那么,回首这段血腥而又纷繁的历史,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武则天的酷吏政治呢?
必须承认,酷吏政治有它极其恶劣的一面。首先它严重破坏了司法制度。唐代号称律令制社会,武周王朝的司法体系承自唐朝,本来也很完备,但是在酷吏横行的时代,原来的法律条文和司法原则都成了一纸空文,无法再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酷吏政治也破坏了人心。君臣之间互相猜忌,大臣为了自保,只能装聋作哑,苟且偷生。当时的宰相苏味道有一句名言,说别人要是问你问题,绝不能正面回答,要模模糊糊地回答。可即是不可,不可即是可,凡事无可无不可,所以就留下来一个成语叫做“模棱两可”。连宰相整天说话做事都似是而非,公事还能办好吗?所以在武则天手下虽然有不少很能干的大臣,但是再也找不到魏徵那样的直臣了。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酷吏对于武则天的统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般来说,如果是开国皇帝,必然都有自己的佐命功臣;如果是女主执政,又都会有外戚帮忙。武则天既是女人又是开国皇帝,可是她既没有佐命功臣也没有得力的外戚,而她遇到的阻力又那么大,怎么办呢?只能是任用酷吏了。通过让酷吏杀一批人来震慑天下,武则天迅速地稳定了统治,国家没有发生更大规模的动乱。正是因为有酷吏帮助,武则天才能“计不下席,听不出闱,苍生晏然,紫宸易主”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流血战争,老百姓安安稳稳,天下就改朝换代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武则天是赢家,天下的老百姓也是赢家。
必须承认,酷吏政治有它极其恶劣的一面。首先它严重破坏了司法制度。唐代号称律令制社会,武周王朝的司法体系承自唐朝,本来也很完备,但是在酷吏横行的时代,原来的法律条文和司法原则都成了一纸空文,无法再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酷吏政治也破坏了人心。君臣之间互相猜忌,大臣为了自保,只能装聋作哑,苟且偷生。当时的宰相苏味道有一句名言,说别人要是问你问题,绝不能正面回答,要模模糊糊地回答。可即是不可,不可即是可,凡事无可无不可,所以就留下来一个成语叫做“模棱两可”。连宰相整天说话做事都似是而非,公事还能办好吗?所以在武则天手下虽然有不少很能干的大臣,但是再也找不到魏徵那样的直臣了。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酷吏对于武则天的统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般来说,如果是开国皇帝,必然都有自己的佐命功臣;如果是女主执政,又都会有外戚帮忙。武则天既是女人又是开国皇帝,可是她既没有佐命功臣也没有得力的外戚,而她遇到的阻力又那么大,怎么办呢?只能是任用酷吏了。通过让酷吏杀一批人来震慑天下,武则天迅速地稳定了统治,国家没有发生更大规模的动乱。正是因为有酷吏帮助,武则天才能“计不下席,听不出闱,苍生晏然,紫宸易主”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流血战争,老百姓安安稳稳,天下就改朝换代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武则天是赢家,天下的老百姓也是赢家。
此外,酷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横行霸道,但是,他们行使的主要是监察司法权,而不是行政权。影响最大的酷吏周兴、来俊臣,都没有当过宰相,因此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左右国家政局,这使得酷吏的危害被降到最低。即便是在司法领域里,酷吏打击的对象也主要是可能对武则天构成威胁的中高级官员,基层社会受到的震动不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社会整体的平稳发展。更重要的是,从任用酷吏到结束酷吏统治,武则天始终把握着政治进程。
她深知,酷吏固然是开创和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但是要坐稳江山,绝不能仅凭暴力威慑.
-------------
所以替专制政权卖命的人几乎都无好下场。唐代的周兴,来俊臣;现代的王立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