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uesday 28 August 2018

上帝之许——耶路撒冷的血与泪


因为美帝将驻以色列大使馆动迁,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巴以血腥冲突。世界上再也难以找出这个一个地方,地处贫瘠,但光是名字就是无价之宝;同时作为三大宗教的圣地,引发了千年间无数教徒前赴后继的血战。
这就是耶路撒冷,上帝应许之地。
一、耶路撒冷到底有多重要
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建都眼光,作为都城,需有山河之固、交通之便,利于军事防守;需处经济富庶、人口密集之区域,利于资源汇集。但是对照这些,历史上的老耶路撒冷其实都没有。这个位于犹大山地南部的高原的城市,既无险要关隘可坚守,也无大江大河可依靠,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破败衰落,整个老城不足一平方公里,人口不超过八千人。
耶路撒冷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全是因为宗教。
现今世界公认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撇开佛教不谈,前二者都是源自公元前十四世纪产生的犹太教。这三个一神论的宗教统称亚伯拉罕诸教,因为他们都是承认同一始祖,亚伯拉罕。
耶稣本身就是犹太人,他创立的基督教实际上是犹太教的改良教派,圣经《旧约》全部出自犹太教;出现最晚的伊斯兰教,教义是吸收了犹太教之后,又在基督教的经典与教义思想的基础上创立,四部启示前三部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最后一部《古兰经》才是自己的。
正因为在身世上的密切关联,使得耶路撒冷和三个宗教都挂上了钩——它是犹太教圣殿的所在地;是耶稣受难升天之地;是默罕默德所谓的"夜行登霄"之地。同时成为了三大宗教的圣地。
但实事求是的说,犹太教的圣殿、耶稣的传教和殉难是史实,确和耶路撒冷有关;但伊斯兰的"夜行登霄"就完全是攀龙附凤。后来穆斯林根据这个传说在耶路撒冷的犹太圣殿遗址造了清真寺,把传说变成了实际的存在,强行把耶路撒冷也变成了自己的圣城。
2000年耶路撒冷统计年鉴显示,耶路撒冷拥有1204座犹太会堂、158座教堂和73座清真寺……你在世界上别的地方,再也找不到如此厚重的宗教氛围。
为了夺取这个圣地,西方基督徒发动了多达十次,历时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和穆斯林经年血战,反复争夺;犹太人也在流散的两千年中念念不忘,矢志不渝的要返回这里;时至今日,依然在世界的目光中,不断上演各种国家和教派的冲突。
从来没有哪座城市,承载如此多的血泪,又如此深刻的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二、耶路撒冷是怎么成为圣城的
耶路撒冷真正的建城史,是从犹太人开始的。但真正成就它无上地位的,是犹太教。犹太人历史上的两次强势时期,在耶路撒冷修建了第一圣殿、第二圣殿(今天的哭墙就是圣殿的遗址),从此奠定了犹太教圣城的地位。而基督教由于耶稣在此殉道,对于圣城的定义也是无可厚非。
相对来说,无论从历史还是教义,耶路撒冷对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定位较高,无可替代。但对于伊斯兰教不过是排名第三的圣城,排在麦加和麦地那之后,不如前两者那么重要。
犹太人是个非常特别的民族。自从国家先后被亚述帝国和巴比伦灭亡之后,犹太人随风四散,飘落世界各地。但在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面,他们不管走到什么地方,不仅没有被同化,反而顽固的坚持着自己的宗教和传统,在比他们大很多民族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时,没有祖国,人口也并不多的犹太人反而延续了下来。这个奇迹,全靠犹太教。
犹太教虽然衍生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样的超级大教,但本身却一直是高冷的神奇小教。因为它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不传教的宗教。它只在犹太人之中代代相传,非我族类,绝不劝入。它这个高冷属性,跟教义密不可分——因为犹太人是真正的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只有自己和上帝立有契约,耶路撒冷所在的迦南地区就是上帝之许。
耶稣创立基督教的目的,其实就是改良犹太教这种小众属性,把它推而广之,不再局限于一地一族。把犹太教里面那个冷漠、刻薄,动不动就要惩罚人类的上帝,通过自己,转换为一个有血有肉,最根本是有爱的形象。
但在犹太教看来,耶稣的这种改良,简直就是篡改和叛教,对基督教从诞生之初就不待见,更不承认耶稣的拯救世人的"弥赛亚"的地位;后来的伊斯兰教对犹太教的继承其实更多,我们今天以为清真(halal)这种生活习惯是伊斯兰教的发明,其实是源自犹太教的洁食(kosher)。但犹太教同样不承认穆罕穆德的地位。后两者都继承了犹太教的诸多教义,但犹太教却不承认后两者的。
这三个实际同源的宗教最后却成了互相厮杀与迫害,形成了千年化解不开的血仇,真是令人唏嘘。
三、犹太人的悲剧
其实犹太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比起来,最内敛,最温和,最没有攻击性。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历史上为了扩张,那是作恶多端,不胜枚举。唯有犹太教,除了和耶稣的那点历史纠葛,大部分历史都是很平静的。
犹太人因为自己独有的宗教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去到那个地方,都会首先建立朝向耶路撒冷的会堂,形成自己的小社区,保证自己文化和宗教的传承。这样的好处当然是小种族容易形成合力,互助互惠,在延续文化的同时发展壮大,坏处有没有呢?
