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权??
互联网,全称是国际互联网,这是20世纪突破国界壁垒具有转折性的文明升级技术;互联网,又称信息高速公路,意思是人类实现无成本障碍交流的技术平台。世界只有一个互联网,正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正是互联网的全球通,才能彰显最有价值的互联网精神:无须任何身份识别的国际交流之人人平等,它秒杀了自由的背景差距。
人类社会不断创造制度文明和科技文明的唯一目的就是提升人的生活更加自由,要创造文明不能闭门造车,就需要竞相迸发的思想交流,而阻碍思想交流的最大障碍就是交流(涵盖交易、交际、交往)成本。因此,从国家角度看,谁能降低交流成本,谁就能在文明创造上走在前列。
互联网在技术上突破了国别制度障碍实现了人人零交流成本的可能,它为提升各国人民的文明素养走在了国家制度的前列,从而倒逼各国改进制度去充分分享这种无可限量的技术福利空间,因此,从世界范围看,凡是开明国家都在不断为降低国民使用互联网成本在作出不懈努力,这些成本降低内容包括支付低廉、言论自由、互联畅通、信号覆盖、法律服务、公共提供等。
相反,如果不改变国家制度去适应互联网,而是限制互联网使用能力来适应自己的制度,就是对互联网这种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约束国民视界和脑界与先进文明的脱节,也就彻底扼杀了国民与时俱进的自我更新升级和创造思想涌流的能力,于是,从横向上比较,(纵向比较没有任何意义),这个国家的国民就越来越虚弱,国民整体虚弱了,这个国家还会强大吗?
网络主权是啥意思?互联网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为了突破国家主权约束而实现全人类共享自由的技术平台,你不但不弱化国家主权的约束能力去让国民适应和分享这种巨大的技术福利,反而为了强化国家主权去再弄一个网络主权的概念,这岂不是与互联网精神背道而驰吗?网络主权不就是为了网络筑墙吗?如果说鸦片战争是用坚船利炮逼迫国人睁眼看世界(罚酒),而互联网就是用鼠标键盘诱导国民自觉看世界(敬酒),敬酒不愿吃硬要吃罚酒?网络主权在文明世界就是一个贻笑大方的全球笑料。
网络主权,网络筑墙,不就为了保卫继续鱼肉百姓只让自己过好日子这个所谓的核心利益吗??
-----------去年开始在浙江乌镇永久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由于其鲜明的政治目的,想用资本的优势,把中国的局域网控制模式,向世界推广,为中国的网络管制寻找借口,因此也被网民戏称为中国“护脸网”大会。
今天召开的第二届,由于最高领导亲临讲话,道路关卡严查,又被戏谑这是互联网大会,还是铁丝网大会?
去年启动时,中国政府作为永久主办方,从最高领导的贺信到主管副总理马凯的讲话,正式推出一个概念:“网络主权”,以此强调控制互联网的正当性。
虚拟的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开放性和信息共享性,如果每个国家都把现实世界中的主权硬套在网络空间,那就像国境、海关、边防、护照、签证等繁琐的检查一样,怎么实现“互联互通”,享受上网的便捷乐趣。
但总有国家要把全球互联互通的网络变成有本国特色的局域网,筑墙阻隔,检查干涉。Facebook作为全球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当年在招股说明书中指出,该网在全球的sick(字面意思为病态)国家不能使用,即叙利亚(Syria)、伊朗(Iran)、China(中国)和朝鲜(North Korea)。
如果说互联网有主权,那么为什么其他国家不行使主权,限制访问Facebook等网站?或者为什么这些sick国家容许别国侵犯主权,访问本国的网站?
