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国家向西开放的“风口”,国内不少企业纷纷“向西看”,但中国企业对在欧亚大陆腹地新兴市场投资忧虑重重,甚至一些已经“走出去”的企业心生悔意。 “走西口”的先行者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例。据报道,2009年,陕煤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卡拉巴德市投资建设80万吨炼油项目。从那 时起,负责这个项目的陕煤集团中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梁玉昆的“麻烦”就未断。梁玉昆说,“走出去”从第一步开始就壁垒重重。吉尔吉斯斯坦的工业基础 非常薄弱,但是它却要求工业项目设计必须由本国设计部门进行。只好把项目的设计图纸翻译成俄文版,交由吉方设计单位盖章,并交给设计单位一笔“设计费 用”。施工时,吉国内没有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只好通过“特殊”手段为当地一家小公司争取到资质,然后将国内的施工人员挂在这个公司进行施工。由于缺少打工 许可证,中方的不少人都是非法在当地工作。另外,在项目收购土地时,当地人漫天要价。甚至负责协调中方项目的一些政府部门官员都“狮子大开口”索贿。各种 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壁垒让陕煤集团的这个项目建设步履维艰,原本计划1年半的工期,延长到5年。项目最终的投资竟然是预算投资的好几倍。“这个项目建设过程 中遭遇的困难让我甚至想过放弃,但是已经投入了这么多,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梁玉昆说,“向西开放的对象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开放程度低、市场秩序尚不 成熟,我认为和这些国家开展贸易、投资,应该以政府行为作为先导。在双方初期磨合中,问题矛盾较多,这些政府间项目可以调动国家力量协调处理。待双方互相 了解,建立了畅通的协调机制后,企业自发的走出去行为方可跟进。”
related post:台湾学者蔡明彥:「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牽動的地緣政經效應("一带一路“是共匪的黄粱美梦而已)