当然有,而且非常致命。一个团体要真正的融入本地的社会生活,入乡随俗,认同参与是必须的。一个无论在各个方面都和本土民族格格不入的团体,既不接纳外人,也不认同外人,即便他们没有攻击性,也容易被视为异端,受到敌视和排挤。
前面说了,因为宗教间的仇视,本来就使得犹太人和基督教族群有天然的隔阂。而犹太人近乎于封闭的独特性又加重了这种隔阂,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的犹太人普遍是没有公民权的。比流浪的吉普赛人好一点的是,因为重教、重商的传统,犹太人在商业上取得了较大成功,但政治地位不足以保障自己的权益,屡屡受到排犹浪潮的侵害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说犹太人在历史上,悲喜的根源都在犹太教。是犹太教让他们被世人误解、隔离,屡遭迫害;也是犹太教让他们凝神聚气,永不失散。所谓失去祖国并不是关键——历史上没有国家的小民族很多,但是未必都是悲惨的命运。但是十九世纪末一些犹太民族主义者反思苦难之后,认为只有建立一个民族国家才能让犹太人摆脱永世的迫害。回到耶路撒冷的犹太复国主义开始兴起。
四、耶路撒冷的未来
耶路撒冷最后的帝国宗主是奥斯曼土耳其。但在这期间,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其实居民的主要成分已经变成阿拉伯人。
一战奥斯曼帝国战败,整个帝国分崩离析,巴勒斯坦——也就是犹太人曾经的迦南故地,所谓的上帝之许,成为势力真空,被英国人趁虚而入接管。英国人对于殖民地的管理,向来喜欢"分而治之"的统治策略,维持民族间的势力平衡,利于监管。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所以英国人一战后有意利用犹太复国主义,在巴勒斯坦地区引入犹太人,形成新的势力,制约一家独大的阿拉伯人。
在二战结束前已有差不多的60万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大大的改变了整个地区民族成分,成为犹太人复国的坚实基础。而犹太人在二战中被屠杀的悲惨遭遇,获得了国际社会普遍的同情,使得犹太复国主义更加顺理成章,在西方的支持下,以色列得以在1948年顺利复国。
这真的算是一个历史的奇迹。因为流浪了两千年还能回归故地,重建国家的例子,只此一家。这也算历史对这个苦难民族最大的回馈。而以色列也确实争气,从立国的第一天就开始跟整个敌视自己的阿拉伯国家血战,屡屡在亡国的边缘力挽狂澜,完全是一刀一枪的站稳了脚跟。虽然是有西方的支持,但是说到底,还是自己挣来的。
如今的以色列,在仅仅2.5万平方公里的贫瘠之地上,几十年的时间就再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不仅仅是地区军事强国,同时也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拥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仅仅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逾80家,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是中东毫无争议的经济发达、商业自由、新闻自由和整体人类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
这样的民族比那些只会靠石油说话的阿拉伯人,更值得立足于世界。即便不能理解,但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如果仅仅因为他和西方是盟友,你就敌视他,那是鼠目寸光。以色列人对于中国人二战中的帮助感恩戴德,私底下给了大量的回馈;而我们呢,困于意识形态,屡屡站在阿拉伯所谓的被压迫人民一边。这是极不明智的。落后的阿拉伯人除了输出极端教义,给过你什么?
平心而论,不管是耶路撒冷也好,还是整个巴勒斯坦地区也好,历史和宗教的纠葛极为复杂,大家都有渊源,说是谁的土地都有道理。因此要在短时间内理出头绪,恐怕很难,也不现实。
阿拉伯人想要消灭以色列,尚无可能;以色列要天天枕戈待旦,也十分疲惫。所以维持现状,着眼未来,恐怕才是各个民族,各个教派最好的共存途径。但这样的途径,必须是在阿拉伯世界实现宗教和民主的双重改革,消除其天然攻击性的前提下。
那一天也许还很遥远。无数历史的血与泪是从耶路撒冷开始的,但却不会在这终结。
2018/5/1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