有意思的是,开会的乌镇,成为互联网特区,不用翻墙可以自由的冲浪。这也说明主办方对网络屏蔽的心虚和理亏,暂时抛开“网络主权”的说辞,营造一个自由上网的地方,平息与会者的怨气。
所谓“网络主权”,其实就是用一个貌似神圣的概念,为控制阻塞网络寻找借口。对特色国家来说,就是筑起网络长城,阻挡让其恐惧的全球民主、自由、人权信息。这就像类似“人民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党领导下的法治”等众多有特色的概念一样,把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拧巴在一起,混淆视听,忽悠网民。
喬木:別拿網絡主權忽悠網民剛剛在浙江烏鎮結束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由於其鮮明的政治目的,想用資本的優勢,把中國的局域網控制模式,向世界推廣,為中國的網絡管制尋找借口,因此也被網民戲稱為中國「護臉網」大會。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參會的中國人要麼順著中國政府的意思說,要麼繞著彎地說;參會的外國人要麼說點別的,要麼保持沉默。Facebook的副總裁沃恩•史密斯,在問到Facebook何時進入中國的問題時,微笑眨眼,就是不回答。最終台下也是一片笑聲,不言自明,其樂融融。中國政府作為永久主辦方,從習近平的賀信到主管副總理馬凱的講話,正式推出一個概念:「網絡主權」,以此強調控制互聯網的正當性。主權,一個多麼熟悉的概念,中國政府經常以此作為外交鬥爭的神器,只要對己不利,就是干涉主權。可是主權不像領土那麼明確,它是一個隨政治變化的概念,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解釋。中共的主權說就有變化。在1971年中國大陸取代中國台灣進入聯合國之前,中共對主權採取的是「存在」說,即不管國際社會是否承認中共政權,我的政權存在,就有主權。恢復聯合國的席位以後,主權又變為「承認」說,即國際社會普遍承認我,我就有主權;台灣儘管也存在,但缺乏普遍承認,就沒有主權。國際社會的主權觀也在不斷變化。隨著獨立國家越來越多,主權不容干涉成為普遍規則。但是隨著人們認識的變化,全球相互依賴關係的形成,不干涉主權的傳統規則受到質疑。1990年代南斯拉夫內戰期間,國際上出現「新干涉主義」理論,即一個國家發生種族滅絕或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時,國際社會和國際組織有權干涉。因此有了北約對塞爾維亞的軍事干涉,以及後來科索沃的獨立。不僅對南斯拉夫如此,西方內部也是如此。1999年奧地利大選後,好戰排外的極右翼自由黨上台,成為聯合政府的成員。吸取歷史上不干涉的教訓,歐盟對奧地利新的右翼政府採取政治制裁措施,迫使其改變政策,提前舉行大選。而中國政府過去堅持所謂的「不干涉主權」原則,對從朝鮮逃到中國的「脫北者」一律強制遣返,現在也在改變,會選擇送往韓國,避免他們回到朝鮮後的悲慘命運。可見現實世界的主權雖然神聖,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主權限於國境範圍,但也會有跨境的干涉。互聯網作為一個虛擬的世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信息無國界,所謂的互聯互通,就是它的開放性和信息共享性,沒有類似限定主權的國境線的分割。上網不需要護照、簽證、檢查。但總有國家要把全球互聯互通的網絡變成有本國特色的局域網,築牆阻隔,檢查干涉。Facebook作為全球最流行的社交媒體,當年在招股說明書中指出,該網在全球的SICK(字面意思為病態)國家不能使用,即敘利亞(Syria)、伊朗(Iran)、China(中國)和朝鮮(NorthKorea)。如果說互聯網有主權,那麼為什麼其他國家不行使主權,限制訪問Facebook等網站?或者為什麼這些SICK國家容許別國侵犯主權,訪問本國的網站?所謂「網絡主權」,其實就是用一個貌似神聖的概念,為控制阻塞網絡尋找借口。對中共來說,就是築起網絡長城,阻擋讓其恐懼的全球民主、自由、人權信息。這就像類似「人民民主專政」、「民主集中制」、「黨領導下的法治」等眾多有中國特色的概念一樣,混淆視聽,忽悠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