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Wednesday 25 February 2015

外资制造业撤离带来的产业空心化

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限期离厂。与此同时,微软则计划 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据了解,微软在东莞和北京两地的关厂,将总共裁员9000人。此外,其他一些知名外资企 业,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则纷纷在东南亚 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此次外企撤离中国是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呢?有人认为,中国的成本上涨已是现实,上述撤离的外资都是产业链上的相对 低端环节,对劳动力成本上涨十分敏感,而且这种撤离已经持续出现数年了。因此,虽然外资撤离让人有些无奈,但不令人奇怪。不过,这种看法可能忽略了其中的 深层问题。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应该从2008年开始,那次与金融危机后的外部市场需求萎缩有关,导致很多出口加工型外企撤离。但最新一轮外资撤离则与中国 经济中的一些深层结构因素有关。长期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以制造业起步,靠引进外资发展制造业立身,靠对外输出大量制造品参与全球化。但最近十多年,中国经 济走上了以房地产业为主推动发展的轨道,不过,以房地产和城市化为代表的投资拉动方式,对中国经济增长只有阶段性、短期性的作用,一旦城市化到了一定阶 段,房价地价涨到一定程度,这种刺激作用也就停滞了。与此同时,如果实体经济、制造业出现空心化,中国经济也就会空心化。外企制造业大量撤离中国,就是这 种空心化过程的一种表现。有人会说,中国目前出现的制造业转移是全球产业转移链条中的延续,过去从发达国家转过来的,现在则要转移到更低成本的国家。这种 规律的确存在,但对于中国来说要看到,在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的同时,中国的制造业是否出现了同步升级、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是否出现了同步上升?以我们 的观察,这种变化似乎并未完全同步出现。中国并不是制造业严重过剩,而是中端制造业环节明显不足。因此,对目前出现的外资制造业撤离带来的空心化现象,我 们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