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Friday 6 February 2015

纽约时报的记者Hedrick Smith试图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描绘了一幅全景画

这个时代不是斯大林时代的全面严酷,也不是赫鲁晓夫时代的“解冻”后的雀跃,而是一个新的控制时 代。统治者似乎与民众达成了一种新的默契,后者不再是“革命者”、“生产者”,而变成了“消费者”——“当局虽然无法实现所有的承诺,不过只要供给这些消 费者稳定的面包、包心菜、马铃薯、伏特加酒、定期船运的橘橙,偶尔再给他们看场西方电影,这些消费者就满意了。” 西方曾对这转变充满期待,一种汇合(convergence )理论由此诞生。对于西方与苏联来说,倘若“他们可以搭乘同样的喷射机,往返着陆于同样的机场,驾着同样的汽车、穿同式的衣服,打同式样的领带。同样发射 太空人入太空,同样建造原子动力工厂,同样把问题交给电脑解决,彼此的年轻人都能对着摇滚乐打着同样的拍子”,这很可能导致共产主义生活与资本主义生活已 变得更相近,甚至逐渐一致。
Hedrick Smith发现,倘若没有信息的自由流通,这技术上的、物质上的相似性,无法导致“汇合”的到来。
Hendrick Smith发现,他很难向苏联人、一些甚至时高级知识分子,解释清楚一些常识问题。比如水门事件,苏联人很难理解,一个总统怎么可能因为一个“无足轻重” 的窃听问题而下台,这其中一定蕴含着阴谋。他们也不相信,一个美国报纸的记者与美国政府是可能发生冲突的,《真理报》的编辑从来属于苏联官僚系统的一部 分。一个生活在信息高度受控的社会的个人,会得出一个与自由社会截然不同结论。在经过将近六十年的从不间断的、扭曲的宣传后,即使获得了少许的开放,苏联 人仍对真实的世界所知甚少。
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也是这种偏狭认知的象征。大部分苏联知识分子对此毫不关心,很多人站在莫斯科一边,相信整个东欧都是苏联所解放的,他们不是入侵者。爱国主义教育与信息控制,造就出普遍的沙文主义倾向。

诗人Robert Rozhdesvensky曾这样评价七十年代的苏联。
除去一小部分“异端分子”做着经常孤立无援的坚持,绝大部知识分子接受了现状。青年人则拥抱了一种嘲讽文化。他们不仅抛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也抛弃了理想本身
他们是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没有经历大清洗的残酷与战胜德国带来的光荣,更不懂那股驱动十月革命成功的强烈的激情。让他们着迷的是私人生活的 自由,他们对于西方的理解来自消费物品、流行文化。他们不满于现实,却毫无兴趣打破既有的框架,只期待能在其中获得最多。各种笑话与讽刺,就变成了他们表 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主要方法.
------------------------------------------------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跟今天的中国何其相似,后来苏联垮台,共匪中国就能逃脱得了垮台的结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